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星光大道

古典星光大道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Showing 51 to 100 of 140 (3 Pages)

拉赫曼尼諾夫 (Sergei Rachmaninov, 1873-1943)

節目部

西元1873年4月1號誕生於俄羅斯的拉赫曼尼諾夫 (Sergei Rachmaninov, 1873-1943),由於父親的揮霍無度,幼年時期便在拮据與不穩定的家庭中成長,塑造了他日後敏感、憂鬱的性格。西元1882年,拉赫曼尼諾夫取得了獎學金,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三年後,轉往莫斯科與尼古拉·茲韋列夫 (Nikolai Zverev, 1832-1893)學習,接受嚴格的鋼琴訓練。

嚴謹的訓練,使得拉赫曼尼諾夫不久便展露出在音樂方面的天份。19歲時,拉赫曼尼諾夫編寫了著名的《升c小調鋼琴前奏曲》,這首樂曲成為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西元1897年,拉赫曼尼諾夫創作的《第一號交響曲》舉行首演,卻在排練不充分的情況下招來猛烈的批評,使得他深受打擊,也因此無法繼續集中精神作曲,因而停產了數年,直到接受了心理治療師尼可拉‧達爾的醫治,才重拾信心。西元1901年,拉赫曼尼諾夫完成了他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並把此曲獻給達爾,更親自在首演中擔任鋼琴獨奏,而這次的演出,受到了熱烈的迴響。

拉赫曼尼諾夫除了是傑出的鋼琴家與作曲家之外,也是優秀的指揮家。他曾擔任莫斯科皇家歌劇院指揮,以及莫斯科愛樂管弦樂團的指揮,成為當地樂界舉足輕重的人物。西元1909年,拉赫曼尼諾夫第一次前往美國表演,編寫了困難度極高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令他在美國大受歡迎。隨後,由於俄國局勢動盪不安,拉赫曼尼諾夫於是在西元1918年移居美國。直到西元1943年3月28號因癌症病逝,拉赫曼尼諾夫都無法再踏進祖國的土地。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佛漢威廉士 (Vaughan Williams, 1872-1958)

節目部

十九世紀末,浪漫樂派的末班車,正緩緩駛向終點。當時音樂創作的趨勢,逐漸轉為求新求變,新素材、新技法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各國音樂人才輩出,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身處在這個思想開放、講求創意的年代,英國作曲家佛漢威廉士 (Vaughan Williams, 1872-1958)最後在家鄉的民謠中找到了自己的小確幸。


佛漢威廉士1872年出生於英國的一個富裕家庭,早期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和劍橋三一學院接受音樂教育,學習小提琴與鋼琴,之後又到柏林深造,與德國音樂家布魯赫 (Max Bruch, 1838-1920)學習作曲,二十九歲,即獲頒博士學位。


對本土文化情有獨鍾的佛漢威廉士,三十一歲就開始蒐集英國民謠,並彙整英國古老的讚美詩,他將這些素材融入到他的創作中,探索屬於自己的藝術風格。他著名的小提琴獨奏曲《雲雀飛翔》,乃是受到英國詩人梅瑞狄斯 (George Meredith, 1828-1909)的詩篇啟發。音樂一開始,小提琴的樂譜上並沒有標示小節線,如同自由不受拘束的民歌,以自然純樸的方式,描繪鳥兒在空中優雅飛翔的姿態,音樂當中更是頻繁地運用五聲音階,讓清新優雅的民歌特質表露無遺。


世界上最美的景色是在回家的那條路上,英國的民族音樂在佛漢威廉士大力的推廣下得到復興,藉由雋永深沉的旋律,感受家鄉的溫暖,引領聽眾走向上善若水的幸福國度。

史克里亞賓 (Alexander Scriabin,1872-1915)

節目部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許多作曲家開始嘗試突破傳統和聲的束縛,創造出更為自由的表現效果,這當中包括了將五聲音階及全音音階運用於作品中的德布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提出十二音列理論的荀白克 (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以及自創神秘和弦的史克里亞賓 (Alexander Scriabin,1872-1915)……等。

拉赫曼尼諾夫 (Sergei Rachmaninov, 1873-1943)一同畢業於莫斯科音樂院的史克里亞賓,最初是以鋼琴家的身份活躍於樂壇。在他早期的創作中,延續著浪漫樂派的傳統,表現手法深受蕭邦 (Frederic Chopin, 1810-1849)等人的影響。然而,史克里亞賓的作品風格在他移居國外後,開始產生了劇烈的變化;受到神秘主義哲學思維的影響,史克里亞賓開始大膽地嘗試新式的和聲,在音樂上做出實驗性的改革。神秘的宗教和宇宙觀,是構成史克里亞賓後來作品的重要元素,他將傳統的三度音程和弦的架構,改以不和諧的四度音程和弦,發展出獨樹一幟的「神秘和弦」,使得作品更為抽象、奇特,擺脫了傳統調性的枷鎖。

對史克里亞賓而言,聲、光、音、色是一體的藝術,他試圖將這些元素融入表演當中,甚至嘗試將燈光與音樂結合,呈現出同時具備視覺與聽覺的多重感官體驗,可說是最早具有「多媒體聲光藝術」思維的音樂家之一。史克里亞賓的作品充滿虛幻、超脫現實的神秘色彩,這也使得他有別於同一時期以德布西為代表的印象主義和以荀白克為代表的表現主義,樹立起在樂壇上無可取代的地位。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葛拉納多斯 (Enrique Granados, 1867-1916)

節目部

被譽為西班牙音樂三傑之一的葛拉納多斯 (Enrique Granados, 1867-1916)自小便展露音樂才華,在16歲那年獲得巴塞隆納音樂院的鋼琴大賽首獎後,便前往巴黎學習音樂並潛心於作曲。隨後就以鋼琴家身份於歐陸樂壇出道,並在25歲發表了著名的西班牙鋼琴經典-《12首西班牙舞曲集》。這部作品的發表不僅奠定了葛拉納多斯國民樂派作曲家的地位,同時也讓西班牙本土音樂獲得樂壇矚目,成為浪漫樂派後期最常被採用的創作素材。

葛拉納多斯的音樂風格近似鋼琴詩人蕭邦 (Frederic Chopin, 1810-1849)、浪漫而富有詩意,在他的音樂中可察覺西班牙人民獨有的熱情奔放與憂鬱浪漫。有別於另一位西班牙作曲家阿爾班尼士 (Isaac Albeniz, 1860-1909)慣於採用南方的民俗音樂,葛拉納多斯的創作素材則多以西班牙北部的民謠為基礎,開創出自己的風格。

除了《12首西班牙舞曲集》之外,葛拉納多斯最重要的鋼琴音樂作品當屬《哥雅畫集》了。這組由六首樂曲組合而成的著名難曲其靈感來自於西班牙畫家哥雅的作品,葛拉納多斯在樂曲中巧妙運用鋼琴演奏技巧模擬西班牙吉他演奏的音響效果和節奏,富有創意的樂思與縝密的聲部設計讓世人再次見識到了西班牙音樂無窮的魅力與可塑性,同時也是藝術史上少有的繪畫與音樂的完美結合。

葛拉納多斯除了是位優秀的作曲家之外,更是一位熱情奉獻於教育的鋼琴教育家。由他所創辦的葛拉納多斯音樂院不僅孕育了無數鋼琴家,更開創了西班牙鋼琴學派,使其成為詮釋西班牙鋼琴音樂的唯一權威。他為西班牙音樂所做的推廣與貢獻,讓後人永遠銘記,成為西班牙音樂史上閃亮的恆星。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薩替 (Erik Satie, 1866-1925)

節目部

若要細數音樂史上的怪咖,薩替 (Erik Satie, 1866-1925)肯定榜上有名。他堅稱自己是鋼琴家而非作曲家,但身邊的朋友卻從未見過他彈琴;他創作了一首由180個音符組成的曲子,卻要求鋼琴家必須重複連續彈奏840次,算算,得花上18個小時才能演奏完畢;他為自己的作品取名為《乾涸的胚胎》、《給一條狗軟弱無力的前奏曲》,甚至在提供的彈奏指示上標記「觸鍵要像一顆蛋一樣輕」、「要彈得有如一隻牙痛的夜鷹」。

跟同期的德布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拉威爾 (Maurice Ravel, 1875-1937)相較,薩替的名氣確實不大,不過他的《吉諾佩第》,你一定聽過。特立獨行的薩替,創作最大的特色在於大多數的作品是以三首曲子為一組,象徵由三種不同的角度去呈現音樂,而這種概念恰巧與立體派畫家的想法不謀而合。除此之外,他還主張音樂應該像家具一樣存在於生活之中,不需刻意安排或正襟危坐地聆聽。他的生活方式與創作理念,深受包含普朗克 (Francis Poulenc, 1899-1963)米堯 (Darius Milhaud, 1892-1992)等在內的「法國六人組」的推崇,甚至影響許多後輩音樂家至今。

獨樹一格,更加令人耳目一新。滿腦子奇思異想的薩替,雖說與當時流行的音樂基調不同,但其簡約洗練的創作風格,卻無法輕易被定位與忽視。世代更迭,只要能引領風騷,主流與非主流,又是誰說了算呢?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布梭尼 (Ferruccio Busoni, 1866-1924)

節目部

1866年出生於義大利的布梭尼 (Ferruccio Busoni, 1866-1924),自小就在充滿音樂的環境中成長。由於雙親都是職業音樂家,因此小小年紀的布梭尼在八歲時便公開登台演出,音樂造詣更在九歲那年進入維也納音樂院後突飛猛進,成為十九世紀末歐洲最受矚目的青年鋼琴家。

成名後的布梭尼遊走於歐陸各城市巡迴演出,不僅與當時歐洲許多知名音樂家結識,在22歲那年更成為了赫爾辛基音樂院的鋼琴教授,並與西貝流士 (Jean Sibelius, 1865-1957)成為莫逆之交。直到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布梭尼避居瑞士,在此時他逐漸將事業重心從演奏轉型為作曲。

布梭尼的作品呈現出新古典主義的風格,在他的音樂中雖然跨越了傳統和聲與節奏的規範,但卻依然能察覺其嚴謹的形式結構與理性的音樂風格。在他的作品中,最受歡迎的便是一系列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鍵盤作品的改編曲集,這些作品每一首都展現出布梭尼精湛的作曲技法與豐富的想像力,不僅對世人提供了看待這些老作品的新觀點,更讓布梭尼在歐洲樂壇的地位水漲船高。

除了音樂作品外,布梭尼在1907年所發表的《新音樂美學隨筆》被音樂學者們喻為是啟發並影響20世紀新音樂時代來臨的敲門磚,在書中布梭尼所倡議的許多新穎觀點都被後輩作曲家如魏本 (Anton Webern, 1883-1945)、巴爾托克 (Béla Bartók, 1881-1945)梅湘 (Olivier Messiaen, 1908-19592)等人所採用。雖然在布梭尼自己的作品中並不如他的著作那般前衛、創新,但他崇古越今的精神卻為後人所景仰,成為20世紀初期少數幾位能在鋼琴演奏與作曲創見上皆擁有崇高聲望的偉大音樂家。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西貝流士 (Jean Sibelius, 1865-1957)

節目部

長期被壓抑的靈魂,究竟該在哪裡找到出口?

