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推手》由清華大學三研而立閱讀教育研究中心游婷雅、林玫伶兩位老師共同主持。
每月單週規劃新近文學或科普書籍,雙週則規劃經典名著,每月第五週更規畫跨界好書。
透過兩位主持人對書籍內容和寫作手法的導讀,帶領讀者進入文字的饗宴,讓聽眾更有意願打開一本書,並進而享受閱讀思考的樂趣。
2021.12月起,每週日晚間11點。
閱讀推手節目 新增【台廣大溪一台 AM621千赫】【大溪二台 AM1062千赫】播出,敬請鎖定收聽~
為大家介紹漫遊者出版、白水木翻譯的《化學課》這本小說。邦妮‧嘉姆斯所寫的這本小說在2022出版之後,立即被Apple TV Plus購買且改編成影集,由奧斯卡影后布麗拉森主演。這是一部節奏明快、富含趣味的小說,描寫1960、70年代的美國,女性角色受到嚴重的歧視,一位女性化學家該如何走入廚房又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呢?
為您介紹設計師J.ho的圖文書--《胖古人的古人好朋友》第2冊: 古文新世界,由許建崑教授監修,國語日報出版。古文都很無聊嗎?不不,你只是沒看出大神們的內心小劇場。胖古人是本書的講解擔當,這次feat.沈復、劉禹錫、孟子、司馬遷、羅貫中等大咖作家,跳出課本,用幽默方式講解自家作品,滿滿搞笑又微厭世的小劇場,讓古文又萌又有趣!
為您介紹由字畝文化出版的《少年國際選讀》。本書精選了20件世界大事的來龍去脈,主題囊括科技、環境、政治、文化、運動與生活;還有3大全球發燒議題,從議題到觀點,以臺灣視角剖析全球事件。本書由「少年國際事務所」創辦人馮季眉總策畫,邀請具有兒少國際新聞專業背景的團隊共同企畫製作。
為您介紹《少年讀聊齋志異》。《聊齋志異》是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刻劃人性百態,想像力豐富,具有極高的閱讀價值。未來出版社邀請以研究聊齋著稱的教授、本身亦是作家的馬瑞芳,精心挑選《聊齋志異》的五十個篇章加以編寫,分作《神奇的狐狸》、《筆墨裡的精靈》、《走進大千世界》三冊,為大家介紹其中最經典的故事!
要為大家介紹巴巴文化2023年出版、東華大學退休老師林偉信教授所寫的《什麼!為什麼?跟大小朋友談哲學》這本書。透過林偉信老師淺顯易懂的文字與實例說明,帶領大小朋友認識哲學思考的歷程以及一個好的思考需要具備的要素。是一本非常適合大人小孩一起閱讀並且做思考練習的好書。
為您介紹美國暢銷作家莎拉.潘尼帕克的作品《搶救野鳥的夏天》,由蘇雅薇翻譯,小麥田出版。閱讀本書是一場自我接納之旅,也是向環境學習的成長之旅,書中觸及什麼是「正常、不正常」、什麼是有價值的目標,也讓讀者感受到「為而不有」的生命哲學,同時向三個完全不同卻又充滿行動力的青少年學習不屈不撓。
為大家介紹由洪萬生教授審訂、和平國際文化翻譯且出版的《改變世界的數學圖鑑》這本科普圖文書。在圖文並茂下從人類史上數學發展的故事說起,將人類為了解決生活上的問題或促進更美好的生活而發展出來的數學概念與工具。有了數學做為科學的語言,人類的各項文明發展又更高一籌。是一本非常適合大人小孩一起閱讀的圖文書。
為大家介紹天下文化出版、丘宏義教授翻譯、K.C. Cole柯爾所撰寫的《數學與頭腦相遇的地方》這本出版26年的經典科普書。作者善用譬喻的方式精準且貼切的描述那些抽象難以理解的數學概念。透過生活中常見的事件,例如投資利率、風險評估與預測、選舉制度等...
