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音樂,遊世界

乘著音符的翅膀遨遊天地,與您一起 聽音樂,遊世界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2
節目部
1:51
194
3
節目部
1:39
224
8
節目部
2:06
183
9
節目部
2:12
151
10
節目部
1:31
127
11
節目部
1:48
121
14
節目部
1:36
131
15
節目部
1:31
139
17
節目部
1:35
186
18
節目部
1:40
150
21
節目部
1:36
113
22
節目部
2:00
122
Showing 1 to 22 of 22 (1 Pages)

手風琴 (Accordion)

節目部

【阿根廷傳統樂器.手風琴】

兩邊各為一方形盒子,中間有著可伸縮的折疊風箱;樂手們靠著雙手一拉一壓,就能使空氣穿過琴內的簧片,進而發出聲音。這就是我們常見的樂器-手風琴(Accordion)。

手風琴源於18世紀,由「笙」這項中國樂器改良而成。一般常見的為鍵盤式手風琴,琴身兩側一面是如同鋼琴一樣的黑白琴鍵,另一面則為依序排列的按鈕。

而普遍使用於阿根廷,並結合當地探戈舞蹈的,是另一種名為「班東尼(Bandoneon)」的手風琴;它的兩側各有三十幾個按鍵,分別負責高音與低音,與鍵盤式手風琴明顯不同。在阿根廷,被稱作“探戈之父”的皮耶左拉(Astor Pantaleon Piazzolla, 1921-1992)便是使用班東尼手風琴的佼佼者。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排笛 (Pan flute)

節目部

【安地斯山民族樂器.排笛】

貫穿南美洲西岸的安地斯山脈,這裡,曾經誕生了充滿神秘色彩的印加古文明。生活於此的印地安人,把一根根長短不一的細長竹管排成一列,將嘴唇湊近管洞,吹奏出優美動人的旋律。這種樂器,就叫做「排笛」 (Pan flute)。

南美洲的排笛,使用特有的安地斯山竹製作而成,其質地堅韌,管壁只有一毫米,常見的有單排以及兩排交錯的;其中雙排的排笛由於吹奏角度固定,故必須另加一排具升降半音階的音管輔助,相較之下演奏也較為不便。

由於排笛的重量輕、管壁薄,所發出的聲音獨具空靈感;使用排笛演奏著名的秘魯民謠〈老鷹之歌〉,更能讓人感受到安地斯山的寬闊與蒼茫。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沙鈴 (Maraca)

節目部

【拉丁傳統樂器.沙鈴】

拉丁音樂重視節奏,也因此,衍生出各式敲擊樂器,於演奏時用來強調旋律中的基本節奏。使用南美樹上的硬殼果實或葫蘆所製作成的沙鈴 (Maraca),就是拉丁音樂在展現節奏時,慣常使用的樂器之一。

通常人們把果實內的果肉挖空後,經過曝曬使其乾燥,然後裝入種子或小珠子,再接上一根握把,一把沙鈴於是完成。一般而言,樂器的主體部份愈乾燥,愈能發出俐落清亮的聲響。

沙鈴是早期印第安原住民留下的傳統樂器,普遍出現於拉丁音樂中。通常樂手在演奏時,雙手會各持一個沙鈴,上下或前後來回搖動,使沙鈴裡的小珠子往同一方向撞擊,發出沙沙聲響。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曼陀林 (Mandolin)

節目部

【義大利傳統樂器.曼陀林】

曼陀林 (Mandolin)發源於義大利,是魯特琴(Lute)家族中的一員。它的聲音清脆細緻,琴身背部隆起成半圓形,而琴面扁平,造型有點像一顆剖開來的梨子。

大多數的曼陀林樂曲創作集中於18世紀,古典樂界的作曲家如韋瓦第、莫札特、貝多芬、德布西等人,也都編寫過不少使用曼陀林演奏的曲子;然而,時至今日,已較少在這類音樂作品中看見它的身影。

