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星光大道

古典星光大道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Showing 101 to 140 of 140 (3 Pages)

華格納 (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

節目部

開啟嶄新音樂創作風格的華格納 (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西元1813年5月22號,出生於德國萊比錫。求學時期的華格納,對於音樂、哲學與戲劇特別偏愛,14歲即完成了一部戲劇作品《萊巴德和阿德萊達》。15歲時,華格納在聆聽了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的《第七號交響曲》之後,受到極大的震撼,決心要成為一位作曲家,於是開始嘗試譜曲。

然而,華格納的創作始終得不到賞識。經濟困窘加上生性揮霍,財務狀況屢傳危機的華格納,直到西元1864年,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將他延聘到慕尼黑,生活才得以改善。對華格納相當賞識的路德維希二世,甚至下令為他在當地興建一座歌劇院,然而,這項計畫並未獲得其他大臣的支持。在這樣的情況下,華格納前往拜魯特另建劇院。西元1876年8月13號,首屆拜魯特音樂節展開,華格納著名的作品《尼貝龍指環》被分成四天演出,吸引了當時的王公貴族與歐洲名流出席,可謂盛況空前。此後十年,歐洲掀起了一陣狂熱的華格納旋風。

十九世紀後半葉的樂壇,可說是華格納的天下,他創新的歌劇 (Opera)風格,改變了既有的音樂形式。西元1883年2月13號,華格納因心臟病發過世,享年70歲。在他死後,拜魯特的華格納音樂季依舊每年舉行,由各地一流的樂團輪番演出他的作品。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威爾第 (Giuseppe Verdi, 1813-1901)

節目部

相較於致力歌劇 (Opera)改革的華格納 (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與他同年出生的威爾第 (Giuseppe Verdi, 1813-1901),則是將義大利歌劇推向另一個巔峰。西元1813年10月10號,威爾第誕生於義大利,自小即顯露出對音樂的喜愛。十二歲那年,威爾第獲得當地一位富商巴雷齊的援助,正式開始學習作曲,之後,巴雷齊更資助他到米蘭深造,甚至將女兒嫁給當時還默默無名的威爾第。

西元1839年,威爾第的第一部歌劇作品《奧貝托》於史卡拉歌劇院上演,大受好評。然而,就在他的才華開始嶄露頭角之際,厄運也降臨到他的身上。短短兩個月內,威爾第遭逢一雙兒女與妻子相繼去世的打擊,他忍著悲痛履行合約,創作喜歌劇 (Opera buffa)《一日國王》,卻慘遭批評。在朋友的鼓勵下,沮喪的威爾第繼續他的創作之路,而隨後歌劇《納布果》的成功,使得他的名聲傳遍了整個歐洲。

在歌劇《納布果》之後,威爾第陸續創作出許多歌劇佳作。然而,真正讓威爾第在歌劇地位上屹立不搖的,則是他的三部經典劇作-《弄臣》、《遊唱詩人》與《茶花女》。除了歌劇以外,威爾第的《安魂彌撒曲》,也被認為是偉大的聖詠管弦樂傑作之一,可與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的《安魂曲》及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的《德意志安魂曲》互相媲美。西元1901年1月27號,威爾第病逝於米蘭,史卡拉歌劇院甚至因此停演一個月,以悼念這位偉大的歌劇作曲家。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

節目部

鋼琴演奏技巧出神入化的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西元1811年10月12號出生於匈牙利。李斯特的父親熱愛音樂,並有相當水準的琴藝。在父親的啟蒙下,李斯特很快就嶄露才華,七、八歲便能即興演奏。隨後,他獲得貴族贊助,赴維也納深造,師從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的弟子徹爾尼 (Carl Czerny, 1791-1857),並與薩利耶里 (Antonio Salieri, 1750-1825)學習作曲。

