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富宇慈善基金會長期關注弱勢、投入公益,關懷面向廣闊,在空中建立對社會具有高度關懷的品牌理念。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Showing 1 to 38 of 38 (1 Pages)

與生態共好-04曾奕晴與生命共享環境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走入山林、記錄自然,與生態共生該怎麼實踐?長期進行野地錄音的曾奕晴以鳥音回撥為例,提醒大家轉換角度、換位思考是第一步~

曾奕晴:鳥音回撥的部分,很多鳥類的主要溝通都是靠聲音,當他知道有另一隻公鳥來到他的領域唱歌的時候,他就會出來去趕走那隻公鳥,所以這個鳥類的特性,常常會被用來吸引鳥類,這件事情很有爭議是因為鳥類繁殖季唯一主要的目標就是繁殖下一代,所以他們竭盡所能來捍衛他們的土地來照顧他們的下一代,所以當這時候我們做鳥音回播、吸引他們出來,就等於是消耗了他們好不容易存下來的精力,有可能會因為這樣所以降低他們的繁殖成功率,我覺得鳥音回播這件事情可能會需要斟酌,不管我們今天是去登山也好、攝影也好、露營也好,我們跟這個生命是在共享這個環境, 就是要盡量避免干擾他們的生活環境、生活棲地。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生態共好-03曾奕晴越簡單越滿足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曾奕晴:從白天到黑夜,生態錄音需要長時間與自然為伍,這讓野地錄音師Sunny愛上了以天地為家的感覺,於是,戶外野營,成為Sunny每年一次的幸福儀式。一開始只是想說我來試試看一個人去露營好了,我本來就在台灣的時候本來就有在爬山,我還蠻喜歡那一種就是暫時遠離日常生活,然後完全把自己丟到那個環境的感覺。

展開小太陽一樣的笑容,Sunny說野地錄音裡不只聽見大自然的故事,也讓她上了一堂寶貴的生命課~

曾奕晴:我們的生活所需都在一個大背包裡,睡袋、帳篷、睡墊,然後登山爐頭,一個碗、泡麵、水、食物,就很簡單,我每次在爬山完或是自己露營完,我都會有一種很深刻的感覺是我真的需要這麼多事物來衝斥在我的生活中,我才可以感到滿足嗎?我覺得光是一個登山背包裡的生活,就可以讓我感到非常非常的快樂,生活越簡單的時候可以越快樂。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生態共好-02曾奕晴留下候鳥的聲音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故事,要從一個女孩隻身前往西伯利亞說起:

曾奕晴:大家好,我是野地錄音師曾奕晴,我想要記錄台灣的冬候鳥在他們繁殖地的聲音, 他們在冬天的時候會來到台灣避冬,然後在夏天的時候是回到更北邊,像西伯利亞或是北極那一帶去進行繁殖。

因此,曾奕晴跨越經緯,想要留下候鳥的聲音訊息。其中,還包含全球不到四千隻、被列為嚴重瀕臨滅絕的西伯利亞白鶴。

曾奕晴:就是那個金山小白鶴,他們生性非常的害羞,只要看到有人靠近他們就會馬上遠離這樣。不太可能可以錄到好的聲音,快要離開那個地方了,我有另一個俄羅斯的Partner,他就突然把我的麥克風舉起來,然後我就趕快按下錄音鍵,大概安靜個3秒之後,我就看到三隻白鶴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在我們的前方朝我們飛過來,然後邊飛邊叫,很漂亮很漂亮的聲音,那個真的是錄音的當下都會興奮到顫抖了。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生態共好-01曾奕晴我是野地錄音師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舉起雨傘一樣的集音盤,按下錄音鍵,每次放假,Sunny曾奕晴都擁有一個特殊的任務~

曾奕晴:大家好,我是野地錄音師曾奕晴,在野地錄音的部分,我的專業是記錄鳥類的錄音跟聲景錄音。白頭翁的聲音、麻雀的聲音,或是綠繡眼的聲音,那這就是鳥類的聲音。還有很常見的像是湖水,湖水拍打湖面的聲音,海聲、風聲,甚至是青蛙的聲音、哺乳類動物的聲音,這些都是我們一般生活中常見的、在野外可以聽到的自然聲音。作為一個在野地錄音的一個聲音記錄者,我覺得他有點像是把野外 那些故事記錄下來,然後把它傳遞給那些沒有辦法在現場聽到的人,我聽到那些美好的聲音分享給沒有在當下的人。聲音這件事是一個客觀正在發生的事情,但是我在錄音的當下也同時涵蓋了很多我自己主觀的故事。

Sunny的野地錄音打破時空的藩籬,即使你沒去過北美的森林也可以用聽的,感受在大自然中的冒險故事。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生態共好-04廖鴻基萬物皆有情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那些討海的日子裡,廖鴻基左手掌舵、右手執筆,寫下了大海的無情,卻也帶來這樣的故事…

廖鴻基:我個人有時候也會去浮潛,有看到底刺網抓到了魚,一隻掛網、一隻就在附近不走,我就游過去把刺網的網絲把它給割斷,那另外一隻竟然一直在旁邊不走,一直到我把另外一隻魚 鬆綁了,當我放開那一隻魚的時候,兩條魚才一起游開。

鬼頭刀的深情、小丑魚的生態、鯨豚的習性故事,廖鴻基如同海神的信差,向陸地上的我們發出了大海的啟蒙。=

廖鴻基:萬物皆有情比如說魚跟魚之間的關係、互相陪伴的關係,鯨豚會主動靠近船邊、跟船隻的互動關係,像這樣的事情海洋裡頭的比比皆是,我想陸地上也都有,大自然通往人生哲學,只要我們願意去看見都在我們的周邊,不管陸地、不管海洋。如果你願意進一步去觀察的話,我想對於人的態度會有很大的啟示跟啟發。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生態共好-03廖鴻基最後的海上獵人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在童話故事裡,獵人總是敏捷的穿梭在森林中,但在廖鴻基故事中的這群獵人,他們掌著船舵迎戰大海…

