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花園

深入偏鄉,採訪一群有故事、有理念,努力為台灣教育打拼的熱血教師! 不僅有學校故事,更有為台灣教育不求回報付出的一面。 本單元2008年~2011年由臺中市傑人會支持;2012年~2017年由臺中市文化國際傑人會承接;2018年起由「國際傑人會中華民國總會」接續,2019年起由台中縣傑人會贊助播出。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1
企製團隊
新東國小03七年之養篇
2:01
1

【教育花園】我有一畝夢想田~台南後壁 新東國小

楊絢任老師:我是新東國小的楊絢任老師。因為我們學校做很多事情嘛,我們才會知道說原來合作是這麼的重要,老師不再是自己在課程裡單打獨鬥。

從插秧、田間管理到收成,台南新東國小的「好菌稻」課程,培養學生共好協作的能力!連老師教學也要「互幫互助」。負責課程設計的絢任老師,擅長以「數位科技」與「差異化教學」彌平孩子的學習落差。
楊絢任老師:
今天有一個孩子他六年級,可是這位孩子,他在基本上的二位數的除法,沒有精熟的時候,那他是不是在六年級那個課室裡面,他只是一直在發呆。這個時候差異化教學,其他孩子還是在上正常的多位數的除法,那這位孩子他可能就是補齊以前的二位數除法。學習輔助有一個叫做科技化的輔助平台,上面也可以讓孩子去做一個簡單的實測,我們也可以知道說這個孩子目前弱點在哪。

有了科技加持,教育就像施了肥料一樣迅速茁壯!也屬年輕世代的絢(ㄒㄩㄢˋ)任老師教書第七年,見證教學現場的轉變與數位「養」分~
楊絢任:
以前的所謂的學科知識,他們都可以透過網路上面去做一個搜尋,所以變成是教導孩子所謂的「方法」,你看像未來甚至還有AI,去創造更多領域上面的學習。真的是完全不一樣。因為以前就單純覺得說,我只要把書教好。可以發現有這麼多的改變,我自己也是覺得蠻神奇的。七年之「癢」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是養分的「養」。

找出師生互動節奏,
課中差異化教學,幫助所有孩子帶著笑臉學習!
我是國際傑人會中華民國總會總會長-林四川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