華格納 (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同屬德國新浪漫樂派先驅的李斯特,在十九世紀當時建立了風格華麗的炫技演奏典範。除了在琴藝上的精湛技巧外,李斯特同時也是一位卓越的作曲家、指揮家與作家。喜愛文學的李斯特,甚至把音樂與文學相融,創造出全新的樂曲形式──「交響詩 (Symphonic Poem)」,並影響了包含理查‧史特勞斯 (Richard Strauss, 1864-1949)等的後輩音樂家。

李斯特一生四處漂泊,舉行了一場又一場的演奏會,足跡遍及歐洲各地,在當時造成一股旋風。他一生創作了多首經典傳世之作,作品範圍幾乎涵蓋了所有類型,包含《浮士德交響曲》、《梅菲斯特圓舞曲》、《匈牙利狂想曲》、《帕格尼尼大練習曲》、《愛之夢》……等。晚年的李斯特,熱心於宗教活動,並在德國、奧地利、匈牙利和義大利各處奔走授課,幫助許多年輕音樂家,如葛利格 (Edvard Grieg, 1843-1907)德布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鮑羅定 (Alexander Borodin, 1833-1887)……等,為普及音樂作出了相當大的貢獻。西元1886年7月31號,李斯特因感染肺炎過世,享年75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

節目部

十九世紀德國浪漫樂偉大作曲家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於西元1810年6月8號,出生於薩克森的茲維考。和同時期大多數早熟的音樂家不同,舒曼的音樂啟蒙過程,主要多是靠自學而成,18歲以前,未受過正式的音樂訓練。西元1830年,原本學習法律的舒曼,立志成為一名音樂家;並在同年,正式發表了他的第一首作品──《阿貝格變奏曲》。

舒曼在指揮、演奏或音樂教育方面,並沒有很突出的表現,倒是在作曲與樂評上的成就,讓他得以在音樂史上建立起不朽的地位。西元1834到1844年間,舒曼創辦了《新音樂雜誌》,撰寫大量樂評,獲得許多愛樂人士的信賴與好評。同時,他也對同一時期的音樂家讚譽有加,這當中包含了蕭邦 (Frederic Chopin, 1810-1849)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等人。

提到舒曼,很難不讓人聯想到他的妻子──鋼琴家克拉拉舒曼 (Clara Schumann, 1819-1896)。西元1840年,舒曼在幾經波折後,終於與苦戀多年的克拉拉結婚。婚前的舒曼,創作多以鋼琴曲為主,而婚後則進入了創作的旺盛期,作品包含各種類型的聲樂及器樂創作。舒曼在譜寫了《兒時情景》及《女人的愛與生命》等名曲之後,精神上開始出現狀況。西元1854年,舒曼跳入萊茵河企圖自殺,後來雖被救起,但此後病情日益惡化,甚至住進精神病院療養,一直到西元1856年7月29號病逝,享年46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孟德爾頌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

節目部

有別於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舒伯特 (Franz Schubert, 1797-1828)的貧病交加,1809年2月3號出生於德國漢堡的孟德爾頌,可謂集天賦、名聲、財富於一身的天之驕子。孟德爾頌的祖父是德國著名的哲學家,而父親則是富有的銀行家,從小,孟德爾頌就在富裕的環境中長大,接受良好的音樂教育。

孟德爾頌自小便展露出音樂才華。9 歲第一次公演,11 歲開始作曲,17歲時創作名曲《仲夏夜之夢》。1829 年,他不顧當時音樂權威的反對,親自指揮演出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的《馬太受難曲》。這是巴哈死後 79 年,第一次被公開演出。也因為這次的演出,使得大家開始注意巴哈。自此,巴哈的音樂逐漸在世界各地的音樂會中被演出。

1847年5月,與孟德爾頌感情深厚的姊姊芳妮不幸逝世,孟德爾頌獲知消息後,因過度悲慟而一病不起,於同年11月4號,病逝於萊比錫。在孟德爾頌短暫的一生中,有許多時間與萊比錫有著密切的關聯。他首先以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指揮之姿出現,使得這個交響樂團成為歐洲第一流的樂團,後來他又與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合作,創立萊比錫音樂學院,而這兩個機構,在往後的古典樂界中,均有著極高的榮譽。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蕭邦 (Frederic Chopin, 1810-1849)