曼陀林經常與吉他等低音樂器合奏,也可作獨奏用,是一種頗受大眾歡迎的樂器。在台灣,也有許多愛好人士組成曼陀林樂團,開始在各地推廣這項樂器。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布祖基琴 (Bouzouki)

節目部

【希臘民族樂器.布祖基琴】

提到地中海,人們聯想到的,通常是蔚藍的天空與純白的建築物。這裡,孕育出了四大文明之一的希臘文明。經過民族文化的多元交流,希臘也衍生出類似曼陀林的弦樂器-「布祖基琴」(Bouzouki)

與曼陀林相比,布祖基琴的琴頸較長,屬於長頸魯特琴(Lute)的一種。同樣擁有梨形琴身的布祖基琴,在其扁平的琴面上,通常鑲有大量的珍珠母貝,外型相當亮眼。

布祖基琴的聲音清脆悅耳,常用於民謠伴奏;而電影〈Never On Sunday〉當中的同名歌曲,也採用了布祖基琴,透過它獨特的樂音,流洩出愛琴海特有的浪漫風情。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阿爾卑斯號角 (Alphorn)

節目部

【瑞士民間傳統樂器.阿爾卑斯號角】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最長的樂器長什麼模樣嗎?被視為「瑞士人靈魂」的阿爾卑斯號角,有著相當長的管身,外型就像一支超大煙斗,最長可達47公尺,一般常見的也在一公尺以上。整個樂器內部結構一通到底,沒有任何可改變音高的洞孔,因此吹奏起來並不容易。

有著「歐洲屋脊」之稱的阿爾卑斯山脈,早期由於交通不便,因此居民發展出聲音悠遠的號角,做為彼此間相互聯繫的工具。除了傳遞訊息外,人們也用阿爾卑斯號角召喚牲畜。據說,倘若借助山風,阿爾卑斯號角的聲音可在山谷間迴盪,最遠可傳到十公里以外。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馬林巴琴 (Marimba)

節目部

【非洲傳統打擊樂器.馬林巴琴】

木琴,是許多人最早接觸的樂器之一,只要一根棒子,就能敲擊出叮叮噹噹不同的音階。在非洲,人們將好幾根長短不一的木板架在平台上,用木槌打擊琴板發出悅耳聲響,稱之為「馬林巴琴」(Marimba)。

馬林巴琴的聲音渾圓寬厚,雖然外型與歐洲木琴相似,但兩者結構與聲音卻不相同。

在非洲,有各式各樣的馬林巴琴,較常見的一種是在琴板下裝置各種果殼或葫蘆做為共鳴體;此外也有把琴板排列在兩根圓木上的;還有一種是事先在地上挖個坑,把琴板放在上面。不論哪一種形式,馬林巴琴都充分地展現了非洲特有的原始風情。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風笛 (Bagpipes)

節目部

【蘇格蘭傳統樂器.風笛】

披肩、格子裙、長統襪,提到蘇格蘭,人們通常會聯想到穿著傳統服飾的蘇格蘭男子,以及他們手中捧著的獨特樂器-風笛。

風笛在蘇格蘭,最早是用來砥礪戰士勇敢抗敵的樂器,後來逐漸成為一個民族文化的代名詞。

最初的風笛,由吹氣管、風袋、旋律笛管及一根低音笛管所構成,後來又陸續加上兩支低音笛管。除了構造特殊外,風笛的吹奏方式也很特別。通常演奏者將風袋置於腋下,透過吹氣管,將吹出的氣集中到風袋裡,演奏時,只要用肘部擠壓風袋,笛音就能持續地傳出。

近年來,風笛成功地被運用在電影配樂當中,如〈英雄本色〉、〈鐵達尼號〉等,都能聽到它高亢響亮的聲音。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拇指琴 (Kalimba)

節目部

【東非傳統樂器.拇指琴】

大多數的樂器,都是利用五根指頭演奏;然而,在非洲東部,卻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樂器,只需使用兩根大拇指,就能彈奏出旋律。

