專題 | 歌舞線上

純熟的表演、精緻的音樂,融合文化歷史美學,加上滿滿的創意。 在音樂、歌曲、舞蹈、戲劇、雜耍與特技間,帶給你更深刻的感動,還有歡笑與淚水。 這就是音樂劇的魅力

Showing 1 to 12 of 12 (1 Pages)

經典音樂劇系列:真善美 The Sound of Music (1959)

葉欣

《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是一部改編自瑪麗亞·馮·崔普(Maria von Trapp)的著作《崔普家庭演唱團》(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的戲劇作品,最初以音樂劇的形式於百老匯上演,之後被改編成電影,位居北美影史票房第三名,同時也是史上最賣座的歌舞片。其中,該劇的諸多歌曲,如《Do-Re-Mi》、《孤獨的牧羊人》、《小白花》、《My Favorite Things》傳唱至世界各地,並被翻唱成各國語言版本。

劇中描述阿爾卑斯山上某處修道院裡的一位實習修女到崔普家擔任教職,然後從贏得孩童們的心,到與單身的男主人相愛、結婚並組家庭樂團,最後又有驚無險的逃離納粹魔掌的故事。

 

《真善美》的創作靈感源自於瑪麗亞·馮·崔普的真人真事:瑪麗亞·馮·崔普原本在本篤會的儂柏格修道院(Nonnberg)擔任實習修女,1926年因健康問題,被院長送到蓋爾·馮·崔普爵士(Georg Ritter von Trapp)家修養,兼任爵士長女的看護。之後瑪麗亞與爵士兩人墜入情網,於1927年結為連理,兩人並生有兩女一男。

1930年代受到經濟大恐慌影響,爵士幾乎失去了所有財產。於是他和瑪麗亞帶領七個孩子組成樂團進行職業演唱,並於1936年薩爾斯堡音樂節上贏得首獎。1938年納粹德國與奧地利合併,爵士拒絕了納粹的徵召令。為了躲避追捕,他們以露營的名義搭乘火車穿越阿爾卑斯山來到義大利,從此展開全歐洲的巡迴表演。1939年他們移居美國後,不但將演唱事業開拓至世界各地,也在自家的「一心」牧場舉辦各種音樂營隊。

1956年,崔普家庭歌手正式解散,瑪麗亞·馮·崔普出版了第一本書《崔普家庭合唱團》。不久,該著作被改編成德國電影《崔普家庭》(Die Trapp Familie),並在歐洲引起轟動。

 

43歲的電影導演文森·唐納修將這個故事介紹給百老匯夫妻檔:製作人理查·哈勒岱(Richard Halliday)和女演員瑪莉·瑪汀(Mary Martin)。兩夫妻對這故事十分有興趣,便開始試圖與瑪麗亞本人聯絡,並取得她的支持(雖然之前受到律師的欺騙,她已經失去了故事的版權)。當時,篤信天主教的瑪麗亞正與親生的三個孩子在紐幾內亞傳教,對於哈岱森信裡的提議完全沒有興趣。直到有次瑪麗亞返回美國時,在百老匯觀賞瑪莉·瑪汀演出的《飛燕金槍》(Annie get your gun)後對其演出大為讚賞,從此大力支持這個創作計畫,而瑪莉也同意將演出所得的37.5%收入無償捐給瑪麗亞。於是,在從德國電影公司那兒取得版權後,他們開始計畫重新創作一部全新的音樂劇。

《真善美》於1959年11月16日在朗特·方譚劇院(Lunt-Fontanne Theatre)正式上演,女主角由瑪莉·瑪汀本人主演,男主角則由席多·拜克(Theodore Bikel)擔任。音樂劇上演後造成轟動,不但連續演出1443場,並獲得6座東妮獎的殊榮,其中包含最佳女主角獎、最佳音樂劇獎等重要獎項。由於表現亮眼,1960年時引發二十世紀福斯公司將該劇改編成電影的構想。

1963年1月15日《真善美》風光下檔,並被英國、澳洲等地重新改編,登台上演。原劇下檔30多年後,1998年又曾登上百老匯舞台上演半年,直到1999年下檔。

 

1960年東尼獎

最佳音樂劇獎
最佳音樂劇女主角獎:瑪莉·瑪汀
最佳音樂劇女配角獎:Patricia Neway
最佳布景設計獎:奧立佛·史密斯
東妮獎最佳製作與音樂劇指導獎:Frederick Dvonch
劇院世界獎:Lauri Peters

 