西元1865年12月8號出生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西貝流士 (Jean Sibelius, 1865-1957),以一曲《芬蘭頌》,成功地喚起了芬蘭人民心底的共鳴,讓飽受俄國殘暴統治的芬蘭同胞們心中所堆積的滿腔仇恨,藉由樂音,終於得以釋放。

西貝流士出生之時,適逢歐洲民族主義抬頭,當時的芬蘭也籠罩在民族意識覺醒的氛圍之中。別人用槍和大砲革命,熱愛祖國的西貝流士則用筆和五線譜,開啟了芬蘭民族主義運動;一場非武力革命,就此沸騰展開。民族獨立的種籽,經由西貝流士筆下一首首動人樂曲,在芬蘭的天空飄散開來,激起了人民的愛國熱忱與反抗決心。

西貝流士一生橫跨了浪漫、國民及現代樂派,但他的創作生涯卻僅僅佔據人生的3/1。1926年,西貝流士完成交響詩 (Symphonic Poem)《塔比奧拉》後,毅然決然停止創作,往後三十年當中,再無任何作品問世。歷史也許隨時間被淡忘,但音樂卻穿越時空,締造出永恆不朽的價值。被視為芬蘭國寶的西貝流士,備受政府與人民的禮遇,在他50歲生日那天,芬蘭政府甚至宣告全國放假慶祝,並將他的生日訂為國定假日,綜觀古今中外音樂大師,能享有如此殊榮的,大概也只有西貝流士吧!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杜卡斯 (Paul Dukas, 1865-1935)

節目部

杜卡斯 (Paul Dukas, 1865-1935)為法國近代作曲家、教育家和音樂評論家,1866年10月1號出生於巴黎,早期在巴黎音樂院學習鋼琴和作曲。

1882年,年僅16歲的杜卡斯便獲得羅馬大獎二等獎,他的創作風格深受華格納 (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影響,以豐富的管弦樂配器著稱,他的芭蕾舞劇「仙女」和歌劇「阿里安娜與藍鬍子」都是他的代表作。而杜卡斯最知名的作品,是他在1897年創作的管絃樂曲「魔法師的學徒」。

魔法師的學徒是一部以歌德的敘事詩為題材而創作的管弦樂曲,其音樂結構嚴謹、配器複雜,完美的結合引人入勝的故事和戲劇張力。除此之外,這部作品日後由於成為迪士尼經典動畫片「幻想曲」的配樂而變得十分著名。

杜卡斯除了專注在音樂創作外,他在音樂評論和教育的推廣上也不遺餘力。1902年起,杜卡斯不斷的為報刊撰稿,發表他對當代音樂和作曲家的深刻見解。

而在音樂教育方面,杜卡斯從1910到20年間在巴黎音樂院教授作曲,並從1926年開始兼任巴黎音樂師範學院的教學工作。在他所培育的學生中,後來有不少人成為著名的音樂家,其中包括中國音樂家冼星海、西班牙盲人作曲家華金羅德里戈,還有20世紀最重要的法國作曲家梅湘。

杜卡斯1935年5月17號在巴黎辭世,他大膽革新的配器法與精緻的音樂美學,都為20世紀法國當代音樂的發展,注入一股時尚優雅的清泉。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葛拉茲諾夫 (Alexander Glazunov, 1865-1936)

節目部

19世紀中期,俄國掀起一股民族主義的旋風,許多作曲家致力於推廣本土音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巴拉基列夫(M. Barakelev, 1837-1910)為首的「俄國五人組」,他們將俄羅斯的民謠、舞蹈以及民間故事當成音樂創作的題材。而當這股民族主義的浪潮引領風騷之際,卻有一位作曲家揀盡寒枝不肯棲,依然遵循德奧樂派的傳統,他就是葛拉茲諾夫 (Alexander Glazunov, 1865-1936)。

葛拉茲諾夫1865年出生於俄國聖彼得堡的一個富裕家庭,曾與林姆斯基-高沙可夫 (Nikolai Rimsky-Korsakov,1844-1908)學習作曲。他成名甚早,三十多歲便以作曲家與指揮家的身分名聞遐邇。他音樂生涯最耀眼的光芒,不外乎就是延續西歐風格創作的多首交響曲與器樂協奏曲。

然而人生總有風暴無法預期。1917年俄國接連爆發二月與十月革命,共產黨統治的陰影逐漸蔓延。當時的執政者認為音樂是政治宣傳的工具,葛拉茲諾夫的作品經常被批評太過保守、漠視本土文化,這使他整日抑鬱寡歡,加上疾病纏身,最後促使他於1928年離開俄羅斯,1936年病逝於巴黎。

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葛拉茲諾夫在海外結識了德國薩克斯風演奏家拉歇爾(S. Rascher, 1907-2001),並在他的委託下於1934年完成了晚年的經典之作「降E大調薩克斯風協奏曲」。葛拉茲諾夫的音樂穩重如山,旋律線條豐富悅耳,並有清楚的起承轉合,在俄國音樂史上扮演承先啟後的角色,成為浪漫樂派後期最燦爛的晚霞。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尼爾森 (Carl Nielsen, 1865-1931)

節目部

興起於十九世紀後期的國民樂派,成就了許多偉大的音樂家。例如挪威的葛利格 (Edvard Grieg, 1843-1907)、芬蘭的西貝流士 (Jean Sibelius, 1865-1957)與捷克的史麥塔納 (Bedrich Smetana,1824-1884)。然而有位音樂家或許你對他感到陌生,但他的作品所散發出的影響力卻深深啟發了許多北歐音樂家。他,就是來自丹麥的尼爾森 (Carl Nielsen, 1865-1931)。

尼爾森的家境並不富裕,但卻在父親的啟蒙下學習了小提琴並對音樂產生濃厚興趣。19歲那年,尼爾森進入了丹麥皇家音樂院深造,這段期間他不僅累積了龐大的音樂知識,更對哲學與藝術產生濃厚興趣。尼爾森的高度熱誠與求知慾讓他在短時間裡突飛猛進,在畢業後很快的就在歐洲樂壇闖出名號,所寫下的交響曲 (Symphony)更享有崇高的評價。因此,尼爾森不僅在36歲那年便以作曲家身份獲得國家長期資助,更在不久後接任丹麥皇家歌劇院的院長,名聲享譽全歐。

尼爾森的作品類型相當廣泛,除了被譽為傳世經典的六首交響曲外,對於室內樂 (Chamber music)、協奏曲 (Concerto)藝術歌曲 (Art Song)等曲種均有涉獵。而他為舞台劇《阿拉丁》所寫下的配樂更是音樂會裡時常上演的精彩曲目。由於對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的濃厚興趣,因此在他的音樂裡,常呈現出一種獨特的複音風格。這樣的風格在尼爾森優異的配器技法與音響效果中達到了一種極為特殊的聆聽感受,讓人著迷不已。

在尼爾森的六首交響曲中,以第四號交響曲最為知名。這首創作於一次世界大戰時的交響曲充滿著強烈的戲劇張力,而作曲家寫在樂譜封面的名言-「音樂如同生命,永不消逝!」,更代表著尼爾森對生命與音樂的熱情。如果我們要問,藝術、音樂與生命的關係,那麼尼爾森的這首交響曲,或許就是最好的答案!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理查‧史特勞斯 (Richard Strauss, 1864-1949)

節目部

被喻為德奧浪漫樂派最後傳人的理查‧史特勞斯 (Richard Strauss, 1864-1949),1864年出生於德國慕尼黑。自幼便聰穎過人的他在身為法國號樂手的父親細心栽培下,穩定且紮實的往音樂之路上邁進。

只不過當年身為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忠實支持者的父親怎麼也沒料到兒子在後來竟成為了華格納 (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的信徒。從18歲那年發表的第一首交響詩 (Symphonic Poem)《唐璜》開始,理查‧史特勞斯逐漸展露出對於華格納音樂語法的偏好與喜愛。在他筆下的每一首交響詩都猶如華格納管弦樂法的延伸,不僅設計出各種奇幻的配器手法用音樂來說故事,從阿爾卑斯山的遊記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名著,從半自傳式的回憶錄寫到內省與批判的哲學經典,讓每首交響詩都成為豐富的人生百科。

除了交響詩外,歌劇 (Opera)也是理查‧史特勞斯施展音樂魔法的一大領域。一生發表過15部歌劇的理查‧史特勞斯,從早期歌劇的代表作《莎樂美》與《艾蕾克特拉》中便可看出他試圖顛覆德奧浪漫歌劇傳統的野心與企圖,屢屢預示出20世紀新音樂即將來臨的洞見,十足展現一代音樂巨擘應有的格局與視野。

時至今日,他的《莎樂美》仍在世界各地不斷上演,而優美動人的《最後四首歌》更是所有的聲樂家們亟欲在舞台上挑戰的經典。身為浪漫樂派德奧音樂的最後一位旗手以及新音樂的推手,理查‧史特勞斯為20世紀古典音樂的演進與發展留下了深刻的足跡。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德布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

節目部

當十九世紀中葉,歐洲藝術興起「印象派」畫風之際,音樂家德布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也受到此一風潮的影響與啟發,開創了音樂上的「印象派」。

西元1862年8月22號出生於巴黎近郊的德布西,雖然從小就顯露其音樂天份,但並未引起家人的注意。直到西元1871年,德布西認識了曾經是蕭邦 (Frederic Chopin, 1810-1849)學生的莫泰夫人,不僅教導他彈琴,並幫助他進入巴黎音樂院求學。而在音樂院求學的過程中,德布西也曾向馬蒙泰 (Antoine François Marmonte, 1816-1898)、埃米爾.杜蘭 (Emile Durand, 1830-1903)、法朗克 (César Franck, 1822-1890)等人學習鋼琴、和聲與管風琴等。

西元1880年,德布西開始為柴可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的贊助者梅克夫人服務,擔任家庭鋼琴教師,在旅居俄國的這兩年間,他接觸到音樂家穆索斯基 (Modest Mussorgsky,1839-1881),並深受其影響。西元1882年開始,德布西連續參加羅馬大獎,直到第三年,終於以一首清唱劇《浪子》獲得首獎。之後,他結識了詩人馬拉美 (Stephane Mallarme, 1842-1898),並遇見了許多具領導地位的象徵主義文學家與印象派畫家,給了德布西相當深遠的影響,使得他日後的創作風格一反傳統所講究的優美旋律與樂曲架構,改而追求一種聲音色彩瞬間變化所產生的音響效果。

西元1902年,德布西的歌劇 (Opera)《佩利亞與梅麗桑》首演,這部作品可說是德布西藝術生涯的轉捩點。之後,他陸續完成了幾部重要的作品,包含《牧神的午後》、《版畫》、《映象》、《海》、《兒童天地》、《前奏曲》、《十二首練習曲》……等。西元1916年,受癌症所苦的德布西,完成他最後一部作品-《小提琴奏鳴曲》,於兩年後的3月25號,因直腸癌病逝,享年56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戴流士 (Frederick Delius, 1862-1934)

