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曲導聆 - 鋼琴曲

鋼琴曲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Showing 51 to 100 of 105 (3 Pages)

Liszt 李斯特12首超技練習曲03-風景

心睿

附有<超技練習曲>這個可怕標題的這些樂曲,是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用名技、強烈驚人的技巧所寫成的作品。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就曾經描述:『這些樂曲恐怕只有李斯特本人演奏才能發揮其效果。』

第一次聽到這套曲集第1號<前奏曲>的人,恐怕就會被曲中可怕的技巧與驚人的表現感到驚愕。雖然只是一分鐘左右的短小樂曲,但已經具足所謂『絕技』的內涵。雖然不是全部樂曲都如此炫耀華麗,其中也有速度緩慢具備豐富詩情的樂曲,但演奏技巧困難是每一首曲子共同的現象。而在李斯特的鋼琴作品中,即使技巧有些困難,也不會出現不合理的指法。這一點正是身為名鋼琴家的李斯特,他的本質與特色。

這12首樂曲的調性,奇數號是大調,偶數號是其關係小調,各自分別移向五度下的調性。也就是依序為C大調-a小調-附有一個降記號的F大調-g小調-之後依此類推,到最後以附有五個降記號的降D大調-降b小調結束。

Liszt 李斯特12首超技練習曲04-馬采巴

心睿

附有<超技練習曲>這個可怕標題的這些樂曲,是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用名技、強烈驚人的技巧所寫成的作品。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就曾經描述:『這些樂曲恐怕只有李斯特本人演奏才能發揮其效果。』

第一次聽到這套曲集第1號<前奏曲>的人,恐怕就會被曲中可怕的技巧與驚人的表現感到驚愕。雖然只是一分鐘左右的短小樂曲,但已經具足所謂『絕技』的內涵。雖然不是全部樂曲都如此炫耀華麗,其中也有速度緩慢具備豐富詩情的樂曲,但演奏技巧困難是每一首曲子共同的現象。而在李斯特的鋼琴作品中,即使技巧有些困難,也不會出現不合理的指法。這一點正是身為名鋼琴家的李斯特,他的本質與特色。

這12首樂曲的調性,奇數號是大調,偶數號是其關係小調,各自分別移向五度下的調性。也就是依序為C大調-a小調-附有一個降記號的F大調-g小調-之後依此類推,到最後以附有五個降記號的降D大調-降b小調結束。

Liszt 李斯特12首超技練習曲05-鬼火

心睿

附有<超技練習曲>這個可怕標題的這些樂曲,是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用名技、強烈驚人的技巧所寫成的作品。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就曾經描述:『這些樂曲恐怕只有李斯特本人演奏才能發揮其效果。』

第一次聽到這套曲集第1號<前奏曲>的人,恐怕就會被曲中可怕的技巧與驚人的表現感到驚愕。雖然只是一分鐘左右的短小樂曲,但已經具足所謂『絕技』的內涵。雖然不是全部樂曲都如此炫耀華麗,其中也有速度緩慢具備豐富詩情的樂曲,但演奏技巧困難是每一首曲子共同的現象。而在李斯特的鋼琴作品中,即使技巧有些困難,也不會出現不合理的指法。這一點正是身為名鋼琴家的李斯特,他的本質與特色。

這12首樂曲的調性,奇數號是大調,偶數號是其關係小調,各自分別移向五度下的調性。也就是依序為C大調-a小調-附有一個降記號的F大調-g小調-之後依此類推,到最後以附有五個降記號的降D大調-降b小調結束。

Liszt 李斯特12首超技練習曲06-幻影

心睿

附有<超技練習曲>這個可怕標題的這些樂曲,是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用名技、強烈驚人的技巧所寫成的作品。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就曾經描述:『這些樂曲恐怕只有李斯特本人演奏才能發揮其效果。』

第一次聽到這套曲集第1號<前奏曲>的人,恐怕就會被曲中可怕的技巧與驚人的表現感到驚愕。雖然只是一分鐘左右的短小樂曲,但已經具足所謂『絕技』的內涵。雖然不是全部樂曲都如此炫耀華麗,其中也有速度緩慢具備豐富詩情的樂曲,但演奏技巧困難是每一首曲子共同的現象。而在李斯特的鋼琴作品中,即使技巧有些困難,也不會出現不合理的指法。這一點正是身為名鋼琴家的李斯特,他的本質與特色。

這12首樂曲的調性,奇數號是大調,偶數號是其關係小調,各自分別移向五度下的調性。也就是依序為C大調-a小調-附有一個降記號的F大調-g小調-之後依此類推,到最後以附有五個降記號的降D大調-降b小調結束。

Liszt 李斯特12首超技練習曲07-英雄的

心睿

附有<超技練習曲>這個可怕標題的這些樂曲,是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用名技、強烈驚人的技巧所寫成的作品。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就曾經描述:『這些樂曲恐怕只有李斯特本人演奏才能發揮其效果。』

第一次聽到這套曲集第1號<前奏曲>的人,恐怕就會被曲中可怕的技巧與驚人的表現感到驚愕。雖然只是一分鐘左右的短小樂曲,但已經具足所謂『絕技』的內涵。雖然不是全部樂曲都如此炫耀華麗,其中也有速度緩慢具備豐富詩情的樂曲,但演奏技巧困難是每一首曲子共同的現象。而在李斯特的鋼琴作品中,即使技巧有些困難,也不會出現不合理的指法。這一點正是身為名鋼琴家的李斯特,他的本質與特色。

這12首樂曲的調性,奇數號是大調,偶數號是其關係小調,各自分別移向五度下的調性。也就是依序為C大調-a小調-附有一個降記號的F大調-g小調-之後依此類推,到最後以附有五個降記號的降D大調-降b小調結束。

Liszt 李斯特12首超技練習曲08-狩獵

心睿

附有<超技練習曲>這個可怕標題的這些樂曲,是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用名技、強烈驚人的技巧所寫成的作品。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就曾經描述:『這些樂曲恐怕只有李斯特本人演奏才能發揮其效果。』