為您介紹與《安妮日記》並列,以納粹時代為主題的最著名青少年讀物之一《弗里德里希:一個被消失的德國少年》,由德國學者與作家--漢斯.彼得.里希特著作,達姆插圖,周全翻譯,國語日報社出版。本書2023年在台出版,為首度中譯版,依循著1925年到1942年的時間軸,聚焦於集中營尚未建立、納粹黨正在崛起而至真正掌權的年代,透過兩位同齡男孩的生活故事,不說教、不做價值判斷,傳達出一種無能為力、看不見希望的,但令人心痛的時代故事。
為大家介紹小樹文化出版社出版、休‧羅夫汀所寫的《天才動物醫生杜立德》這本少年小說,翻譯者是陳柔含。出生在英國的美國作家休‧羅夫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所寫的家書,並非國仇家恨,而是奇思妙想的杜立德醫生故事,為的是還給孩子們一個純淨富想像力的世界。杜立德醫師系列的作品也在1923年獲得了紐伯瑞獎的肯定。
為大家介紹寶瓶文化出版社出版、簡偉駿所寫的《蘭嶼郵差》這本書。排灣族青年簡偉駿為愛定居蘭嶼,在蘭嶼賣咖啡、擔任郵務士。但是,這位郵差可不是一般的郵差喔!他身兼蘭嶼長者的居家關懷工作,用各種意想不到的方式與族人溝通、互動,將這份工作當成志業來完成。
為您介紹臺灣科普作家曾柏諺的作品《小怪獸備忘錄: 你不知道的動物生存技》,由徐維駿繪圖,國語日報社出版。所有動物都是獨一無二的「小怪獸」,有著我們不知道的小祕密。本書號召陸海空動物大集合,60種超吸睛小怪獸展現五花八門的生存技,透過作者生動幽默的文字,搭配用心的科學繪圖,讓大家輕鬆汲取跨界生物知識!
為您介紹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約翰‧史坦貝克1937年創作的作品《人鼠之間》,由蔡宗翰翻譯,如果出版社出版。這本書呈現了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勞工慘況,和他另外兩部作品《背水一戰》、《憤怒的葡萄》並稱為勞工三部曲。故事簡短卻充滿力與美,扣人心弦且讓人低吟不已。
為大家介紹寶瓶文化出版社出版、菲利普‧貝松所寫的《這不是社會新聞》這本書,翻譯者是許雅雯。法國作家菲利普‧貝松,獲獎無數,而且曾經為現任法國總統艾曼紐‧馬克宏寫過傳記。他所寫的這本《這不是社會新聞》,改編自真實故事,描述的是媽媽慘遭爸爸殺害的一對兄妹,當加害人與被害人都是至親時,該如何與創傷共存。
為大家介紹皇冠出版社出版、尼爾‧蓋曼所寫的《墓園裡的男孩》。尼爾‧蓋曼的作品被改編拍攝成多部膾炙人口的影片,像是美國眾神、睡魔、魔鬼神探等。2008年出版的《墓園裡的男孩》這本書更是讓他成為史上第一位一本書同時獲得美國紐伯瑞獎和英國卡內基獎的殊榮。
為您介紹劍橋大學哲學博士賽門‧隆斯塔夫的作品《為什麼你這樣想,他那樣做?日常倫理學的思辨與解答》,由馮奕達翻譯,麥田出版。本書探討每天生活裡我們所做的諸多決定,究竟經過了哪些「倫理」思考。例如「該不該疏遠難搞親戚」、「拿到不想要的禮物怎麼辦」這類小問題,也有「胚胎基因檢測」、「全球暖化」這類大問題,各種問題背後有哪些倫理思維在交互運作呢?
為大家介紹九歌出版社2020年出版、謝凱特所寫的《我媽媽做小姐的時陣是文藝少女》這本書。數次獲得林榮三文學獎、臺北文學獎的作家謝凱特,撰寫母親的成長經歷以及自己與母親之間的互動,甚至爭執,敘事風格貼近臺灣市井小民的生活,且略帶風趣。更重要的是,他透過親子關係劍拔弩張的故事進行許多深度思考。
為您介紹台灣文學作家陳幸蕙的作品《我的馬拉松故事》,由遠景出版。作者以溫暖的文字書寫如何跨越「我」這個最大的障礙,從一個素人跑者成為「終生跑者」的心路歷程;又如何將馬拉松精神貫徹在生活各個領域,讓人生從此不一樣。
為您介紹荷蘭著名的散文作家與詩人、敦.德勒根的作品《草蜢的幸福雜貨店》,由林敏雅翻譯,祖敷大輔插畫,未來出版社出版。本書開宗明義說,這是一家無所不賣的雜貨店,除了太陽、星星和月亮。接著透過59則精巧細膩又引人深思的動物故事,隱喻現實人生,是繼《刺蝟的願望》之後,再度以充滿哲思的文字,邀請讀者認識與面對最真實的自我。
為大家介紹天下文化2009出版的《100堂都會自然課——自然老師沒教的事》文字作者是大樹文化創始人張蕙芬,攝影作者是黃一峰,繪圖作者是林松霖。百科全書圖鑑式的精緻圖書,以全年12個月份作為分類,帶臺灣讀者們認識自己生活周遭常見的動植物。讓我們一起讀這本書,帶著這本書去公園散步,認識一下這些在世界與我們共存的生物生態吧!