節目部

戴流士 (Frederick Delius, 1862-1934) 於1862年出生於英國的約克郡。身為羊毛商之子,戴流士從小就有機會跟著父親走訪歐洲許多國家,包括了瑞典、挪威、法國和德國都有父子倆的足跡,而歐洲美麗的風光更深深烙印在小戴流士的心裡,影響了他日後的音樂創作。

儘管父親一直希望戴流士能繼承家業,然而戴流士對音樂的喜愛卻與日俱增。23歲時,戴流士前往美國佛羅里達經商,當地的大自然美景以及黑奴美妙的歌聲,啟發了戴流士年輕浪漫的靈魂。於是戴流士便跟著當地的音樂老師學習,希望透過音樂抒發內心滿懷的情感。

戴流士最受世人熟悉的音樂作品,是他創作的一系列帶有豐富田園色彩的管弦樂作品。而他前半生的創作幾乎都在德國發表,因此在德國,戴流士享有如同理查‧史特勞斯 (Richard Strauss, 1864-1949)一樣的崇高地位。相較之下,戴流士在他的祖國英國卻沒沒無聞不受重視。

1907年,英國知名的指揮家畢勤爵士 (Sir Thomas Beecham, 1879-1961) 初次接觸戴流士的作品後驚為天人,從此積極投入推廣戴流士音樂的工作,在他後半生五十多年的指揮生涯裡,不停地在世界各國演出戴流士的作品,並灌錄一系列的錄音。

畢勤爵士的努力不懈也贏得了作曲家本人的激賞,戴流士認為畢勤爵士充分掌握了作品的弦外之音並加以完整呈現,實屬難得。也因為畢勤爵士的熱情付出,使得戴流士的音樂開始在英國受到矚目,更奠定了他一代英國作曲宗師的地位。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阿倫斯基 (Anton Arensky, 1861-1906)

節目部

提到俄式浪漫,你一定會想到拉赫曼尼諾夫 (Sergei Rachmaninov, 1873-1943)史克里亞賓 (Alexander Scriabin,1872-1915)。但若要說到這股興起於十九世紀的俄式浪漫源頭,那就不能不提及這兩位音樂家的老師-莫斯科音樂院教授阿倫斯基 (Anton Arensky, 1861-1906)。

十九世紀中葉的俄國音樂出現路線之爭,以柴可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為首的西化派與以俄國五人團為首的本土派為當時的俄國音樂開啟了截然不同的風格,許多音樂家也被貼上了代表兩方陣營的標籤。在雙方陣營劍拔弩張的氣氛中,阿倫斯基卻能自外於這些紛擾,結合兩家所長寫出自己的音樂,為十九世紀的俄國音樂樹立新的典範。

在聖彼得堡音樂院學習,師承五人組成員林姆斯基-高沙可夫 (Nikolai Rimsky-Korsakov,1844-1908) 的阿倫斯基,畢業後即獲邀到莫斯科音樂院教授作曲。期間不僅受到柴可夫斯基西化風格的影響,更進一步將蕭邦 (Frederic Chopin, 1810-1849)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等人的音樂風格溶入在自身作品中。阿倫斯基擅以俄國民謠為素材,用西式手法加以擴張發展,形成了十九世紀俄式浪漫音樂的先驅。

在阿倫斯基的音樂裡,完美展現了「俄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大熔爐精神,不論是交響曲 (Symphony)或是室內樂皆充滿著優雅的法式風情與質樸的俄式旋律。雖然在壯年之齡便因病離開人世,但他所留下的作品卻是世紀之交最珍貴的一股清流。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馬勒 (Gustav Mahler, 1860-1911)

節目部

西元1860年7月7號,馬勒 (Gustav Mahler, 1860-1911) 出生於波希米亞地區的喀里希特一個猶太裔家庭。在一心想出人頭地的父親刻意栽培下,馬勒進入了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鋼琴、作曲與指揮。

畢業後的馬勒,從西元1880年起,開始其起伏波折的指揮生涯。首先,他在奧地利北部的小劇院擔任指揮的工作,到了西元1885年,他來到布拉格工作。在這段期間,他曾演出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華格納 (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歌劇 (Opera)作品,並深獲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大力讚賞。西元1886年之後,馬勒陸續在萊比錫和布達佩斯劇院指揮演出。西元1891年,馬勒在漢堡歌劇院首次獲得長期聘任。在漢堡歌劇院任職的六年期間,馬勒陸續完成了第一號交響曲《巨人》和《少年的魔法號角》。西元1907年,馬勒轉往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指揮,兩年後,接下紐約愛樂首席指揮一職。

馬勒的母親總共生了14個孩子,但當中只有6個孩子長大成人;而他和妻子艾瑪所生的兩個女兒當中,長女瑪利亞不幸在4歲時因病夭折。一生飽受死亡陰影之苦的馬勒,不斷地以音樂來排解對於死亡的恐懼。縱然馬勒的第四號交響曲在當時曾獲得些許好評,但一直到西元1910年,第八號交響曲首演,馬勒才真正在音樂上得到肯定。西元1911年5月18號,馬勒因鏈球菌感染病逝於維也納,留下未完成的第十號交響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沃爾夫 (Hugo Wolf, 1860-1903)

節目部

德國藝術歌曲在19世紀經由舒伯特 (Franz Schubert, 1797-1828)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的努力下,最後由沃爾夫 (Hugo Wolf, 1860-1903)將其帶到空前鼎盛的狀態。

沃爾夫1860年3月13號出生於奧地利,15歲進入維也納音樂院,與馬勒成了同學。當時適逢華格納 (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在維也納演出他的歌劇「唐懷瑟」與「羅恩格林」,於是沃爾夫懇請大師指點作曲,華格納並未拒絕這位後生晚輩,沃爾夫從此對華格納既推崇又敬仰,作曲風格也深受他的影響。

沃爾夫可說是以藝術歌曲聞名於世的作曲家。1888到1891年,是沃爾夫創作藝術歌曲的黃金年代,他以莫里克、艾辛朵夫、歌德、克勒爾、以及海涅等詩人的作品,共譜出兩百多首歌曲。1895到1897年是沃爾夫的創作末期,他完成「義大利歌曲集」第二冊的24首歌曲和其他歌曲。

沃爾夫的藝術歌曲中,找不到像舒伯特那般動聽且朗朗上口的旋律,他以詩的音韻和詩作內容作為歌曲發展的動機,跳脫了音樂結構和理論的框架。而在鋼琴伴奏方面,沃爾夫將鋼琴視為與聲樂家表達歌詞內涵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沃爾夫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總是艱深複雜,無論是表情、速度或和聲寫作皆蘊藏無限巧思。

根據諸多紀錄顯示,沃爾夫從青春期即感染梅毒,且在那個醫學不夠發達的年代,他從未獲得根治,以致日後病毒逐漸侵入腦神經,精神和生理健康逐漸惡化。不得已的他,一生在狂喜和失措瘋狂之間起伏度日。1903年2月22號,沃爾夫病逝於精神病院,享年僅43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阿爾班尼士 (Isaac Albeniz, 1860-1909)

節目部

堪稱西班牙近代最偉大的作曲家兼鋼琴演奏家的阿爾班尼士 (Isaac Albeniz, 1860-1909),西元1860年5月29號出生於西班牙卡的太羅尼亞省。雖然不是出身於音樂世家,但阿爾班尼士在相當年幼時,便已展現出過人的才華。之後,阿爾班尼士進入音樂院學習,但枯燥乏味的學院生活並不能滿足好奇心旺盛的小小天才,於是,他離開了學校,開始四處旅行,並以演奏音樂維生。也因此,年僅13歲的阿爾班尼士,足跡已遍佈阿根廷、巴西、美國、英國、德國等地,還因此獲得了「神童鋼琴家」的美譽。

閱歷豐富的阿爾班尼士,23歲返回家鄉後,開始關心自己國家的音樂,創作了如《西班牙組曲》等樂曲;1905到1909年間,更寫下著名的12首《伊貝利亞》鋼琴組曲 (Suite),此曲融合了西班牙民族樂風與德布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印象派的手法,深受大眾的喜愛。阿爾班尼士廣泛地取材家鄉的音樂,讓原本只流行於當地的音樂登上國際舞台,可說是西班牙古典樂的最佳代言人。

除了鋼琴外,阿爾班尼士也擅長吉他演奏,他雖然沒有特別為吉他創作樂曲,但是他的鋼琴作品卻深受吉他音樂影響,因此他的作品多半被改編為吉他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普契尼 (Giacomo Puccini, 1858-1924)

節目部

威爾第 (Giuseppe Verdi, 1813-1901)之後最偉大的義大利歌劇 (Opera)作曲家普契尼 (Giacomo Puccini, 1858-1924),西元1858年12月22號,出生於義大利盧卡。普契尼家族中好幾代都產生過音樂家,然而普契尼小時候並沒有顯露出特殊的音樂天份,直到10歲時加入教會唱詩班,他的音樂潛能才逐漸發揮。

西元1876年,普契尼步行20多公里到比薩觀賞威爾第的歌劇《阿依達》,這一次的經驗對他造成極大的震撼,使他決定成為一個歌劇作曲家。而普契尼的一生也確實為了這個目標相當努力,除了進入米蘭音樂院與巴齊尼 (Antonio Bazzini, 1818-1897)、龐開利 (Ponchielli Amilcare, 1834-1886)等大師學習作曲外,更於畢業後陸續創作出許多知名的作品。

西元1893年,普契尼的第三部歌劇《曼儂.雷斯考》演出後獲得熱烈迴響,這部作品是由普契尼與劇作家雷基‧伊利卡 (Luigi Illica, 1857-1919)及喬賽普‧賈科薩 (Giuseppe Giacosa, 1847-1906)合作下產生的。接下來他們又陸續合作了《波希米亞人》、《托斯卡》及《蝴蝶夫人》3部作品,普契尼更從此成為享譽國際的作曲家,同時也確立了他歌劇大師的地位。

接下來,普契尼陸續完成了《西部女郎》、《三部曲》和《杜蘭朵公主》,然而,就在《杜蘭朵公主》即將完成之際,普契尼被診斷出罹患了喉癌。西元1924年,普契尼留下這部未完成的史詩鉅作辭世。為了紀念普契尼在歌劇上的成就,義大利的托瑞德拉古每年7月至8月間,都會舉辦普契尼音樂節。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易沙意 (Eugene Ysaye, 1858-1931)

節目部

尤金‧易沙意 (Eugene Ysaye, 1858-1931)是橫跨十九與二十世紀初的重要小提琴家,同時也是一位作曲家與指揮家。易沙意於西元1858年出生在比利時-列日的礦工區, 從小在父親的啟蒙下學習小提琴。小易沙意因為才華卓著,因此在學生時期受到不少當時的小提琴名家的指導,如韋尼奧夫斯基 (Henryk Wieniawski, 1835-1880)與魏歐當 (Henri Vieuxtemps, 1820-1881)都曾是他的老師。