「拇指琴」 (Kalimba),一種在木板或葫蘆上,排列一根根長短不一、有如湯匙柄般鋼條的樂器。通常有許多不同的形狀,而鋼條的數目也不一定;演奏的時候,只要兩手拿著琴,然後用大拇指撥彈即可發出聲響。

由於體積小加上易於彈奏,拇指琴常被長途跋涉的人們用來解悶;而在辛巴威最大的紹納族文化中,拇指琴則是幫助族人與祖先溝通的重要工具;此外,也有驅邪與祈雨的作用。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金杯鼓 (Djembe)

節目部

【西非傳統樂器.金杯鼓】

說到非洲,就不能不提到「鼓」這項樂器。

在西非一帶,外型狀似酒杯的金杯鼓 (Djembe),起源13世紀非洲曼丁人所建立的馬利王朝。其流傳甚廣,不僅西非部落,甚至整個非洲大陸都可見到它的身影。

金杯鼓長相猶如一個大沙漏,通常用羊皮將較大一端的開口包住,以手掌拍擊出聲,聲音低迴宏亮,充滿爆發力。

演奏者常將金杯鼓置於大腿之間,並用繩索將鼓繫在腰際。傳統中,只有在社會上有一定階級的人,才有資格演奏它。舉凡宗教慶典、婚禮……等儀式,都會使用到金杯鼓,堪稱非洲重要的文化資產。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豎琴 (Harp)

節目部

【埃及古老樂器.豎琴】

頭戴玫瑰花冠,手持一把七弦豎琴(Harp),這是希臘神話中,掌管抒情詩的女神伊蕾托(Erato)。由於擁有悠揚空靈的獨特音色,宛如天堂之音的豎琴,在許多古老傳說中都曾出現。

豎琴的來源難以考究,普遍認為可能是人們從弓箭所發出的聲音聯想而來。目前最常見的是雙踏瓣的豎琴,通常為47弦,一弦一音;由於琴弦繁多,故常用顏色來區分音高,方便演奏者識別。

豎琴在古埃及被視為神聖的樂器;而在歐洲,最早出現於愛爾蘭,在中國則稱之為箜篌。在古典樂曲中,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德布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與拉威爾 (Maurice Ravel, 1875-1937) ,也都曾經為它譜寫樂章。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尤庫里里琴 (Ukulele)

節目部

【夏威夷絃樂器.尤庫里里琴】(也可叫做烏克麗麗)

這,可不是一把照了多拉A夢縮小燈的吉他,仔細看看,你可能覺得它有點眼熟。在夏威夷,舞姿曼妙的草裙舞女郎手中,就常會出現這把外型與吉他相似的尤庫里里琴(Ukulele),除了體型較吉他迷你外,尤庫里里琴的琴弦也比吉他少2條。在夏威夷語中,,Ukulele(尤庫里里)的意思是「到來的禮物」。

起源於葡萄牙的尤庫里里琴,1870年代由葡萄牙移民帶往夏威夷群島,1919年在夏威夷註冊取得專利權後,輾轉傳到了美國及歐洲各地,因其容易彈奏而頗受歡迎。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迪吉里杜管 (Didgeridoo)

節目部

【澳洲原住民樂器.迪吉里杜管】

天地萬靈,該用什麼樣的語言與之溝通?

在澳洲,當地原住民利用被白蟻蝕空的尤加利樹製成樂器—迪吉里杜管,並在外觀裝飾各種圖騰雕紋,以虔敬的態度,模仿蟲鳴與動物聲響,藉此和神靈進行對話。

迪吉里杜管在當地被視為神聖的樂器,只有行過割禮,並經由族內長老挑選的男子才能吹奏。約一公尺的細長管身,因不同的粗細長短,發出不同的音高,吹奏者利用嘴唇振動的原理使其發聲,在樂音中,透露出一股濃厚原始的神秘色彩。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冬不拉 (Tamboura)