廖鴻基:每年冬天大概是中秋節過後到年底這段時間,有白肉旗魚,過去從基隆八斗子一直到屏東的後壁湖都有所謂的鏢魚船,他們會在這個季節冒著東北季風的大浪到海上去,他們用很原始的方式,就是所謂的鏢刺魚業。 過去我開始捕魚,我就當過鏢魚船的二手跟舵手。因為傳統所以它的漁獲效率不是很大,也應該說他是目前所鼓吹比較好的永續漁法,他比不上流刺網、比不上丁刺網所以就這樣子慢慢的沒落了。

然而鏢刺漁業的消失,宣告著這一群海上獵人也將隱沒在歷史的浪潮中,也讓廖鴻基提筆寫下人生中第一本長篇小說《最後的海上獵人》。

廖鴻基:這種產業的消失也許是種遺憾,更大的遺憾是他背後所謂的漁業文化的消失了。我覺得這是台灣很重要的一段漁業歷史,這一段漁業歷史就憑空消失,也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的精彩的程度了,所以我覺得應該把他至少用長篇小說的方式把它寫下來。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生態共好-02廖鴻基海洋之下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台灣四面環海,我們之於海洋,就像身處在母親懷抱的孩子,所以如同和家人相處一樣,廖鴻基說欣賞是認識海洋的第一堂課。

廖鴻基:我很欣賞生命是這樣的型態,他平靜的時候可以到無比的溫柔,然後沉靜的這種境界;他暴動的時候又可以變成猛浪狂濤,又擁有吞噬一切的能力,我非常欣賞這樣子的生命,雖然我也知道一個人不可能像海那樣,但是我會要求自己就是朝這個方向去成長。海上生活也算三十多年了,每一趟出海好像都是融在他的懷抱裡,就是感受他的寬、他的深、無比的豐美,或者是這麼精彩的一個生命力。應該開始改變、讓台灣透過環境自覺,知道自己是一個海島,這個島離不開海、這個島深受海洋的影響。

身為討海人與海洋作家,海是廖鴻基的第二個家,拉近我們與海的距離是他對家鄉的盼望。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社區共好-04何培鈞四十困惑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從民宿主人到亞洲數位匯流中心的創辦人,何培鈞在地方創生中肩負著不同的身分,然而一到下班時間,他的角色是兒子、丈夫,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

何培鈞:四十歲的人生,它不是不惑,它是更困惑, 因為你會有好多的角色,你會發現你有孩子,然後你的工作又那麼的重要,我要怎麼樣能夠把我的工作、我的孩子、我的家庭,還有我要做的事情我全部都能夠一起來投入這樣,讓我的孩子能夠也參與,那我就盡可能的去把這些事情讓我的家庭、生活、工作都能夠連結起來。其實當我的孩子北中南東跟海外都跟著我出去看了很多地方,所以他們從小就一直會很清楚說,比說各國的情況,越南、美國各地,那台灣為什麼做創生,他們大概都會理解。我幾個朋友都來到40歲,他們不是為了他的工作他們就離婚,不然就是他為了他的家庭把他一生最想要的志業就放棄掉了,他非常難過這樣,所以有時候我也覺得政府也不能夠長期都在關注青年的問題,中年的這種困難,我覺得也會變成一個社會性的問題。

因為有家人作為堅強的後盾,何培鈞的台灣創生路走得扎實、穩健。然而他希望透過自己的經驗分享,將共好的理念從點、線、面向外擴張,聽見每一個需要幫助聲音。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社區共好-03何培鈞亞洲匯流中心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南投竹山,有一間不起眼的老屋隱沒在巷弄街道中,這裡正是小鎮文創剛剛成立的「亞洲數位匯流中心」,這間即將開張的辦公室帶著何培鈞將共好力量擴展到全亞洲的想像~

何培鈞:簡單來講就是讓返鄉的青年團隊,他們提出來的project可以跟大企業的CSR去做很多資源的對接,中間對接的標準最重要的一個是符合聯合國的SDGs 17個永續發展目標的對應,00:42那包括有多少的就業、創業、退休、移居、二地居、觀光交流的人數就可以透過關係人口來做記錄,第三個部分就是連結合所謂的企業的CSR的資源可以一起進來,00:58透過區塊鏈不可竄改的技術把它做媒合還有足跡的側錄,我們就可以進入到地方發展的一個數據發展的決策系統。

讓返鄉青年透過數位匯流中心連結大企業資源,何培鈞的計畫將從明年開始全面啟動~

何培鈞:明年開始會在台北還有在高雄、還有在花蓮跟在馬祖也都會建一個數位匯流中心,最後那麼一哩路就是我們也會在日本還有在馬來西亞跟在中國大陸,都會有放一個數位的系統在當地,所以台灣剛好可以,跟在亞洲的這些據點把它串起來的話,那我覺得我們可以做很多可以讓亞洲變得更好的工作。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社區共好-02何培鈞亞洲視野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何培鈞:大家好,我是何培鈞,來自南投竹山小鎮文創,從文化、民宿、社區到小鎮邁入了十五年的時間,我們很希望1:07:44 帶著更多的年輕人能夠跟亞洲來做朋友。