延伸收聽:
♪ 歌劇魅影 Phantom of the Opera (1986)
♪ 貓 Cats (1981)

♪ 媽媽咪呀! Mamma Mia! (1999)

 

※本內容由古典音樂台整理編輯

經典音樂劇系列:歌劇魅影 Phantom of the Opera (1986)

EMMA

《歌劇魅影》(法語:Le Fantôme de l'Opéra; 英語: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又譯《歌聲魅影》、《(歌)劇院魅影》,是一部知名的音樂劇,由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作曲,劇本根據法國偵探小說家卡斯頓·勒胡所撰著的愛情驚悚小說《歌劇魅影》(法語:Le Fantôme de l'Opéra)改編。音樂劇的歌詞和對白由Richard Stilgoe創作。

在韋伯創作《歌劇魅影》之前,Ken Hill曾以相同的題材創作了同名的音樂劇,1984年韋伯在Royal Stratford East劇院觀看了這個版本的演出時獲得了靈感,此後他開始創作了這部音樂劇,許多唱段都是按他當時的妻子莎拉·布萊曼的音域量身定做的。音樂劇的製作團隊由著名的音樂劇製作人卡梅倫·麥金塔擔任,與韋伯的真正好戲劇公司(Really Useful Group)共同完成。

 

1986年10月9日,《歌劇魅影》在倫敦的女王陛下劇院首演,至今(2019年)仍在上演。1988年1月26日,首演時的主要角色,如飾演魅影的麥可·克勞福,飾演克莉絲汀的莎拉·布萊曼,飾演勞爾的史蒂夫·巴頓,把《歌劇魅影》帶到了曼哈頓的美琪劇院,這齣音樂劇從此開始在百老匯上演,目前它仍在上演。卡麥隆·麥金托什製作的一批音樂劇,包括《貓》、《西貢小姐》、《悲慘世界》,在百老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歌劇魅影》成為在百老匯上演最長的一部音樂劇。

 

1988年東尼獎

最佳音樂劇獎:歌劇魅影 
最佳音樂劇男演員獎:麥可·克羅福德)
最佳音樂劇女配角獎:朱迪·凱耶 
最佳導演獎:哈羅德·普林斯)
最佳布景設計獎:瑪麗亞·布瓊森
最佳服裝設計獎:瑪麗亞·布瓊森
最佳燈光設計獎:安德魯·布里奇

 

延伸收聽:
♪ 媽媽咪呀! Mamma Mia! (1999)
♪ 貓 Cats (1981)
♪ 真善美 The Sound of Music (1959)

 

※本內容由古典音樂台整理編輯

經典音樂劇系列:媽媽咪呀! Mamma Mia! (1999)

Corena

《媽媽咪呀!》(英語:Mamma Mia!)是一部由英國劇作家凱薩琳·詹森(Catherin Johnson)創作的音樂劇,音樂劇的名稱來自於ABBA樂團1975年年度排行榜冠軍的同名單曲。1999年由英國女導演菲利達·勞埃德執導,劇中包含了ABBA樂隊多首成名曲目包括:《Super Trouper》、《Dancing Queen》、《歌聲讓我飛翔》、《勝者為王》以及《S.O.S.》。全球累計已超過2千萬人欣賞。"Mamma Mia"為義大利語,本意是「我的媽媽」,用於驚嘆,相當於漢語「我的媽呀!」,表示驚訝、悲傷、興奮等情感。

故事圍繞女主角蘇菲(Sophie)和她的單身母親唐娜(Donna)展開,蘇菲希望在婚禮上由父親引領走上紅地毯,但是她不知道被自己偷偷邀請來的母親三位舊情人中,究竟哪一位才是自己的親生父親。

 

 

延伸收聽:
♪ 貓 Cats (1981)
♪ 真善美 The Sound of Music (1959)
♪ 歌劇魅影 Phantom of the Opera (1986)

 

※本內容由古典音樂台整理編輯

 

經典音樂劇系列:貓 Cats (1981)

張堯

《貓》(英語:Cats)是由作曲家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根據T·S·艾略特的詩集《老負鼠的貓經》及其他詩歌所編寫的一部音樂劇。1981年在倫敦劇院首演,當晚才募到演出資金,劇院老闆甚至想臨陣取消演出,更重要的是原本飾演葛麗茲貝拉一角的是優秀的英國女影后茱蒂‧丹契,但是她在排練時受傷,首演前五天臨時改由伊蓮‧佩姬替補演出,這個角色後來成為伊蓮生涯的重要代表作,她所演唱的《回憶》更成經典。

