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哲學家

稻浪如音符,徜徉在綠色的琴鍵地毯上。在田野間,以料理書寫四季,用餐盤,將土地溫柔的接住。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今天,吃什麼呢?歡迎收聽《餐桌上的哲學家》。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Showing 1 to 50 of 113 (3 Pages)

Our Food綠色饗宴-81起司的永續篇

葉欣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把喝不完的鮮奶加熱,倒入檸檬汁攪拌,再靜置過濾~灑點鹽!美味的起司大功告成!用台灣鮮奶做成的台灣起司不只好吃,還能成就永續飲食的美好日常~

起司料理就是永續飲食,它當然是永續飲食的一部分,因為它是一個好的循環的其中的一個點,怎麼說呢?乳牛產奶,那這些鮮奶在冬天的時候,通常在台灣的話會是過剩的情況,可是冬天的鮮奶的品質又好,那在台灣其實鮮奶的品質不輸北海道,不輸這些歐洲進口,不管是它的乳脂肪含量,不管是它蛋白質含量,或者它體細胞的數目是非常低的,代表它整個的管控非常的好,但這麼多的鮮奶怎麼辦,所以利用加工的方法,可以延長鮮奶的保存期限,這當然就是永續飲食。

 

用起司把土地和餐桌,牽在一起,我是主廚皓福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80千面女郎篇

葉欣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能牽絲、能焗烤、單吃也能獨挑大樑,餐桌上的「千面女郎」,非起司莫屬!

我覺得起司就是一個演員,他可以演男主角,他可以演女主角,他當然也是最適合的綠葉,生旦淨末丑,他都可以演 0,有一道菜,你可能需要增加它的厚度,你可能或許可以選擇起司,可以增加它那個滋味,風味的厚度,那有的時候你覺得,這道菜可能少了一點口感,你也可以用起司的軟來搭配那個口感,所以我覺得起司,就是一個非常稱職的演員,起司最好的朋友,我覺得應該是蛋,所以很多各種不同蛋的料理,大家都可以試試看,加入起司,加入各種不同的起司,譬如說,我做過一道臭豆腐,就是東方的起司是臭豆腐,那西方的臭豆腐是起司,把這兩個東西結合在一起,做成一個臭豆腐乳酪球,也非常有趣。

 

起司是料理中,最溫柔的存在,我是主廚皓福。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79台灣起司的華麗冒險篇

葉欣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可甜可鹹!任何料理加了起司,美味都能更升級。皓福主廚說:尤其用台灣牧場的鮮奶做成的台版乳酪,其實很厲害~

第一個點當然就是新鮮度,這是進口起司完全不能夠比擬的,第二個的話就是它比較清爽,比較light,所以它也很適合搭配台灣各個季節不同的水果。

乳酪職人Brenda跑遍全台牧場,也牽起了一條從土地到餐桌的路~

每一次當客人回饋說,這是他吃過比在國外或是原產地,還要更好吃的哈盧米起司,或者是很想念家鄉味道,說他好久沒有吃到這麼新鮮的布拉,讓我自己也覺得很感動,可以看到所謂台灣乳酪的價值,以及我們這些職人,不斷地在台灣土地上的努力。

 

用台灣的牛奶,做出屬於台灣的起司,我是Dida乳酪職人Brenda

我是綠餐主廚皓福。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78起司的家鄉味篇

葉欣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說起家鄉的滋味,你的印象是什麼呢?是記憶裡阿嬤的那顆醬油煎蛋?還是媽媽的招牌肉燥?對Brenda擅長料理的美籍老公亨利來說,家的味道,是濃濃的起司香,也是愛的味道!

我對起司的料理,最溫暖、最感動的的情緒還有印象,通通都是來自於我先生在家裡做給我吃,那他有做了一道玉子燒,白切達刨絲起司,然後把它放在蛋液裡面02:17然後放在那個方形的那個玉子燒的那個鍋子上面,然後用非常非常小火的方式,花了不知道多久的時間,我以為做一道蛋很快,結果沒有,它花了很長的時間做出來這個玉子燒,上桌我咬下去的那一刻,我覺得哇,讓我很感動。

 

讓家的味道飄滿起司的香氣,我是乳酪職人Brenda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77餐桌上的萬人迷篇

葉欣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香香濃濃的「起司」有一種能把料理變溫柔的魔法~這個餐桌上的萬人迷,讓起司控Brenda來告訴你!

以定義來說什麼叫「起司」,它是要用動物奶為基礎,然後加會讓它發酵,比如說像乳酸菌,或者是酸性的東西,產生了風味,然後再加入讓它從液態會變成固體的這一個凝乳酵素,或是凝乳酶,凝結了之後,我們將它多餘的水分,叫乳清,瀝乾,壓乾一下下,可能再撒一點鹽,更長時間的熟成,而這個就是起司的製成。

既然原料是動物奶,那「台灣鮮奶」也能做嗎?當然可以!

畢竟我們是一個在乳酪這條路上,還算相對年輕的國家,但如果我要形容的話,我會說它是清爽的,我也覺得它很好相處。

 

跟我來一場台灣起司的華麗冒險,我是乳酪職人Brenda。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2025-1118-EP24(下)-台灣起司的華麗冒險

葉欣

在披薩上牽絲、在焗烤裡融化、在料理上灑出鹹香....「起司」是許多人心中最療癒的美味,對料理人來說,它也是「最有靈魂的配角」!

但在台灣,大部分起司都仰賴紐西蘭與歐美進口,這讓一位乳酪職人不禁想,能不能用台灣牛奶,做出屬於台灣風味的起司呢?要做出屬於台灣的起司,會是多大的挑戰?

這一集《餐桌上的哲學家》,就邀請Dida乳酪職人馮淑惠與皓福主廚,帶我們一起踏上一場「台灣起司的華麗冒險」!