從南投竹山社區營造開始,何培鈞地方創生足跡遍佈日本、馬來西亞、中國,每次的經驗也讓他看到台灣社造的下一步~

何培鈞:亞洲各國都在為了自己的城鄉落差越來越大忙得焦頭爛額,所以如果台灣能夠解決亞洲各地方的這種城鄉落差的問題的話,那這樣的一個市場應該是能夠讓台灣能夠提早來做準備,那因為長期我們都是製造業,如果我們能夠做出讓各個地方、海內外他們的城鄉落差都能夠因為台灣的技術、台灣的服務、台灣的經驗而變得更好的話,那我覺得那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啊!真正要要去突破這種視野格局,你必須要能夠在最難的一些議題願意花最多時間,然後去開發出台灣最好的發展經驗。

從國際視野看向地方,是何培鈞受邀到各國地方創生後的省思,隨著他周遊列國的腳步,共好的理念逐漸擴散、發酵,同時也開啟了他創立「亞洲創造數位匯流中心」的藍圖~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社區共好-01何培鈞地方隱藏機會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走進位於南投竹山的小鎮文創公司辦公室,創辦人何培鈞正以自己地方創生經驗,輔導兩位有意改變原住民教育體系的年輕女孩。隨後的採訪,我們也請他分享對青年迴游、返鄉的看法。

何培鈞:青年世代應該想辦法怎麼展現出地方的自信跟魅力,所以你必須要有能力、你必須要有未來的想像力、你必須要知道你要怎麼去把這些事情一個一個把他抓到問題、把它做好這樣,你長期一直用弱勢的方式是無法吸引有魅力的年輕人來的,你必須要活出一種地方的自信,然後它(地方)不是問題是後面你人生最好的機會。一個竹山他可以讓我一個外地人到亞洲有工作、可以設公司,不可思議的鄉鎮,為什麼你會覺得他沒落?為什麼你要來幫忙他呢?他不需要你幫忙,隱藏的那麼多充滿機會的訊息,為什麼你看到的是一無所有的東西?過去就是大家一直用這種情感的弱勢的方式要,那我說你拿到的資源之後,不會有年輕人相信你這裡是他要來的地方,他覺得他要來了只是又再被別人幫助而已。

從破敗的三合院到廢棄的台西客運站,何培鈞不放過每一個可能的機會,他也希望返鄉青年可以打破「偏鄉就是弱勢」的刻板想法,用平等的心實現與社區共好的理念~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土地共好-04陳禮龍人生價值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由無毒無農藥的有機耕作,到幫助遲緩兒童的翻轉手心計畫,總是不忘初心的有機小農陳禮龍在推動土地共好的過程中,看見了更多感動的故事~

陳禮龍:後面幾年開始發展這個手心翻轉計畫也好,我覺得從中間我們得到更多的消費朋友,甚至於支持的朋友的理念的認同。有一次,我們在開這個家長會,這個父親站起來之後,突然間放聲哭,他說他要在那個現場當面跟他的孩子說對不起,那個孩子也32歲腦性麻痺,因為這種家庭、經濟,還有這種整個的打擊之下,他說他曾經動過念頭要把這個孩子就處理掉了,但是沒有這麼做,然後一直到大概在四五年前遇到我們的農場,慢慢看到這個孩子開始工作、開始有笑容、開始賺到錢,放假就回頭買東西回家。就說怎麼樣透過土地的力量,讓這些本來可能都是被社會遺忘的孩子,透過這樣的一個農場去翻轉人生,在農場找重新找到人生的價值。這個就足以讓我們不斷不斷再辛苦都要努力地繼續持續下去。

透過耕種的力量,陳禮龍打開一扇扇曾經被關閉的生命窗口,同時也看見自己因為共好而豐富滋潤的人生價值~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土地共好-03陳禮龍慢飛天使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經過多年的辛勤運作,陳禮龍的有機農場逐漸穩定,他也開始思考將善意向外延伸的方法,希望透過一畝田的能量,讓發展遲緩的慢飛天使,飛向更廣闊的天空~

陳禮龍:回頭去思考「善」這件事情,所以我們就開始協助「世光教養院」,他裡面收容有29個孩子,身心障礙是基本上是收容重度跟極重度的孩子,從中間我們就發現有沒有可能我們透過農業,然後一個簡單的動作讓他反覆的練習,然後從中間讓他們得到這個成就感。另外一個就是他有一個園藝治療的效果,讓這些孩子播種、澆水這個種子會發芽,這個菜才會長大,所以我們的孩子就覺得這個菜是需要他的,因為透過種菜然後他自己開始覺得他會照顧別人。現在有將近80%的院生孩子可以不用完全依賴情緒控制的藥物,甚至有些孩子是停藥了,所以我就覺得這樣的一個農場,讓這些發展遲緩、身心障礙的孩子能夠透過這種方式,他其實活得非常有尊嚴跟非常有價值。我們就一年一年這樣做,就是透過一個善的循環,有點像相互支持,就是我們能夠把菜賣掉,大家支持這個善的循環,讓我們「綠」的這個部分能夠持續的往前推進。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土地共好-02陳禮龍預付投資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從播種灌溉到營運行銷,對曾經是科技產業CEO的陳禮龍來說,小農必須是生產者也是經理人,才能打破產銷之間那道無形的牆。

陳禮龍:他要打破跟以前的那種買賣的方式,以前的這種蔬菜買賣,比方說消費者他會希望蔬菜越便宜越好,可是生產者他會希望這個蔬菜是越貴越好,因為他希望多賺點錢那這樣往往雙方的角度是對立的,就是買方買都是對立的,但是我們透過這種預付制,他是共同承擔這個風險,就可以讓農民完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之下,在用心的去栽種然後在種出這個好的蔬果、好的蔬菜,回頭回饋給我們的會員、回饋給我們的消費者。讓這些消費者轉換他的身份成為農場的投資者,事實上他會站在你的角度來思考這件事情,我怎麼樣在消費的同時能夠保護到自己跟家人的健康,同時還要善盡社會責任。

