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樂文化之旅

音樂是無需言語的語言,可以跨越種族、文化、性別,帶給這世界每個不同的人,感受這世界的平等、沒有界線,8月跟著古典音樂台,一同聽見「世界音樂文化之旅」,從「SDGs-10減少不平等」出發,8/1到8/26邀您每週一、三、五準時收聽!

Showing 1 to 9 of 9 (1 Pages)

地方音樂-03.歐洲(法國、蘇格蘭)

葉欣

法國

香頌,意為歌曲,源自於拉丁文cantio,源於中世紀的法國,是法國世俗歌曲的泛稱,專業的香頌歌手稱為香特爾chanteur(男)或香特絲chanteuse(女)。今天在法國,香頌往往指的是像雅克·布雷爾、艾迪特·皮雅芙等著名歌手的作品,區別於其他法國流行音樂,按照法語的節奏,而不是英語的節奏,因此被認為特別「法國」。此外,香頌的歌詞也特別講究韻味和意境。

蘇格蘭

蘇格蘭在大不列顛島的北部,大約占島的三分之一。是一個風景優美,民風淳樸的地區,是英國的組成部分。在蘇格蘭藝術發展中,音樂藝術是其中之一,最令人熟悉的就是蘇格蘭風笛,吹奏時充滿堅韌、滄桑的樂感,旋律線條簡單卻不單調,展現現代蘇格蘭音樂文化標誌。

客家-03.音樂的創新

Corena

音樂可以增進對自我文化的認同,也是其他族群較容易接受的客家文化面向。若說客家山歌是傳統的客家民歌,那麼現代客家流行創作歌曲就是現代的客家民歌。每個時代都會有傳達當代心聲的音樂出現,不同的文化思維形塑不同的音樂風格,而客語則是客家歌曲很重要的元素,透過現代流行的樂風,不管是流行音樂或藝術歌曲,都展現了客家聲韻,也抒發創作者心聲,與大眾對話。

原住民-03.音樂的創新

張堯

隨著時代的快速變化,傳統的音樂要如何受到關注,或是創新、延續下去呢?1994年奧運會上的老人飲酒歌,在主流音樂市場受到國際關注,原住民的音樂開始有不同的轉變,透過傳統樂曲與語言的傳遞保留,加上豐富的樂器聲響,各族發展出自己的獨特風格,加上多種類型西方音樂的影響下,如搖滾、電子、爵士、藍調等,開啟不同於傳統的新類型音樂。在保有傳統的聲音、語言間,加上自己對不同時代、社會議題的觀察,重新轉譯,以音樂百花齊放的,讓原住民的音樂、語言、聲音、文化、傳統,一代接一代傳遞,被世界聽見。

地方音樂-02.阿根廷

葉欣

阿根廷

探戈不僅是一種流行音樂和舞蹈型態,若細究探戈的起源與沿革,還涉及種族、地區、樂器、社會經濟、文化融合及性別角色等層面。

19世紀末的阿根廷正處於脫離西班牙殖民統治後,長達七十年內戰的尾聲,而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都匯集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這裡有內戰後的退伍軍人、非洲奴隸的後裔、從歐陸義大利、西班牙來的新移民,因為飽嘗思鄉流浪之苦,以歌會友,融合來自各人家鄉的音樂,創造出代表阿根廷特色的探戈音樂。

客家-02.客家八音

Corena

客家八音是客家器樂音樂的代表,原是明末清初從大陸移民而來的客家民間小樂隊,主要功能是在典禮儀式、迎賓與宴饗的演奏,舉凡結婚、壽誕、滿月、新居落成、中榜、神明聖誕等喜事場合,主家多會聘請八音班現場演奏,使整個活動充滿歡騰喜悅的氣氛。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客家八音從原本的典禮吹打,也提供了娛樂、欣賞的功能,常演奏的曲目,也漸漸隨著時代被傳遞、創新,慢慢增加了客家傳統樂音的豐富色彩與強韌生命力。

原住民-02.傳統樂器

張堯

台灣的原住民音樂,大多以歌謠為主,樂器的形制比較簡單。而現存且常見的原住民的樂器有口簧琴、弓琴、杵樂、縱笛、雙管鼻笛。

口簧琴是各族普遍都有的樂器,弓琴是原住民祖先在狩獵之餘,發展用弓箭奏出樂音的休閒娛樂,杵樂用木杵在石板上敲擊出的音律組合成簡單的曲調,縱笛分單管與雙管,在排灣族較為盛行,雙管鼻笛的名稱來自它特別的吹奏方式,是一種以鼻子吹奏的樂器,常見於排灣族與魯凱族,除了以上介紹的原住民樂器,還有許多本來是其他功能,但後來也獨立發展成樂器演奏的,像是竹琴、木琴和木鼓等,在不同部族皆有不同的意義與價值,表達著他們的文化、生活。

