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群像棒上傳奇

指揮棒下,駕馭風華,出神入化於樂章之間,締造出,永恆傳奇。

Showing 1 to 24 of 24 (1 Pages)

蕭提 (Georg Solti, 1912-1997)

節目部

十九世紀後半葉的樂壇,可說是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的天下,他花了大半輩子的時間,完成〈尼貝龍指環〉這部音樂史上最長、最複雜的樂劇;這齣空前鉅作,得連續四個晚上才能演完,光是演出就耗費精神氣力。

1958年,蕭提 (Georg Solti, 1912-1997)和Decca唱片公司著名的華格納錄音師約翰‧卡爾修攜手,完成了史上第一張〈尼貝龍指環〉全劇的錄音。這項浩大工程費時近8年才完成,卡司陣容除了頂尖的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外,還結集了當時最好的華格納歌手們。

這套被視為錄音史上一項重要里程碑的〈尼貝龍指環〉,以當時最先進的立體聲技術錄製完成,接連獲得了美國TAS、日本《唱片藝術》及英國《企鵝評鑑》三星帶花的肯定。

與英國Decca唱片公司合作長達半個世紀的蕭提,為樂迷留下了大量傑出的錄音;無論其唱片銷售量、獲獎紀錄,都甚為可觀。

除了唱片方面的輝煌成績外,在蕭提嚴格的帶領下,柯芬園皇家歌劇院被提升到世界級歌劇重鎮的地位;此外,他也將芝加哥交響樂團帶向自萊納以後的另一個高峰,展現其「匈牙利發電機」的超強電力。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柴利畢達克 (Sergiu Celibidache, 1912-1996)

節目部

20世紀錄音技術日益發達,許多指揮家透過唱片,得以把畢生風采存留下來。然而,在那個唱片公司與指揮大師共存共榮的年代,卻也有人揚棄潮流,堅決不把音樂帶進錄音室,其中,又以柴利畢達克 (Sergiu Celibidache, 1912-1996)最為人知。

1945年,福特萬格勒 (Wilhelm Furtwängler, 1886-1954)因政治因素被迫解除柏林愛樂指揮一職,初出茅廬的柴利畢達克,臨危受命接替他的位子,自此展開輝煌的指揮生涯。

柴利畢達克的詮釋,向來以「慢」聞名;然而,慢工出細活,力求完美的柴利畢達克,對於樂曲細微之處也必精雕細琢。此外,他也十分注重排練,嚴格地要求樂團在音樂會前不斷排演,即便素質良好的樂團也不例外。

柴利畢達克曾說,把音樂錄進唱片中,就像將青豆裝入罐頭一樣,失去原有的味道與生命。他厭惡錄音,堅持音樂只有透過現場演出,才能真實呈現;也因此,他生前留下的唱片極少,喜愛他的樂迷甚至得經由盜版錄音來回味大師風采。

「一期一會」,對篤信禪宗的柴利畢達克來說,音樂,確實如此。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卡拉揚 (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

節目部

「follow me」~能在死後這麼多年,仍讓樂壇眾英雄豪傑望其項背、追趕不及的,恐怕,也只有卡拉揚 (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

「指揮帝王」的封號絕非浪得虛名,卡拉揚總是引領先鋒,即便在大師環伺的年代,依舊憑藉著一股雄心壯志,打下無人能及的樂壇版圖。不僅帶領柏林愛樂長達將近35個年頭,打造出華麗且線條優美、富含光澤的「卡拉揚之聲」,甚至擔任歐洲數個頂尖樂團的指揮及音樂總監,更一手創辦「薩爾茲堡音樂節 (Salzburger Festspiele)」,幾乎主導了整個歐洲樂壇動向。

卡拉揚的眼界及雄心還不只如此,指揮樂團外,他還灌錄了超過七百張的唱片,張張經典、質量並重。此外,他更興辦音樂學校,甚至成立電影公司,意圖讓古典樂走出舊有框架。

眼界,決定你的世界!要讓世人永遠記住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聲音與影像紀錄下來。洞燭先機的卡拉揚,看好數位科技的發展,大力推廣CD,讓個人的影響力,透過科技無限延伸。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在明星指揮倍出的現今,唯有締造經典,才不會在潮流中消退掩沒。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萊納 (Fritz Reiner, 1888-1963)

節目部

擁有良師益友,對一個人一生的幫助無遠弗屆。出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的指揮家萊納 (Fritz Reiner, 1888-1963),在他順遂的指揮生涯當中,就因結識了不少有名的音樂家,從而在他們身上獲得了啟發。