透過「先下單、再種菜」的方法,陳禮龍用進階版的「社區協力型農業」,讓農民和消費者成為投資彼此的「股東」,共同守護農業與土地的生生不息。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土地共好-01陳禮龍立志做小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陳禮龍:大家好,我是立志做小的農夫陳禮龍,目前在從事有機及友善的農業與專業人才培訓,希望透過善跟綠的力量來點亮傳統農村。

新竹竹東,有一座面積只有1.2公頃的有機農場,「立志做小」的農場主陳禮龍,以不壓榨土地為理念規劃、耕種,在農產市場種下一顆改變的種子~

陳禮龍:有機蔬菜的這種種植方式,我們的就是用機器、用人力去除草。土地不會在耕作的同時,被很多的化學的東西,甚至像破壞環境的除草劑、殺蟲劑這些。我們不要為了要生產作物而去壓榨這個土地,把這個地利的破壞掉,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不要為了作物、我們想要吃的食物,而把所有生物殺光這件事情,環境都是一個不好的事情,對於生物也是不好的,所以你把這些東西破壞掉之後生態反而是不平衡,那我們種出來的食物,其實它的營養成份也會有差,所以我是說有沒有可能我們用一個比較平衡的方式然後就種,然後用一個共好的方式。

以「善」與「綠」為出發點,陳禮龍不斷在產銷與土地關懷中持續尋找雙贏的營運方式,希望讓腳下的土地成為我們最札實的生命後盾。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土地共好-04洪震宇必備軟實力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經過多年的田野調查與地方改造,身兼風土作家與講師的洪震宇深知「與土地共好」不能只是滿腔熱血的孤軍奮戰,更需要…

洪震宇:有效的方法能力,我覺得它讓人的熱情持續延續,你越做越有信心就有熱情,因為你做它信心是因為你有能力去做起來。如果你去一個地方,都不是在地人都是外地人來,那就有問題,為什麼?你無法在地人連結,外地人他們一開始是因為熱情,可是少了一個有效跟地方對接的能力跟方法,你不能叫在地人去適應你,因為在地人是矛盾的嘛,他又保守又善良,他比較不知道外地人你來做什麼?那你要展現你的熱情跟誠懇,然後找到對的在地人帶路()讓你可以有效的打入;如果是在地人,最怕是在地人是說,有熱情沒能力這也不行,我們必須汲取好的能力,就是軟實力,溝通、協調、思考、表達、邏輯、傾聽、整合、歸納,聽起來就也就是我們現在大家都基本需要的。

整頓地方所堆積起來的軟實力,是每塊風土給洪震宇的成長養分。他也透過出書、寫文章將風土改造的方法傳授分享,讓與土地共好的可能,如同蒲公英種子一樣飛翔到各個小鎮。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土地共好-03洪震宇風土檢視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從田野調查到蹲點改造,洪震宇總是第一線深入偏鄉的風土改造,也讓他就近發現,各地雖然湧現大批返鄉青年,卻沒有一套執行與檢核風土的有效方法論。

洪震宇:我們做好這個行程必須被檢核,我叫作SMART檢核,譬如說S就是故事叫STORY,我們這個地方的故事怎麼被呈現,如何成立的?如何轉型的?它都有故事。M就是market senses,就是說我如何根據市場的需求,去調整我的行程、產品跟說法,而不是用一招對全部。A就是aesthetics,就是美學,是說我如何人身心體驗你告訴我的內涵,比如說北管的學習,北管的表演完我們如何陪著老人打鼓,他在吹北管我們可以怎麼協助。R就re,翻轉、重新、活化、再生,比如說像奉天宮怎麼活化再生?地震之後怎麼站起來?它都是一個一個re的轉型。最後是terry風土,s.m.a.r.t的最後,我們把它整個重新整合,因為我們風土條件規劃行程,他就是個最好的風土創業學能夠用創新精神做出來的方法。

從故事包裝到整合計畫,洪震宇總在每次的風土改造後,不忘「回首來時路」,一次次的用心檢視,只為確保與土地共好的正面循環能永久存在~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土地共好-02洪震宇振興方法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從本島小鎮到離島偏鄉,洪震宇對各地風土的規劃就像精心準備一場電影拍攝,用不同角度、不同視野捕捉鏡頭,只為找到最合適的地方劇本。

洪震宇:風土經濟學談的其實就是旅人的思維嘛、編劇的洞察、導演的實踐。旅人,就是我們如何讓自己變得像外來的旅客一樣去觀察我們熟悉的事情?那都要被鍛鍊的。那編劇的洞察是說,外地人你要給他一個整體的概念,他才知道這邊是什麼,所以我就是說,因為我找到亮點,有各自特色被拉出來,然後再來就是規劃成行程,就是洞察。編劇,就像個編劇,你要開始編一個行程的流程,一開始下車在哪裡?結尾在哪裡?就是ending。再來就是導演的實踐,行程排的時候,我們親自去做一遍、修正、討論,然後再對外推出銷售,中間我們就不斷了需要彩排、修正、整理跟演出。

經過不厭其煩的喊卡、修改行程,洪震宇呈現的風土故事總有獨樹一格的魅力,因為他希望旅人走入各地不再只有走馬看花,而是細細品嘗這些為土地、為顧客量身訂做的精彩劇情~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土地共好-01洪震宇風土美好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洪震宇:大家好,我是洪震宇,主要工作應該是做創意教學。風土條件會有差異,有創意你就會根據你的習俗、你的飲食種植,就有不一樣的東西,如何讓它被活化完後被呈現,把人拉到那個地方去感受,就是我們現在最需要做的事情。