2025-1117-EP23(上)-台灣起司的華麗冒險

葉欣

在披薩上牽絲、在焗烤裡融化、在料理上灑出鹹香....「起司」是許多人心中最療癒的美味,對料理人來說,它也是「最有靈魂的配角」!

但在台灣,大部分起司都仰賴紐西蘭與歐美進口,這讓一位乳酪職人不禁想,能不能用台灣牛奶,做出屬於台灣風味的起司呢?要做出屬於台灣的起司,會是多大的挑戰?

這一集《餐桌上的哲學家》,就邀請Dida乳酪職人馮淑惠與皓福主廚,帶我們一起踏上一場「台灣起司的華麗冒險」!

 

Our Food綠色饗宴-76把海洋永續端上桌篇

葉欣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住在四面環海的寶島台灣,吃海鮮是許多人的餐桌日常。但你有想過,我們要怎麼「吃」,才能讓大海好好呼吸嗎?讓綠餐主廚來告訴你~

就是我覺得在所謂的海洋永續,這件事情上面,當然大家都很喜歡吃海鮮,那如果假設我們要讓大海喘口氣,休息一下的話,可是大部分的人都很喜歡吃海鮮,那我們可以做什麼?就是我們要「珍惜海鮮」那所謂的什麼叫「+珍惜」呢?第一個是你的來源,所以我們現在大部分用的都是所謂的養殖的海鮮,它是用永續海洋的原則,然後不使用藥物的方式來養殖海鮮,這是第一個。第二個,這些海鮮得來不易,所以我們在使用它的時候,你就要能夠儘量做到,百分之百不浪費的使用。

 

領略料理中的永續哲思,我是綠餐主廚皓福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75潮間草宴篇

葉欣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這次要介紹的料理不在餐桌上,而在一場纖維藝術展裡~皓福用海廢與藺草創作了一道「不能吃」的料理,背後藏有哪些永續哲思呢?

這次的展覽主題是潮間草宴,那想要結合藺草跟我對典藏品裡面,婁經緯老師的海這件作品,那結合我的本來的這個專業料理,所以我們也希望可以透過這次的作品,能夠喚醒大家,重視海洋永續這件事情,不管是從嗅覺聽覺甚至是味覺,那在視覺的部分呢,看到海邊最多的就是海廢,那就聯想到說有沒有可能把海廢收集回來06:08那透過料理的手法把它做成偽食物,然後擺出一張所謂的海廢餐桌,那用一個比較誇張,超現實的一個嘲諷的手法,來提醒大家重視海洋永續。

 

我是把海風帶上餐桌的主廚,皓福。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74大自然的結晶篇

葉欣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你想過嗎?為什麼純手工的工藝品特別有溫度呢?或許是因為每件作品都在悄悄告訴你:曾經有一雙手、一顆心,跟著自然一起去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我覺得工藝品,,它就是人跟自然很重要的對話,透過自然產生的這些材料,人透過這些材料,加上手的技術,然後你的眼力,然後整個人的投入跟時間,我覺得工藝品,真的是一個,人跟自然產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結晶,我們可以瞭解,是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手,產生了這樣子的作品,是非常動人的故事,所以我覺得鼓勵大家多多在生活裡面,使用這些手工製品,它會讓你對環境、對材料,有更深入的深刻的體驗這樣子。

 

展演生活,開啟對話,我是策展人楊偉林。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73兒時的綠豆丸子篇

葉欣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味覺的記憶,有時候就像時光機~用纖維創作與說故事的藝術家楊偉林說,有這麼一種食物,能讓她「一秒回家」

我記得我小的時候,我的外婆會做一種,綠豆丸子,我好喜歡那個綠豆丸子,那個綠豆丸子沒有肉,它就是用綠豆芽,然後結合了一些可能現有的蔬菜或什麼,把它搗成泥,然後做的炸的丸子,炸完之後可以直接吃,然後也可以放到火鍋湯裡面,那個味道非常的特別,我到後來就是再也沒有吃到過,然後我在資料裡面看到,它是東北那個地方的一種救荒食物,然後我覺得那個記憶很獨特,然後我一直很想要再找回那個滋味,我覺得每個人可能,對他味道的一個原鄉,可能是他小時候的記憶,然後如果能夠傳承那個滋味,然後重新把它做出來,對我來說是,我一直很希望可以做到這件事情。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72從大地取材的藝術家篇

葉欣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有一種藝術家,聽得懂大自然的語言,葉片、纖維與樹皮都是他們創作的素材。「永續」不是口號,而是一種存在於作品當中,與大自然的默契~

每個纖維藝術家,其實他們都是非常關注材料這件事情的,那因為我們的材料取自於我們的風土,我們有月桃,有構樹,有苧麻,這些很傳統的編織材料,那透過這些材料,我們創作,同時透過這些材料我們也瞭解我們自己的環境,那一棵樹裡面它的葉子它的樹皮它的枝幹,有的可以染色有的可以編織,所以我們對這些材料的每一個部分都是非常珍惜的去使用,所以我覺得瞭解環境這件事情,你就會對環境有更大的尊重跟擁抱這個環境,然後把它加入到我們的生活裡面,我覺得這個就是一個永續的概念。

 

用纖維的眼睛看世界,用纖維的語言說故事,我是楊偉林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2025-1021-EP22(下)-餐桌即展場!吹響料理的陣陣海風

葉欣

我們常認為,料理的價值是在於「吃」,但….如果有一桌「料理」不能吃,卻能讓你品嚐到時間、大海與永續的哲思──這是不是也是另一種料理的價值呢?

這次主廚皓福將化身藝術家!參與纖維工藝博物館《然後》的展覽,他以「海廢」為材料,編織出一桌特別的「饗宴」,來回應一場藝術的叩問。

本集就邀請到這次展覽的策展人─纖維藝術家楊偉林,他將透過纖維與自然創作的經驗,帶你剖析、探問,到底什麼是藝術能帶來的永續哲思?