音樂劇《貓》與其他的音樂劇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沒有完整劇情,也幾乎沒有台詞,但卻有著每隻貓獨立的個性與片段,劇情描述每年都有著著不同個性的貓兒會聚在一起,舉行一年一度的傑利可慶典,其中最有智慧的老戒律貓都會選出一位最有資格獲得新生命,可以進入天堂的貓。於是每隻參加的貓紛紛登場與大家分享自己生活經歷,祈求能被選為獲得新生的貓。

 

音樂劇《貓》與《歌劇魅影》、《悲慘世界》、《西貢小姐》並稱為四大音樂劇經典之一,拿過1981年奧立佛獎的最佳音樂劇,東尼獎七大獎項以及葛萊美獎,獲獎無數。從1981年首演到2002年落幕,共演出21年,總計在紐約演出了7485場,倫敦演出8949場。由於要求重新上演的聲音不斷,兩年前美國百老匯推出復排版《貓》,繼續在尼爾‧賽門劇院上演,持續再創紀錄。

 

1983年東尼獎

最佳音樂劇
最佳導演
最佳女配角
最佳劇本
最佳詞曲
最佳服裝
最佳燈光

 

延伸收聽:
♪ 真善美 The Sound of Music (1959)
♪ 歌劇魅影 Phantom of the Opera (1986)
♪ 媽媽咪呀! Mamma Mia! (1999)

 

※本內容由古典音樂台整理編輯

奇幻與魔法系列:聖誕頌歌 A Christmas Carol(1994)

葉欣

《聖誕頌歌》是查爾斯·狄更斯(Charlie Dickens)的聖誕系列小作品,1843年12月19日初版,由約翰·李奇(John Leech)負責插畫。狄更斯最初寫這本書的動機只不過是為了解決迫在眉梢的債務,未料甫出版即造成轟動,於短短一周內初版的六千冊就狂售一空。至今它已是史上最廣受喜愛的聖誕故事之一,在世界各地不斷地以各種語言再版,並多次被改編為電視劇、電影、及舞台劇和3D動畫《芭比之聖誕歡歌》等,在聖誕季節播放演出,流行的程度歷久不衰。

《聖誕頌歌》其實是寫於一個舊有聖誕傳統逐漸式微的年代;然而由於本書的廣受歡迎,使聖誕節及其蘊涵的精神情操再次得到人們的重視。與狄更斯同時代的英國詩人兼幽默大師湯瑪士·胡德(Thomas Hood)在一篇發表於1844年1月的書評中曾如是說:「如果說聖誕節那古老溫馨好客的傳統及它所建立社會慈善的風尚正面臨傾頹的危機,那麼能夠作為中流砥柱力挽此一狂瀾者,也就是本書了。」

 

聖誕頌歌音樂劇是由亞倫·孟肯(Alan Menken)創作,加上琳恩·阿倫斯(Lynn Ahrens)的歌詞,以及邁克·奧克倫特(Mike Ockrent)和琳恩·阿倫斯的劇本。故事內容是根據狄更斯1843中篇同名小說所改編。1994年12月1日至2003年12月27日,每年的12月都在紐約市麥迪遜廣場花園的派拉蒙劇院演出。

 

 

延伸收聽:
♪ 奇幻與魔法系列:歡樂滿人間 Mary Poppins (2004)
♪ 瑪蒂達 Matilda (2010)
♪ 壞女巫 Wicked (2003)

※本內容由古典音樂台整理編輯

 

奇幻與魔法系列:歡樂滿人間 Mary Poppins (2004)

EMMA

【歡樂滿人間】是由英國作家 P. L.Travers 所寫的文學作品,華特迪士尼當年經過不斷詢問才獲得作者首肯拍成電影,一推出果然成就斐然。

音樂劇版本不但使用原來電影中 Richard M. Sherman 、Robert B. Sherman 的歌曲,還有新創作的歌曲和音樂,新歌由 George Stiles 、Anthony Drewe 創作,而且新創作基礎會根據當初 P. L.Travers 的原著,電影原有的歌曲也以不同方式在舞台呈現,不是要單純只把電影複製到舞台上而已,而是讓這部新音樂劇有不同於電影的風貌,也更符合當初 P. L.Travers 原著中的安排。