 

2005年,一個深入偏鄉土地的報導計畫,讓當時身為記者的洪震宇認識台灣319個鄉鎮,同時也看見地方風土文化的百變樣貌~

洪震宇:我覺得在地最可貴是我們有好的風土條件,它是跟著我們動,是我們如何運用它。我為什麼很執著風土?我們只有一個啊,所以我們要好好地活化它,它就被成我們的資產了,因為我們可以吸引更多人來到台灣,我們人進來,錢跟好的影響留下來,那台灣才會努力的提升,我們要讓台灣各地的風土產業變護國神山,很多外地人、外國人可以來台灣好好的認識跟享受台灣的美好,這大概是我最終終極希望做到的目標。
從高雄甲仙五年的改造計畫開始,言談冷靜的洪震宇逐步實現他為土地許下的熱血志向,與土地共好的緣分也因此一點一滴地烙印在他的生命中。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生命共好-04王嘉納木工廠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王嘉納:我是王嘉納。二十多年來,我在花蓮的偏鄉,從事教學的工作。我現在正在帶一群孩子籌設一個希望工場,希望能夠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回到他的故鄉,工作、生活、照顧家庭。

 

2021年開始,王嘉納老師將從學校退休,木工班的孩子們一屆一屆的成長,慢慢也到了需要進入社會的年紀,他想趁自己身體還可以負擔的時候,籌建木工廠,協助孩子在家鄉落地深根。

王嘉納:以目前來講,我們還是會把工廠蓋在比較邊陲的地方,那去能夠蓋更大的工廠,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回來。我們每年都會去台北做展覽,過程中,看到有很多願意幫助這一群孩子的朋友、企業或個人,他們願意來採購,像這樣的機構或是這樣的一個團體,所生產出來的家具。那我就覺得說這個未來我們不斷去精進孩子的能力,然後讓孩子在這邊創作,再製造一個有故事的這樣的一個傢俱,然後有很多人願意來對這些商品做消費。其實你來做消費就等於去資助、去幫助一群孩子,能夠在他們自己的故鄉生活。

木工廠是木工班的夢想延續,也乘載著王嘉納老師對於偏鄉生命的規劃藍圖。未來,這份與生命共好的實踐計畫,需要更多人共同維繫。.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生命共好-03王嘉納大樹庇陰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從創立木工班到去台北華山佈展,木工班的孩子隨著老師王嘉納的步伐,探索生命中的各種可能,然而躲在孩子們背後的卻是一道道不易跨越的門檻。

王嘉納:我認識他們,然後走到他們的家庭,看看他們的現況。最後你就會發現,原來問題的根源就在於經濟,因為這些家庭的經濟支柱都到外地去了,然後他沒有辦法去培育、陪伴、教育他的下一代。其實我們都希望擁有大樹的庇蔭,甚至大樹幫我們涵養水份,然而每一顆大樹都是由小樹苗慢慢的培育長大,才可能有那個大樹。而我們今天知道了怎麼改變這些孩子的方式,我們今天不種下這一棵小樹苗,就永遠不會有大樹來庇蔭著這群孩子。如果我們在這個地方有的產業,我們就來培育,我們就來投資一個現在的孩子。那現在的孩子幾年後,你培育了一個現在的孩子幾年後,就好像等於你培育一個未來的家長。這群孩子長大之後,我相信他一定不會讓他覺得很心疼的事情,再發生在他的下一代去。

王納嘉深知,若想完整這群孩子們生命中的共好,就必須透過木工產業為他們打造一個家。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生命共好-02王嘉納手心向下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出身貧困,透過木工改變自己命運的老師王嘉納,覺得生命最可貴的地方就在於從手心向上轉變到有能力可以幫助別人,他也希望花蓮玉里部落的孩子們,可以把握貧窮這堂課。

王嘉納:施比受更有福,其實我們如何把這一句話真的落實在我們的生活跟教育上面,其實我們就利用像這樣子一個學習的機會、展覽的機會,並且告訴這些展覽的點滴,他們能夠用的到的任何的材料跟他們北上台北住宿交通食宿的經費,每一分一毫都來自於外界的朋友對木工班孩子的祝福跟捐贈。那經由他們這些所轉換過來,所義賣的所得,理當要帶著一群孩子去回饋社會,讓他們知道其實他雖然來自一個偏鄉,來自一個經常受人幫助的一個地區,但他們還是有能力可以去回饋社會。就是我們希望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天生我材必有用」,雖然我年紀小但是我我曾經接受過別人的幫助,當我在可以的時候,我有能力的時候,一定要回過來回饋社會。

王嘉納將生命教育融入木工學習,讓幫助他人的共好經驗,透過實際行動,永久流淌在孩子們的心間。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生命共好-01王嘉納翻轉人生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王嘉納:我是王嘉納。二十多年來,我在花蓮的偏鄉,從事教學的工作。

 

在花蓮玉里國中,一間教室裡,傳來規律的鎚子敲打聲。擁有一雙巧手的老師王嘉納,帶領當地家庭失能的孩子學習木工,幫助他們敲打出人生新節奏。

王嘉納:其實我留下來的初期只是希望陪陪這些孩子,告訴他我曾經在人生的這一個階段,我在外面看到了什麼,孩子不要在這麼年少的時候就放棄自己,其實人生還有很多事情可以走。可是當我看到人家來學校的目的並不是來這邊做學習,可能只是因為學校有伴,或者是不能不來。我希望能夠用別種方式去引出孩子在學習上的動機,就怕他在最年輕的時候,放棄了學習。自己成長的過程中都比較辛苦,在學習的路上,一直都有老師願意花很多的時間陪伴我,那我當老師之後呢,我才深深地感覺到其實, 在你身邊有好的老師的話可以幫助孩子很多的。