三十歲以後的易沙意已是當時西歐最有名的小提琴家,許多法國作曲家紛紛譜寫作品題獻給他,例如法朗克 (César Franck, 1822-1890)最膾炙人口的小提琴奏鳴曲、蕭頌 (Ernest Chausson, 1855-1899)唯美浪漫的詩曲與德布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唯一的一首弦樂四重奏 (String Quartet)。後來易沙意任教於布魯塞爾音樂學院,並致力推廣法國與比利時的音樂。1918年,60歲的易沙意遠渡重洋擔任美國辛辛那提交響樂團的指揮,成功的將法國與比利時的音樂推廣到美國本土。

1937年以他之名所設立的國際小提琴大賽在布魯塞爾成立,第一位獲得這個大賽的冠軍就是知名的俄國小提琴家大衛‧歐伊斯特拉夫 (David Oistrakh, 1908-1974)。如今這個比賽名稱已改為「伊利莎白女皇國際音樂大賽」,與柴可夫斯基音樂大賽並列為小提琴演奏者最重要的兩項音樂大賽。而台灣出生的音樂家胡乃元更曾勇奪該大賽的金牌,為國爭光。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艾爾加 (Edward Elgar, 1857-1934)

節目部

理查‧史特勞斯 (Richard Strauss, 1864-1949)頌讚為英國第一位改革派作曲家的艾爾加 (Edward Elgar, 1857-1934),西元1857年6月2號出生於英國一個小村莊。從未受過正規音樂教育的艾爾加,靠著天賦自學鋼琴與小提琴。雖然出身貧寒,但艾爾加在音樂這條路上很早就展露出雄心壯志,終於在1898年,艾爾加寫出了《謎語變奏曲》,這部作品讓他一舉成名,並得以展開全新的生活。

此後,艾爾加又陸續創作出清唱劇《傑隆提斯之夢》以及《威風凜凜進行曲》。創作上的成功,為艾爾加帶來了更大榮耀,1904年,艾爾加接受英王召見,並受封為爵士。同年,牛津、耶魯兩所大學又先後授予他榮譽博士的學位,出身卑微的艾爾加,經過一番努力後,終於在音樂領域上揚眉吐氣。

對於艾爾加的成功,有一部分得歸功於他妻子的支持。艾爾加的妻子愛麗絲,不僅是他生活中的伴侶,更是他創作的靈感泉源。著名的《愛的禮讚》,就是愛麗絲於婚前寫給艾爾加的一首詩,隨後艾爾加將它譜曲,並回贈給愛麗絲。後來,艾爾加還將此曲編成鋼琴獨奏、小提琴和鋼琴,以及管絃樂曲三種演奏版本,深受後人的喜愛。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蕭頌 (Ernest Chausson, 1855-1899)

節目部

法國作曲家蕭頌 (Ernest Chausson, 1855-1899)1855年出生於巴黎一個富裕的商人家庭,年幼時不只喜歡音樂,更對文學與繪畫展現天分。當年紀稍長,蕭頌被雙親說服去學法律,1877年在巴黎高等法院宣誓成為律師,但卻從未進入法院實習。

爾後,蕭頌將人生的跑道轉向音樂,24歲時進入巴黎音樂院跟隨歌劇作曲家馬斯奈 (Jules Massenet, 1842-1912)學習作曲,1880年轉而拜法朗克 (César Franck, 1822-1890)為師。由於師徒兩人氣質接近,蕭頌終其一生是法朗克最忠心的學生,也是他最親密的朋友。

蕭頌的創作包含各種音樂類型,他的作曲靈感大部分來自於文學。他引用多位象徵派詩人的詩作,譜寫了將近五十首的法國藝術歌曲。此外,蕭頌更依自己所寫的劇本,從1886到1895年間創作了一部描述追求騎士精神的歌劇「亞瑟王」。

而在作曲手法方面,蕭頌主要遵循法朗克的道路,時常使用半音的變化與精巧的配器,並搭配循環曲式,來展現豐富的和聲與優美的旋律。他的小提琴作品「詩曲」即為他最著名的器樂曲。

一生富裕的蕭頌也是位慷慨的藝術支持者。1886年,蕭頌當選為國家音樂協會的秘書,他經常在經濟上支持貧困作曲家,如德布西、阿爾班尼士都曾接受過他的幫助。

1899年,44歲的蕭頌騎腳踏車時摔跤,因頭部撞擊而英年早逝,一顆閃耀的音樂之星就此殞落。而這位樂思細膩又熱心推廣法國本土音樂的優秀人才,在提升音樂的文學意涵上,有著功不可沒的貢獻。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楊納傑克 (Leos Janacek, 1854-1928)

節目部

說到大器晚成的作曲家,就不能不提致力於推廣本土音樂的「楊納傑克 (Leos Janacek, 1854-1928)」。他1854年出生於捷克莫拉維亞省,與德佛札克和史麥坦納,並稱為西洋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三位捷克作曲家。

楊納捷克並沒有遵循古典音樂的脈絡,而是在現實主義中另闢蹊徑,因此早期過得並不順遂。學生時代的作品被音樂院的教授批評太過自由、不夠縝密思考,參加過作曲比賽的作品,最後都無疾而終。他遭受世人漠視的才華以及泉湧般的創造力,一直到晚年才逐漸受到樂壇的肯定。

1904年 ,50歲的楊納傑克在他的家鄉布爾諾首演他的歌劇 (Opera)《顏如花》(Jenufa),獲得空前的成功。20年後,71歲的楊納傑克完成了他最出色的作品「小交響曲」。第一樂章一開始,便使用九支小號、兩支低音小號以及兩支上低音號,震耳欲聾的號角旋律,加上定音鼓重擊的聲響,這樣前衛的音響效果完全與傳統德奧樂派的理論背道而馳。

懷抱民族主義的熱情在楊納捷克的音樂中可見一斑。他致力於推廣捷克的民族音樂,畢生採集故鄉民歌,苦心鑽研他獨創的音樂語彙。這位大器晚成的作曲家,與西方主流的音樂思潮分庭抗禮,為20世紀的音樂發展開拓了嶄新的視野。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佛瑞 (Gabriel Fauré, 1845-1924)

節目部

19世紀末的法國音樂如百花齊放,從德布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拉威爾 (Maurice Ravel, 1875-1937)薩替 (Erik Satie, 1866-1925),無一不為法國音樂留下鮮明印記。但如果要從中選出一位最具法國風情的音樂家,那絕非佛瑞 (Gabriel Fauré, 1845-1924)莫屬。

佛瑞出生書香世家,九歲時移居巴黎進入尼德梅耶音樂學校就讀,在那裡佛瑞習得了豐沛的音樂知識與理論,後來更在恩師聖桑 (Camille Saint-Saëns, 1835-1921)的指導下,打下了深厚的作曲基礎。20歲自音樂學校畢業後,佛瑞在法國各大教堂擔任管風琴師,為宗教音樂奉獻心力。日後也追隨聖桑,加入了國民音樂協會,為法國本土音樂的發展而努力。

50歲那年,佛瑞受聘擔任巴黎音樂院教授,並在十年後升任巴黎音樂院院長。在這段期間,佛瑞致力於音樂院學風的改革,不僅門下出了許多優秀的弟子如拉威爾、杜卡斯 (Paul Dukas, 1865-1935)等人,更塑造了巴黎音樂院獨特的樂風與形象,最終成為了培育法國優秀音樂人才的搖籃。

佛瑞的音樂纖細富有詩意,他摒棄德奧音樂的厚重繁雜,追求精緻典雅。他以室內樂、藝術歌曲 (Art Song)為創作主流,在一首又一首的珠玉之作中展現精巧與智慧,為法國音樂走出了自己的格局,也為後輩音樂家打開全新視野。

佛瑞的一生安逸穩定,晚年雖為耳疾所苦,但卻依然寫出許多傑作。他的音樂就如同他的個性一般溫暖內斂,在喧囂中帶給樂迷最寧靜的浪漫,淡雅而芬芳。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 (Nikolai Rimsky-Korsakov,1844-1908)

節目部

俄羅斯在沙皇統治的三百多年期間,廣泛地接受來自歐洲大陸的音樂。然而,隨著帝國威權的動搖,新的音樂運動開始發酵,原本就存在於這片土地的民族音樂,逐漸受到作曲家們的重視與運用。著名的「俄國五人組」,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應運而生。

作為「俄國五人組」成員中成就最高、作品最多的一位,出生海軍世家的林姆斯基-高沙可夫 (Nikolai Rimsky-Korsakov,1844-1908),年輕時曾投身軍旅。從軍期間的航海經驗,使得林姆斯基-高沙可夫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國家,這不僅開拓了他的視野,也成為日後創作上的寶貴素材。

離開軍隊後,林姆斯基-高沙可夫轉入音樂教育工作,進而促使他開始學習正統的作曲理論,雖然他的音樂知識幾乎是靠勤奮自學而來,卻為俄羅斯培育出包含史特拉汶斯基 (Igor Stravinsky, 1882-1971)普羅高菲夫 (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在內的許多優秀音樂人才。

拉赫曼尼諾夫 (Sergei Rachmaninov, 1873-1943)稱許為首屈一指的音樂繪畫大師,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對於管弦樂音色與配器法的掌握相當傑出,被視為是繼白遼士 (Hector Berlioz, 1803-1869)之後最擅長管弦樂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充滿濃厚的東方幻想色彩,搭配上俄羅斯的民歌旋律,是「俄國五人組」當中最富民族色彩的作曲家。無論在音樂或教育方面,林姆斯基-高沙可夫都為俄羅斯留下了寶貴的藝術文化資產。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薩拉沙泰 (Pablo de Sarasate, 1844-1908)

節目部

西班牙有個相當著名的「奔牛節」,每年的七月會在納瓦拉省的龐普隆納舉辦;而被西班牙視為民族英雄的作曲家及小提琴家薩拉沙泰 (Pablo de Sarasate, 1844-1908),就是出生在這樣一個熱情奔放的古城。

薩拉沙泰不僅天賦異稟,還是個運氣相當不錯的音樂家。他在10歲時就獲得了在國王皇后面前演奏的機會,更因此深受他們的喜愛,不僅贈送名琴還提供獎學金。而不辜負這份幸運的薩拉沙泰,只花了9個月就從巴黎音樂學院畢業,不過他並沒有選擇留在歐洲發展,反倒背起琴,遠渡重洋到北美洲和南美洲巡迴演出,而巡演的成功,不僅為他賺進了大筆金錢,還讓他風風光光衣錦還鄉。回到歐洲的薩拉沙泰,立刻獲得歐洲樂迷的瘋狂喜愛,連他的故鄉西班牙都視他為民族英雄,不僅為他舉辦火炬遊行,甚至還提供免費搭乘火車的特殊待遇。

薩拉沙泰的演奏技巧爐火純青,堪稱是繼帕格尼尼 (Niccolò Paganini, 1782-1840)之後琴藝最精湛的小提琴家。在他傳世的經典作品中,最為人所知的首推〈流浪者之歌〉,這首技巧高超的樂曲,經常是小提琴家挑戰演奏實力的曲目之一。除了華麗、炫技的作品外,薩拉沙泰為了推廣正統的西班牙音樂,陸續創作了八首〈西班牙舞曲〉,無論是他的人或作品,都被視為西班牙的民族榮耀。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葛利格 (Edvard Grieg, 1843-1907)