節目部

【哈薩克民族傳統樂器.冬不拉】

說到世居於中亞一帶的哈薩克民族,不得不提到他們極富傳奇色彩的樂器-「冬不拉 (Tamboura)」。

細長的琴桿、橢圓的琴身,冬不拉這個僅用兩條絃構成的樂器,卻在彈撥之間,將一個民族的悲與喜,鑲進琴音當中,悠悠傳唱了千百年……

哈薩克人世代以遊牧為生,一望無際的遼原生活中,歌聲與舞蹈成了不可缺少的排遣。藉由冬不拉,他們豐富多彩的歌謠幻化為翼,領著族人穿越歷史、飛過草原,來到世人的面前。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烏德琴 (Oud)

節目部

【中東樂器之王.烏德琴】

 

說到烏德琴 (Oud),大家對它可能很陌生,不過,它的來頭可不小;舉凡琵琶、吉他,甚至文藝復興時期盛行於歐洲的魯特琴(Lute),都是由烏德琴演變而來的。

仔細聽,是不是覺得烏德琴發出來的聲音跟吉他有些相像?

其實,不論外型或音色,這兩種樂器確實有許多相似之處,不過烏德琴和其他彈撥樂器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它的琴頸上沒有琴格,因此很容易聽到樂手手指揉絃時所產生的摩擦音。此外,自琴頸上方向後彎曲近90度的造型,也是烏德琴與眾不同之處。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薩山都琴 (Sasandu)

節目部

【印尼傳統樂器.薩山都琴】

一把樂器,能和國家元首一樣被印在鈔票上,那它,肯定是「國寶」!以竹管為主要發聲體,並用棕櫚葉包繞而成的薩山都琴,就曾被印在印尼盧比上。

有「千島之國」一稱的印尼,遍地可見棕櫚樹,使它成為出產棕櫚油的大國之一。而早在遠古時代,當地的居民就運用隨手可得的棕櫚葉,製作成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式容器。同樣的,人們也把這樣的技術用在樂器上,製作出薩山都琴這項獨特的樂器。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西塔琴 (Sitar)

節目部

【印度傳統樂器.西塔琴】

外型與胡琴相似的西塔琴(Sitar),有著更為細長的頸部,模樣有點像一支倒過來的棒棒糖;而其用葫蘆所做成的共鳴箱,則是它的另一項特色。

六O年代,傑出的演奏家拉維.香卡(Ravi Shankar),將西塔琴引介到西方,吸引了英國當紅搖滾樂團披頭四的注意,並將西塔琴運用在他們後來的多首作品中。而近幾年,寶萊塢配樂大師拉曼(A.R.Rahman),在電影〈貧民百萬富翁〉配樂中,也嘗試將西塔琴融入電音,一舉拿下了奧斯卡三項音樂大獎。不論在東方或西方,擁有獨特琴音的西塔琴,不約而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康加鼓 (Congas)

節目部

【拉丁傳統打擊樂器.康加鼓】

15世紀,西方海上霸權興起,以西班牙和葡萄牙為主的歐洲人,陸續入侵拉丁美洲,同時引進了大批從非洲搶奪來的黑奴;這樣的歷史背景,將非洲、西班牙與印第安文化融合,造就了我們現在所聽到的拉丁音樂。其中,經常出現於拉丁音樂中的康加鼓和邦哥鼓,就是由西非的部落樂器改良而成的。

康加鼓又稱「墨西哥鼓」,其外型像是一顆放大了好幾倍的子彈。一般常見多為兩個一組,樂手運用手指、手掌和鼓面、鼓身間的敲擊碰觸,製造出不同的聲響。

康加鼓音色較為低沉,多在樂曲中扮演固定節奏的角色,或為伴奏,或可solo,透過樂手的拍擊技巧,展現出豐富迷人的民族色彩。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馬頭琴 (Morin Quur)

節目部

【蒙古族傳統樂器.馬頭琴】

說到蒙古,你,想到了什麼?
遼闊的山河,蒼茫的大地,還是草原上奔馳的馬兒?
蒙古,這個自古以來就與馬脫離不了關係的民族。就連樂器,也是如此!