因為在困苦時曾被溫暖擁抱,王嘉納放棄在城市的高薪工作,回到家鄉灌溉這些貧地生長的幼苗,讓與生命共好的能量在偏鄉翻轉孩子的人生。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社區共好-04高雅雪重回職場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從「媽媽喘息」概念出發連結相關女性議題,小村子發展至今,也伸出援手開始幫助女性重回職場,從基本職涯課程到各種技能訓練,高雅雪希望媽媽們不再只是「家庭CEO」。

高雅雪:35歲到55歲這個階段,而且又是大專畢業以上,全台至少有150萬的女性是沒有工作的。工作坊其實就復能啦,就是讓大家長出很多很多的自信,然後其實也會有很多不一樣的一些課程帶給大家,履歷撰寫啊,或是說職場面試啊,在第一年的工作坊就有一個媽媽,她是離開職場20年,她會一直沒有信心說我能不能重新回到職場,在這個工作坊之後,他全職的回到職場了。我們會很鼓勵媽媽,你雖然離開職場,但是在這個育兒過程中,你一定要找到你自己的興趣、專長,持續地去鑽研它、累積它,然後它有可能就會成為你的職涯的,下一個職涯發展的目標和你未來的走向這樣。

開啟全新「斜槓思維」,持續讓每一個有夢的媽媽走出家門,高雅雪在小村子「女力人生」未完待續,與社區共好的溫柔力量也將綿延永續。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社區共好-03高雅雪家人諒解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在新竹東部發跡,小村子的成立雖然有一批媽媽軍團的全力支持,但創辦人高雅雪在成立初期,卻曾被最愛的家人投下反對票。

高雅雪:我在成立小村子第一、第二年的時候,我的小孩他跟我說:「媽,我討厭小村子。我好希望你回去當老師,因為你回去當老師,很準時下班,那現在呢,有時候你下班你還在忙,假日你也要忙。」然後我也是跟他們解釋為什麼我們要做小村子,我多希望我的女兒長大之後,不要再跟我一樣落入一樣的困境,必須要在工作和家庭之中擇一,然後呢好像所有當媽媽的責任,育兒的責任都在媽媽的身上,我希望我這三個女兒長大之後,他們遇到的是不一樣的對待和不一樣的世界,他們可以不管是他們想要工作,或是想要當全職媽媽,都不會受到任何人的眼光或是歧視,或是批評。所以我就告訴我的小孩,他們也就開始越來越了解,當我在忙的時候,他可以理解。

從不被體諒到理解,因為愛與關懷,希望幫助社會共好的理念,深刻卻可以向外傳遞。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社區共好-02高雅雪幸福傳承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從舉辦營隊活動到開辦工作坊,高雅雪經營小村子時,背後總有一群默默付出的「賢內助」,因為她們認為不只「養小孩需要一個村子的力量」,互助共好的理念更需要傳達給社會中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媽媽。

高雅雪:小村子應該五六年了,在近幾年來,進來的這些媽媽她們在這邊的感受和領悟會越來越多,而且會有累積了很多很多的學姊和前輩陪伴她們,然後或是說,有點是像比她年長一點點的教練,所以可以陪伴著她們很多不同的路,她可以在裡面可以傳承的,然後可以很清楚就是說,回到做一個我自己的本質,而不只是當媽媽。以前不是都說要守望相助嗎?遠親不如近鄰,還有社區營造到現在的地方創生,那其實都在講在地,人在地,在地之後要創造自己好的生態,以及好的生計,才能有好的生活,這是整個你的生活品質。那我覺得如果在每個社區建立這樣子的關係,就是這互助共好的關係,她就會產生很大的幸福感。

由地方串連到社會企業,小村子的「媽媽國度」並非一天造成,而是在共好與傳承中慢慢堆砌,打造一方屬於她們的幸福城堡。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社區共好-01高雅雪小村子初創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高雅雪:我是雅雪,我建立一個媽媽互助的小村子,需有大家的行動才有改變的可能。

 

新竹竹科附近,有一座不在地圖上的「小村子」,「四寶媽」高雅雪與一群需要照顧孩子們的媽媽,在那邊過著既辛苦又幸福的日子。

高雅雪:差不多三歲以前,都是育兒的勞力密集工作,我那時候帶著他們四個小孩,然後我那時候都會心裡面想,如果我這些好朋友,就跟我住在同一個社區、就是我的鄰居,然後我們可以互相幫忙,然後就發現,還蠻多人有這樣的需求,那我們就是從這樣子的媽媽喘息來切入,這種就是一種大家的互相幫忙,你必須要跟人有更多的人際關係,這樣子的互助,就是大家一起出來玩,互相認識變成朋友,你有事,小孩託他一下,他有事,小孩託你一下,或是彼此幫忙接送一下,那樣子的人際關係,和那樣子讓媽媽少一點情緒的勞動,和情緒的負擔的那個喘息。

透過網路將互相扶持的心意擴散號召,這群娘子軍並非是真正的鄰居,卻用「厝邊頭尾一家親(台語)」的精神,在育兒的路上同心協力,讓整個「村子」像大家庭一樣共好共榮。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生態共好-王瑞閔胖胖樹學習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王瑞閔又高又瘦,筆名卻叫「胖胖樹」,他以兩個半形月警醒自己月滿則虧、驕兵必敗,期許自己像樹一樣雖然緩慢,但要日日學習、慢慢成長。