第一次聽到這套曲集第1號<前奏曲>的人,恐怕就會被曲中可怕的技巧與驚人的表現感到驚愕。雖然只是一分鐘左右的短小樂曲,但已經具足所謂『絕技』的內涵。雖然不是全部樂曲都如此炫耀華麗,其中也有速度緩慢具備豐富詩情的樂曲,但演奏技巧困難是每一首曲子共同的現象。而在李斯特的鋼琴作品中,即使技巧有些困難,也不會出現不合理的指法。這一點正是身為名鋼琴家的李斯特,他的本質與特色。

這12首樂曲的調性,奇數號是大調,偶數號是其關係小調,各自分別移向五度下的調性。也就是依序為C大調-a小調-附有一個降記號的F大調-g小調-之後依此類推,到最後以附有五個降記號的降D大調-降b小調結束。

Liszt 李斯特12首超技練習曲09-回憶

心睿

附有<超技練習曲>這個可怕標題的這些樂曲,是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用名技、強烈驚人的技巧所寫成的作品。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就曾經描述:『這些樂曲恐怕只有李斯特本人演奏才能發揮其效果。』

第一次聽到這套曲集第1號<前奏曲>的人,恐怕就會被曲中可怕的技巧與驚人的表現感到驚愕。雖然只是一分鐘左右的短小樂曲,但已經具足所謂『絕技』的內涵。雖然不是全部樂曲都如此炫耀華麗,其中也有速度緩慢具備豐富詩情的樂曲,但演奏技巧困難是每一首曲子共同的現象。而在李斯特的鋼琴作品中,即使技巧有些困難,也不會出現不合理的指法。這一點正是身為名鋼琴家的李斯特,他的本質與特色。

這12首樂曲的調性,奇數號是大調,偶數號是其關係小調,各自分別移向五度下的調性。也就是依序為C大調-a小調-附有一個降記號的F大調-g小調-之後依此類推,到最後以附有五個降記號的降D大調-降b小調結束。

Liszt 李斯特12首超技練習曲10-甚激動的快板

心睿

附有<超技練習曲>這個可怕標題的這些樂曲,是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用名技、強烈驚人的技巧所寫成的作品。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就曾經描述:『這些樂曲恐怕只有李斯特本人演奏才能發揮其效果。』

第一次聽到這套曲集第1號<前奏曲>的人,恐怕就會被曲中可怕的技巧與驚人的表現感到驚愕。雖然只是一分鐘左右的短小樂曲,但已經具足所謂『絕技』的內涵。雖然不是全部樂曲都如此炫耀華麗,其中也有速度緩慢具備豐富詩情的樂曲,但演奏技巧困難是每一首曲子共同的現象。而在李斯特的鋼琴作品中,即使技巧有些困難,也不會出現不合理的指法。這一點正是身為名鋼琴家的李斯特,他的本質與特色。

這12首樂曲的調性,奇數號是大調,偶數號是其關係小調,各自分別移向五度下的調性。也就是依序為C大調-a小調-附有一個降記號的F大調-g小調-之後依此類推,到最後以附有五個降記號的降D大調-降b小調結束。

Liszt 李斯特12首超技練習曲11-黃昏的和聲

心睿

附有<超技練習曲>這個可怕標題的這些樂曲,是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用名技、強烈驚人的技巧所寫成的作品。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就曾經描述:『這些樂曲恐怕只有李斯特本人演奏才能發揮其效果。』

第一次聽到這套曲集第1號<前奏曲>的人,恐怕就會被曲中可怕的技巧與驚人的表現感到驚愕。雖然只是一分鐘左右的短小樂曲,但已經具足所謂『絕技』的內涵。雖然不是全部樂曲都如此炫耀華麗,其中也有速度緩慢具備豐富詩情的樂曲,但演奏技巧困難是每一首曲子共同的現象。而在李斯特的鋼琴作品中,即使技巧有些困難,也不會出現不合理的指法。這一點正是身為名鋼琴家的李斯特,他的本質與特色。

這12首樂曲的調性,奇數號是大調,偶數號是其關係小調,各自分別移向五度下的調性。也就是依序為C大調-a小調-附有一個降記號的F大調-g小調-之後依此類推,到最後以附有五個降記號的降D大調-降b小調結束。

Liszt 李斯特12首超技練習曲12-耙雪

心睿

附有<超技練習曲>這個可怕標題的這些樂曲,是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用名技、強烈驚人的技巧所寫成的作品。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就曾經描述:『這些樂曲恐怕只有李斯特本人演奏才能發揮其效果。』

第一次聽到這套曲集第1號<前奏曲>的人,恐怕就會被曲中可怕的技巧與驚人的表現感到驚愕。雖然只是一分鐘左右的短小樂曲,但已經具足所謂『絕技』的內涵。雖然不是全部樂曲都如此炫耀華麗,其中也有速度緩慢具備豐富詩情的樂曲,但演奏技巧困難是每一首曲子共同的現象。而在李斯特的鋼琴作品中,即使技巧有些困難,也不會出現不合理的指法。這一點正是身為名鋼琴家的李斯特,他的本質與特色。

這12首樂曲的調性,奇數號是大調,偶數號是其關係小調,各自分別移向五度下的調性。也就是依序為C大調-a小調-附有一個降記號的F大調-g小調-之後依此類推,到最後以附有五個降記號的降D大調-降b小調結束。

Mozart 莫札特第10號鋼琴奏鳴曲-第1樂章

心睿

十分討厭在故鄉薩爾茲堡工作的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1781年終於離開故鄉移居維也納,開始展開身為自由音樂家的活動。

在當時的音樂家都想在宮廷或教堂工作的情況下,以獨立音樂家身份生活是危險的賭注,但莫札特依然以鋼琴家兼鋼琴教師的身份活動,不久後他就進入新生活的軌道。莫札特就在這種情況下,在維也納時代,為自己與學生們寫下許多鋼琴曲,這首C大調鋼琴奏鳴曲就是其中之一。

此曲是一首非常輕快華麗的可愛作品,如此明朗的性格,也反映了當時維也納人們的音樂口味。

 