節目部

國民樂派在19世紀下半及20世紀初盛極一時,作品當中大量採用了各民族的傳統音樂為素材,呈現出鮮明的民族風格。在北歐,重量級的國民樂派音樂家,除了西貝流士 (Jean Sibelius, 1865-1957)外,還有葛利格 (Edvard Grieg, 1843-1907)。西元1843年6月15號,葛利格出生於挪威西岸的卑爾根。當時的卑爾根,是北歐最大的港口,經濟繁榮、人文薈萃,葛利格創作的靈感泉源,得自於故鄉如此優渥的環境,展現出一股獨特的清新風格。

葛利格六歲起,開始跟隨母親學習鋼琴,隨後進入德國萊比錫音樂學院就讀。回國後的葛利格,以將挪威音樂推廣至全世界為一生職志,結合了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創辦了「尤特比音樂協會」,致力於研究並發揚挪威的民族音樂。西元1874年,挪威政府頒給他優厚的終身年俸,葛利格自此專心從事樂曲創作。

在葛利格的創作中,以《皮爾金》組曲 (Suite)及《a小調鋼琴協奏曲》最為著名。葛利格在25歲時完成了《a小調鋼琴協奏曲》這首經典名作,受到熱烈迴響,葛利格也因此曲,被當時著名的指揮家畢羅 (Hans von Bülow, 1830-1894)譽為「北歐的蕭邦」。

葛利格一生的後三十年歲月中,經常應歐洲各國邀請前往演奏,除了有機會結識許多音樂家外,葛利格也將挪威的音樂介紹給歐洲。西元1907年9月4號,葛利格病逝,挪威政府甚至為他舉行莊嚴的國葬,表達對他崇高的敬意。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馬斯奈 (Jules Massenet, 1842-1912)

節目部

馬斯奈 (Jules Massenet, 1842-1912)是19世紀法國浪漫樂派中後期的歌劇大師和作曲家,1842年出生於法國蒙都,11歲進入巴黎音樂院和前輩作曲家安布魯瓦茲·托馬斯 (Ambroise Thomas, 1811-1896)學習作曲,並在畢業時獲得羅馬大獎。1878年,馬斯奈受聘為巴黎音樂院的作曲教授,他的學生包括皮爾納 (Gabriel Pierné, 1863-1937)、夏龐蒂埃 (Gustave Charpentier, 1860-1956)和蕭頌 (Ernest Chausson, 1855-1899)等人。


馬斯奈的音樂以旋律優美、情感細膩和豐富的器樂色彩著稱,他的「泰伊思冥想曲」是他最廣為流傳的器樂作品。泰伊思冥想曲選自馬斯奈的歌劇「泰伊思」,描述西元4世紀末,一位多情女子和一位修士的愛情故事。沉魚落雁的女主角泰伊思過著紙醉金迷的放浪生活,年輕的修士阿塔那埃爾,決定犧牲自己拯救泰伊斯的靈魂,卻一步步墮入泰伊思誘惑的深淵中。泰伊思的冥想,是狂歡與遁世的拉鋸戰,也是漂泊浪女宗教式的沉思。

馬斯奈的出現對法國歌劇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從白遼士 (Hector Berlioz, 1803-1869)以後,普法戰爭造成歐陸地區很少上演法國歌劇,之後又因法國作曲家比才 (Georges Bizet, 1838-1875)古諾 (Charles Gounod, 1818-1893)相繼過世,法國歌劇可說是後繼無人。

然而,馬斯奈以擅長描寫女性和愛情的題材,立刻成為眾人心目中法國歌劇的唯一代表,他最傑出的作品包括「曼儂」、「泰伊思」和「維特」等劇幕。這些音樂與故事流露出富麗堂皇與優雅柔美的氣質,也讓馬斯奈成為一次世界大戰前,法國美好年代的指標性作曲家。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德弗札克 (Antonín Dvořák, 1841-1904)

節目部

堪稱波希米亞最偉大作曲家的德弗札克 (Antonín Dvořák, 1841-1904),西元1841年9月8號出生於捷克一個小農村,他的父親在鎮上經營旅店與肉舖生意,雖然從小便嶄露出非凡的音樂天賦,但為了繼承家業,使得德弗札克一開始接受的並不是音樂教育,而是學習如何宰殺豬羊。所幸,他的小學音樂老師看出了他擁有不凡的音樂潛力,於是積極鼓勵他改走音樂道路,才使得德弗札克有機會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

相較之下,德弗札克在音樂這條路上可說相當幸運,受到了許多貴人的提攜與協助。1875年,在一次申請國家獎助金的過程中,德弗札克受到當時擔任評審的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提拔,並將他介紹給出版商辛洛克。隨後,德弗札克寫出著名的《斯拉夫舞曲集》,出版後受到熱烈歡迎,開始在樂壇上嶄露頭角。自此之後,包括大指揮家李希特 (Karl Richter, 1926-1981)、畢羅 (Hans von Bülow, 1830-1894)、小提琴家姚阿幸 (Joseph Joachim, 1831-1907)以及各國許多傑出的演奏家都熱心演奏德弗札克的作品,他的聲名因而傳遍了整個歐洲。

外型粗獷的德弗札克,其實有著樸實可愛的性格。與許多音樂大師不同的是,除了音樂之外,德弗札克還是個狂熱的火車愛好者。生長在鄉下的他,從第一次見到火車後,就對它十分著迷,甚至養成了每天步行到車站看火車的習慣;此外,德弗札克也熱中於養鴿子。(這些)對於生活的好奇與體驗,無疑地也反映在德弗札克豐富濃郁的創作當中。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夏布里耶 (Emmanuel Chabrier, 1841-1894)

節目部

夏布里耶 (Emmanuel Chabrier, 1841-1894)是19世紀法國少數幾位從未念過音樂院的音樂家之一。雖然自小就展露了音樂天份,但卻在父親的要求下前往巴黎學習法律。始終未曾忘懷音樂的夏布里耶,常在課餘時向友人學習作曲理論。

畢業後,夏布里耶擔任政府公職,此時的他與巴黎藝文圈來往甚密,不僅與馬奈 (Édouard Manet, 1832-1883)、莫內 (Oscar-Claude Monet, 1840-1926)等畫家相知相惜,更常向丹第 (Vincent d'Indy, 1851-1931)、佛瑞 (Gabriel Fauré, 1845-1924)等大師討教作曲技法,不時寫作一些音樂小品用以自娛娛人。

原以為會就此一生,但沒想到就在38歲那年,夏布里耶在慕尼黑聽到了華格納 (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的《崔斯坦與伊索德》後大受感召,放棄了終身職要將餘生奉獻給音樂。

40歲那年,夏布里耶與妻子來到西班牙度假,明媚的風光與熱情的人們讓夏布里耶流連忘返,回國後接連創作了多首以西班牙音樂為素材的經典樂曲。在這一系列作品中,以《西班牙狂想曲》最為知名,音樂中輕快的旋律與豐富的和聲如同陽光與歡笑灑落在五線譜上,不僅音樂迷人,嘉年華會般的氣氛更具感染力。

曾有人這麼說過:19世紀的法國音樂,如果沒有西班牙風情的增色,肯定只剩文謅謅的匠氣;然而正是夏布里耶的巧筆一揮,讓西班牙的豪放與細膩融入法式優雅,不僅為世紀之交的法國音樂開啟了新格局,更為後輩音樂家如德布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拉威爾 (Maurice Ravel, 1875-1937)提供了全新的創作視野。

夏布里耶,是19世紀法國音樂的先驅,在明亮歡樂的樂風中引領世人用音樂擁抱世界,擁抱愛。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穆索斯基 (Modest Mussorgsky,1839-1881)

節目部

19世紀中葉過後,以東歐為中心所展開的民族主義潮流,影響延伸到了鄰近的俄羅斯。由巴拉基列夫 (Mily Balakirev, 1837-1910)鮑羅定 (Alexander Borodin, 1833-1887)庫宜 (César Antonovich Cui , 1835-1918)林姆斯基-高沙可夫 (Nikolai Rimsky-Korsakov,1844-1908)及穆索斯基 (Modest Mussorgsky,1839-1881)所組成的「俄國五人組」,便企圖擺脫西歐的音樂勢力,主張發揚俄國的本土音樂。

說起「俄國五人組」的團員,除了巴拉基列夫外,其餘四人都是未受過專業音樂訓練的業餘音樂家;而這五個人當中,又以穆索斯基被視為天份最高、最具原創性的一位。

原是軍人出身的穆索斯基,作曲技巧全憑自學而成,他重視俄語的表達甚過於創作的技巧與規則,作品極富民族主義色彩。儘管看在科班出身的音樂家眼裡,穆索斯基的作品錯誤百出、笨拙粗糙,不過也由於他沒有受過正統的音樂訓練,所以才能跳出框架,無視於一切的規則,創造出獨創性的作品;與穆索斯基氣味相投的德布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就十分欣賞他那不合常規與獨樹一幟的作曲風格。

雖然生命中諸多的不如意,致使穆索斯基染上了酗酒的惡習,最終導致健康惡化,正值壯年就不幸病故,但他為後世留下了包含歌劇 (Opera)《包利斯古德諾夫》、交響詩 (Symphonic Poem)《荒山之夜》及組曲 (Suite)《展覽會之畫》……等經典作品,並為俄羅斯揭開了音樂現代主義的全新樂章。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比才 (Georges Bizet, 1838-1875)

節目部

當「事與願違」總是僅僅相隨,恐怕,再多的努力與天份也只是枉然。西元1838年10月25號出生於巴黎的比才 (Georges Bizet, 1838-1875),一生運氣始終不佳,雖然出生在音樂家庭,也獲得父母自小悉心的栽培,在10歲時便進入巴黎音樂院學習。然而,比才這一生較為風光的時候,大概也只有年輕時曾參加過的那兩次羅馬大獎作曲比賽,分別在比賽中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如此而已。

十九世紀中下旬歌劇 (Opera)正興,而當時的巴黎歌劇界,廣泛充斥著華麗卻缺乏內涵的「大歌劇 (Grand Opera)」。雖然喜歌劇 (Opera buffa)開始漸漸受到重視,但法國人仍視歌劇為一種消遣,也因此,比才的歌劇作品始終得不到青睞,這對於想要一展抱負而嘗試改變的比才來說,確實是有點生不逢時。

1863年,比才受邀譜寫《採珠人》,開始在歌劇創作上嶄露頭角。然而此後,他的作品卻乏人問津。意志消沈的比才後來染上的酗酒的惡習,影響了日後的健康,一直到1872年陸續創作了《阿萊城姑娘》及《卡門》後,他的作品才又獲得肯定。

究竟是上帝無心的玩笑,還是撒旦惡搞的詭計?成功,這個比才一生所冀求的,最終他還是做到了,只是無福享受這份遲來的榮耀罷了。1875年6月3號,在《卡門》首演後的三個月,比才短暫的37年人生愕然地劃下了句點。

大師已逝但經典不死,比才的生命,在他深刻刻劃的女子卡門身上獲得了延續,成為古典星光大道上,一個永難抹滅的記號。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柴可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

