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我的事

無聲、留白、寧靜--當空氣凝結在言語停止處,我用音樂填滿..........

張堯 音樂教我的事
Showing 1 to 13 of 13 (1 Pages)

2017.07.13-音樂教我的事-【朱得嘉/吳宛靜】

張堯

說自己是音樂宅男的人恐怕不多,不過嘉嘉卻是相當典型的愛樂人,從一人聽音樂到兩人同行,甚至還開起音樂會,多年老友如今要登台演出,到現在我還是覺得超不真實。

這次音樂教我的事破天荒邀請重複的來賓,就是他! 朱得嘉醫師,邀請各位來聽聽他人生巨大的轉變。

2017.05.25-音樂教我的事【蘇文鈺(下)】

張堯

【2017-0525莫內的午后《音樂教我的事》】

聽著蘇老師大方的聊著他所愛聽的音樂時,我突然覺得樂於分享真的是一件開心的事,感謝蘇教授毫不掩飾的熱情,鼓舞了主持人那顆認真想要前往拜訪的無比悸動的心。
 

2017.05.18-音樂教我的事【蘇文鈺(上)】

張堯

【2017-0518莫內的午后《音樂教我的事》】
第一次見到蘇文鈺教授是在書本封皮上,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似乎能洞悉所有問題與答案。

真正見面則是在錄音室裡,第一句問候就說:太好了,終於有人找我聊音樂談音響了。我笑著說:我也只能跟您聊這個啊!

蘇教授不愧是教育家更是實踐者,訪談中我能從他的眼神中看到他的理想與渴望,不單單是對音樂的喜好,更是從音樂中出發,去自造出他理想中的器材。這也讓我想起已故企業家辜成允董事長,他們倆有著共同的特質,沒想到蘇老師也自承跟辜董竟是舊識!且版上有太多共同朋友,看來,我跟蘇老師是相見恨晚啊!

5/18、5/25,15:00請鎖定FM97.7《音樂教我的事》,邀請成功大學資工系教授蘇文鈺老師,這次不談教育,我們聊音樂。(撰文/張堯)

※如果錯過收聽完整節目,可上好家庭聯播網-古典音樂台官網,點選「精選節目 – 音樂教我的事」即可雲端隨選隨聽,請多加利用。

#莫內的午后
#音樂教我的事

 

2017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特輯

張堯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是超過半世紀的奧地利傳統,1981年出生的委內瑞拉青年指揮家Gustavo Dudamel(古斯塔沃·杜達美)將在2017年元旦站上金色大廳的指揮臺,他也將成為維也納愛樂樂團著名的新年音樂會中史上最年輕的指揮家(2017年登台時36歲)。

【音樂與閱讀,是我的舒適圈】專訪台灣水泥辜成允董事長(第五集)

張堯

「其實我還喜歡作一件事,就是會想去不同的音樂廳聽聽看。這又回到剛剛說的,我很喜歡現場音樂,我追求的希望是音樂廳現場重現的感覺,所以像柏林愛樂聽、阿姆斯特丹大會堂、英國幾個比較有名的也都去過,那從中對照,LSO所有的錄音是甚麼樣的聲音,所以回來再聽就知道說是不是回到那裏去。像阿姆斯特丹大會堂也是一樣,他的聲音是很特別的,一聽錄音就知道是不是。這個也變成我聽音樂或者是聽音響過程中的一個小小的樂趣。 」

與辜董聊了一個多小時,發現一個人的生活經驗可以如此也著實讓我開了眼界。幸甚!

【音樂與閱讀,是我的舒適圈】專訪台灣水泥辜成允董事長(第四集)

張堯

  音響迷一般來講對音響發出的聲音會有種憧憬,但這樣的理想若是所為的音響發燒友,那可能每天都在想著如何增加低頻、層次或者效果等問題,故,換換症就會出現,而且有時會無法控制。不過辜董說他是位不折不扣的發燒友,音樂發燒友。「我想我是發燒友,但不是那種純粹找好聲音的音響發燒友。我認為音樂發燒友有幾個特質,第一個,一定要愛音樂。而且之所以發燒的原因或者是他追求音響器材的原因並非他對音響本身的聲音有憧憬,而是他希望把他去聽的音樂會現場感覺帶回家,那這個是我們所追求的聆聽音樂的極致,所以沒有甚麼低頻太多或太少,沒有甚麼我要換銀線或電源線,只是聽了那個音樂之後,你要去感受這樣的聲音有沒有辦法帶你回到現場音樂的那種"假像",也就是我們追的是那一種幻覺,是回到現場音樂的感動,而不是在於追求聲音、或者是定位、或者是低頻,不全然是這樣。」

【音樂與閱讀,是我的舒適圈】專訪台灣水泥辜成允董事長(第三集)

張堯

  音響迷一般來講對音響發出的聲音會有種憧憬,但這樣的理想若是所為的音響發燒友,那可能每天都在想著如何增加低頻、層次或者效果等問題,故,換換症就會出現,而且有時會無法控制。不過辜董說他是位不折不扣的發燒友,音樂發燒友。「我想我是發燒友,但不是那種純粹找好聲音的音響發燒友。我認為音樂發燒友有幾個特質,第一個,一定要愛音樂。而且之所以發燒的原因或者是他追求音響器材的原因並非他對音響本身的聲音有憧憬,而是他希望把他去聽的音樂會現場感覺帶回家,那這個是我們所追求的聆聽音樂的極致,所以沒有甚麼低頻太多或太少,沒有甚麼我要換銀線或電源線,只是聽了那個音樂之後,你要去感受這樣的聲音有沒有辦法帶你回到現場音樂的那種"假像",也就是我們追的是那一種幻覺,是回到現場音樂的感動,而不是在於追求聲音、或者是定位、或者是低頻,不全然是這樣。」