本劇在2004年年底正式推出,也就是【歡樂滿人間】當初1964年電影推出至今滿40週年的時刻,而且首演的地點特別選在這部英國文學著作的發源地-英國倫敦,首演劇院則是 Prince Edward Theater 。年僅23歲的 Laura Michelle Kelly 在首演版本的劇中挑大樑主演女主角 Mary Poppins ,表現十分出色。本劇也已經在2005年4月於英國發行一張音樂劇原聲帶。

到了2006年10月14日,迪士尼【歡樂滿人間】音樂劇才終於在美國百老匯正式演出,據說跟倫敦版會有些許的不同。

 

 

延伸收聽:
♪ 瑪蒂達 Matilda (2010)
♪ 壞女巫 Wicked (2003)

♪ 奇幻與魔法系列:聖誕頌歌 A Christmas Carol(1994)

※本內容由古典音樂台整理編輯

奇幻與魔法系列:瑪蒂達 Matilda (2010)

Corena

《瑪蒂達》(Matilda)是英國兒童文學作家羅爾德‧達爾(Roald Dahl)於1988年出版的小說,在最初的版本中主角瑪蒂達有一點邪惡淘氣,故事最後是以在賽馬比賽上動手腳來幫助哈妮小姐(Miss Honey)度過財務危機。

小說最終版瑪蒂達搖身一變成為機敏、善體人意的小魔女,也正是因為這樣,更是歷久不衰地啟發大、小朋友。然而在撰寫《小魔女》時,達爾遇到不少困難。在作者傳記《說故事的人》(Storyteller)中,作者Donald Sturrock 記錄了達爾的心境:「I had awful trouble with it... I got it wrong... the main character, the little girl kept changing.」小魔女瑪蒂達性格、形象的塑造似乎讓他十分苦惱,如何才能寫出五歲小女孩的聰慧但又不會流於早熟絕對是一大挑戰。

 

2010年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 RSC)製作瑪蒂達音樂劇(Matilda the Musical)首演於位在Stratford-upon-Avon的The Courtyard Theatre,由Dennis Kelly改寫劇本、Tim Minchin編曲作詞。一年後開始在英國音樂劇大本營倫敦西區(London West End)中的London Cambridge Theatre上演至今,並於2013年時進軍美國百老匯、2014年在澳洲雪梨開演,預計2016年在墨爾本登台。

音樂劇《瑪蒂達》(Matilda the Musical)為小說改編音樂劇,在故事框架大致不變的情況下,添加了許多音樂劇元素以及更有戲劇張力的情節。小說中瑪蒂達雖聰穎但不得爸媽的肯定與照護,音樂劇甫開始便以一群小朋友紛紛說、唱自己的父母親有多愛他們開始,以奇蹟(miracle)為主題,帶出瑪蒂達的身世―不論小孩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醜是美都是,也應該是爸媽的心頭肉,最驕傲的奇蹟,但她卻不是。而好、壞反應的同時呈現,正是音樂劇《瑪蒂達》緊抓原著中羅爾德‧達爾暗藏的諸多幽默與反諷(sarcasm),巧妙展現作者對於像瑪蒂達爸媽這樣的價值觀的抗議與反感,藉由精闢到位的詞曲、流暢轉換的場景,傳遞爾德‧達爾對於小孩這類有趣的「生物」的觀點。這齣音樂劇在劇作家丹尼斯‧凱利(Dennis Kelly)的改寫之下,不單抓住了爾德‧達爾小說中的詼諧,更是將故事裡隱含的對於當今社會的批判。

 

2013年奧立佛獎

最佳新音樂劇
最佳導演
最佳戲劇編排
最佳男演員
最佳女演員
最佳佈景設計
最佳音效設計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女主角因為童工時數限制的關係,必須由四位演員輪番上陣,故
最佳女演員同時頒給音樂劇《瑪蒂達》一開始演出時擔任瑪蒂達的四位小女生。她們也成為該獎項最年輕的獲獎者。
 

 

延伸收聽:
♪ 壞女巫 Wicked (2003)
♪ 奇幻與魔法系列:聖誕頌歌 A Christmas Carol(1994)
♪ 歡樂滿人間 Mary Poppins (2004)

※本內容由古典音樂台整理編輯

 

奇幻與魔法系列:壞女巫 Wicked (2003)

張堯

1995年,善於寫翻案文學的美國作家,格萊葛利馬奎爾(Gregory Maguire),根據綠野仙蹤的故事,重新描繪發生在奧茲國的故事。故事一擺原作童話般的想像,將奧茲國的黑暗與背後的故事從頭開始敘述,儘管原作已經將世界觀描述得十分詳細,但馬奎爾仍然有辦法將故事轉向:以西方壞女巫的角度帶我們重新瀏覽過這個故事,重新交代了故事中許多人物與道具的來源、並替西方壞女巫發聲。