第一樂章
▶ 第二樂章
▶ 第三樂章 

Mozart 莫札特第10號鋼琴奏鳴曲-第2樂章

心睿

十分討厭在故鄉薩爾茲堡工作的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1781年終於離開故鄉移居維也納,開始展開身為自由音樂家的活動。

在當時的音樂家都想在宮廷或教堂工作的情況下,以獨立音樂家身份生活是危險的賭注,但莫札特依然以鋼琴家兼鋼琴教師的身份活動,不久後他就進入新生活的軌道。莫札特就在這種情況下,在維也納時代,為自己與學生們寫下許多鋼琴曲,這首C大調鋼琴奏鳴曲就是其中之一。

此曲是一首非常輕快華麗的可愛作品,如此明朗的性格,也反映了當時維也納人們的音樂口味。

 

▶ 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 第三樂章 

Mozart 莫札特第10號鋼琴奏鳴曲-第3樂章

心睿

十分討厭在故鄉薩爾茲堡工作的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1781年終於離開故鄉移居維也納,開始展開身為自由音樂家的活動。

在當時的音樂家都想在宮廷或教堂工作的情況下,以獨立音樂家身份生活是危險的賭注,但莫札特依然以鋼琴家兼鋼琴教師的身份活動,不久後他就進入新生活的軌道。莫札特就在這種情況下,在維也納時代,為自己與學生們寫下許多鋼琴曲,這首C大調鋼琴奏鳴曲就是其中之一。

此曲是一首非常輕快華麗的可愛作品,如此明朗的性格,也反映了當時維也納人們的音樂口味。

 

▶ 第一樂章
▶ 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 

Mozart 莫札特第11號鋼琴奏鳴曲-第1樂章

心睿

因終樂章附有『土耳其進行曲』,因此在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的鋼琴奏鳴曲中特別為人熟悉。

這首作品過去被認為受到法國的影響,但今日已重新認為與維也納有關。特別是終樂章的『土耳其風』音樂,可說最符合當時維也納聽眾的興趣。當時的奧斯曼‧土耳其,正是維也納人嚮往東方趣味的對象。因此,模仿土耳其軍樂隊的所謂『土耳其風』音樂,雖然不是真正的土耳其音樂,但在維也納卻特別受到喜愛。莫札特在這首奏鳴曲的前一年,已在歌劇<後宮誘逃>中,應用維也納的土耳其趣味,因此莫札特也進一步想在鋼琴奏鳴曲中帶入這種要素,為維也納人提供迎合這項趣味的新奏鳴曲。

 

第一樂章
▶ 第二樂章
▶ 第三樂章
 

Mozart 莫札特第11號鋼琴奏鳴曲-第2樂章

心睿

因終樂章附有『土耳其進行曲』,因此在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的鋼琴奏鳴曲中特別為人熟悉。

這首作品過去被認為受到法國的影響,但今日已重新認為與維也納有關。特別是終樂章的『土耳其風』音樂,可說最符合當時維也納聽眾的興趣。當時的奧斯曼‧土耳其,正是維也納人嚮往東方趣味的對象。因此,模仿土耳其軍樂隊的所謂『土耳其風』音樂,雖然不是真正的土耳其音樂,但在維也納卻特別受到喜愛。莫札特在這首奏鳴曲的前一年,已在歌劇<後宮誘逃>中,應用維也納的土耳其趣味,因此莫札特也進一步想在鋼琴奏鳴曲中帶入這種要素,為維也納人提供迎合這項趣味的新奏鳴曲。

 

▶ 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 第三樂章

Mozart 莫札特第11號鋼琴奏鳴曲-第3樂章

心睿

因終樂章附有『土耳其進行曲』,因此在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的鋼琴奏鳴曲中特別為人熟悉。

這首作品過去被認為受到法國的影響,但今日已重新認為與維也納有關。特別是終樂章的『土耳其風』音樂,可說最符合當時維也納聽眾的興趣。當時的奧斯曼‧土耳其,正是維也納人嚮往東方趣味的對象。因此,模仿土耳其軍樂隊的所謂『土耳其風』音樂,雖然不是真正的土耳其音樂,但在維也納卻特別受到喜愛。莫札特在這首奏鳴曲的前一年,已在歌劇<後宮誘逃>中,應用維也納的土耳其趣味,因此莫札特也進一步想在鋼琴奏鳴曲中帶入這種要素,為維也納人提供迎合這項趣味的新奏鳴曲。

 

▶ 第一樂章
▶ 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

Mozart 莫札特第12號鋼琴奏鳴曲-第1樂章

心睿

若與同時出版的A大調『土耳其進行曲』的華麗性,以及C大調奏鳴曲K330的明朗性相比,這首F大調作品或許可以說是有點土味的奏鳴曲。

但在理論性的結構與極為自然的音樂流動中,仍然可見多采多姿的表現設計。可以說是如實展現當時以獨立音樂家生活的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積極創作的成熟姿態。

 

第一樂章
▶ 第二樂章
▶ 第三樂章

Mozart 莫札特第12號鋼琴奏鳴曲-第2樂章

心睿

若與同時出版的A大調『土耳其進行曲』的華麗性,以及C大調奏鳴曲K330的明朗性相比,這首F大調作品或許可以說是有點土味的奏鳴曲。但在理論性的結構與極為自然的音樂流動中,仍然可見多采多姿的表現設計。可以說是如實展現當時以獨立音樂家生活的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積極創作的成熟姿態。

 

▶ 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 第三樂章

Mozart 莫札特第12號鋼琴奏鳴曲-第3樂章

心睿

若與同時出版的A大調『土耳其進行曲』的華麗性,以及C大調奏鳴曲K330的明朗性相比,這首F大調作品或許可以說是有點土味的奏鳴曲。但在理論性的結構與極為自然的音樂流動中,仍然可見多采多姿的表現設計。可以說是如實展現當時以獨立音樂家生活的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積極創作的成熟姿態。

 

▶ 第一樂章
▶ 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

Mozart 莫札特第14號鋼琴奏鳴曲-第1樂章

心睿

這首c小調奏鳴曲在1784年10月14日完成,採用c小調的調性,除了製造出異常緊張的氣氛外,結構上也十分緊密充實。翌年1785年出版時,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又將一首1785年5月20日作曲的c小調幻想曲K.475擺在此曲前面。因此常有人將兩曲合起來演奏。

換言之,自由的幻想曲與結構堅實的奏鳴曲組成一對的習慣,是來自莫札特自己的作法。如此兩曲組合而成的樂曲,的確可以感覺到c小調調性的緊張感,形成具有戲劇性連貫流動的大規模作品。當然,這兩首樂曲也可以各自獨立分開演奏。 本曲的受獻者泰麗莎‧范‧托拉特納是莫札特的學生,也是當時莫札特的房東呢!

