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梅爾的少女】上集_走入維梅爾的世界,追尋《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應該很少有畫家像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1632-1675)這樣,生前作畫龜速產量稀少,即使擔任過畫家公會會長,尚不足以叱吒畫壇;如今卻是一個眾人仰望,無法被超越的傳奇。雖然承接父業,經營客棧與藝品買賣,又娶了富家女為妻,偏偏不幸遇上國家「災難年」(1672)。最後或許就是因此壓力過大,讓他於43歲時英年早逝。
這麼一位被淹沒在歷史洪流中的偉大畫家,作品尺寸都不大,感染效果卻相當驚人。尤其《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c.1665-1667)更因暢銷小說與電影推波助瀾,成為維梅爾著名神作。
要深入認識維梅爾,以及他筆下欲說還休欲言又止的夢幻美少女,自然不能只把注意力侷限於畫布上,還得往前追溯交相比對,走進他宅居一輩子的台夫特小鎮(Delft),才能更完整了解。
少女背後有多少鮮為人知的故事?除了美得驚心動魄,扣人心弦,要如何深入認識她?
要深入認識維梅爾,以及他筆下欲說還休欲言又止的夢幻美少女,自然不能只把注意力侷限於畫布上,還得往前追溯交相比對,走進維梅爾與少女曾經生活的台夫特小鎮,才能有更完整的了解。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中少女所戴的頭巾(turban)來自異國,顯示荷蘭興盛的海上貿易之影響,也有可能是受到《戴頭巾的男孩》一畫影響。《戴頭巾的男孩》創作時間大約比少女早個10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