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路德的隱疾】路德哥與他改變世界的馬桶
有些隱疾說來不免難以啟齒頗為害羞,然而誰都沒想到,偏偏是在那咬牙切齒、痛苦糾結的電光火石剎那間,一不小心就改變了世界。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的便秘威力就是如此頑固難纏又威力強大。
由於是古代便秘代表患者(好像也沒有那麼驕傲),發起宗教改革的頭號人物馬丁・路德有許多時間都在馬桶上鬱結度過。1517年某一天,當路德哥又卡在馬桶上咒罵肚子裡那不爭氣的腸子,並思考《新約》聖經某個章節時,或許是被路過那隻蒼蠅引發靈感,讓他突然有所頓悟,從而寫出石破天驚《九十五條論綱》,就此改寫宗教史與西方文化史。新教核心教義就是這樣在馬桶上誕生了。路德哥的隱疾苦惱,或許從肖像畫能看出一點線索。
宗教改革的起源聯繫,除了牽涉梅迪奇家的首位教宗利奧十世,還能扯到史上第一位記錄穿搭的德國會計師史瓦茲(Matthäus Schwarz, 1497-1574)的《服裝之書》(Klaidungsbüchlein or Trachtenbuch / Book of Clothes)。這一連串恩怨糾葛,是否莫名喜感太離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