【音樂與閱讀,是我的舒適圈】專訪台灣水泥辜成允董事長(第二集)

張堯

音響迷一般來講對音響發出的聲音會有種憧憬,但這樣的理想若是所為的音響發燒友,那可能每天都在想著如何增加低頻、層次或者效果等問題,故,換換症就會出現,而且有時會無法控制。不過辜董說他是位不折不扣的發燒友,音樂發燒友。「我想我是發燒友,但不是那種純粹找好聲音的音響發燒友。我認為音樂發燒友有幾個特質,第一個,一定要愛音樂。而且之所以發燒的原因或者是他追求音響器材的原因並非他對音響本身的聲音有憧憬,而是他希望把他去聽的音樂會現場感覺帶回家,那這個是我們所追求的聆聽音樂的極致,所以沒有甚麼低頻太多或太少,沒有甚麼我要換銀線或電源線,只是聽了那個音樂之後,你要去感受這樣的聲音有沒有辦法帶你回到現場音樂的那種"假像",也就是我們追的是那一種幻覺,是回到現場音樂的感動,而不是在於追求聲音、或者是定位、或者是低頻,不全然是這樣。」

【音樂與閱讀,是我的舒適圈】專訪台灣水泥辜成允董事長(第一集)

張堯

偶然機會裡,認識了台灣水泥董事長辜成允先生,對辜董的印象僅止於企業家而已,但萬萬沒想到辜董不僅愛音樂,也愛音響,甚至還因為愛聽音樂,醞釀多年後,花了四個月將理想實踐,設計生產出第一套音響器材-PO喇叭!到底是對音樂與音響具備何種熱情,讓這位跨國企業負責人親自投入研發呢?說了,你信嗎?拋開壓力,第一件事就是離開辦公室 和辜董第一次見面是在錄音室裡,我們隨性所至的聊天,配上他爽朗的笑聲、無話不談的口才,有如忘年之交,只是時間太短,一個小時能聊實在有限,但若要完全在專欄呈現也無法盡興,所以在有限的時間與篇幅內,去蕪存菁。企業家一定忙著日理萬機,辜董說如果想讓自己放鬆,首要就是離開辦公室:「我喜歡聽音樂跟看書,也愛攝影、爬山等等,只要是跟工作上面沒有關聯的,我都很喜歡去嘗試,也當作是我舒壓的方式。」

【數十年如一日-用音樂寫日記】專訪何創時基金會吳國豪主任(第一集)

張堯

兒時在屏東恆春長大,鄉下地方沒甚麼娛樂,但吳教授的父親對藝術教育非常重視,他認為該讓孩子學學音樂、學書法。吳教授說:「我父親也很喜歡書法,所以我就最早接觸書法,後來他也想讓孩子學些樂器,最早想過學鋼琴,但坐在鋼琴前面老是覺得快要跌倒的樣子,所以後來又學了小提琴。我個人覺得小提琴方便攜帶,而且剛學小提琴的時候覺得拿著琴站在鏡子前面就覺得非常帥氣。所以學習小提琴的過程中,我接觸了古典音樂,加上老師的介紹,因為這層關係我慢慢喜歡上古典音樂。」

【數十年如一日-用音樂寫日記】專訪何創時基金會吳國豪主任(第二集)

張堯

「我記得有一個下大雪的夜晚,我那時候才從卡內基聽完音樂會,還有點時間,加上那天還沒有去唱片行,於是就決定去,那時是九點五十五分(他們十點打烊),當我走進去的時候,店長跟店員其中一位就唉叫一聲,我問說怎麼呢? 他說:我們在打賭你今天會不會出現,很顯然是我輸了! (笑) 」

【數十年如一日-用音樂寫日記】專訪何創時基金會吳國豪主任(第三集)

張堯

「我的欣賞收藏經驗就只有CD跟早期的卡帶。大學之前我都是買卡帶,因為大學來到台北之後才有機會接觸到比較多的CD,但是之後我從小學到高中畢業,那時候用爸爸媽媽的錢,我也買了不少,大概有六、七百張的卡帶,很多聽到帶子都斷掉,但是後來大部分九成以上在後來買CD的過程中,這些卡帶的CD版我全部都補回來了。我覺得聽音樂最感動時期不是CD,而是買這些卡帶的時候,因為那時候第一次聽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曲,第一次聽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哇,都是卡帶的時候,那時候就是聽甚麼曲子都很好很好聽。就是第一次然後被那種美妙的音樂所感動。單純就旋律給我的震撼。那我覺得後來就是聽音樂會啦,聽CD啦! 那種感動是聲音上的那種進階,但是我覺得那種真正讓美好的旋律所感動我覺得大部分是在聽卡帶的過程當中。 」

【數十年如一日-用音樂寫日記】專訪何創時基金會吳國豪主任(第四集)

張堯

「有時候我在整理CD的時候也是在翻找自己過去的回憶。例如翻翻翻發現某張CD,想起原來這張CD是我在大二時跟誰去買,然後在公館玫瑰、西門丁滔兒,我都記得耶。都覺得買CD這種感覺很不一樣,另外像是哪一張CD我買到了,原來這是18年前在那間店的哪個角落,我都還記得,就是買那種曾經有過的遺憾。所以我在紐約的時候那家二手唱片行裡,我常看到觀光客,特別是日本人,然後就拿著菜籃買CD,突然翻到然後停下來,感覺就是他要的,看到他們那種找到自己想要的CD時的那種表情都很迷人啊! 你在旁邊偷看一下都覺得,哇,好幸福啊! 然後....就________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