2025-1020-EP21(上)-餐桌即展場!吹響料理的陣陣海風

葉欣

我們常認為,料理的價值是在於「吃」,但….如果有一桌「料理」不能吃,卻能讓你品嚐到時間、大海與永續的哲思──這是不是也是另一種料理的價值呢?

這次主廚皓福將化身藝術家!參與纖維工藝博物館《然後》的展覽,他以「海廢」為材料,編織出一桌特別的「饗宴」,來回應一場藝術的叩問。

本集就邀請到這次展覽的策展人─纖維藝術家楊偉林,他將透過纖維與自然創作的經驗,帶你剖析、探問,到底什麼是藝術能帶來的永續哲思?

Our Food綠色饗宴-71酸種麵包的永續提案篇

葉欣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在台灣,如果你吃膩了白米與麵條,那…還有什麼主食吃起來香氣十足,對環境好,一上桌還讓人眼睛一亮呢?

當然因為酸種麵包整個製作的過程,就對環境本身是比較好的,因為它用了一個天然酵母,第二個的話是,因為它容易消化,所以對身體不會造成太多的負擔,你可以吃到一個比較好的食物的時候,你身體就會覺得比較容易,應該說滿足嗎,就是說你會喜歡上,這樣的一個過程跟食物,那它跟永續的關係呢,就是第一個從製作的方法,它用天然的發酵方式,不是用商業的酵母,第二個就是它單獨這樣子吃就很美味,你不需要太複雜的去加工它,所以我覺得它是一個很容易實踐永續飲食的一個食材。

 

用心發酵,用愛料理,我是主廚浩福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70酸種麵包來上菜篇

葉欣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在歐美盛行的酸種麵包,也可以跟台灣的飲食作搭配嗎?讓皓福主廚來解惑!

我覺得酪梨很適合搭配酸種,台灣食物其實也可以,我覺得滷肉其實跟酸種,也是一個蠻好的一個搭配。

利用酸種麵包的香氣完美襯托滷肉的鹹香~這道台灣味的料理很可以!巧妙運用酸種麵包的邊角料,也能做出一道超美味甜點!在處理酸種麵包的時候,切片的時候,在最邊邊的兩側啊,你會有比較多的殼,那個部分的口感是比較硬脆的,那通常我們把它切下來收集起來,等到收集一個量的時候,我會把它拿來做成一個甜點,就是麵包布丁,利用台灣的鮮奶來浸潤這個酸種麵包的邊角料,然後做出一個很棒的甜點,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利用邊角料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

 

酸種麵包也可以很台灣,我是綠餐主廚皓福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69酸種麵包的料理哲學篇

葉欣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對酸種麵包一見鍾情的唐子浩說:酸種麵包教會他許多事。

酸種麵包就是在他的製程上,有時候就是他連續的好幾次都做成功了,但是就某一次他就失敗,這個失敗的經驗就會告訴我說,不管做什麼事,好像沒有完美100%的存在,或許就像皓福主廚說的,「料理」能直達內心,欲速則不達!

我們通常在吃飯的時候,大部分的習慣就是吃飯的速度稍微比較快一點,如果你可以放慢速度,你讓食物在嘴巴裡多停留三十秒,你會發現食物的風味不一樣,就很像我們在生活的週遭,你如果可以稍微放慢一點點腳步,你或許會發現有不同的風景。

 

做一塊能讓世界慢下來的麵包,我是酸種麵包永遠的學生,祖祖-唐子浩

慢慢吃飯感受生活,我是主廚皓福。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68酸種麵包大使篇

葉欣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在紐約第一次吃到酸種麵包,就成為他的信徒!讓麵包職人唐子浩決定回台開店,致力將酸種麵包端上台灣餐桌~但是,一切真的有那麼順利嗎?

 

因為我們是在比較年長的社區,所以一些阿公阿婆就是會經過就好奇就進來,然後看到這個麵包顏色烤這麼深,就問說:「這個麵包是臭火焦(台)嗎?」,然後有些客人吃過之後就覺得,麵包為什麼會酸酸的,這個麵包是不是臭酸?就這樣問我們,因為大家那時候還不太了解這種麵包!

與一般麵包不同,酸種有著焦黑的外殼與淡淡酸香味~多年來,子浩身為推廣大使,最開心的,就是遇到同樣著迷酸種的伯樂!

就是有客人在找這種麵包找很久,吃到我們麵包之後,就是還特別發訊息給我們說,就是謝謝我們做這種麵包,因為他找了很久,都找不到這種酸種麵包!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67酸種麵包的誕生篇

葉欣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取一小匙酵母種,把麵粉和水混和,再交給時間慢慢發酵,最後送進烤箱!(進烤箱+出爐的音效)恭喜你,得到一塊香噴噴的酸種麵包!

 

酸種麵包就是,第一個它有酥脆的皮殼,然後裡面麵包體是非常濕潤的,然後它的風味呢是越嚼越香,所以它是那個由淺漸深的風味,然後其實這三點是有點連在一起,因為它皮殼比較酥脆,然後裡面又很Q彈,所以你就是要花比較久的時間去嚼食它,然後慢慢的把它風味融合在你舌尖上面。酸種麵包適合油脂類比較高的食材,例如酪梨醬啊,或者是簡單的油醋醬,那個這個油脂呢會把酸種的酸味,轉化成甘甜味,所以任何油脂類的食材,都非常適合搭配酸種麵包。

 

用時間與心思,養出會呼吸的麵包,我是祖祖麵包烘焙工唐子浩。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2025-0916-EP20(下)祖傳配方!一塊酸種麵包的誕生

葉欣

在暖呼呼的烘焙廚房裡,有一團小生命正在漸漸長大~它由麵粉、水、還有一些天然酵母所組成!而它的誕生,需要時間細心照顧與等待,等到成熟的那一天,它會用它獨一無二的酸甜香氣告訴你:「我準備好上餐桌了!」

本集《餐桌上的哲學家》,就邀請祖祖麵包創辦人唐子浩,和我們分享他製作酸種麵包的「等待哲學」。

相比歐美,酸種麵包要如何進入台灣餐桌?可以搭配哪些在地料理?又如何成為永續飲食的一環?

