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法國大革命

自由 平等 博愛。一場「法國大革命」風起雲湧,改變了法國及全歐洲。在這漫漫長路的革命期間,藝術家、音樂家也在作品中體現這三大精神。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1
張堯
人物:貝多芬
47:31
131

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是集古典主義大成,並一手開啟浪漫主義音樂的德意志作曲家,也是鋼琴演奏家。自1814年開始他的聽力急劇下降,於是放棄了鋼琴演奏和指揮,但卻堅持創作:被譽為最偉大的作品幾乎都是在雙耳全聾時創作的。

貝多芬音樂的豐富戲劇性、慷慨激昂的情緒、高亢的音調、頑強的節奏等,皆與法國大革命音樂藝術相似,如《雷奧諾拉序曲》、《艾格蒙序曲》、《克里奧蘭序曲》等法國序曲風格,甚至是他聽聞拿破崙稱帝而在盛怒之下所撕毀的第三號交響曲《英雄》,都顯示出法國大革命對貝多芬的影響。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貝多芬也沉浸在革命的激情中,而法國大革命對貝多芬產生的影響有:信仰共和制,熱愛「自由、平等、博愛」,推崇人民、鬥爭、勝利,以及把此種信念當成奮鬥目標。

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是向人們宣告:人是自身命運的主人,而人生奮鬥的過程則是如此,從絕望到鬥爭、從鬥爭到平靜、從平靜到勝利的凱旋與歡樂。這反映了貝多芬個人信念,以及那時代大多數人們的心聲。

精彩內容,請聽張堯的分享

♪ 白遼士 (Hector Berlioz, 1803-1869) 逝世150年紀念
♪ 法國大革命對貝多芬音樂的影響
蕭邦憤怒的革命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整理編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