地方音樂-01.日本

葉欣

日本傳統音樂又稱和樂,國內又稱其為邦樂、國樂。樂器常會當作聲樂的伴奏使用,像是三味線、日本箏與尺八等,其複雜的音色受到大眾喜愛。

不過自從明治時代開始,西洋音樂傳入日本後,因為受到影響,日本的流行音樂,例如演歌、歌謠等,成了日本音樂的主流,邦樂則受到壓抑。

但隨著近年來,邦樂的重新受到肯定,愛好邦樂者也不斷增加的趨勢,又漸漸被視為日本音樂流派中,重要的日本傳統音樂。

客家-01.傳統歌謠演唱

Corena

民謠直接反映人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以及居住的地理環境、氣候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傳統的客家人,因為客觀條件限制,大多住在山區或丘陵地帶,靠著耕田或種茶維生,而在從事耕種或閒暇之餘,則會隨興創作出勞動工作時所唱的曲調自娛,或是彼此的相互問候、勉勵、溝通、對唱,漸漸成為具有簡單韻律與旋律的山歌或採茶歌,以高亢、嘹亮的嗓音,表達奔放情感,而客家山歌也被稱為有詩經遺風的天籟之音,題材廣泛,意境耐人尋味。

原住民-01.歌謠演唱

張堯

唱歌、跳舞是他們的生活,也是藝術、文學的實踐,原住民的歌謠都來自代代相傳、集體創作,內容含括祭典、咒語、勞作、飲酒、歡慶、傳說等類型。

在歌聲背後,都有著他們各部族背後的生活智慧,各族的歌謠,各有其吸引人的風格樂門特色,然而隨著時代與社會的變遷,這些部落傳統文化逐漸式微,但仍有一群人接下了傳承的責任,讓這些古謠得以一代接一代傳遞下去。

音樂,對許多人來說,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是無須言語,就能為不同人們發聲的語言
音樂在人與人之間,能跨越種族、文化、性別,成為彼此情感、溝通的橋樑

SDGs目標10「減少不平等」「臺灣原住民日」出發
讓我們在音樂的世界,學習、尊重、包容,對彼此不同文化、語言的欣賞

8月1號到26號「世界音樂文化之旅」8月特別節目
在不同民族、文化所誕生的音樂世界,看見多元的文化、族群內涵


每週一:原住民音樂主題 (莫內的午後)

關於歌謠傳唱

愛唱歌、愛跳舞,是他們的生活、天性,而歌謠更是他們代代相傳的文化、歷史。口耳相傳間,大家一同詠唱,從神話、傳說、祭典,到勞作、情愛、飲酒、歡唱,處處是生活,也是智慧,更是彼此間的交流。

關於樂器演奏

現存常見的原住民樂器有口簧琴、弓琴、杵樂、縱笛、雙管鼻笛等,不同樂器在各族都有著多樣的意義。然而,隨著時代與社會風氣的轉變,這些樂器的演奏要代代相傳是越來越不容易了。

關於音樂的創新

每個部族不同語言和音樂文化,在保有傳統跟語言間,創造了不同的音樂風格,尤其在多元樂風的衝擊下,開啟我們翻轉對原住民音樂的印象,現在的原住民音樂可說是融合傳統與現代,和世界、國際對話、接軌,有議題、有地方,還有對大地的愛、包容,以及文化傳承意義。


每週三:客家音樂主題 (梵谷向日葵)

關於傳統歌謠傳唱

民謠直接反映生活,尤其是客家山歌、採茶歌,是客家先民在從事耕種或閒暇時隨興創作出來的音樂,嗓音高亢、嘹亮,表達原始奔放的情感,是大部分人普遍對客家傳統歌謠的印象,又能琅琅上口。

關於客家八音

客家八音是客家器樂音樂的代表,原是明末清初從大陸移民而來的客家民間小樂隊,主要功能是在典禮儀式、迎賓與宴饗的演奏,但隨著時代變遷,客家八音也提供人們生活的娛樂,以及音樂藝術的欣賞,展現了強韌的文化傳承生命力。

關於客家音樂的創新

承接了語言、傳統歌謠、客家八音的特色,現今的客家音樂,在多元的樂音風格,跟充滿才華的客家音樂人創造下,除了提升客家音樂的能見度,更讓人們聽見了它的豐富、新意,在聆聽間,儘管不懂彼此的語言,卻能感受其中的情感、文化、生活,及生命力。


每週五:世界音樂主題 (舞蹈馬諦斯)

關於日本地方音樂

同樣在亞洲地區的日本,儘管只隔了一片海,卻因為歷史、文化,音樂的表現是非常有特色了,尤其是我們所熟悉的太鼓、尺八、三味線等,就連演唱方式,都有其文化特色,代代傳承且在創新中,展開不一樣的花朵。

關於中南美、非洲、印度

來到中南美地區,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樂音,就是充滿拉丁風味的節奏、還有探戈音樂了。而再來到非洲,多元的敲擊聲和樂器,和層層堆疊的人聲,則是傳遞了非洲的歷史故事。在印度則現存了最古老的音樂,為人們帶來音樂的真善美。

關於歐洲地區

西班牙音樂的多元豐富,在歐洲地區可說是獨樹一格,不論是古典樂、歌劇、民間音樂、器樂演奏等,都是世上難得的珍貴非物質文化遺產。來到蘇格蘭,則令人想到了風笛,有著堅韌滄桑樂感,卻是這個民族相當有代表性的樂音聲響。而在法國,小酒館的香頌,簡直使人沉醉在這浪漫的國度,久久不能自己。而瑞士的音樂只要一響起,就讓人想到了阿爾卑斯山。


8月1號到26號,每週一、三、五「世界音樂文化之旅」8月特別節目

跟著古典音樂台,在不同文化、族群的音樂世界,聽見SDGs 10「減少不平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