王瑞閔:有一些植物他可能從種子種下去到發芽、開花結果,可能就是三個月。有些植物他可能需要五六十年,他才會開花結果,耐心這件事情是植物教我的。種玉米會產生玉米,那你也要先做播種。或者是我在觀察植物的每年開花結果, 像我有一顆蘭花,他會依照外在的氣候條件去調整他到底什麼時候要開花,所以我就從植物上面學到很多事情,一個就是你要有耐心;再來是想要看到什麼成果,你一定要先付出。

因為愛上植物,胖胖樹王瑞閔用心守護,植物也成為王瑞閔亦師亦友的夥伴,他希望向植物學習更有耐心、懂付出,讓植物教他的事成為與生態共好的成長養分。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生態共好-王瑞閔植物保護行動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奔走數百公里尋找種子,花費上百萬打造雨林,王瑞閔一直保持著令家人都困惑的「為樹痴狂」,因為曾經被不諒解的聲音包圍,王瑞閔明白生態保育之路無法獨走,需要更多養分共同灌溉。

王瑞閔: 我大概不喜歡講植物很深奧的什麼知識,我只是很想要跟大家說他就是充斥在我們身邊,多一點點關心就好了,比如說買生活用品他上面會出現很小FSC,他其實是告訴你說這個包裝所使用的紙,他是被認證過的,他不是盜採原始森林來的,這個是很小的動作其實就對熱帶雨林的保護就產生了一個作用,透過消費的行為你就可以產生小小力量幫助保護熱帶雨林。

簡單檢查一分鐘,勝過保育十年功。王瑞閔不講大道理,只用最實際的行動,將生態保育的共好從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生態共好-王瑞閔認識植物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從美洲橡膠到東南亞的膠樹蟲,走入王瑞閔的熱帶雨林就像在台灣進行了一場異國之旅。王瑞閔卻說,充滿異國風情的生活早已進入台灣與我們長久相伴。

王瑞閔:台灣人大部分都吃過芭樂、也喝過芭樂汁吧?可是你知道芭樂是從中南美洲來。所有你吃得到的經濟作物,或者是食衣住行上面,大部分你用得到的、看得到的作物幾乎都是外來的,為什麼我一直寫書?就是因為我想要讓更多人知道說,原來這些植物它背後代表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歷史階段,還有植物本身的不管是文化價值,還是生物學上面價值。很多時候,害怕也好或者是誤會也好都是因為不了解,所以我覺得最基本就是先從認識瞭解開始。

從陌生到了解,王瑞閔的植物保存從來就不僅止於簡單的保育繁殖,而是將歷史情感融入生態保育,透過文字將共好精神分享遠播。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生態共好-王瑞閔植物守護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王瑞閔:大家好,我是胖胖樹王瑞閔。如果這輩子只能做好一件事情,我希望為台灣留下更多的文化資產,那這些文化資產指的是熱帶植物。

臺中地區,有一座史上最迷你的熱帶雨林在熱鬧城市中綻放生命力,那是作家王瑞閔的秘密基地。愛「林」成痴的他,將保存台灣熱帶雨林植物視為己任,十幾年來走遍各地尋找種子、寫下一篇又一篇的植物科普文章。

王瑞閔:很多當初日本引進可能就剩下一顆兩顆的,我繁殖植物大概就是去撿種子,那真的有一些樹,他一直就是沒有結果、採不到種,然後颱風來然後就把他吹倒,台灣再也沒有這植物。我在寫部落格的時候,蠻多植物從來沒有人替他寫過介紹,如果消失了,一來在台灣這筆歷史可能就被忘記了。二來,我們台灣有多少人一輩子都沒有辦法出國,他沒有辦法看到其他世界的植物。他是有一個教育的意義在,你圖鑑看再多次都沒有親眼看到活生生的,更容易感動人心。

王瑞閔以書寫記錄為茅,保育栽種為盾,將守護熱帶雨林的夢想與責任一肩扛起,在生態保護的旅程中望遠踏實。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與土地共好-喜願行施明煌 生活者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喜願施總兼施明煌:樂於分享、敏於行動、 勇於思辨,這樣的生活者是需要時間去鍛煉的。

走過創立喜願麵包行的酸甜苦辣,交換歲月與付出的經驗,讓施明煌明白,若是每個夥伴在生命歷程中,都能完整那一份愛與共好的渴望,那會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喜願共和國。

施明煌:日本的概念這個叫生活者,這幾個人都自己的角色都很通透了,他就是一個很好的生活者。因為他也知道我的東西從哪裡來、誰做加工的、我去哪裡可以買到我要的東西、為什麼會買這個東西,因為我知道他背後的意涵、他的價值是什麼?一個好的生活者會關心他的食物、會關心他的環境、會關心他的生活周遭。他可能就是扮演著各種關懷的面向,而且願意投入、願意支持、願意參與,這個才是一個好的生活者。當你這個架構都好了,所以它絕對不能大,因為你的力量有限。

用有限的力量,成就無限的想望。施明煌和土地相互扶持的旅程,仍需要更多助力加入、聚沙成塔改變社會。

 

~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

與土地共好-喜願行施明煌 協力農業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位在雲林莿桐鄉下的喜願烘焙坊總監-施明煌,對於社區有著與眾不同的定義,也讓他身體力行實踐「社區協力農業」中互助、互信的共好精神。

施明煌:喜願的社區定義就是一群追尋共同生活價值與生活方式的群體。我們對這個社區裡面的組織概念裡面有四個角色:一個是生產者、一個是加工者、一個是服務者、一個是消費者。我們的關係是買斷的關係,我對我的產品負責任,你對我的產品也負責任。面面都是把大家扣在一起。生態圈其實是一些參與食農教育的人,其實就是你的末端消費者,就某個面向來講其實我們正在做消費者教育。利他的背後最終回來是利己啊。

「社區協力農業」中的生產者、加工者、服務者、消費者,四種角色在農業生產中共同享有豐收的甜美果實,卻也一起承擔災害來臨時的風險,看似吃力不討好的概念推廣,卻是施明煌認為能夠利他又利己,達到人與人、人與土地共好的康莊大道。

 

~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

與土地共好-喜願行施明煌 環島謝天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喜願施總兼施明煌:陳之藩先生說過,就是當你要感謝的人太多了,真的不知道從何說起,那就謝天吧!

