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古典音樂殿堂

邁入古典音樂殿堂是個老少咸宜,也是個對想要進入古典音樂中探索細節的聽友們一個入門卻又能夠逐級往上提升聆賞內容與難度的最佳節目。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1
吳家恆 / 劉岠渭
【邁入古典音樂殿堂】11-音樂的調性、音階的變化
1:00:12
317

從音樂的調性、音階的變化就會讓我們感受到音樂的微妙變化。例如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的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當中的第一樂章其實是大調,可是在某一個地方突然進入小調,在那裡我絕對相信各位朋友一定會感受到那邊的音樂氛圍突然暗了下來。   

我們可以從德弗札克 (Antonín Dvořák, 1841-1904)的悲歌(Dumka)舞曲當中,聽到屬於東歐特有的調性瞬間轉換的現象,會感覺到音樂是忽悲忽喜的感覺,那是因為音樂調性頻繁在轉換的原故,大調會覺得比較舒坦、有亮光,也許瞬間就進入小調,會覺得一下眉頭就皺了起來,這是東歐音樂常有的特色,德弗札克的音樂在一直反覆的同時,他增加樂器也增加聲音的力度,那也是從暗間瞬間到亮的一種感覺。   

聽音樂的態度很簡單,專注的聽跟著音樂走,你可以發現自己的心情也隨著音樂上上下下,我們從德弗札克的小奏鳴曲第二樂章中,聽到音樂的調性持續在變化,語氣就時而悲傷時而歡樂,我們可以發現一開始還算平順,到某個地方又突然暗了下來,接著就進入一段很亮很亮的音樂,可以聽到鋼琴用比較高的音域演奏出放射的光芒,小提琴也用短弓挑出那些音符來,當帶著舞曲風味的音樂過去後,又沉了下來,變化是非常極端的,這是第二樂章中很美的一段,它的美來自於調性的變化所帶來光影的交錯。   

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的小提琴與大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的開頭時,是很單純的旋律,在後來這個旋律開始反覆的時候,同樣的旋律開始由不同的樂器去串連,樂器本身的音色不同,這個也會有不一樣的彩度。馬勒 (Gustav Mahler, 1860-1911)的第二交響曲第二樂章,同樣的旋律後面又在出現的時候,句子好像被拉長,在被拉長的地方你好像聽到一閃一閃的光芒,這是一個可以形容很可愛的一段音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