音樂劇Wicked改編自馬爾奎的同名小說,以同樣的出發點去探討人類良性與邪惡之間的曖昧,與人格缺陷走向毀滅的悲劇。

 

女巫前傳中對虛偽的人性情感的細膩描寫是本戲的一大重點,劇本的深刻搭配上強烈的旋律和華麗的舞台布景,儘管當年成為東尼獎的遺珠,但卻不減女巫一劇的影響力、搬演至今。而劇中不管是村民對大巫師的盲目信仰,或是艾法芭自小遭遇的歧視,都不免讓人暗付自省。人們往往過於容易相信自己相信的正義、然後追殺自己認定的邪惡,邪惡反而是從這樣的過程中才產生。本劇的英文名稱Wicked意指缺德或邪惡,而也只有在看完整齣戲後,觀眾才能理解這一詞並不只是在描寫壞女巫吧。

 

延伸收聽:
♪ 奇幻與魔法系列:聖誕頌歌 A Christmas Carol(1994)
♪ 歡樂滿人間 Mary Poppins (2004)
♪ 瑪蒂達 Matilda (2010)

※本內容由古典音樂台整理編輯

 

迪士尼改編系列:美女與野獸 Beauty and the Beast (1993)

葉欣

【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是迪士尼1994年推出的第一部音樂劇,是由迪士尼第30部經典動畫電影【美女與野獸】改編而來,劇情內容大致與電影相同,只加了一些新的段落,例如貝兒教野獸閱讀…等等。

除了原來電影裡的歌曲之外,音樂劇還多了好幾首新歌,原來電影歌曲由亞倫·孟肯(Alan Menken)和霍華德·愛許曼(Howard Ashman)分別作曲、作詞,當時霍華德已經去世,然而音樂劇裡還是用了一首原本在電影裡被刪去的歌曲“Human Again”。

其他新歌部分迪士尼找來提姆·萊斯(Tim Rice)與亞倫·孟肯搭檔,並把原電影裡某些配樂的部分都新譜上歌詞。本劇一推出就獲得很大的迴響,至今都還在美國各大城市巡迴演出,甚至在英國、日本、澳洲等地也都有當地的劇團在演出。

 

 

東尼獎得獎記錄
(8項提名,1項得獎 ★)

Actor (Musical)- Terrence Mann
Actor, Supporting or Featured (Musical)- Gary Beach
Book (Musical)
Original Musical Score
Costume Designer ★
Director (Musical)
Lighting Designer
 

延伸收聽:
♪ 迪士尼改編系列:獅子王 The Lion King (1997)
♪ 迪士尼改編系列:阿拉丁 Aladdin (2011)
♪ 迪士尼改編系列:冰雪奇緣 frozen (2017)

※本內容由古典音樂台整理編輯

 

迪士尼改編系列:獅子王 The Lion King (1997)

張堯

《獅子王》(英語:The Lion King)是一部1994年由華特迪士尼動畫片場製作、由華特迪士尼影片發行的動畫史詩歌舞電影,為第32部迪士尼動畫長片以及在被稱為迪士尼復興時代所製作的第五部動畫電影。

主角為一隻名叫辛巴的幼獅,它將從父親木法沙中繼承榮耀石的王位。但在辛巴的叔叔刀疤謀殺木法沙後,辛巴被誤導認為自己應對父親的死負責並開始流亡。辛巴逐漸成長,最後在兒時好友娜娜和薩滿-拉飛奇的啟迪下,重回榮耀石來挑戰刀疤以結束他的暴政,並重奪他在「生命的循環」中應有的王位。

 

【獅子王】(The Lion King)音樂劇是迪士尼在1997下半年推出的音樂劇,現正在紐約、芝加哥等地熱烈上映中,獲得不錯的評價。是迪士尼繼【美女與野獸】之後又一部由經典動畫改編的音樂劇, 由【獅子王】電影的原班創作人馬 Hans Zimmer 、Elton John 、Tim Rice 共同創作,除了原本電影的五首歌曲之外,又多了好幾首新歌,其中有幾首歌則是選自『獅子王特別專輯—榮耀大地』。 