Mozart 莫札特第14號鋼琴奏鳴曲-第2樂章

心睿

這首c小調奏鳴曲在1784年10月14日完成,採用c小調的調性,除了製造出異常緊張的氣氛外,結構上也十分緊密充實。翌年1785年出版時,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又將一首1785年5月20日作曲的c小調幻想曲K.475擺在此曲前面。因此常有人將兩曲合起來演奏。

換言之,自由的幻想曲與結構堅實的奏鳴曲組成一對的習慣,是來自莫札特自己的作法。如此兩曲組合而成的樂曲,的確可以感覺到c小調調性的緊張感,形成具有戲劇性連貫流動的大規模作品。當然,這兩首樂曲也可以各自獨立分開演奏。 本曲的受獻者泰麗莎‧范‧托拉特納是莫札特的學生,也是當時莫札特的房東呢!

Mozart 莫札特第14號鋼琴奏鳴曲-第3樂章

心睿

這首c小調奏鳴曲在1784年10月14日完成,採用c小調的調性,除了製造出異常緊張的氣氛外,結構上也十分緊密充實。翌年1785年出版時,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又將一首1785年5月20日作曲的c小調幻想曲K.475擺在此曲前面。因此常有人將兩曲合起來演奏。

換言之,自由的幻想曲與結構堅實的奏鳴曲組成一對的習慣,是來自莫札特自己的作法。如此兩曲組合而成的樂曲,的確可以感覺到c小調調性的緊張感,形成具有戲劇性連貫流動的大規模作品。當然,這兩首樂曲也可以各自獨立分開演奏。 本曲的受獻者泰麗莎‧范‧托拉特納是莫札特的學生,也是當時莫札特的房東呢!

Mozart 莫札特第15號鋼琴奏鳴曲-第1樂章

心睿

作曲年份為1788年。本曲被收藏於『小奏鳴曲集』中,是鋼琴學習者都會彈到的一首著名而可愛的奏鳴曲。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本人在自作的目錄中,就曾談到『本曲是為初學者而寫的小型鋼琴奏鳴曲』,因此一般推測是莫札特為教學而寫的作品。

本曲的演奏技巧簡單明快,非常符合初學者使用,但在簡潔中呈示出來的音樂性,卻表現出十足的莫札特個性,如實展現這是他圓熟時期的作品。這一點從此曲是與最後三大交響曲同時期所作,看得出來。

 

第一樂章:快板Allegro,C大調
第二樂章:行板Andante,G大調
第三樂章:輪旋曲,稍快板,C大調

Mozart 莫札特第15號鋼琴奏鳴曲-第2樂章

心睿

作曲年份為1788年。本曲被收藏於『小奏鳴曲集』中,是鋼琴學習者都會彈到的一首著名而可愛的奏鳴曲。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本人在自作的目錄中,就曾談到『本曲是為初學者而寫的小型鋼琴奏鳴曲』,因此一般推測是莫札特為教學而寫的作品。

本曲的演奏技巧簡單明快,非常符合初學者使用,但在簡潔中呈示出來的音樂性,卻表現出十足的莫札特個性,如實展現這是他圓熟時期的作品。這一點從此曲是與最後三大交響曲同時期所作,看得出來。 

 

第一樂章:快板Allegro,C大調 
第二樂章:行板Andante,G大調 
​第三樂章:輪旋曲,稍快板,C大調

Mozart 莫札特第15號鋼琴奏鳴曲-第3樂章

心睿

作曲年份為1788年。本曲被收藏於『小奏鳴曲集』中,是鋼琴學習者都會彈到的一首著名而可愛的奏鳴曲。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本人在自作的目錄中,就曾談到『本曲是為初學者而寫的小型鋼琴奏鳴曲』,因此一般推測是莫札特為教學而寫的作品。

本曲的演奏技巧簡單明快,非常符合初學者使用,但在簡潔中呈示出來的音樂性,卻表現出十足的莫札特個性,如實展現這是他圓熟時期的作品。這一點從此曲是與最後三大交響曲同時期所作,看得出來。 

 

第一樂章:快板Allegro,C大調 
第二樂章:行板Andante,G大調 
​第三樂章:輪旋曲,稍快板,C大調

Mozart 莫札特第17號鋼琴奏鳴曲-第1樂章

心睿

1789年4月到6月之間,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前往柏林訪問。在柏林宮廷舉行演奏的莫札特受到皇帝腓德烈‧威廉二世委託寫作六首弦樂四重奏曲,並受公主腓德烈克‧夏洛特‧烏爾利克委託寫六首『淺易的鋼琴奏鳴曲』。莫札特最後雖然沒有完成全部的委託創作,就撒手人寰,可是這個時期的他仍然留有三首弦樂四重奏曲與一首鋼琴奏鳴曲。

在1789年7月創作的這首D大調作品,長期以來雖然被認為是莫札特唯一為公主所寫的作品,可是這首莫札特最後創作的樂曲非但不是『淺易的作品』,反而是技巧相當困難的樂曲,充份顯示出淡薄且充實的圓熟作風,所以,很多人認為其實這首作品並非為腓德烈克公主所創作。