初期在歐洲發展的萊納,曾獲聘為德勒斯登皇家歌劇院指揮,在此期間,他先後受到被後人稱為指揮之神的尼基許 (Arthur Nikisch, 1855-1922),以及理查‧史特勞斯 (Richard Strauss, 1864-1949)的影響,指揮手法細膩,常將細小之處一一點出。

德勒斯登任期結束後,萊納轉往美國發展,先後與辛辛那提交響樂團、費城管弦樂團、匹茲堡交響樂團等合作,最後落腳於芝加哥交響樂團,合作出許多深獲好評的錄音,其中包含了第一張用立體音響效果錄音的專輯-理查.史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正所謂「嚴家無格虜,強國必有重典」,將一個聲勢日漸下滑的樂團,再次帶往高峰,指揮家萊納以他出了名的嚴謹和壞脾氣,讓芝加哥交響樂團脫胎換骨、重獲新生,登上國際知名樂團之列。他用生命最後的十年,讓芝加哥交響樂團重新站起,同時也造就了個人事業上的巔峰。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貝姆 (Karl Böhm, 1894-1981)

節目部

「我和歌德出生在同一天,他可是個一本正經的人,而我也是。」-被譽為「精準大師」的指揮家貝姆 (Karl Böhm, 1894-1981),曾這麼形容自己。

詮釋樂曲向來忠於原譜的貝姆,對音樂確實抱持著一本正經的態度,為人處事也總是一板一眼。不過,他成為指揮家的過程,可就沒那麼中規中矩了。

第一次站上指揮台之前,貝姆其實從未受過正式的指揮訓練。不過由於受到賞識,他被推薦到指揮大師華爾特 (Bruno Walter, 1876-1962)身邊擔任助理,並開始累積扎實的指揮技巧和經驗。從馬勒 (Gustav Mahler, 1860-1911)到華爾特,在一脈相承與薰陶下,貝姆對德奧作曲家及作品有著深厚的認識,並成為德奧樂派管弦樂和歌劇的權威詮釋者。

另一位影響貝姆至深的,是他的好友-作曲家兼指揮家理查‧史特勞斯 (Richard Strauss, 1864-1949)。他的歌劇《達孚尼》和《沉默的女人》都是由貝姆指揮首演,其中《達孚尼》更是理查‧史特勞斯題獻給貝姆的作品。

從門外漢到大師,劇院出身的貝姆,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歌劇錄音及為數不少的德奧交響作品,並為自己贏得了世人的敬重與愛戴。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楊頌斯 (Mariss Jansons, 1943-)

節目部

「小提琴在這邊……這裡是長笛……還有法國號……」

在小小楊頌斯 (Mariss Jansons, 1943-)眼前,這些被擺放得井然有序的針、釦子和火柴棒,是他的第一個樂團。這不僅僅只是家家酒遊戲,小小年紀的楊頌斯,已為他的樂團安排樂季演出曲目,還會依不同作品排列各聲部的座位,看看怎樣的距離效果最好。

生長在音樂世家的楊頌斯,父親也是個指揮家。他在列寧格勒接受完整的俄系音樂教育後,曾在穆拉汶斯基 (Yevgeny Aleksandrovich Mravinsky, 1903-1988)身邊擔任助理,日後還成為卡拉揚 (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的入門弟子。

1979年,楊頌斯接下奧斯陸愛樂首席指揮的位子,在長達二十年的合作期間,一手將奧斯陸愛樂由一支地方樂團提升為國際知名的音樂團體。挾帶著這樣的成就,楊頌斯成功地站穩樂壇地位,日後更同時擔任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及阿姆斯特丹大會堂管絃樂團兩大世界一流樂團首席指揮。

曾被泰晤士報譽為當今樂壇三大「最能表現音樂靈魂」指揮之一的楊頌斯,其錄音獲獎無數。只是面對光環與榮耀,楊頌斯不改其志,謙虛地表示:「實際上,我只是一位為音樂服務的人。」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福特萬格勒 (Wilhelm Furtwängler, 1886-1954)

節目部

夜空,總在最幽暗的時候,人才能看見明亮耀眼的星辰。

備受後世景仰的指揮大師-福特萬格勒 (Wilhelm Furtwängler, 1886-1954),便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大放異彩的明星;他的指揮風格以即興聞名,相同的曲目每回都有不一樣的詮釋方法,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一次大戰結束後,各行各業極待振興,福特萬格勒在這樣低迷的情況下,帶領柏林愛樂各地巡演,開啟了他與這個樂團長達20年的革命情感,也為柏林愛樂打下一片江山。