節目部

深受大朋友小朋友喜愛的芭蕾舞曲《天鵝湖》與《胡桃鉗》,是由人稱「悲愴大師」的柴可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所創作。這個堪稱十九世紀俄國樂壇上最偉大的作曲家,於西元1840年5月7號誕生在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柴可夫斯基從小便熱愛音樂,不過他的父母卻不希望他往音樂方面發展,於是將他送到聖彼得堡的法律學校就讀。

然而,畢業後進入司法部門工作的柴可夫斯基並沒有忘情音樂,恰巧當時俄國為了培養本土的音樂人才,委託安東‧魯賓斯坦 (Anton Rubinstein, 1830-1894)籌設音樂學院對外招生。終於,柴可夫斯基在21歲那年報考了這所音樂學院,真正開始他積極的音樂學習之路。

柴可夫斯基在音樂創作上,受到恩師安東‧魯賓斯坦及好友俄羅斯「五人組」的影響,這兩組人馬分別是西化派及民族主義派的擁護者,柴可夫斯基在這兩種思潮的互相激盪下,發展出其獨特的音樂風格,並影響後輩如史特拉汶斯基 (Igor Stravinsky, 1882-1971)拉赫曼尼諾夫 (Sergei Rachmaninov, 1873-1943)等音樂家。

個性內向又敏感的柴可夫斯基,作品明顯地反應出這樣的性格特色。透過作品,柴可夫斯基成功地提昇了俄羅斯音樂的藝術水準,使它們成為世界性的音樂;而他最負盛名的三大芭蕾舞劇 (Ballet),更造就了今天俄國芭蕾在國際上崇高的地位。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布魯赫 (Max Bruch, 1838-1920)

節目部

德國音樂家布魯赫 (Max Bruch, 1838-1920)是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性作曲家之一,自幼接受母親啟蒙,年僅11歲便因發表了著名室內樂作品《管弦樂七重奏》而名震一時。年少得志的布魯赫在19歲那年受聘為故鄉科隆音樂院的作曲教授,25歲時更發表了浪漫歌劇 (Romantic Opera)《羅萊拉》。然而隨後幾部歌劇 (Opera)的上演失敗讓布魯赫的聲勢受挫不少,之後布魯赫便不再發表任何歌劇作品。

29歲那年,布魯赫接任了柯布林茲的宮廷樂長,此時他寫下生平最廣為人知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並與當時的許多小提琴名家如姚阿幸 (Joseph Joachim, 1831-1907)、薩拉沙泰 (Pablo de Sarasate, 1844-1908)等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受到這些小提琴家的影響,布魯赫此後陸續發表了第二號與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以及著名的《蘇格蘭幻想曲》。這些作品的發表奠定了布魯赫在小提琴音樂中的顯赫地位,也讓布魯赫成為了所有小提琴演奏者最熟悉的名字。

布魯赫雖然在十九世紀的德國浪漫主義音樂佔有一席之地,然而他的作品價值在音樂內涵與創新思維上卻遠不及當時蔚為主流的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以及華格納 (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長久以往,他的音樂總被好事者批評充滿匠氣。但不可否認的是,布魯赫的作品從歷史觀點來看雖然稍嫌保守,但卻仍能帶給聆聽者愉悅的感官體驗與精神享受,甚至更貼近普羅大眾的欣賞品味。

時至今日,布魯赫的作品仍是許多音樂會上的常見曲目,透過他的音樂讓我們理解了古典音樂的多元與開放,同時也印證了經典作品絕不因時代洪流的沖刷而被淹沒的真諦。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巴拉基列夫 (Mily Balakirev, 1837-1910)

節目部

十九世紀的俄國本土音樂以俄國五人組為首,而五人組中又以巴拉基列夫 (Mily Balakirev, 1837-1910)為領導者。這位以一介政府公務員身分跨足樂壇的作曲家,為何能成為俄國本土音樂的急先鋒?這得從他不凡的際遇說起。

巴拉基列夫雖從小具有音樂天份,但卻未受特別栽培,直到十八歲那年受到俄國音樂之父葛令卡 (Mikhail Glinka, 1804-1857)的啟發才決心往音樂之路邁進。在俄國本土文化普遍受到歐洲文化侵略的十九世紀,巴拉基列夫繼承了葛令卡的遺志以復興俄國本土音樂為畢生志業。這時的他結識了與他志同道合的四位音樂家共同組成了強力五人組,以本土音樂為素材,創作出一首首帶有濃厚俄羅斯風情的經典樂曲。

除了成立作曲家聯盟外,巴拉基列夫還創辦了音樂學校讓有心學習音樂的貧困子弟免費就讀,雖然成立後四年便因財務吃緊而關門大吉,但卻還是能感受到巴拉基列夫作育英才的用心。五人組齊心協力推廣俄國本土音樂的日子並不長久,短短五年間其他音樂家有人因為生涯規劃、有人因為理念不合而與巴拉基列夫分道揚鑣,但他卻始終如一為俄國音樂的復興而努力。

如今他所留下的作品雖不如其他俄國音樂家要來的豐富,但他的精神卻永遠留在後輩音樂家心中,成為指引俄國音樂發展方向的一盞明燈。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德利伯 (Leo Delibes, 1836-1891)

節目部

法國戲劇音樂的起源,可追溯到18世紀,巴洛克作曲家「拉摩」創作的歌劇。但時序進入19世紀中葉的浪漫樂派,法國舞劇音樂式微,其作品絕大多數由二、三流劇院作曲家所譜寫,而芭蕾音樂的發展更是裹足不前。這樣戲劇音樂長期被忽略的情形,一直到法國作曲家德利伯 (Leo Delibes, 1836-1891)誕生後,才逐漸看到希望的曙光。

德利伯1836 年2月21號出生於北法-聖日耳曼-杜瓦爾,1847年進入巴黎音樂院與「阿道夫-亞當」學習作曲,並致力於創作戲劇音樂。

1853年德利伯成為抒情劇院的伴奏者,十年後在聲望最高的巴黎歌劇院擔任相同職位。1881年他開始在巴黎音樂院任教,1884年成為法國音樂學會的會員。

德利伯的音樂輕快優美,他總是能夠寫出活潑且容易記住的旋律,讓人朗朗上口。其中最膾炙人口的作品,即是他的芭蕾舞劇「柯佩莉亞」。而他的歌劇「拉克美」當中的「花之歌」,也是家喻戶曉的名作。

德利伯的舞劇音樂多半與劇本有密切的結合,不論是舞蹈或音樂的安排,都能有效提高戲劇效果。而他所留下的作品,對後輩作曲家更具有深遠的啟發意義,例如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將他視為典範,創作了許多偉大的芭蕾音樂,二十世紀後,則有更多的作曲家,繼續將德利伯的理想發揚光大,為舞劇音樂締造輝煌的成果。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聖桑 (Camille Saint-Saëns, 1835-1921)

節目部

十八世紀時,奧國誕生了音樂神童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法國這廂也不遑多讓,出了個足以媲美的角色—聖桑 (Camille Saint-Saëns, 1835-1921) 。

西元1835年10月9號,一生致力於推廣法國音樂的聖桑誕生於巴黎。他從兩歲開始學琴,三歲便擁有作曲的能力,成年之後,還當了20年的管風琴師。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 就曾在聽了他的管風琴演奏後,讚譽他為世上最好的管風琴演奏家。不過,聖桑在音樂上的成就,(可)還不只如此。

受到讚賞的聖桑後來和李斯特成為好友,他在1886年創作了一首《c小調第三號交響曲》,便是為了悼念李斯特而寫。這首曲子運用了鋼琴與管風琴,結構也和傳統的交響曲 (Symphony)不同,演出後大受歡迎。

聖桑的作品繁多,幾乎19世紀所有音樂形式都有涉獵,舉凡交響曲、歌劇 (Opera)協奏曲 (Concerto)、室內樂……等,都有不錯的表現。而除了《c小調第三號交響曲》外,聖桑還有一部膾炙人口的作品《動物狂歡節》組曲 (Suite)。除了作曲上的表現外,聖桑在法國音樂史上的貢獻也值得一提。1871年,他為了發揚法國新音樂,與友人成立「國民音樂協會」,並且提拔了許多樂壇後起新秀。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於博學多聞的聖桑而言,那還不夠。他酷愛旅行,除了遊歷歐洲各地外,還曾到非洲、中南半島等地。此外,除了音樂,聖桑對天文、物理和數學等科學領域也多有研究,還曾寫過哲學專論,另外也寫過劇本、評論和詩,可說是十八般武藝樣樣俱全。放眼古今中外知名的音樂家,大概沒有幾個人能有他這般能耐吧!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庫宜 (César Antonovich Cui , 1835-1918)

節目部

庫宜 (César Antonovich Cui , 1835-1918)是活躍於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期的俄國作曲家,1835年出生於立陶宛,與巴拉基列夫 (Mily Balakirev, 1837-1910)鮑羅定 (Alexander Borodin, 1833-1887)林姆斯基-高沙可夫 (Nikolai Rimsky-Korsakov,1844-1908)穆索斯基 (Modest Mussorgsky,1839-1881)組成「俄國五人組」,推廣俄羅斯民族音樂。有趣的是,庫宜和其他四位成員一樣並非科班出身,作曲幾乎全憑自學。

庫宜的音樂天分很早就嶄露出來,年幼時學過鋼琴,但年紀稍長後,他選擇進入聖彼得堡的軍事工程學校就讀。1857年,23歲的庫宜完成學業並留校任教,此時,他有較多的空閒時間,加上與巴拉基列夫的接觸,又重新點燃他對音樂的熱情,最後成為巴拉基列夫的學生。

庫宜曾長期居住在法國和比利時,受西歐浪漫主義的薰陶,他寫下許多沙龍小品,也因此,庫宜的創作總是富含法國風味更勝於俄羅斯本土文化,而他譜寫的藝術歌曲是他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庫宜非常注重詩詞和音樂的關聯性,且旋律簡單、和聲清新悅耳,法國詩人繆賽 (Alfred de Musset)和雨果 (Victor Marie Hugo)的詩集是他最喜愛的素材。

庫宜在作曲之餘也擔任報社的樂評工作,他希望藉由文字矯正俄國人對義大利人的盲目崇拜,只可惜他的觀點並沒有受到俄羅斯當局的了解和重視。

庫宜是俄國五人組中最長壽的音樂家,享年83歲。相形之下,他的作品因本土色彩較少,所以名氣略遜一籌。儘管如此,庫宜帶有法國和東方風味的氣質,讓他在磅礡大器又洶湧澎湃的俄羅斯民族主義洪流中,展現出一股獨特的溫柔婉約和精緻浪漫,令人再三回味。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韋尼奧夫斯基 (Henryk Wieniawski, 1835-1880)

節目部

波蘭,偉大的鋼琴家蕭邦 (Frederic Chopin, 1810-1849)的出生地,同樣地,在小提琴界,也出現了一位不平凡的人物—韋尼奧夫斯基 (Henryk Wieniawski, 1835-1880)。

西元1835年7月10號,誕生於波蘭的韋尼奧夫斯基,從小就嶄露出音樂上的天份。8歲那年,他特例破格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在他之前,這所學校曾經拒絕過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 的入學請求,由此可見韋尼奧夫斯基的才華備受重視。