Mozart 莫札特第17號鋼琴奏鳴曲-第2樂章

心睿

1789年4月到6月之間,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前往柏林訪問。在柏林宮廷舉行演奏的莫札特受到皇帝腓德烈‧威廉二世委託寫作六首弦樂四重奏曲,並受公主腓德烈克‧夏洛特‧烏爾利克委託寫六首『淺易的鋼琴奏鳴曲』。莫札特最後雖然沒有完成全部的委託創作,就撒手人寰,可是這個時期的他仍然留有三首弦樂四重奏曲與一首鋼琴奏鳴曲。

在1789年7月創作的這首D大調作品,長期以來雖然被認為是莫札特唯一為公主所寫的作品,可是這首莫札特最後創作的樂曲非但不是『淺易的作品』,反而是技巧相當困難的樂曲,充份顯示出淡薄且充實的圓熟作風,所以,很多人認為其實這首作品並非為腓德烈克公主所創作。

Mozart 莫札特第17號鋼琴奏鳴曲-第3樂章

心睿

1789年4月到6月之間,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前往柏林訪問。在柏林宮廷舉行演奏的莫札特受到皇帝腓德烈‧威廉二世委託寫作六首弦樂四重奏曲,並受公主腓德烈克‧夏洛特‧烏爾利克委託寫六首『淺易的鋼琴奏鳴曲』。莫札特最後雖然沒有完成全部的委託創作,就撒手人寰,可是這個時期的他仍然留有三首弦樂四重奏曲與一首鋼琴奏鳴曲。

在1789年7月創作的這首D大調作品,長期以來雖然被認為是莫札特唯一為公主所寫的作品,可是這首莫札特最後創作的樂曲非但不是『淺易的作品』,反而是技巧相當困難的樂曲,充份顯示出淡薄且充實的圓熟作風,所以,很多人認為其實這首作品並非為腓德烈克公主所創作。

Mozart 莫札特第8號鋼琴奏鳴曲-第1樂章

心睿

這首奏鳴曲是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的曼汗‧巴黎旅行中,在巴黎所作。在這趟旅程中,不但莫札特原先的就職計畫失敗,他同行的母親也在巴黎去世,使莫札特受到悲慘的打擊。但這樣不幸的人生體驗,不但使莫札特變得更成熟,在當時的音樂先進地-曼汗與巴黎接觸到的新音樂,以及結識到許多音樂家的經驗,也使他的音樂性變得更為豐富。這首a小調奏鳴曲,就是展現莫札特這種成熟姿態的傑作。

有別於過去莫札特的奏鳴曲,這首作品是一首在小調的晦暗情緒中,展開充滿悲劇緊張感音樂的奏鳴曲,可以看出莫札特追求新奏鳴曲風格的企圖。其中嚴肅表情與晦暗的音調,一般都被解釋成與母親的過世有關。這樣的解釋正確與否無法證實,但充滿悲傷情感的本曲,與莫札特歷經的悲劇結合而成為一首令聽眾感動的作品,卻是無庸置疑的。

Mozart 莫札特第8號鋼琴奏鳴曲-第2樂章

心睿

這首奏鳴曲是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的曼汗‧巴黎旅行中,在巴黎所作。在這趟旅程中,不但莫札特原先的就職計畫失敗,他同行的母親也在巴黎去世,使莫札特受到悲慘的打擊。但這樣不幸的人生體驗,不但使莫札特變得更成熟,在當時的音樂先進地-曼汗與巴黎接觸到的新音樂,以及結識到許多音樂家的經驗,也使他的音樂性變得更為豐富。這首a小調奏鳴曲,就是展現莫札特這種成熟姿態的傑作。

有別於過去莫札特的奏鳴曲,這首作品是一首在小調的晦暗情緒中,展開充滿悲劇緊張感音樂的奏鳴曲,可以看出莫札特追求新奏鳴曲風格的企圖。其中嚴肅表情與晦暗的音調,一般都被解釋成與母親的過世有關。這樣的解釋正確與否無法證實,但充滿悲傷情感的本曲,與莫札特歷經的悲劇結合而成為一首令聽眾感動的作品,卻是無庸置疑的。

Mozart 莫札特第8號鋼琴奏鳴曲-第3樂章

心睿

這首奏鳴曲是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的曼汗‧巴黎旅行中,在巴黎所作。在這趟旅程中,不但莫札特原先的就職計畫失敗,他同行的母親也在巴黎去世,使莫札特受到悲慘的打擊。但這樣不幸的人生體驗,不但使莫札特變得更成熟,在當時的音樂先進地-曼汗與巴黎接觸到的新音樂,以及結識到許多音樂家的經驗,也使他的音樂性變得更為豐富。這首a小調奏鳴曲,就是展現莫札特這種成熟姿態的傑作。

有別於過去莫札特的奏鳴曲,這首作品是一首在小調的晦暗情緒中,展開充滿悲劇緊張感音樂的奏鳴曲,可以看出莫札特追求新奏鳴曲風格的企圖。其中嚴肅表情與晦暗的音調,一般都被解釋成與母親的過世有關。這樣的解釋正確與否無法證實,但充滿悲傷情感的本曲,與莫札特歷經的悲劇結合而成為一首令聽眾感動的作品,卻是無庸置疑的。

Prokofiev 普羅高菲夫第6號鋼琴奏鳴曲-第1樂章

心睿

自1923年的第五號鋼琴奏鳴曲以來,普羅高菲夫 (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有十幾年遠離了鋼琴奏鳴曲的創作。其間在1933年完成了他回歸祖國的願望。第六~第八號的三首鋼琴奏鳴曲,是他一口氣打破長期沈默顯示出這一個曲種顛峰的名作,三曲都是在1939年著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曲,因而被總括俗稱為『戰爭奏鳴曲』。

第六號鋼琴奏鳴曲是均整優美的四個樂章奏鳴曲。全曲把嘉禾舞曲風的第二樂章,以及優美歌唱俄羅斯風抒情旋律的第三樂章夾在中間,兩邊放置普羅高菲夫擅長的動態性音樂。

 