從引領身心受限的夥伴做麵包,再到關懷糧食問題而投身食農教育,喜願的創辦人施明煌為土地、為家鄉的那一份堅持得到回報,讓他開始徒步環島計畫,想用最「腳踏實地」的方法,表達說不盡的感謝。

施明煌:我是從二林出發,往南走一直到墾丁,再往北走,然後一直逆時針的方向這樣子走一圈。那個是我比較屬於個人的,在2016年的時候,覺得一切都很美好,你想要的老天都給你了,但你會怕你知道嗎?所以說實在的那一趟旅程,我認為我們在面對,是一種敬畏的心情,人的生命都是在一連串的儀式裡面存在著。說實在的,我也把徒步環島這件事情當作是我生命中一個必然的儀式,這個儀式是謝天。

對一般人來說,環島是對於自己的挑戰,但對施明煌來說,徒步環島不只是與自己的內心對話,而是一種對命運的敬畏,也是充滿感激的生命儀式。因為不曾停止感謝,讓共好的漣漪能擴散更遠。 

 

~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

與土地共好-喜願行施明煌 麥田狂想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施明煌經營企業有一種浪漫,他說不虧本就是賺錢,所以開始賺錢的時候,就想到用音樂會回饋社區夥伴,後來擴大成為一年一度不搭舞台,腳踏實踩在土地上的「麥田狂想曲」

喜願行施明煌:「我們假設今天想要追尋一個更美好的結果,那你一定要某種形式跟社會對話,因為你要知道一件事情會被祝福,或者被關注,我覺得都是這件事情很重要持續力量來源,  譬如說我們從第一年的音樂會開始,從二林就是「小提大作」,所以我們就發現,天啊原來在麥田裡面辦音樂會除了有地景,那對社區對這個在地的人,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那這個影響為什麼我說這會是對話的空間?因為你知道你被祝福你被關注,你總是要跟社會講,你今年做了什麼?第二個就是我們準備要往哪裡走?就像說我們從哪裡來,我們現在在哪裡,我們準備要去哪裡?」

雖然麥田狂想曲音樂會在2020寫下最終章,但那股被祝福、被關注一直是喜願行前進的能量。

 

~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

與土地共好-喜願行施明煌 共好團體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喜願行施明煌:「一個人不可能共好,在談共好其實他就是一個team或著一群人」

喜願行創辦人施明煌,稱呼自己是總兼,因為喜願有半數身心受限的夥伴,他必須什麼都兼。從帶領這些夥伴做麵包,再到環島鼓勵農友契作小麥的雜糧復興路上,共好從來就不單純是自己好

喜願行施明煌:「他一定有幾個過程,第一個就是要經過共濟,共濟就是大家一起承擔、大家一起面對,這部分當然有很多的失誤,包括衝突,有利益的衝突,有各種不同的衝突,農業來講就是要談契作,大家就有一個合作社了,但是大家每個人的需求就上來了,我今年想要契作以農民端我想要種什麼?我們能夠提供給社員種的又不一定相同。 不管我們跟這一群身心受限的夥伴或者跟農民形成一個團隊的時候,這部分還真的是蠻深刻的。」

從共濟開始,建立信任的情感,創立23年的喜願行,現在有了ISO22000認證,超過五十坪的雜糧低溫儲存中心,擴大麵包坊的想像,陪伴農友走出臺灣雜糧新境界。

 

~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

與土地共好-喜願行施明煌 喜願創立篇

企製團隊

【富宇 真誠關懷與你共好】

 

彰化二林,有一家麵包坊孤立在田間,那個身影就像喜願行創辦人施明煌當初從科技產業主管,因為不捨喜樂保育院的孩子沒工作,辭職帶他們開始做麵包的決定一樣寂寞。

喜願行施明煌:「我們初期在那邊設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我們是在賣毒品啊。 每天都在冒煙妳知道嗎?而且又請了這一群身心受限的工作夥伴,我們現在回想起來,就是會跟來的民眾或者關心我們的尤其是好奇或各種面向社區的民眾,就是帶他們來看我們裡面在作什麼,請他們理解, 這樣的工作坊能夠在社區存在,其實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我們假如用理解,尤其現在經過這麼多年還會莞爾一笑,就代表那一切就是所有的都是美好的。因為我一直堅信一件事情就是,我們從一個被懷疑、被好奇、甚至覺得很困惑,甚至有時候都還會講說施仔我還以為你們以前是在賣毒的,我覺得那才是最讓人欣喜的地方。」

從孤單到融入社區,喜願行與身心受限的夥伴共好,也開啟一段與土地共好的過程。

 

~ 分享人生歷程 富宇慈善基金會 陪您營造正向的生活力量 ~

富宇慈善基金會長期關注弱勢、投入公益,關懷面向廣闊,過去從社區文化協會、偏鄉小書屋、社區營造、樂齡、運動等議題,在空中建立對社會具有高度關懷的品牌理念,2021年在空中,透過強化年度展望:《愛與共好》的意象,期待引發聽眾朋友對共好的共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