餐桌上的各路哲學家!準備好你的味蕾,敬請收聽本集充滿香氣、揉合風味與時間的料理故事~

2025-0915-EP19(上)-祖傳配方!一塊酸種麵包的誕生

葉欣

在暖呼呼的烘焙廚房裡,有一團小生命正在漸漸長大~它由麵粉、水、還有一些天然酵母所組成!而它的誕生,需要時間細心照顧與等待,等到成熟的那一天,它會用它獨一無二的酸甜香氣告訴你:「我準備好上餐桌了!」

本集《餐桌上的哲學家》,就邀請祖祖麵包創辦人唐子浩,和我們分享他製作酸種麵包的「等待哲學」。

相比歐美,酸種麵包要如何進入台灣餐桌?可以搭配哪些在地料理?又如何成為永續飲食的一環?

餐桌上的各路哲學家!準備好你的味蕾,敬請收聽本集充滿香氣、揉合風味與時間的料理故事~

 

Our Food綠色饗宴-66黑白大廚跨域牽手篇

葉欣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台灣農村風情萬種、各有姿態,農村水保署台中分署長陳榮俊和綠餐主廚張皓福化身黑白大廚,施展跨域連結大法,拉進農村與你的距離!

我在推天茶地酒咖啡, 我會挑一個可能就是我們講的「百花釀」吧~

陳榮俊推展地方茶香和醇酒魅力,更把台灣咖啡拍成微電影,向國際行銷,這給了皓福靈感,他餐廳前身是化妝品工廠,或許也可以透過一支「可以吃」的口紅,訴說美麗。我覺得分署長很厲害的一件事情,就是他的觀察能力很強,以及他的跨域整合能力很強,或許我們也可以做所謂的「跨域」這件事,因為餐廳現在所在地是一個化妝品工廠,所以我就會在餐點裡面結合一些化妝品的想法,利用餐點來講這個地方的故事!

 

我是農村小童-陳榮俊

台灣農村我愛你!我是綠餐主廚浩福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65麻薏愛玉大使篇

葉欣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食物可以扮演的角色其實是溝通,傳達想法、表達態度。

食物就像一條引線,串起味蕾與土地的情感連結,也像一位信使,帶你以舌尖走訪這座城市。我覺得像台中的一個很特別的一個農作物 就是麻薏,我在每年的夏天一定會做麻薏,我每年透過不同的麻薏料理,讓不管是在地或者是國際觀光客,透過麻薏認識台中。如果遇見一位讀懂食物心思和背後意涵的主廚,就能用有意識地吃,來守護這塊土地。我最常講的是愛玉 因為全世界只有台灣有愛玉,可是愛玉小蜂又非常的怕熱,也就是地球暖化如果持續嚴重的話,未來我們其實沒有愛玉可以吃。那也透過愛玉讓台灣的朋友知道,地球暖化對我們飲食的嚴重性。  

 

用料理書寫四季 我是主廚浩福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64陳榮俊之農村小童篇

葉欣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化身「素還真」,推廣台中苗栗特產水果,穿起棒球服,當啦啦隊應援國產藍莓,再披上祭典服,將「天茶地酒」登上日本德島慶典交流,我們覺得他是農村潮行銷的黑白大廚,他說自己不過是一位「農村小童」。

因為我是法規的制定者,也是計畫的擬定者,最後我變成了計畫的執行者。引導著很多的農村,去完成他們的這些想像,我後面還在扮演一個叫做「幫他們做行銷」的一個方式,我還是以他們為主。他們自動就會去講:我是什麼。這樣的方式,就會變成他們自己的生命的一部分,比如說有一位「咖啡豆水洗一哥」 他剛開始也不覺得「水洗一哥」有很厲害,後來他才知道,原來水洗豆的全國最高價的「一哥」這麼重要,也成就了很多他們的自信心!

 

我是農村小童-陳榮俊,為台灣農村服務跑第一!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63陳榮俊之農村青年最in篇

葉欣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回家種田當網紅,農二代也可以成為新「電」農!農業投入電商,未來可能成為消費新趨勢!

要找年輕人回來種田,種稻子是不可能的對不對?讓他覺得回來,他是做一個很新潮的工作,他可以去跟朋友炫耀的一種方式,他們就願意回來!

他是去創新我們的農業的時候,他就覺得這個不錯,你唸書是值得的,那是種觀念的改變,年輕人是有動力回到農村的,尤其是伴隨著有收入!

農村水保署台中分署長-陳榮俊笑說:農村的「含金量」超高,更是國際賽事常勝軍。

去年台灣的COE的拍賣價是全世界16個咖啡生產國裡面拍賣價最高價,而且是第二名的三倍, 真的是讓全世界為之驚豔。大家應該很難想像, 台灣的農業有多厲害,都是這些年輕人創出來的。

 

農村台灣隊團結相挺,轟出漂亮全壘打! 我是農村水保署台中分署長陳榮俊。

好料理,說好故事。

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62陳榮俊之國產藍莓應援篇

葉欣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台灣咖啡拍電影、國產藍莓大聯盟應援職棒,扎根農村30多年的陳榮俊,說他是公務員,他更像是農村的創意實踐者,將每個靈光乍現的點子,活用在農村行銷上,因為農村裡個個都是「有故事的人」。

各個不同農村裡面其實都有很多的人物會出現,因為我曾經跟一位92歲的阿嬤一起做了藍莓慕斯蛋糕,他們有種藍莓也做了蛋糕,然後拍賣,要送去花蓮做賑災的,這樣的一個情況就會發現,哇!阿嬤對於地方的一個投入,對產業的投入那我也介紹做咖啡的,那個阿公級的他在講他小時候喝咖啡的故事,都是一種傳承。那也看到說帶著青年農民在做新的產業,做藍莓的時候,他們這些年輕人新的點子創意投入,其實是這些人的一種認真的神情, 最讓人家感動!