第一樂章
▶ 第二樂章
▶ 第三樂章
▶ 第四樂章

Prokofiev 普羅高菲夫第6號鋼琴奏鳴曲-第2樂章

心睿

自1923年的第五號鋼琴奏鳴曲以來,普羅高菲夫 (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有十幾年遠離了鋼琴奏鳴曲的創作。其間在1933年完成了他回歸祖國的願望。第六~第八號的三首鋼琴奏鳴曲,是他一口氣打破長期沈默顯示出這一個曲種顛峰的名作,三曲都是在1939年著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曲,因而被總括俗稱為『戰爭奏鳴曲』。

第六號鋼琴奏鳴曲是均整優美的四個樂章奏鳴曲。全曲把嘉禾舞曲風的第二樂章,以及優美歌唱俄羅斯風抒情旋律的第三樂章夾在中間,兩邊放置普羅高菲夫擅長的動態性音樂。

 

▶ 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 第三樂章
▶ 第四樂章

Prokofiev 普羅高菲夫第6號鋼琴奏鳴曲-第3樂章

心睿

自1923年的第五號鋼琴奏鳴曲以來,普羅高菲夫 (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有十幾年遠離了鋼琴奏鳴曲的創作。其間在1933年完成了他回歸祖國的願望。第六~第八號的三首鋼琴奏鳴曲,是他一口氣打破長期沈默顯示出這一個曲種顛峰的名作,三曲都是在1939年著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曲,因而被總括俗稱為『戰爭奏鳴曲』。

第六號鋼琴奏鳴曲是均整優美的四個樂章奏鳴曲。全曲把嘉禾舞曲風的第二樂章,以及優美歌唱俄羅斯風抒情旋律的第三樂章夾在中間,兩邊放置普羅高菲夫擅長的動態性音樂。

 

▶ 第一樂章
▶ 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

▶ 第四樂章

Prokofiev 普羅高菲夫第6號鋼琴奏鳴曲-第4樂章

心睿

自1923年的第五號鋼琴奏鳴曲以來,普羅高菲夫 (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有十幾年遠離了鋼琴奏鳴曲的創作。其間在1933年完成了他回歸祖國的願望。第六~第八號的三首鋼琴奏鳴曲,是他一口氣打破長期沈默顯示出這一個曲種顛峰的名作,三曲都是在1939年著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曲,因而被總括俗稱為『戰爭奏鳴曲』。

第六號鋼琴奏鳴曲是均整優美的四個樂章奏鳴曲。全曲把嘉禾舞曲風的第二樂章,以及優美歌唱俄羅斯風抒情旋律的第三樂章夾在中間,兩邊放置普羅高菲夫擅長的動態性音樂。

 

▶ 第一樂章
▶ 第二樂章
▶ 第三樂章
第四樂章

Prokofiev 普羅高菲夫第8號鋼琴奏鳴曲-第1樂章

心睿

普羅高菲夫 (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的第五號交響曲同年完成的這首鋼琴奏鳴曲,呈獻給晚年與普羅高菲夫一起生活的女性—密拉‧孟德爾頌,初演者是吉利爾斯 (Emil Gilels)。此曲與第七號鋼琴奏鳴曲形成對比,是相當柔軟溫和的樂曲。

記為『柔和行板(Andante dolce)』的第一樂章,雖然發展部有一時的揚起,但整體而言仍是慢速度沈靜的音樂,大大左右了本曲給人的印象。徐緩樂章在此也變得非常溫和。雖然同是三個樂章構成,但規模比第七號鋼琴奏鳴曲大許多,特別是終樂章尤其長大。

 

第一樂章
▶ 第二樂章
▶ 第三樂章

Prokofiev 普羅高菲夫第8號鋼琴奏鳴曲-第2樂章

心睿

普羅高菲夫 (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的第五號交響曲同年完成的這首鋼琴奏鳴曲,呈獻給晚年與普羅高菲夫一起生活的女性—密拉‧孟德爾頌,初演者是吉利爾斯 (Emil Gilels)。此曲與第七號鋼琴奏鳴曲形成對比,是相當柔軟溫和的樂曲。

記為『柔和行板(Andante dolce)』的第一樂章,雖然發展部有一時的揚起,但整體而言仍是慢速度沈靜的音樂,大大左右了本曲給人的印象。徐緩樂章在此也變得非常溫和。雖然同是三個樂章構成,但規模比第七號鋼琴奏鳴曲大許多,特別是終樂章尤其長大。

 

▶ 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 第三樂章

Prokofiev 普羅高菲夫第8號鋼琴奏鳴曲-第3樂章

心睿

普羅高菲夫 (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的第五號交響曲同年完成的這首鋼琴奏鳴曲,呈獻給晚年與普羅高菲夫一起生活的女性—密拉‧孟德爾頌,初演者是吉利爾斯 (Emil Gilels)。此曲與第七號鋼琴奏鳴曲形成對比,是相當柔軟溫和的樂曲。

記為『柔和行板(Andante dolce)』的第一樂章,雖然發展部有一時的揚起,但整體而言仍是慢速度沈靜的音樂,大大左右了本曲給人的印象。徐緩樂章在此也變得非常溫和。雖然同是三個樂章構成,但規模比第七號鋼琴奏鳴曲大許多,特別是終樂章尤其長大。

 

▶ 第一樂章
▶ 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

Rachmaninov 拉赫曼尼諾夫第2號鋼琴奏鳴曲-第1樂章

心睿

在二十世紀前半以代表性鋼琴家身份活躍的拉赫曼尼諾夫 (Sergei Rachmaninov, 1873-1943),雖然寫有無數的鋼琴曲,但其中僅留下兩首奏鳴曲,而且兩首都少有被演奏的機會。雖然曲中也有卓越的技巧與優美的抒情旋律,但拉赫曼尼諾夫天生的浪漫資質,似乎不太適合奏鳴曲的形式,特別是他的第一號鋼琴奏鳴曲。由於過於冗長,今天幾乎不被演奏。

相對的,這首第二號作品,由拉赫曼尼諾夫本人親自初演獲得了較好的評價,其中帶有哀愁的抒情風味與浪漫的熱情表現,也成為了俄羅斯時代拉赫曼尼諾夫的典型作品。但儘管如此,這首曲子全體還是冗長,在初演後經過近二十年的1931年,拉赫曼尼諾夫又把純粹技巧的部分大幅刪除,作出結構更明快更整齊的改訂版。