為您介紹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林玫君教授的作品《玉山史話》,由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出版,本書並獲得第一屆綠芽獎的殊榮。作者參考古今中外有關玉山的文獻、史料,蒐集百年來許多珍貴的影像圖說,以十個章節鉅細靡遺的敘述在玉山發生過的點點滴滴,這是玉山歷史的故事書,更是臺灣山岳文化的縮影史。喜歡玉山、曾經登頂或準備前往的聽眾,都值得一讀。
為大家介紹199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波蘭女詩人辛波絲卡。我們透過臉譜出版社2023年出版《辛波絲卡:詩、有紀念性的破銅爛鐵,以及好友和夢》,還有大塊文化2021出版的《辛波絲卡:拼貼人生》兩本書,一本是傳記,另一本則是圖文小說。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和電影《紅色情深》都是受到她的詩作所啟發。
為您介紹加拿大作家蒙哥馬利的作品《紅髮安妮》,又譯為《清秀佳人》,由張鈞涵翻譯,漫遊者文化出版。以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為創作背景、出版於1908年的《紅髮安妮》是文學史上最受歡迎的少女成長故事,女主角安妮更被譽為「世界上最受喜愛的紅髮女孩」,本書不僅是青少年的成長小說,大人也能重溫、從中找到歷久不衰、永恆的意義。
今天要閱讀兩本繪本,分別是格林文化出版、朱自清所寫的《背影》以及水滴文化出版、謝爾‧希爾弗斯坦的《愛心樹》,這兩則故事都是多年來一直被收錄進中小學課文的經典之作。然而,如果你還以為它們的主旨分別是「父愛」和「母愛」的意象,那你就讀錯了!
要為您介紹臺灣商務出版、鹿橋所寫的《人子》這本書。以《未央歌》一書聞名的鹿橋先生,在《人子》這部故事集中收錄了他所創作的13則故事。堪稱華文世界的近代寓言故事代表。隨著故事的鋪陳、脈絡,帶領我們深思背後深刻的意涵。
要為您介紹西班牙當代作家,也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胡安.拉蒙.希梅內斯的代表作《小毛驢與我》,由黃新珍翻譯,漫遊者文化出版。本書作者費時七年,以詩人第一人稱,描述他跟小毛驢「小普」遊走在家鄉西班牙小鎮莫格爾,對小普分享的所見所聞。書中的自然風光、生死議題,及所使用的文學手法,使本書對每個年齡層的讀者都能產生安靜的、心靈的力量。
介紹榮獲三次美國紐伯瑞文學獎的《紐約時報》暢銷作家珍妮佛.霍姆的作品,《第十四條金魚》,由劉清彥翻譯,小天下出版。本書描述一位科學家的外公因發現一種特殊水母,找到重返青春的關鍵,然後和11歲的孫女艾麗交會,激盪出許多值得思考的科學與生命議題,翻轉了彼此的人生。
為大家介紹適合在寒假期間以及春節假期,大人、小孩一起閱讀的《BBC專家為你解答:熱門議題背後的科學》這本書。想知道「COVID19封城後帶來了什麼好處?」、「寵物貓應該關在家裡,不該自由外出嗎?」還有,「Elon Musk致力研發的Neuralink腦部植入裝置有什麼爭議?」
為您介紹被譽為五四以來最偉大的小說之一《家變》,作者是台灣作家王文興教授,由洪範出版社出版。本書具有爭議性與傳奇性,出版以來 ,台灣文學界曾經開過多次座談會,發表過多篇文章來討論。
要為大家介紹蔚藍文化出版的《台灣鐵道》以及三民書局出版的《新時代的減碳行動》。這兩本都是精心策劃、設計的繪本。透過鐵道的發展認識台灣的歷史與地理人文,透過各種因應碳排放量遽增的行動以及背後的科學知識,瞭解具體可行的方案。非常適合大小朋友一起閱讀,共度假期。