1860年,韋尼奧夫斯基應俄羅斯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 (Anton Rubinstein, 1830-1894)的邀請,擔任聖彼得堡俄羅斯音樂院的交響樂團和絃樂四重演奏樂隊指揮,並教授小提琴。之後,韋尼奧夫斯基更與魯賓斯坦在美國舉行一連串的巡迴演出,隨後他自己也不斷在各處舉辦音樂會。長年奔波於世界各地的韋尼奧夫斯基,積勞成疾下健康開始惡化,最後在1880年前往俄國演出的途中不幸過世,享年45歲。

韋尼奧夫斯基的作品數量極少,卻足以表現出作品的技巧與難度。他結合了自帕格尼尼 (Niccolò Paganini, 1782-1840)以後的嶄新技法,並融入浪漫主義與斯拉夫民族主義思想。他的馬祖卡舞曲 (Mazurka)及波蘭舞曲 (Polonaise)和蕭邦一樣,兩人分別在小提琴與鋼琴領域中,創造出獨特的波蘭民族風格,韋尼奧夫斯基也因此被譽為「小提琴界的蕭邦」。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鮑羅定 (Alexander Borodin, 1833-1887)

節目部

Part time,這個現代人時興的生活型態,其實早在一百多年前,俄國的音樂家鮑羅定 (Alexander Borodin, 1833-1887)就已將它發揮得淋漓盡致了。

西元1833年11月11號,出生於俄國聖彼得堡貴族家庭中的鮑羅定,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雖然年幼時便嶄露出音樂天份,但鮑羅定卻更熱衷於化學,並進入了聖彼得堡醫學院就讀,其後在母校教授化學直到去世為止。

相較於其他音樂大師對於樂曲創作的專注,作曲,只是鮑羅定在忙碌的教學工作之餘的閒暇興趣,也因此,他和朋友們常笑稱自己是個「星期天作曲家」。1862年,鮑羅定透過穆索斯基 (Modest Mussorgsky,1839-1881)認識了巴拉基列夫 (Mily Balakirev, 1837-1910),並開始嘗試譜曲創作。他們三人與庫宜 (César Antonovich Cui , 1835-1918)林姆斯基-高沙可夫 (Nikolai Rimsky-Korsakov,1844-1908)並稱為「俄國五人組」,致力於推廣俄羅斯的民族音樂。

理性的左腦與感性的右腦,在鮑羅定的生命中,各自運作出不同的一方成就;除了是學界的化學權威外,他在音樂上的表現也毫不遜色。鮑羅定一生作品並不多,主要以歌劇 (Opera)《伊果王子》、交響詩 (Symphonic Poem)《中亞細亞草原》及《b小調第二號交響曲》、《D大調第二號弦樂四重奏》聞名於世。其中《第二號交響曲》反映出濃厚的斯拉夫民族,與柴可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的《悲愴交響曲》同為俄國交響作品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

節目部

十九世紀的西方樂壇,到處瀰漫著浪漫樂派的思潮。西元1833年5月7號出生於德國漢堡的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一生便經歷了浪漫主義由盛而衰的過程。而布拉姆斯所生長的時代,在音樂史上則是個人才輩出的光輝時期,包含了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華格納 (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德弗札克 (Antonín Dvořák, 1841-1904)柴可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威爾第 (Giuseppe Verdi, 1813-1901)……等音樂家,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布拉姆斯早期的創作,主要以歌曲和鋼琴曲為主,西元1868年,他創作了《德意志安魂曲》,此曲發表後,獲得熱烈的迴響,甚至被評論家稱許為「繼巴哈b小調《彌撒曲》與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莊嚴彌撒曲》之後,最偉大的的宗教性作品」。然而,真正奠定布拉姆斯在音樂史上不朽地位的,則是他的四首交響曲 (Symphony)以及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除了布拉姆斯的作品外,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便是他與舒曼夫婦之間微妙的關係。西元1853年,布拉姆斯透過小提琴家姚阿幸 (Joseph Joachim, 1831-1907)的介紹,得以認識舒曼。舒曼夫婦對於布拉姆斯的才華相當賞識,在後來頻繁的互動中,布拉姆斯逐漸傾心於大她15歲,才華洋溢的克拉拉舒曼 (Clara Schumann, 1819-1896),甚至在舒曼死後,仍與克拉拉保持著友誼,直到西元1896年克拉拉病逝為止。隔年的4月3號,罹患癌症的布拉姆斯去世,享年64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高夏克 (Louis Moreau Gottschalk, 1829-1869)

節目部

19世紀是歐洲忙於誕生偉大作曲家的黃金年代,而對岸的美國才剛起步,努力的開疆拓土。當時美國的音樂文化主要來自於歐洲,但高夏克 (Louis Moreau Gottschalk, 1829-1869)卻是少數能跳脫歐洲窠臼,表現出美國特色的音樂家。

高夏克1829年5月8號,出生於紐爾良,從小即展現絕佳的音樂天分。13歲那一年,他遠赴巴黎深造,學習鋼琴和作曲。然而,當時首屈一指的巴黎音樂院卻拒絕了這位外國學生,並嘲笑他是來自「蒸汽輪船的國度」,意指美國是一個沒有文化的蠻夷之邦。儘管如此,高夏克仍然在巴黎嶄露頭角,15歲正式登台,其耀眼的光芒讓蕭邦 (Frederic Chopin, 1810-1849)白遼士 (Hector Berlioz, 1803-1869)都注意到他。

高夏克的作曲風格深受蕭邦的影響,他以如歌般的旋律和精準的鍵盤技巧書寫浪漫。除此之外,高夏克的作品也反映了家鄉獨有的文化「克里奧爾」。帶有非洲加勒比海風格的民俗音樂克里奧爾,在高夏克的推廣下,立即在歐洲掀起一股異國情調熱潮。

1853年,25歲的高夏克返回美國並在美洲各地演出,很快的成為美洲最負盛名的鋼琴家。1869年11月24號,他在里約熱內盧舉行一場音樂會,當演奏完自己的作品「死亡」緊接著要彈下一曲「顫音」時,突然盲腸炎病發而暈倒,三週後不幸去世,享年僅40歲。

自從高夏克英年早逝後,他的作品就鮮為人知,直到 1930年代人們才對他的生平和音樂重新燃起興趣。如今,高夏克被認為是19世紀最重要的美國音樂家之一,也是美國國民樂派的拓荒者。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福斯特 (Stephen Foster, 1826-1864)

節目部

被譽為「美國民謠之父」的福斯特 (Stephen Foster, 1826-1864),1826年出生於匹茲堡東部的一個小鎮,在家中十個兄弟姊妹排行第九。由於家境並不富裕,因此福斯特並沒有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18歲完成的第一首歌曲「打開窗扉的愛」,是他音樂學習之路的重要里程碑。

福斯特的歌曲所描述的主題與他生活周遭的人事物息息相關,且旋律簡單、歌詞輕鬆,令人朗朗上口。

如1846年,20歲的福斯特到他哥哥,位在辛辛那提的蒸氣船運公司當簿記員,他辦公室的窗外經常可見航行在俄亥俄河的蒸汽船、以及在岸邊搬貨的黑人,一邊工作一邊唱歌,福斯特依照當時黑人的曲風,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喔!蘇珊娜」。

1851到1854年間,福斯特的生活幸福美滿,他在此時創作了許多動人的歌曲,像是「故鄉的親人」、「我的肯塔基故鄉」、「班卓琴聲」還有為妻子所寫的「金髮的珍妮」等作品。

福斯特善待美國黑人,1860年,南北戰爭一觸即發,福斯特回憶起珍妮家中的黑人奴僕,寫下「老黑爵」,成為南北戰爭期間黑奴的精神支柱。

1864年1月13號,福斯特因連日高燒不退,臥病在床,在無人照顧的情況下意外去世,享年僅37歲。

福斯特一生共創作200多首歌曲,他的音樂真切反映了早期新大陸移民的歡樂與哀愁,不僅當時為人所歡迎,至今仍是全世界人們喜歡吟唱的歌謠。福斯特的歌曲超越了民族與文化,更超越了時空,成為珍貴的音樂資產。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小約翰史特勞斯 (Johann Baptist Strauss,1825-1899)

節目部

若要論起古典音樂史上,把音樂事業經營得有聲有色,宛如企業的音樂家,莫過於小約翰史特勞斯 (Johann Baptist Strauss,1825-1899)了。

十九世紀,在歐洲掀起一股旋風的圓舞曲狂潮,就是由他和父親老約翰‧史特勞斯 (Franz Borgias Strauss, 1804-1849),加上他的兩個弟弟约瑟夫‧史特勞斯 (Josef Strauss, 1827-1870)和愛德華‧史特勞斯 (Eduard Strauss, 1835-1916),父子四人接續打造了令全歐洲如癡如狂的圓舞曲王國。

源自於德奧鄉間的圓舞曲 (Walzer),本來只是一種民間俚曲,然而老約翰‧史特勞斯的創作,卻讓圓舞曲跳脫了原先的框架,提昇了格局,開始在維也納社交圈中流行。小約翰‧史特勞斯更將它發揚光大,使得上自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將圓舞曲蔚為風潮。帶領圓舞曲進入全盛期的小約翰‧史特勞斯,後世稱之為「圓舞曲之王」,他的作品數量豐沛,創作速度也很驚人,通常白天他將樂手請到家中,一邊創作一邊排練,到了晚上就能上場演出。

作為音樂史上第一個企業化經營事業版圖的音樂家,小約翰‧史特勞斯不僅擁有自己的專屬樂團,還有指揮助理、公關人員及經紀人……等大批專業工作人員,這樣的陣仗,絕不輸給現今當紅的流行樂手們。時至今日,史特勞斯家族所創建的音樂王朝,仍每年在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傳統中,持續閃耀光輝。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史麥塔納 (Bedrich Smetana,1824-1884)

節目部

19世紀中葉以後,歐洲帝國勢力大幅削弱,許多原先被統治的弱小民族,紛紛積極擺脫強國的牽制。這個過程,連帶也影響並反應在作曲家們的作品當中,所謂的「國民樂派」,指的就是在這股潮流中所創作出來,具民族文化色彩的音樂。而被稱為「捷克音樂之父」的史麥塔納 (Bedrich Smetana,1824-1884),就是出生在這樣一個民族主義意識抬頭的時代。

德弗札克 (Antonín Dvořák, 1841-1904)楊納傑克 (Leos Janacek, 1854-1928)並稱為「捷克三傑」的史麥塔納,可說是喚醒捷克民族音樂的關鍵人物。早年的史麥塔納,以擅長演奏蕭邦 (Frederic Chopin, 1810-1849)鋼琴曲聞名,爾後,由於參與了奧地利的革命運動,迫於政治因素,只得遠離家鄉前往瑞典發展。1861年,返回故鄉的史麥塔納,開始致力推動創造屬於自己民族色彩的音樂,捷克語歌劇 (Opera)《在波西米亞的布蘭登堡人》和《被出賣的新娘》獲得民眾的迴響與支持,也帶動了捷克音樂家創作的風潮。