 

♪ 第一樂章
♪ 第二-三樂章

Rachmaninov 拉赫曼尼諾夫第2號鋼琴奏鳴曲-第2-3樂章

心睿

在二十世紀前半以代表性鋼琴家身份活躍的拉赫曼尼諾夫 (Sergei Rachmaninov, 1873-1943),雖然寫有無數的鋼琴曲,但其中僅留下兩首奏鳴曲,而且兩首都少有被演奏的機會。雖然曲中也有卓越的技巧與優美的抒情旋律,但拉赫曼尼諾夫天生的浪漫資質,似乎不太適合奏鳴曲的形式,特別是他的第一號鋼琴奏鳴曲。由於過於冗長,今天幾乎不被演奏。

相對的,這首第二號作品,由拉赫曼尼諾夫本人親自初演獲得了較好的評價,其中帶有哀愁的抒情風味與浪漫的熱情表現,也成為了俄羅斯時代拉赫曼尼諾夫的典型作品。但儘管如此,這首曲子全體還是冗長,在初演後經過近二十年的1931年,拉赫曼尼諾夫又把純粹技巧的部分大幅刪除,作出結構更明快更整齊的改訂版。

 

♪ 第一樂章
♪ 第二-三樂章

Schubert 舒伯特第14號鋼琴奏鳴曲-第1樂章

心睿

這是舒伯特 (Franz Schubert, 1797-1828)在鋼琴奏鳴曲中開拓自我境地最初獲得成功的作品。是他26歲時,繼『流浪者幻想曲』約三個月後的1823年二月所寫的作品,在這首奏鳴曲中華麗的鋼琴技巧已經銷聲匿跡,變成內省性的音樂。因為當時的舒伯特不但罹患不快之病,經濟也陷入窘困狀態。

如果把過去的鋼琴奏鳴曲看成是初期的奏鳴曲,那麼從此曲起就可視為中期的奏鳴曲。曲子是舒伯特死後的1839年出版,由維也納的狄亞貝里出版社呈獻給孟德爾頌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

 

第一樂章:適中的快板(Allegro giusto),a小調,奏鳴曲式。
▶ 第二樂章:行板(Andante),F大調。舒伯特的徐緩樂章中,最優秀的音樂之一。
▶ 第三樂章:活潑的快板(Allegro vivace),a小調,豪華強有力的終樂章。輪旋‧奏鳴曲式。

Schubert 舒伯特第14號鋼琴奏鳴曲-第2樂章

心睿

這是舒伯特 (Franz Schubert, 1797-1828)在鋼琴奏鳴曲中開拓自我境地最初獲得成功的作品。是他26歲時,繼『流浪者幻想曲』約三個月後的1823年二月所寫的作品,在這首奏鳴曲中華麗的鋼琴技巧已經銷聲匿跡,變成內省性的音樂。因為當時的舒伯特不但罹患不快之病,經濟也陷入窘困狀態。

如果把過去的鋼琴奏鳴曲看成是初期的奏鳴曲,那麼從此曲起就可視為中期的奏鳴曲。曲子是舒伯特死後的1839年出版,由維也納的狄亞貝里出版社呈獻給孟德爾頌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

 

▶ 第一樂章:適中的快板(Allegro giusto),a小調,奏鳴曲式。 
第二樂章:行板(Andante),F大調。舒伯特的徐緩樂章中,最優秀的音樂之一。 

▶ 第三樂章:活潑的快板(Allegro vivace),a小調,豪華強有力的終樂章。輪旋‧奏鳴曲式。

Schubert 舒伯特第14號鋼琴奏鳴曲-第3樂章

心睿

這是舒伯特 (Franz Schubert, 1797-1828)在鋼琴奏鳴曲中開拓自我境地最初獲得成功的作品。是他26歲時,繼『流浪者幻想曲』約三個月後的1823年二月所寫的作品,在這首奏鳴曲中華麗的鋼琴技巧已經銷聲匿跡,變成內省性的音樂。因為當時的舒伯特不但罹患不快之病,經濟也陷入窘困狀態。

如果把過去的鋼琴奏鳴曲看成是初期的奏鳴曲,那麼從此曲起就可視為中期的奏鳴曲。曲子是舒伯特死後的1839年出版,由維也納的狄亞貝里出版社呈獻給孟德爾頌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

 

▶ 第一樂章:適中的快板(Allegro giusto),a小調,奏鳴曲式。 
▶ 第二樂章:行板(Andante),F大調。舒伯特的徐緩樂章中,最優秀的音樂之一。 
第三樂章:活潑的快板(Allegro vivace),a小調,豪華強有力的終樂章。輪旋‧奏鳴曲式。

Schumann 舒曼第1號鋼琴奏鳴曲-第1樂章

心睿

德國浪漫派巨匠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就是以此曲真正誕生與古典奏鳴曲明確不同的浪漫派奏鳴曲。

在舒曼的三首鋼琴奏鳴曲中,也以第一號的此曲評價最高。雖然冗長不易演奏,但只要是演奏能力出眾的鋼琴家,就可以彈出美妙迷人的音樂魅力。

在舒曼寄給心愛的克拉拉舒曼 (Clara Schumann, 1819-1896)的信中,曾說這首奏鳴曲是『對妳唯一的內心吶喊』。在克拉拉父親的反對下,兩人不能相會的時期。克拉拉一直把此曲當作音樂會的演奏曲目,表示對舒曼永不變心,讓舒曼感到非常欣慰。

除了克拉拉能理解這首曲子外,其他人對此曲都感到非常吃力,直到鋼琴巨擘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十分美妙地演奏此曲時,據說舒曼才露出歡欣的笑顏。

 

第一樂章
▶ 第二樂章
▶ 第三樂章
▶ 第四樂章

Schumann 舒曼第1號鋼琴奏鳴曲-第2樂章

心睿

德國浪漫派巨匠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就是以此曲真正誕生與古典奏鳴曲明確不同的浪漫派奏鳴曲。