當時,法西斯主義籠罩歐洲,當音樂家紛紛逃離極權掌控,福特萬格勒卻選擇留下來;在不被理解的諸多流言裡,他始終認為,偉大的音樂,才是唯一值得他忠誠以待的信仰。

1947年,一度受到政治打壓的福特萬格勒再次站上舞台,指揮棒下,撼動人心的樂章仍舊緊扣樂迷的心弦;歷史背後,誰上誰下,都無損它的華采。

在這個既深且寬的歷史巨流裡,多少人浮沈其中,但福特萬格勒始終深信,音樂,可以凌駕這一切。他用樂音戰勝砲火,如同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第九號交響曲,在毀敗與苦難中,歌頌不朽的生命光輝。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安塞美 (Ernest Ansermet, 1883-1969)

節目部

生命轉個彎,看到的風景能有多大的不同?人的一生中,處處受偶然事件的支配,對瑞士指揮家安塞美(Ernest Alexandre Ansermet,1883-1969)來說,走向音樂這條路,便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果。

在成為指揮前,安塞美曾在大學擔任數學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結識了史特拉汶斯基 (Igor Stravinsky, 1882-1971),並在他的推薦下,擔任起俄羅斯戴亞基列夫芭蕾舞團的指揮,正式踏入樂壇,為其「芭蕾音樂之神」的封號奠下根基。

安塞美在芭蕾舞曲方面,可說是二十世紀前半葉的最佳代言人,尤其以他的好友史特拉汶斯基,以及普羅高菲夫 (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柴可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等俄羅斯作曲家的作品尤甚。另外,他也被認為是現代法國音樂的專家,所詮釋的德布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拉威爾 (Maurice Ravel, 1875-1937),深受樂迷讚賞。

除了指揮方面的成就外,為了培養家鄉的音樂人才,安塞美一手創立了「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Orchestre de la Suisse Romande)」,雙方合作將近半個世紀,並在安塞美嚴格的訓練下,共同完成了許多經典的錄音。

安塞美曾形容自己的藝術是「精準的詩意」,端看他那一絲不苟的風格,也許出身數理的背景,使他的個人色彩更為凸顯。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華爾特 (Bruno Walter, 1876-1962)

節目部

可不是所有螢光幕前的大明星一開始都這麼耀眼,他們有些人從跑龍套的小角色開始,慢慢累積實力;同樣的,在樂壇上,指揮大師華爾特 (Bruno Walter, 1876-1962),就是從擔任馬勒 (Gustav Mahler, 1860-1911)的助理,開始了他往後光輝的指揮生涯。

19世紀末,德國漢堡是當時音樂上十分重要的城市,畢羅 (Hans von Bülow, 1830-1894)與馬勒分別在當地擔任指揮要職。初出茅廬的華爾特,受到這兩位指揮大師的影響,放棄了原先鋼琴家的身份,進入歌劇院成為馬勒的助手,從此大展鴻圖,陸續在歐洲各大樂團擔任指揮。

然而,戰爭以及反猶主義的興盛,迫使華爾特展開流亡之旅。離開維也納之後,他先後轉往奧地利與法國,最後在美國落腳,並把後半輩子的事業重心移到美國,而他的藝術成就也在這段期間達到高峰。

華爾特一生與馬勒保持著極深厚的關係,他不僅是馬勒身邊的得力助手,也是至交好友。如此親近的關係,使華爾特對馬勒作品的詮釋更加得心應手,並在馬勒死後,成為《第九號交響曲》與《大地之歌》的首演指揮,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馬勒代言人」。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托斯卡尼尼 (Arturo Toscanini, 1867-1957)

節目部

1886年,一場平凡無奇的音樂會上,傳奇地,誕生了一位指揮巨匠。

托斯卡尼尼 (Arturo Toscanini, 1867-1957),這個原本在樂團演奏大提琴的年輕人,臨危受命下,站上了指揮台。

先前毫無預備,這個不到20歲,個兒頭矮小的年輕演奏家,竟然從容地舉起手中的指揮棒,帶領樂團的夥伴們,熟練且完美地完成了歌劇〈阿依達〉的演出。

成功絕不是偶然,傳奇背後不為人所知的,是托斯卡尼尼對於音樂的熱忱與勤奮不懈的累積。

站上指揮台的托斯卡尼尼,霸氣十足,指揮時,總有一股不可侵犯的威嚴。他竭力主張忠於原譜,對樂團的要求更為嚴厲,為了達到他心中的完美音色,樂團必須反覆排練,不達標準,絕不終止。

大戰期間,托斯卡尼尼反對法西斯主義立場鮮明,為此,他離開義大利,並拒絕重返拜魯特音樂節指揮;此後,便轉往新大陸發展,並先後擔任大都會歌劇院、紐約愛樂、NBC交響樂團的指揮。

盧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曾說:「我們所需要的並不是巨大的才能,而是對正義的真誠和對真理的尊重。」托斯卡尼尼無疑為樂壇立下了一個典範。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