本周為大家繼續介紹遠流出版社出版、王鴻祥等人翻譯,認知心理學先驅唐納‧諾曼所寫的《情感@設計》這本書。作者在書中特別強調情感在所有設計產品中的重要性。正向情緒讓我們思路拓寬,負向情緒幫助我們專注集中。運用這些大腦認知處理的特性,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設計。
本週為您介紹非營利媒體《少年報導者》團隊的作品《戰爭與我們的距離》,由商周出版。本書將帶領讀者從一顆子彈看俄烏戰爭,一隻病毒看病毒戰爭,一枚火箭看太空戰爭、一張紙鈔看貨幣戰爭、一場考試看升學戰爭,透過全球5種熱戰的新聞深度報導、資訊圖解,帶領讀者培養國際視野、媒體識讀能力。
週六上午十點,要為大家介紹遠流出版社出版、王鴻祥、翁鵲嵐、鄭玉屏和張志傑翻譯,認知心理學先驅唐納‧諾曼所寫的《情感@設計》這本書。作者從物品的設計切入,讓讀者透過有趣的例子和淺顯易懂的說明認識人類訊息處理的不同層面,瞭解為什麼有些設計讓人一眼就愛上,愛上之後就覺得特別好用。
要為您介紹美國作家金柏莉.布魯貝克.伯萊德利的作品《天堂倒著寫》,由謝孟蓉、江坤山翻譯,未來出版社出版。本書榮獲美國紐伯瑞文學獎銀獎,是一部涉及吸毒成癮、校園霸凌、兒少性侵、自殺未遂、寄養家庭等多重議題的小說,透過書中的角色告訴有類似遭遇的人:說出來,然後有耐心、戰鬥、堅信一定可以痊癒。
本集為大家介紹由影帝湯姆漢克斯主演、電影《超難搞先生》的原著小說《明天別再來敲門》,這本書是瑞典作家菲特烈‧貝克曼所寫的、中文版是天培出版社出版、顏志翔翻譯。適逢妻子離世、被迫退休,覺得不再被世界需要的歐弗,把一切打理就緒,準備告別明天,卻陸續有需要他的人來敲門尋求幫助、甚至感謝他的協助。
本集為大家介紹采實文化出版、林力敏翻譯、愛爾蘭詩人大衛‧懷特所寫的《撫慰人心的52個關鍵詞》這本書。作者挑選了52個日常生活的用詞來書寫,在短短的篇幅中將一個詞彙所帶出來的社會價值觀與文化一語道破,再從另一種更深刻、更回歸到詞彙原義的角度療癒讀者。
本集要為您介紹《小公民大思辨》,由國語日報出版。本書共分上下冊,上冊聚焦比答案更重要的15個生活思考練習;下冊則是15個公民議題討論。想一想,做錯事,只要說聲對不起就沒事了嗎?出於善意、為對方著想的話,可以說「善意的謊言」嗎?能者應多勞,「非能者」躺平就好?本書以實際例子引導讀者「如何思考」、「分析問題」及「理性溝通」。打破習以為常、拒絕理所當然
為大家介紹193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劇作家尤金‧歐尼爾在1940年所創作的短篇作品《一隻狗的遺囑》這本書。「親愛的主人,再養一隻狗,將給我的愛給牠!」歐尼爾透過愛犬的口吻來安慰妻子的悲傷,同時也療癒了所有經歷愛犬離世的讀者,把愛繼續傳下去。
為您介紹日本小說家小川洋子的作品《小鳥》,由高詹燦翻譯,木馬文化出版。本書於2012獲得日本藝術選獎 文部科學大臣獎,可說是一部聲音小說,寫出小鳥叔叔和大他7歲、自創語言但幾乎無人能懂的哥哥,帶著遺憾卻又動人的生命篇章。不論是多麼微小、多麼沉默的生命,「存在」就是最重要的事。作者為無法發聲的人寫了這本書,讓縱使飽嘗失去與失落的人生,仍能在最平凡最單純中,感受到生的幸福與喜悅。
周六上午10:00,要為您介紹台灣大動物臨床獸醫師龔建嘉(阿嘉)的作品,這是他和紀錄片導演柯智元合作撰文的《大動物小獸醫—做牛做馬的出診人生》,由遠流出版。本書剖析阿嘉當獸醫的心路歷程,還有生命中重要的動物診治經驗與體悟,並寫下過往老獸醫、土師傅的生命傳承,精彩又感人!