馬頭琴,一種在琴頸上方雕有馬頭造型而得名的樂器,從唐、宋時期開始即有記載,到了成吉思汗時,已普遍流傳於民間。

除了琴頸上的馬頭雕飾外,正梯形的琴身,以及用數十根馬尾製成的琴弦,和馬尾所作的琴弓,都是馬頭琴獨特之處。

馬頭琴一般用於獨奏或民歌、說書的伴奏,也常在演奏中模擬馬的嘶鳴聲。它所發出的聲音渾厚深沈,略帶蒼涼的顫音,更將蒙古大漠風情展現無疑。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編輯撰寫

口簧琴 (Jew's harp)

節目部

【台灣原住民樂器.口簧琴】

聽到這樣的聲音,是不是讓人聯想起台灣早期手工製作棉被,老師傅彈打棉絮的模樣呢?

發出這種類似彈簧聲響的樂器,叫做「口簧琴」。顧名思義,它是一種用口唇吹奏,並以手指撥彈為演奏方式的樂器,藉由人的口腔及簧片的來回彈動,形成共鳴產生聲響,也因此,「口簧琴」所發出來的聲音相當獨特,也會因簧片的多寡、粗細,以及個人吹奏方式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音域。

「口簧琴」在台灣原住民音樂中常可見到,尤其以泰雅族、阿美族和布農族使用最為廣泛,通常用在男女互訴情衷、舞蹈伴奏或閒暇自娛之時。

除了台灣,「口簧琴」這種古老的民間樂器,也被廣泛使用在亞洲其他地方,以及歐洲和大洋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編輯撰寫

邦哥鼓 (Bongos)

節目部

【拉丁傳統打擊樂器.邦哥鼓】

在拉丁音樂中常見的節奏樂器,除了康加鼓 (Congas),還有體型較小的邦哥鼓。

和康加鼓一樣,邦哥鼓也是運用雙手拍擊鼓面發出聲響的樂器,兩者經常搭配演奏。有別於康加鼓的沉穩,邦哥鼓的音色較高,在節奏表現上也較為跳躍;通常兩個一組,由不同大小的兩個鼓組合而成,小鼓置於左邊,負責高音,大鼓則置於右邊,負責低音的部份。

邦哥鼓又稱「曼波鼓」,是一種小型的單面鼓,鼓面以動物皮包覆而成,演奏時,樂手以膝蓋夾住鼓身,用手擊打出聲,或將鼓置於架上,以鼓槌敲擊。透過不同的演奏技巧與打擊位置,為熱情洋溢的拉丁音樂帶來更豐富的音色變化。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編輯撰寫

班鳩琴 (Banjo)

節目部

【美國傳統樂器.斑鳩琴】

台灣恆春民謠歌手陳達,手持一把月琴,悠悠唱出台灣底層人民的生活型態與勞苦心聲。而在西方,也有一群從非洲來到美洲新大陸為奴的黑人,以一把斑鳩琴,彈唱出思鄉之情和那段悲苦的歲月。

斑鳩琴,這個外型和吉他相似,琴身部份狀似鈴鼓的樂器,相傳起源於西非。較早的斑鳩琴在製作上十分簡單,圓形的琴身採用幾塊葫蘆果殼拼湊而成,外部再包覆以羊皮紙或獸皮,琴上繫有4或5根絃,用手指或撥子彈奏出聲。

在17世紀奴隸買賣盛行的時代,斑鳩琴隨著黑奴被引進新大陸,再由美國南方漸漸傳至北方各州,開始在北美這塊大陸流行起來。也因著這樣的歷史淵源,現今如藍調、爵士等起源於黑奴文化的音樂裡,多少都可聽到斑鳩琴的聲音。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編輯撰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