音樂劇整體來說音樂風格與電影很類似,音樂十分的〝非洲〞,至於音樂劇劇情內容與電影差不多,而狒狒拉飛奇被改為女性角色,另外也交待了母獅娜娜當初逃出榮耀王國的原因,那是因為暴君刀疤施卡想娶她當皇后,她不願意所以只好逃亡,也因此才與長大後的辛巴重逢… 

 

延伸收聽:
♪ 迪士尼改編系列:阿拉丁 Aladdin (2011)
♪ 迪士尼改編系列:冰雪奇緣 frozen (2017)
♪ 迪士尼改編系列:美女與野獸 Beauty and the Beast (1993)

※本內容由古典音樂台整理編輯 

迪士尼改編系列:阿拉丁 Aladdin (2011)

EMMA

【阿拉丁】(Aladdin) 阿拉丁的故事是法國翻譯家安托萬·加朗(Antoine Galland)編入《一千零一夜》一書的。有一名來自敘利亞阿勒頗的阿拉伯說書者說了阿拉丁的故事,加朗在聆聽之後加以吸收潤色。過去數十年來在世界各地被改編成各種版本的舞台劇、電影和動畫。最有名的當屬1992年由迪士尼出品的阿拉丁動畫電影,推出後廣受好評,成為當年最賣座的電影之一,全球票房超過5億美元。

【阿拉丁】音樂劇於2014年春季登上紐約百老匯,目前為迪士尼音樂劇在2014最新推出的百老匯新戲,原聲帶CD也在2014年6月發行。

 

迪士尼第31部經典動畫【阿拉丁】(Aladdin)要改編成音樂劇的消息其實很久以前就傳出來了,但是都只有推出一些在樂園中上演的音樂劇,不過配合演出時間有限,所以全劇不長,無法跟一般巡迴演出的音樂劇相比,直到2011年,終於公開演出的【阿拉丁】音樂劇在西雅圖5th Avenue Theatre首演,之後再登上百老匯演出。

音樂劇版本的【阿拉丁】,除了保有原來動畫電影中的元素之外,甚至還新增了不少情節,尤其還將當年一些未被電影採用的歌曲又加了回來,這些歌曲由已故填詞者Howard Ashman譜寫,過去只有在迪士尼唱片發行的《The Music Behind the Magic》專輯中收錄,如今終於有機會以成品方式在音樂劇版中推出。

 

延伸收聽:
♪ 迪士尼改編系列:冰雪奇緣 frozen (2017)
♪ 迪士尼改編系列:美女與野獸 Beauty and the Beast (1993)
♪ 迪士尼改編系列:獅子王 The Lion King (1997)

※本內容由古典音樂台整理編輯 

迪士尼改編系列:冰雪奇緣 frozen (2017)

Corena

《冰雪奇緣》(英語:Frozen)是一部2013年以電腦動畫技術製成的音樂奇幻喜劇和三維電影,由克里斯·巴克和珍妮佛·李聯合導演、珍妮佛編劇、迪士尼動畫製作、迪士尼電影公司發行。取材自安徒生童話故事《冰雪女王》,是第53部迪士尼經典動畫長片。

該片贏得第71屆金球獎最佳動畫片、第41屆安妮奬最佳動畫電影、第67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動畫電影,以及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和最佳原創歌曲(主題曲〈Let It Go〉)。

 

迪士尼2013年推出【冰雪奇緣】(Frozen)動畫電影大受歡迎之後,改編為音樂劇的呼聲隨之而出。經過幾年的籌備,音樂劇版的【冰雪奇緣】先在2017年8月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 Buell Theatre 舉行為期兩個月的試演,之後稍做調整後在2018年2月22日登上紐約百老匯 St. James Theatre 首演,3月22日正式公演,之後2019年秋季開始巡迴全美演出。讓迪士尼這股冰雪魔力繼續延燒。

音樂劇版的【冰雪奇緣】延續動畫電影膾炙人口的故事、角色和歌曲,並有增加了一些情節讓故事更豐富,憑著 "Let it Go" 一曲奪下奧斯卡最佳歌曲的金獎詞曲夫妻搭擋 Kristen Anderson-Lopez 和 Robert Lopez 也再度為音樂劇版譜寫新曲,而原本動畫電影中就有的歌曲也有因應音樂劇的需要做了一些調整。

 

 

延伸收聽:
♪ 迪士尼改編系列:美女與野獸 Beauty and the Beast (1993)
♪ 迪士尼改編系列:獅子王 The Lion King (1997)
♪ 迪士尼改編系列:阿拉丁 Aladdin (2011)

※本內容由古典音樂台整理編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