週六上午十點,要為大家介紹字畝文化2023年出版、河馬教授張文亮撰寫的《來自北海道的科學家:14位改變臺灣的日籍開拓者》這本書。履獲金鼎獎、吳大猷科普獎的台大教授張文亮,這次直達北海道探查第一手歷史資料撰寫本書。
為大家介紹心靈工坊出版、韓良憶翻譯、丹‧米爾曼在1980年所寫的《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這本經典的半自傳小說。米爾曼是一位履獲世界體操金牌的運動選手,會讀書又善運動的他,卻經常感到空虛、失眠,在遇見一位加油站員工不斷與他提問、對話之後,讓他的生命起了重大的變化。
為您介紹台灣作家褚士瑩的作品,由大田出版的《別慌,一天只做三件事就好》。作者除了全職NGO工作以外,還計畫不同的挑戰、旅行、學習,保持運動習慣,不拖稿出版新書。這一切代表行動力、高效率。本書則是作者從展開一場檢視生命中重要事物的反思之旅開始,用「慢下來」提升生活品質,並在每個生活的瞬間,溫柔地對待自己。
為您介紹台灣鄉土文學作家曾寬的作品,由余昭玟、陳志峰兩位教授主編、遠景出版的《曾寬散文精選集》。本書是屏東大學中文系與地方文學的美好聯結,在曾寬先生80歲高壽逝世後,整理其作品,出版系列文集,本書是第3集。作者以尊崇的心靈、素樸的文字,標誌出地方鄉土的獨特性,注重客家歷史文化的傳承,並含有豐富的地誌史料。
為大家介紹兩本與燈塔有關的書。一本是遠流出版社2023年出版西班牙作家荷西‧馬西亞斯所著的《燈塔之書:在世界的角落發現光》,還有第二本是由貓頭鷹出版、沈文台所著的《臺灣燈塔圖鑑》,這兩本書讓身為海島國公民的我們,對燈塔的認識增加許多。藉由這兩本書,可以讓我們透過燈塔認識航海歷史。
本周為您介紹美國作家沙林傑的作品,由施咸榮、祁怡瑋翻譯、麥田出版的《麥田捕手》。《麥田捕手》自1951年發表以來,超越60年依然不減捕手熱,當時曾一度遭學校及圖書館列為禁書,如今是許多美國學校指定的經典讀物。書中透過主角霍爾頓漫無目的在外遊蕩的視角,觸動許多青少年騷亂不安的心靈。
介紹時報出版,蔣勳的新書《五行九宮——母親的料理時代》。作者回憶幼時,母親帶著他採買與料理時,教導他種種的自然與平衡及庶民文化。於是他運用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相剋的概念、強調食用當地當季的食材、不過度料理的理念,再加上佳餚氣味變化萬千的九宮象徵,撰寫出本書來向母親致敬。
本周為您介紹日本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的作品,由劉姿君翻譯,木馬文化出版的《伊豆的舞孃》。〈伊豆的舞孃〉是川端康成以自身年少時的伊豆旅行回憶,寫就的家喻戶曉成名之作。作家寫出了青年心中孤獨而澄澈的初戀,成了日本近代文學史上永恆的青春之書。
本周大家介紹由聯經出版社2023年出版,李芃翻譯,美國作家詹姆士加納將近30年前所寫的《從前從前,公主逃離了城堡》這本書,原文書名是《政治正確的睡前故事》。作者詹姆士加納將15則經典童話故事改寫成「政治正確」的版本,讓我們透過熟悉的童話思考嚴肅的各種偏見與歧視的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