 

吃在地,最永續! 我是農村水保署台中分署 陳榮俊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

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2025-0819-EP18(下)-農村潮行銷!「黑白大廚」上菜,解鎖台灣農村的流量密碼

葉欣

餐桌上的哲學家們,「你喝過台灣咖啡嗎?」「品嚐過國產藍莓的香甜滋味嗎?」還是來一杯暖心的在地好茶、好酒?當我們談論餐桌上的美好,您是否曾好奇,台灣農村如何搭上這股「潮」流,以創意行銷,成功提升農產話題性,讓更多人看見其獨特的魅力與價值?

這集《餐桌上的哲學家》,特別邀請到台灣農產潮行銷的幕後神級推手-農村水保署臺中分署分署長陳榮俊。他不僅是「臺灣咖啡」品牌的創始者 ,將「台灣咖啡」國際化行銷日本,更催生以咖啡為主題的微電影《第一杯咖啡》推向國際,還把台灣好茶好酒整合成:「天茶地酒」品牌行銷、更將苗栗苑里稻田與媽祖信仰和霹靂布袋戲跨界結合的「天后派對」,開啟信仰、音樂與文化的盛典。

這一集節目,TUPANG地坊餐廳-主廚張皓福與陳榮俊分署長,兩位化身「黑白大廚」聯手上菜,為您解鎖台灣農村的「流量密碼」,讓你聽見這片土地上,那些令人驚豔的創新與活力!

2025-0818-EP17(上)-農村潮行銷!「黑白大廚」上菜,解鎖台灣農村的流量密碼

葉欣

餐桌上的哲學家們,「你喝過台灣咖啡嗎?」「品嚐過國產藍莓的香甜滋味嗎?」還是來一杯暖心的在地好茶、好酒?當我們談論餐桌上的美好,您是否曾好奇,台灣農村如何搭上這股「潮」流,以創意行銷,成功提升農產話題性,讓更多人看見其獨特的魅力與價值?

這集《餐桌上的哲學家》,特別邀請到台灣農產潮行銷的幕後神級推手-農村水保署臺中分署分署長陳榮俊。他不僅是「臺灣咖啡」品牌的創始者 ,將「台灣咖啡」國際化行銷日本,更催生以咖啡為主題的微電影《第一杯咖啡》推向國際,還把台灣好茶好酒整合成:「天茶地酒」品牌行銷、更將苗栗苑里稻田與媽祖信仰和霹靂布袋戲跨界結合的「天后派對」,開啟信仰、音樂與文化的盛典。

這一集節目,TUPANG地坊餐廳-主廚張皓福與陳榮俊分署長,兩位化身「黑白大廚」聯手上菜,為您解鎖台灣農村的「流量密碼」,讓你聽見這片土地上,那些令人驚豔的創新與活力!

Our Food綠色饗宴-61苦棟樹的竹籃便當篇

企製團隊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十年前,在台中綠川旁有一棵老苦楝樹,陪伴著Miru度過每一年春天。為了紀錄這抹甜甜淡淡的香氣,於是…一道料理誕生在Miru的書店廚房!

我在綠川開書店的時候,想要讓讀者感覺到綠川苦楝樹在春分,開花跟那個香味,所以就想了一個「竹籃便當」,那對吃這個便當的人,他會聞到苦練的花香,然後水流,然後再進到書店,然後再品嘗這個竹籃便當,那個便當的材料,其實沒有什麼華麗的食材,但我最想做的事情是說,當你在讀一本書的時候,有一個東西可以撫慰你的身體,想要提供給讀者,這個心理的感受跟身體一起的東西。

嚐遍書頁裡的風土滋味,我是一本書店老闆 Miru 郭美如。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60書店裡的飯菜香篇

企製團隊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用閱讀與料理款待自己,是Miru過生活的方式。走進她開的書店,你會發現~生活裡有書、有食物,就是豐足!

我們的書店在一開始大概開幕之後,大概兩個多月,我就開始提供食物在書店裡面,我想從食物裡面去表達,閱讀這件事情,我可以從一個季節的感受,食物出來的感受、味道、溫度,或咀嚼,或口感或香味這樣的子,那這個中間聯繫的脈絡,我選擇是讓讀者用他的心去感受。那我做菜的時候很專注,然後不能有人打擾我,我會把那個流程跟身體跟心全部注入食物裡面,那我相信讀者是夠吃進他的心裡。

書本就是我的精神餐桌,我是一本書店Miru,郭美如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59有書也有食物的日子篇

企製團隊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熱愛做菜與讀書的Miru,她的美好日常,是這樣展開的~

我們的書桌跟餐桌是一體的,我們休假的時候,或早餐的時候,會一起看書,然後一起討論書,這就是我們每天,我們家就是最緊密的一個時間。

把料理跟閱讀融合進每一天,生命嚐起來~就會香香甜甜的!

閱讀跟料理,基本上它還是跟生活扣合在一起,閱讀跟料理的共同語言,對我來說是,進入生命感的一個重要媒介,一個是讓我讀,一個是讓我實踐跟處理食材的時候,能夠實踐想法、那在閱讀的時候讓我能夠更進入生命,而且更進入我對於「吃東西」這件事情,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核心跟心理的念頭。

嚐遍書頁裡的風土滋味,我是一本書店老闆 Miru 郭美如。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58南風吹過廚房篇

企製團隊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有人說,英國人忙著佔領世界,無暇顧及料理,喚醒英國味覺的飲食作家:伊莉莎白.大衛女士可不這麼認為,當南風吹過廚房,空氣中瀰漫著地中海美食的香氣~

這道波蘭菜叫做「熱奶油番茄」,來自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書:「南風吹過廚房」。那這道菜的做法非常非常簡單:買到好的番茄,對半切開之後,鍋子裡面先熱奶油,然後煎個五分鐘,在煎的同時呢,用刀子稍微刺一下表面,讓番茄的汁液流出來, 翻面再煎個十分鐘,你這時候鍋子裡面理論上會有很多番茄的汁液, 倒入一點點鮮奶油,當鮮奶油跟番茄的汁液,充分融合以後,這道菜就好了!這道菜特別適合在秋冬的時候來享用,因為那時候也是番茄的季節,會讓人覺得非常的溫暖!