在舒曼的三首鋼琴奏鳴曲中,也以第一號的此曲評價最高。雖然冗長不易演奏,但只要是演奏能力出眾的鋼琴家,就可以彈出美妙迷人的音樂魅力。

在舒曼寄給心愛的克拉拉舒曼 (Clara Schumann, 1819-1896)的信中,曾說這首奏鳴曲是『對妳唯一的內心吶喊』。在克拉拉父親的反對下,兩人不能相會的時期。克拉拉一直把此曲當作音樂會的演奏曲目,表示對舒曼永不變心,讓舒曼感到非常欣慰。

除了克拉拉能理解這首曲子外,其他人對此曲都感到非常吃力,直到鋼琴巨擘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十分美妙地演奏此曲時,據說舒曼才露出歡欣的笑顏。

 

▶ 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 第三樂章
▶ 第四樂章

Schumann 舒曼第1號鋼琴奏鳴曲-第3樂章

心睿

德國浪漫派巨匠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就是以此曲真正誕生與古典奏鳴曲明確不同的浪漫派奏鳴曲。

在舒曼的三首鋼琴奏鳴曲中,也以第一號的此曲評價最高。雖然冗長不易演奏,但只要是演奏能力出眾的鋼琴家,就可以彈出美妙迷人的音樂魅力。

在舒曼寄給心愛的克拉拉舒曼 (Clara Schumann, 1819-1896)的信中,曾說這首奏鳴曲是『對妳唯一的內心吶喊』。在克拉拉父親的反對下,兩人不能相會的時期。克拉拉一直把此曲當作音樂會的演奏曲目,表示對舒曼永不變心,讓舒曼感到非常欣慰。

除了克拉拉能理解這首曲子外,其他人對此曲都感到非常吃力,直到鋼琴巨擘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十分美妙地演奏此曲時,據說舒曼才露出歡欣的笑顏。

 

▶ 第一樂章
▶ 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

▶ 第四樂章

Schumann 舒曼第1號鋼琴奏鳴曲-第4樂章

心睿

德國浪漫派巨匠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就是以此曲真正誕生與古典奏鳴曲明確不同的浪漫派奏鳴曲。

在舒曼的三首鋼琴奏鳴曲中,也以第一號的此曲評價最高。雖然冗長不易演奏,但只要是演奏能力出眾的鋼琴家,就可以彈出美妙迷人的音樂魅力。

在舒曼寄給心愛的克拉拉舒曼 (Clara Schumann, 1819-1896)的信中,曾說這首奏鳴曲是『對妳唯一的內心吶喊』。在克拉拉父親的反對下,兩人不能相會的時期。克拉拉一直把此曲當作音樂會的演奏曲目,表示對舒曼永不變心,讓舒曼感到非常欣慰。

除了克拉拉能理解這首曲子外,其他人對此曲都感到非常吃力,直到鋼琴巨擘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十分美妙地演奏此曲時,據說舒曼才露出歡欣的笑顏。

 

▶ 第一樂章
▶ 第二樂章
▶ 第三樂章
第四樂章

Schumann 舒曼小故事曲集-第1號

心睿

Novellet(單數)主要是指『短篇小說』之意,所以由八曲組成的<小故事曲集>Novelletten就是指『短篇小說集』。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可能是在音樂作品上最初使用這樣曲名的作曲家。

舒曼雖然未曾寫過敘事曲(Ballad)的鋼琴曲,但這個曲集卻是性格近似敘事曲的作品。<小故事曲集>中的八曲,全都採用三段曲式或輪旋曲形式寫成。在情緒與氣氛上八曲之間互有對比與關聯,唯獨主題性並沒有明顯的關聯。

第1曲是小故事曲集中,最受歡迎的作品。F大調,4/4拍子,指示為『清晰而強有力地』。

第1號
▶ 第2號
▶ 第3號
▶ 第4號
▶ 第5號
▶ 第6號
▶ 第7號
▶ 第8號
 

Schumann 舒曼小故事曲集-第2號

心睿

Novellet(單數)主要是指『短篇小說』之意,所以由八曲組成的<小故事曲集>Novelletten就是指『短篇小說集』。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可能是在音樂作品上最初使用這樣曲名的作曲家。

舒曼雖然未曾寫過敘事曲(Ballad)的鋼琴曲,但這個曲集卻是性格近似敘事曲的作品。<小故事曲集>中的八曲,全都採用三段曲式或輪旋曲形式寫成。在情緒與氣氛上八曲之間互有對比與關聯,唯獨主題性並沒有明顯的關聯。


第2曲:D大調、2/4拍子、三段曲式,指示為『極為快速華麗地』。前後樂段始終使用16分音符的音型,猶如不斷反復的練習曲一樣,到了中間部,情調一變而為『稍微緩慢而柔和地』,變成浪漫性的動態,發揮了前後互成對照之妙。中間部結束後,又回到前頭的情調與速度,最後以最初的樂型做結束。

 

▶ 第1號
第2號

▶ 第3號
▶ 第4號
▶ 第5號
▶ 第6號
▶ 第7號
▶ 第8號
 

 

Schumann 舒曼小故事曲集-第3號

心睿

Novellet(單數)主要是指『短篇小說』之意,所以由八曲組成的<小故事曲集>Novelletten就是指『短篇小說集』。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可能是在音樂作品上最初使用這樣曲名的作曲家。

舒曼雖然未曾寫過敘事曲(Ballad)的鋼琴曲,但這個曲集卻是性格近似敘事曲的作品。<小故事曲集>中的八曲,全都採用三段曲式或輪旋曲形式寫成。在情緒與氣氛上八曲之間互有對比與關聯,唯獨主題性並沒有明顯的關聯。


第3曲:『輕快而幽默地』。給人一種慧黠、詭笑靈動之感。樂曲內有『快速而粗獷』的中段。最後變成慢板而做平靜的結束。

▶ 第1號
▶ 第2號
第3號

▶ 第4號
▶ 第5號
▶ 第6號
▶ 第7號
▶ 第8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