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風格相對論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讓主持人施尚廷、Junie,與你打開另一道藝術與生活品味的大門!2025/07/05起 每週六上午 9:00-10:00 台中FM97.7 台北FM91.3 敬請準時收聽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補助播出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1
Tim/Junie
美學風格相對論_ep43_【青出於藍雜貨店】臺灣超商多方便,17世紀荷蘭雜貨店也很強大
51:53
75

【青出於藍雜貨店】臺灣超商多方便,17世紀荷蘭雜貨店也很強大

便利超商是每個臺灣人生活中的重要存在。無論自家巷口或樓下都是無所不在。雖然超商不是萬能,沒有超商卻是萬萬不能。在超商出現之前,柑仔店就是厝邊頭尾採買用品、閒聊八卦、交換訊息的重要地點。然而,柑仔店出現之前,老臺灣人都是上哪買雜貨?你家附近還有柑仔店嗎?

荷蘭人於17世紀前期來到臺灣,那正是荷蘭大力拓展海上貿易勢力的時代。由於經濟繁榮,社會觀念相對包容,荷蘭人生活相較歐洲其他地區,也普遍較為均富。當時的荷蘭雜貨店裡都賣些什麼?風俗畫又會隱含哪些寓意?這件事,就由荷蘭畫家格里特・竇(Gerrit Dou,1613-1675)透過他洗練技巧和精緻畫風所創作的《雜貨店》(The Grocer's Shop,1672)來告訴我們。

竇哥雖是荷蘭巴洛克繪畫大師林布蘭(Rembrandt,1606-1669)的學生,然而青出於藍勝於藍,人家混得比老師好多了,一輩子都是在家翹腳等著金主把錢捧上門,畫風甚至還影響了維梅爾。要知道,人家就連英國國王的邀約都勇敢拒絕了,果真有才(錢)就是任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