從書桌到餐桌 都香氣四溢 我是主廚皓福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57雜食者的兩難篇

企製團隊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皓福) 「我可以不吃飯,但我不能不讀書~」

餐桌上有美食,可能~也有陷阱,主廚讀完這本書之後發出了喟嘆!

(皓福)「雜食者的兩難」, 作者是麥克波倫,他從玉米談到在生活裡面,完美的一餐應該會是什麼樣的形態?原因是因為在我們的生活週遭充斥著各種不同的食物,但我們往往忽略了食物的來源,以及到底完美的一餐應該是如何呈現,它內容應該會是什麼。

哲學家的肚子是海胃,必須吃進更多的精神食糧才有飽足感。

閱讀對我來講,是滋養我的心靈,每天如果沒有讀到書,我會覺得那天好像沒有好好過日子一樣,所以閱讀對我來講,跟飲食是同等重要的事情。

用閱讀與料理對待生活,我是主廚皓福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2025-0722-EP16(下)-從書桌到餐桌─閱讀、料理與生活的風土滋味

葉欣

有時候,我們能透過一本書,回憶起媽媽那道拿手菜的香氣,也能透過一道料理,喚起某段烙印在心底的文字。

閱讀與料理,是兩種對待生活的方式,也是讓日子更豐饒的魔法。本集《餐桌上的哲學家》,邀請到「一本書店」主人Miru郭美如,曾是美術設計、多媒體設計的Miru,深深相信閱讀的力量,親手打造了「一本書店」,並曾搬到花蓮三年。在與山海相鄰的太平洋畔,她不只賣書,也做菜,用閱讀與料理款待來訪旅人的心與胃。

在本集節目中,皓福將與Miru聊聊「閱讀」是如何成為精神糧食的餐桌?以及料理與書本如何共創充滿風土細節的一餐~

 

2025-0721-EP15(上)-從書桌到餐桌─閱讀、料理與生活的風土滋味

葉欣

有時候,我們能透過一本書,回憶起媽媽那道拿手菜的香氣,也能透過一道料理,喚起某段烙印在心底的文字。

閱讀與料理,是兩種對待生活的方式,也是讓日子更豐饒的魔法。本集《餐桌上的哲學家》,邀請到「一本書店」主人Miru郭美如,曾是美術設計、多媒體設計的Miru,深深相信閱讀的力量,親手打造了「一本書店」,並曾搬到花蓮三年。在與山海相鄰的太平洋畔,她不只賣書,也做菜,用閱讀與料理款待來訪旅人的心與胃。

在本集節目中,皓福將與Miru聊聊「閱讀」是如何成為精神糧食的餐桌?以及料理與書本如何共創充滿風土細節的一餐~

 

Our Food綠色饗宴-56紅蘿蔔的第二人生篇

企製團隊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切下蔬果的蒂頭、剔除不要的根莖葉與種子、削掉果皮,把食材去蕪存菁,是備料很重要的過程。但你有想過,這些被淘汰的「邊角料」,還能如何運用嗎?綠餐主廚皓福用「紅蘿蔔」來舉例~

提到永續,很重要的另外一個部分呢,就是「食材不浪費」,那像胡蘿蔔,胡蘿蔔皮是大家通常會丟棄的一個部份,那譬如說,我就會把有機的胡蘿蔔啊,削皮之後啊,這個皮通常沒有進料理嘛,那我就把這個皮呢「糖漬」,「糖漬」完以後再烘乾變成脆片,就可以得到一個顏色非常美麗的胡蘿蔔糖漬的脆片,就可以拿來裝飾在甜點上,這也是一個,我覺得可能有機蔬果的果皮通常會被丟棄,那你怎麼樣做一個利用的一個很好的示範!

重視產地溯源,在乎吃進去的每一口食物,我是主廚皓福。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55主廚的台版燉飯篇

企製團隊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說到義大利的經典料理,「燉飯」絕對榜上有名~但皓福主廚說,他做的燉飯…版本不太一樣!背後還帶有一段台灣味與永續的哲思。

在這個行業31年,二十幾年前在做燉飯的時候,總覺得一定要用義大利米,但問題是台灣的客人其實沒有那麼喜歡這樣的口感,往往會希望我們可以再煮熟一點,但是煮成客人要的熟度,對我來講我又違背自己的心意,我就找到了一個解決的辦法,就是利用台灣的有機糙米來做燉飯,利用糙米的殼來創造燉飯的口感,但米心又會熟透,這樣客人就會喜歡,那譬如說,最近使用的是台南14號的糙米,所以我們來想一下從義大利到台灣,跟從雲林到台中,這樣的食物里程數可以減少掉99%以上,所以這也是我們平常在做料理的時候,或許透過你的選擇就可以達到永續的目標。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54農牧循環篇

企製團隊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我看到一頭牛坐在那裡,那頭牛在笑,他們似乎要傳達一個訊息,就是他們是有被好好對待的,不管是從吃的食物到住的環境~

農場晃晃裡的牛,作夢也會笑!農場主人陳柏吟頂規對待之外,也逐步落實農牧循環。

(柏吟)我一直在六年前在蓋這個牛廠的時候,我就已經有那想法就是說,我要去循環,所以要改變畜舍,然後改變畜舍之後,你要有一台很厲害的固液分離機,你才有辦法去完全落實到你的循環。

