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星光大道

古典星光大道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1
節目部
貝爾格 (Alban Berg, 1885-1935)
3:00
83

荀白克 (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魏本 (Anton Webern, 1883-1945)並列為第二維也納樂派代表性音樂家的阿班‧貝爾格 (Alban Berg, 1885-1935)可說是三人中音樂風格最為精緻洗練的作曲家。雖然從小便展露過人的音樂天份,但直到十九歲那年受教於荀貝格後,才真正確立了自身志向,往作曲家道路邁進。

早期的貝爾格作品風格帶有華格納 (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馬勒 (Gustav Mahler, 1860-1911)等人的旋律和聲色彩,然而在荀白克發表了十二音列創作理論後,貝爾格與魏本不約而同都放棄了以往調性音樂的創作手法,轉而研究並開創十二音列創作技法的各種可行性。

1922年,37歲的貝爾格發表了生平最重要、同時也是新維也納樂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歌劇 (Opera)《伍采克》。這部創作期長達五年的作品,不僅完全證明了用非調性音樂也能寫成歌劇,更突顯了非調性音樂所表現的戲劇張力完全不遜於調性音樂的鋪陳。儘管音響效果的展現及其複雜、劇情也陰沈灰暗,但由十二音列技法所營造的音樂氣氛卻深深感染了觀眾,讓所有觀賞過這部作品的樂迷們無不為貝爾格高超、天才的創作手法所折服。

事實上,貝爾格的音樂表現相較荀白克與魏本來說是溫和豐富的,即使採用的是經過嚴密計算、盡可能排除一切傳統和聲導向的十二音列理論,我們仍可在他的音樂中捕捉到些許調性音樂的色彩變化。也因此,貝爾格的音樂在新維也納樂派三人中總較容易被樂迷所接受,除歌劇外的許多作品如《抒情組曲》、《小提琴協奏曲》等至今仍常在世界各地上演。

1935年,貝爾格留下了尚未完成的歌劇《露露》離開人世。雖然廿世紀新音樂的發展至今仍曲高和寡,但貝爾格與新維也納樂派為開創音樂新格局,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的精神卻永遠為世人所感佩。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