史麥塔納最著名的作品,莫過於由六篇交響詩 (Symphonic Poem)所組成的《我的祖國》,雖然創作的當時,他已經完全喪失聽力,但巨大的痛苦與折磨,卻未削減他創作的熱情。1952年開始,捷克人為了紀念這位民族音樂先鋒,在每年5月12號史麥塔納逝世這天,舉辦「布拉格之春音樂節」,並固定以《我的祖國》作為開幕樂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布魯克納 (Anton Bruckner, 1824-1896)

節目部

奧國作曲家布魯克納 (Anton Bruckner, 1824-1896)是十九世紀德奧浪漫樂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在四十歲之前,他是位小有名氣的管風琴師,平凡庸碌為謀求工作穩定而汲汲營營。四十歲後,工作逐漸穩定的布魯克納逐漸將重心轉移到了作曲上,而在四十四歲那年發表了第一號交響曲後,他的名字便注定在古典音樂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世人總愛將布魯克納稱為「慢板作曲家」,他的音樂魅力在於毫不矯飾的虔誠與沉著。對於喜愛他音樂的樂迷而言,布魯克納的音樂如同天啟。隨著緩慢而堅定的旋律思緒延伸,在慢板中賦予莊嚴氣氛,剛柔並濟讓心靈得以昇華。

事實上,布魯克納所處的時代是個質疑上帝、否定宗教的時代。當尼采的「上帝已死」之說沸騰全歐時,布魯克納仍堅持信仰,不顧眾人批評他駑頓愚昧,以超然脫俗的精神建構他心目中的天國。正當浪漫派的音樂家們總將音樂視為人生與命運搏鬥的競技場時,布魯克納卻用他的音樂告訴我們原來天國不遠、只要你肯打開心門,靜下來聆聽。

對許多資深古典樂迷來說,布魯克納是他們心中最澄淨的聖地。這位一輩子寫了九首交響曲 (Symphony)的作曲家,在世時以演奏管風琴而聞名,直到晚年發表了第七號交響曲之後,才讓世人逐漸明白他的不凡與偉大。雖已是遲暮之年,但他用音樂去彰顯信仰、用一生去彰顯音樂的虔誠與毅力,卻永遠是古典音樂史上最不凡的成就與象徵。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拉羅 (Edouard Lalo, 1823-1892)

節目部

拉羅 (Edouard Lalo, 1823-1892)為西班牙裔的法國作曲家,1823年1月27號出生於北法里爾,從小在家鄉的音樂院學習小提琴與大提琴。16歲時,拉羅進入巴黎音樂院學習小提琴與作曲。畢業後,他留在巴黎發展,以教琴和演奏維生。早期拉羅沉醉於室內樂的創作,不過室內樂在當時的巴黎樂壇並不是主流,因此他的作品也就沒有受到重視。

1865年,拉羅與女低音聲樂家「瑪莉妮 (Julie Bernier de Maligny)」結婚後,開始創作大量的藝術歌曲,並在他妻子的鼓勵下,嘗試許多大型舞台劇的創作。拉羅的歌劇「費斯克」、「伊斯國王」,還有芭蕾舞劇「娜姆娜」都是他的代表作。

而在器樂作品方面,拉羅擅長使用力度、音樂素材,以及音域的變換來展現弦樂器各種不同的面貌與豐富的多樣性。他在1873年創作的「西班牙交響曲」則是現今最受歡迎的器樂作品之一。

這首西班牙交響曲雖然名為交響曲,但它其實是一首小提琴協奏曲,拉羅將此曲提獻給西班牙小提琴大師薩拉沙泰 (Pablo de Sarasate, 1844-1908),全曲一共有5個樂章,洋溢西班牙異國情調的熱情活力。

拉羅晚年因長期承受作曲的壓力,身體相當虛弱,1892年4月22號,因心臟病突發病逝於巴黎。他的作品有典型的法國音樂特徵,旋律線條優美華麗,和聲語法層次分明,並廣泛使用西班牙、俄國與挪威的民間曲調。而在管弦樂色彩的運用方面,也啟發無數後輩作曲家的風格。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法朗克 (César Franck, 1822-1890)

節目部

在古典音樂史上,自小就展現聰慧天份的音樂神童所在多有;但若要尋找大器晚成的音樂家,相信法國音樂家法朗克 (César Franck, 1822-1890)絕對是首選代表。

法朗克的一生,以五十歲為分水嶺。五十歲之前,他是個失志的音樂家,任職教堂的管風琴師,淡薄名利;而五十歲之後,他的佳作接連不斷,不僅被後世學者譽為法國古典精神的象徵,更是十九世紀後期法國浪漫主義音樂的領航者,從蕭頌 (Ernest Chausson, 1855-1899)到丹第 (Vincent d'Indy, 1851-1931),都是出自他門下的高徒。

為什麼法朗克的一生會有如此巨大的變化?首先,得從1870年的普法戰爭開始說起。當年在普法戰爭中失利的法國因民族自覺而成立「法國音樂協會」用以對抗日耳曼文化的侵襲。而身為協會創始成員的法朗克雖然不是土生土長的道地法國人,卻長年為法國本土音樂教育貢獻心力、作育英才,自然受到協會成員重視。不僅早年的作品多被重新發表,就連新作也受到各界歡迎。

細數法朗克的音樂,我們會發現:雖然他的作曲技法承襲自德奧音樂傳統,但其風格與曲趣卻充滿了法式情懷。由於法朗克曾是全歐洲最知名的管風琴師,因此在他的管弦樂作品中皆呈現了近似於管風琴演奏般的豐富音響效果,也因此,當年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盛譽法朗克是自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以來最偉大的管風琴大師。

自五十歲那年飛黃騰達後,法朗克又繼續在法國樂壇發光發熱了18年。他的交響曲 (Symphony)是國際樂壇上的常演曲目,那首氣質非凡的小提琴奏鳴曲更是所有小提琴家必須掌握的法式經典。雖然法朗克在五十歲之後才揚名立萬,但若沒有前面三十年的耕耘,想必也不會有後來的法朗克。

雖大器晚成,卻無怨無悔,法朗克堅持理念,淡泊名利的一生,值得所有走在孤獨道路上的人們借鏡。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克拉拉舒曼 (Clara Schumann, 1819-1896)

節目部

如果不是嫁作人妻,克拉拉‧舒曼 (Clara Schumann, 1819-1896)現在被人記得的,也許不單單只是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的妻子這個角色,以她精湛的琴藝與作曲能力,她的藝術成就,是不是也能和她的丈夫一樣,在古典音樂史上留下一席之地呢?

在十九世紀那個女性才華仍不被看重的年代,克拉拉的父親卻打定主意將她栽培成像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那樣的天才神童,而克拉拉也確實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12歲便公開演出,之後更以「神童」之姿到歐洲各處巡演,成為當時樂壇上一顆閃耀的明日之星。選擇愛情與婚姻的克拉拉,在歷經了一場家庭革命後,最終如願與舒曼結婚。婚後的舒曼正式進入他創作的巔峰期,許多作品都有著與克拉拉相愛的影子。然而,克拉拉不僅是舒曼靈感的泉源,更是他作品的詮釋者和推廣者,尤其在舒曼生病後,克拉拉再度重拾演奏家的身份,一肩扛起家中經濟重擔;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音樂,儼然成了克拉拉的慰藉與依賴。


克拉拉‧舒曼可說是音樂史上第一個背譜演出的鋼琴家;除了演奏外,她還創作了包含鋼琴曲、室內樂、鋼琴協奏曲 (Concerto)藝術歌曲 (Art Song)……等多首作品,雖然鮮少被演出,但她的創作絕不亞於當時幾位男性音樂家們。在女兒、妻子、母親、音樂家這些多重角色的期待中,才華洋溢的克拉拉‧舒曼,或許真正能代表她的,也只有音樂本身吧!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奧芬巴哈 (Jacques Offenbach, 1819-1880)

節目部

究竟,音樂是特定人士的專屬,還是貼近大眾生活的娛樂文化呢?自十八世紀英國流行起乞丐歌劇 (The Beggar's Opera)開始,喜歌劇 (Opera buffa)就一直是歌劇 (Opera)種類中最受群眾歡迎,同時也最賣座的劇種之一;而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羅西尼 (Gioachino Rossini, 1792-1868)都是寫作喜歌劇的箇中高手。

喜劇的形式自古便已存在,但就美學觀點,多認為悲劇的藝術價值高過喜劇;然而,觀眾卻需要歡笑來調劑生活,喜劇因而有著它存在的必要與價值。一生創作了近百部輕歌劇,人稱「輕歌劇之父」的奧芬巴哈 (Jacques Offenbach, 1819-1880),正是看見了這樣的市場需求。他在巴黎香榭麗舍大道上開設了一間迷你劇院,以輕快的音樂、喧鬧的舞蹈和滑稽嘲弄的劇情來炒熱現場氣氛,成功地吸引了觀眾的目光。他所創作的劇作,包含《天堂與地獄》、《美麗的海倫》、《歡樂的巴黎人》……等,都在當時造成不小的轟動。

奧芬巴哈的輕歌劇,不僅劇情多詼諧和諷刺,還廣泛運用如康康舞一類的通俗舞蹈,在當時被認為是難登大雅之堂的不入流作品。然而,不可否認的,奧芬巴哈的這些輕歌劇,不僅打破傳統、挑戰尺度,且娛樂性強,為歌劇的發展開立了一個新的局面,甚至後來的音樂劇及法國香頌……等,都與輕歌劇有一定的淵源。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古諾 (Charles Gounod, 1818-1893)

節目部

法國大革命後,中產階級興起,為了迎合這股新興勢力的喜好,作曲家們創造出了重視排場與戲劇效果的「大歌劇 (Grand Opera)」。然而,愈漸浮誇無實的大歌劇在發展了半個世紀之後,光環逐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訴求旋律浪漫優美的「抒情歌劇 (Opera lyrique)」;而推動這股新潮流的關鍵人物,首推法國作曲家—古諾 (Charles Gounod, 1818-1893)。

大歌劇的華麗與舖張,讓古諾開始反思並改革。他嘗試將文學改編為歌劇 (Opera),再搭配以優美的旋律以及戲劇化的舞台場景。他首先推出了依據德國文豪歌德原著所改編的歌劇《浮士德》,上演後果然受到相當大的迴響,這部歌劇的成功,不僅將古諾推向國際舞台,更為法國歌劇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氣象。除了《浮士德》,古諾以文學為基礎的創作,還包括了取材自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原著的《羅密歐與茱麗葉》,而這兩部作品,也成了古典樂壇上的不朽名作。

古諾的歌劇作品兼具歌唱性與文學性,影響了包含比才 (Georges Bizet, 1838-1875)聖桑 (Camille Saint-Saëns, 1835-1921)馬斯奈 (Jules Massenet, 1842-1912)等後輩法國作曲家。除了在歌劇上的成就,古諾也留下了數百首的宗教音樂,其中引用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平均律鍵盤曲集》中的〈C大調前奏曲〉作為伴奏的〈聖母頌〉,由於配合得天衣無縫,更被後人認為是音樂家跨越百年時空合作的經典之作。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