(皓福) 而且畜舍不僅僅是它架高,還有分離它的排泄系統,也可以剛好做一個牛糞的收集,對牛隻也是好的,所以我們剛在牧場裡面其實沒有聞到不舒服的味道,空氣中滿是那種甜香草香等等,我覺得那樣子牛才會舒服~

從牧場到餐桌,從餐桌再回到牧場,雙向交流,我是主廚皓福。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53吃少一點吃好一點篇

企製團隊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吃」有兩種,一是身體需求,另一種是心理需求。想想我們該怎麼吃,地球會感謝你。

吃少一點吃好一點,第一個是身體其實不需要這麼多的食物來支撐,所以你可以吃少一點,身體可以滿足,然後好一點。第二個是你如果不需要這麼多的時候,環境就不用承載這麼多的壓力,那人也是一樣,你如果住得很密集,你心情也不會好,所以當你不需要那麼多的時候,不管是動物或植物,它就可以有比較大的空間長成比較好的樣子,對環境來講、對地球來講的壓力也比較少一點。

對了,你知道雞怎麼洗澡嗎? 他如果足夠的空間在土地上跑來跑去的話,雞是用沙子來洗澡來清他的羽毛,所以如果他們有被好好對待,我們來吃這個雞蛋,食物的質量比較好的時候,我們需要的也就不用那麼多了。

重視產地溯源,在乎吃進去的每一口食物。我是主廚皓福。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52耳號身分證篇

企製團隊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牛排很香端上桌,可是你知道這塊牛肉來自哪裡?誰飼養?他的伙食如何? 產地溯源,一直是主廚皓福最在乎的事!

我們在收到農場晃晃寄來的每一塊牛肉的時候,它上面會有一個小小的標籤,上面會註明說這個是什麼牛,然後會出現一個號碼,它前面寫了耳號,再來是日期,然後還是重量 ,我們可以很開心的跟客人說,這是來自於哪一個牧場,哪一頭牛,什麼時候屠宰。

耳號,猶如牛隻的身分證,也讓農場知道我的牛,最後上了誰的餐桌。

我覺得有機會到產地去的時候,你往往是可以在產地得到最多的學習跟感動。我覺得這是對一個主廚來講,一個不可或缺的養分!

重視產地溯源,在乎吃進去的每一口食物。我是主廚皓福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2025-0617-EP14(下)-一顆高麗菜的公路旅行~直擊本土安格斯牛的孕育之地-農場晃晃

葉欣

你知道餐桌上的雞豬牛羊從哪裡來嗎? 我們吃進嘴裡的每一種食物要如何對這塊土地有益呢?

外國來的牛,真的比較香嗎? 什麼是農牧循環?

這些是餐桌上的哲學家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想要求解,就必須親臨產地追本溯源,抽絲剝繭。

這集《餐桌上的哲學家》,皓福主廚與餐桌小編和一群綠餐夥伴親自到農業大縣-雲林,育種本土安格斯牛的「農場晃晃」實地走訪,直擊牛隻們的住所環境與飲食,並與養牛超厲害,養豬更是看家本領的農場晃晃主人-陳柏吟,聊聊台灣的畜牧業現況。

2025-0616-EP13(上)-一顆高麗菜的公路旅行~直擊本土安格斯牛的孕育之地-農場晃晃

葉欣

你知道餐桌上的雞豬牛羊從哪裡來嗎? 我們吃進嘴裡的每一種食物要如何對這塊土地有益呢?

外國來的牛,真的比較香嗎? 什麼是農牧循環?

這些是餐桌上的哲學家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想要求解,就必須親臨產地追本溯源,抽絲剝繭。

這集《餐桌上的哲學家》,皓福主廚與餐桌小編和一群綠餐夥伴親自到農業大縣-雲林,育種本土安格斯牛的「農場晃晃」實地走訪,直擊牛隻們的住所環境與飲食,並與養牛超厲害,養豬更是看家本領的農場晃晃主人-陳柏吟,聊聊台灣的畜牧業現況。

 

Our Food綠色饗宴-51一輛菜車的感動篇

企製團隊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一段美好記憶,也能永續傳承嗎?島作策展人孫明華說,在每一場展覽裡,總會遇見讓他感動不已的故事~

比如說像去年的陶,有一個陶作家,他爸爸媽媽是那種,我記得好像是彰化的鄉下吧,就是那種開著菜車,然後載著到那個社區裡面去賣菜的那種,然後他那個檯子上面的那些板子啊,剛好是他爸爸媽媽,去年那個菜車退休之後,在車子上面的陳列板,然後他其中有一個照片,就是他爸爸,那個手上滿滿的都是皺紋的那個手,然後摸著那些跟他成為戰友的那些木板,但是卻這些木板已經變成是女兒的新的陪伴了,我看到那個照片我真的覺得好感動哦,我覺得那種傳承,就是在不同世代裡面,用不同的方式來呈現同樣的東西,這件事情其實蠻讓人感動的。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50超越料理的事篇

企製團隊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他不只是主廚,也是哲學家,還是藝術家!除了在餐盤上創作,皓福也用飲食來策展,把五感當靈感,做出超越料理的事。島作品牌策展人孫明華也說

皓福是一個,他永遠會做超過你想像的人,那時候我們還在松煙,那皓福他說他要做一個小酒館,沒想到你現場,載來好幾噸的那個樹葉就鋪滿了你那一個店位,突然進入一個森林這樣,不管在聲音,或在那個氣味上面,都彷若進入一個森林這樣子。

那次其實想法是想把,把森林帶到城市,所以我們對森林的意象會是什麼,我覺得會是,當你的腳踩到那些乾燥的落葉,發出窸窸窣窣聲音的時候,你就覺得彷彿到了森林,所以我想創造那種,五感的體驗。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49觸動五感的設計篇

企製團隊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有時候,能讓一道料理更動人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能觸動你五感的「設計」~

高橋先生的創作,他有一個方盒,有一點點高度的小方盒,他其實是拿來盛裝一些乾料,比如說像一些和菓子,那其實那個木材本身都不會太重,但是你拿起來在手上,還是可以微微感覺到那個沉甸甸的力量,那我們就不得其解,他說他在看不見的地方裡面埋進了銅條,我們問他為什麼要埋進銅條呢?他說當你手上的東西,有了一點重量的時候,你在拿它的時候,你就會特別的小心跟慎重,原來他在看待所有的東西,都是用一種想要保護手中物的這種心情去製作的,我覺得這樣的細心,真的會讓使用者,透過這些作品,也去感受到,你現在吃進去的,你在用的,不管是食物或者是作品的謹慎跟慎重。

用設計為生活提案,我是實心美術孫明華。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48食物與地景篇

企製團隊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以年代與食物的記憶做為經緯線,「味蕾地標」指引著我們走向那些美好回憶,百感交集~

用食物來策展,有過幾次的經驗,之前有過一次綠川的一個展覽,然後我用食物來參加那次的活動,我們用了六個綠川沿線的地標,然後設計了六道菜,我們想把我們在生命裡面曾經在這六個地標,發生過的人事物,透過食物來呈現給消費者,所以其實透過食物,可以去表達,那個時候的人事物的關係,譬如說舉個例來講:火車站,我們對台中火車站的印象是什麼?可能是送往迎別等等,但其實如果問老一輩的台中人的話,你可能會有印象的是,其中一個冰品,那冰品的特殊的風味是,它會淋上一個香蕉水,所以對我來講,我就用了提拉米蘇來代表送往迎別,我想講的就是,在那個年代,那個地方的,那個風味的特色~

用吃連接人與土地,我是主廚皓福。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Our Food綠色饗宴-47留有餘韻的食器篇

企製團隊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成就美好的一餐,有哪些元素呢?

你很認真的去挑選食材,煮了一個很棒的一餐,然後你的餐具,我想應該不會馬虎,很多事情其實跟料理本身的體驗,是有關係的,我們不應該只有focus在食物本身而已,有很多東西是可以成就食物的。

講究的餐具,足以畫龍點睛,卻不是全部。食材、主廚,留有餘韻的食器,必須和餐桌上的你共同揮灑,這幅「畫作」才有意義!

我還記得那時候有一個高橋先生,一個做木工的郵差,他那時候來台灣展覽,他講了一句話,讓我非常非常感動, 他做了很多木頭的一個盛器,那有一次我在跟他聊天,我就問他,我說你在做這個作品的時候你在想什麼?他說,我並不是要把這件作品做到一百分, 其實我想的是做料理的人,所以我通常只會做70分80分,剩下的20分是放上食物之後,這個作品才完成。

讓綠餐與美好同行,我是綠餐主廚皓福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2025-0520-EP12(下)-從設計到策展─品牌x永續x飲食的生活提案

葉欣

從平面設計起家,後來投入品牌策展與選物,實心美術創辦人/島作市集策展人孫明華,走進台灣各地的巷弄廣場,拉著小農、生產者、在地職人品牌一起,把永續變成大家逛得到、吃得到的日常。

這集《餐桌上的哲學家》,我們邀請就邀請明華與主廚皓福來聊聊,當設計遇上料理,當品牌策展遇上永續,一場從視覺到味覺的共感旅程,是怎麼慢慢讓世界更美好。吃得好、活得深,這場美學與永續的生活提案,空中等你來逛!

2025-0519-EP11(上)-從設計到策展─品牌x永續x飲食的生活提案

葉欣

從平面設計起家,後來投入品牌策展與選物,實心美術創辦人/島作市集策展人孫明華,走進台灣各地的巷弄廣場,拉著小農、生產者、在地職人品牌一起,把永續變成大家逛得到、吃得到的日常。

這集《餐桌上的哲學家》,我們邀請就邀請明華與主廚皓福來聊聊,當設計遇上料理,當品牌策展遇上永續,一場從視覺到味覺的共感旅程,是怎麼慢慢讓世界更美好。吃得好、活得深,這場美學與永續的生活提案,空中等你來逛!

Our Food綠色饗宴-46時尚農舞台篇

企製團隊

【餐桌上的哲學家】~Our Food綠色饗宴

什麼工作時間自由又可以吃得健康,與大自然為伍?台灣農業正在改變你的認知!各地「農舞台」正以更時尚的美,引領未來!

曾經國語日報做過一個調查,農林漁牧是小朋友最不喜歡的職業,因為他們覺得農業就是,又辛苦又累又流汗又熱,又蚊蟲多,你真的去從事,你才會發現,哇工作時間非常的自由,只要你選對你的農作物,你要年收入破百萬是非常容易的事情,而且在農地裡面,白鷺鷥在旁邊飛,然後鳥叫蟲鳴,然後那個景觀是非常的美的,所以我們現在一直在努力,把農業裡面的時尚的這一面呈現給大家看,

台灣是你要講大山大水,我們比不過外國,你要講人文歷史,我們比不上歐美日本,可是你要講農業的多樣性,跟小農願意做觀光農業,這種休閒農業的台灣是最有潛力的,所以台灣現在正在用這種時尚的角度去對國際推廣,就讓大家看到農業它其實可以充滿各種自然之美,還有時尚之美!

來去農漁村,玩點不一樣的,我是產地記者-陳志東

用好料理,說好故事。Tu Pang地坊餐廳-用食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從產地到餐桌,從農家、音樂家 數學家到哲學家,每道菜都有故事。

地坊餐廳 ,以綠食宣言開啟美食盛宴,帶您品嘗土地與味蕾交織的美好樂章。

每月第三個星期一、二晚間六點,好家庭聯播網【餐桌上的哲學家】邀您入席。

 

本節目由TU PANG地坊餐廳贊助製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