節目部

一生傾注心力於鋼琴曲創作的蕭邦,於1810年3月1號出生於波蘭。極早嶄露才華的蕭邦,在7歲時,創作出第一首樂曲——G小調《波蘭舞曲》。然而當時的波蘭,正遭受俄國的蠶食鯨吞,處於這個時代的蕭邦,無論在人格或其作品上,都反映出深刻的民族情感。

1830年,在不堪俄國的統治壓迫下,波蘭首都華沙掀起了抗暴行動,蕭邦在父母與老師的力勸下,離開了局勢不穩的祖國,前往維也納。隔年,華沙叛亂被俄國軍隊鎮壓佔領,消息傳來,蕭邦在悲憤之餘,創作了C小調《第十二號練習曲》,這首曲子因此也被稱為《革命練習曲》。

在這場併吞的戰事中,親俄的奧地利當局開始對波蘭人民採取敵視的態度,在情勢逼迫下,蕭邦只好遠赴巴黎再求發展。此時的巴黎,無論在各方面都充滿了自由奔放的浪漫主義氣息,蕭邦也在此時結識了包含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及孟德爾頌等人的音樂家,重新展開了他燦爛的演奏及創作生涯。然而,體弱多病的蕭邦,卻在前往巴黎的途中,感染了肺結核,受到此一疾病的長期侵擾,使得蕭邦在精神及肉體上皆承受了難以言喻的痛苦,最終,蕭邦於1849年10月17號,在親友的環顧下,結束了他39年的短暫生命。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葛令卡 (Mikhail Glinka, 1804-1857)

節目部

自17世紀末期全面西化以來,俄國音樂受到德奧音樂與義大利歌劇 (Opera)等外來音樂的影響,致使本土音樂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的箝制。就在此危急存亡之秋,葛令卡的出現為俄國音樂扭轉了情勢,進而打開新局。

出生於1804年的葛令卡,10歲時才對音樂產生興趣。而在學習音樂與創作生涯的早期,他是一位全然的西化主義者。直到24歲那年,葛令卡辭去了政府公職全心投入音樂創作。此時的他結識了俄國詩人普希金,長期關注俄國本土文化的普希金給葛令卡帶來了不少的影響,雖然在這段期間葛令卡周遊歐洲各國學習吸收西歐各樂派的音樂風格,但他始終未能忘情普希金帶給他的鄉土文化薰陶與啟發。

30歲那年,葛令卡著手創作了第一部改編自俄國歷史故事、並全由俄文所演唱的歌劇《伊凡.蘇沙寧》,這不僅奠定了葛令卡成為俄國音樂之父的基礎,同時也喚起俄國音樂圈對於本土文化的重視。隨著《伊凡.蘇沙寧》的成功,葛令卡隨即創作他的第二部歌劇《路斯蘭與魯蜜拉》,雖然在首演時並未受到如《伊凡.蘇沙寧》那般的歡迎,但卻也是藝術價值崇高的經典。

接連兩部歌劇的發表讓葛令卡在歐洲知名度大增。之後的他再度前往西歐旅行,此行除了認識了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白遼士 (Hector Berlioz, 1803-1869)之外,更受到西班牙音樂的吸引,創作了多首以西班牙民謠為素材的華麗管弦樂曲。而葛令卡對西班牙音樂的無心插柳,竟意外地讓西歐的音樂家們也開始對具有濃厚異國風情色彩的西班牙音樂產生興趣,紛紛寫下各種不同的西班牙曲風樂曲,為19世紀西班牙本土音樂的復興開啟了大門。

葛令卡的一生以發揚俄國民族音樂為職志,他汲取西歐音樂之精髓投注於本土音樂的寫作上,給後世的俄國五人組與柴可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等音樂家樹立典範,同時也讓俄國音樂成為了古典音樂史上不可忽視的分支。葛令卡對俄國音樂的貢獻為世人所崇敬,俄國音樂之父之名從此也與葛令卡劃上等號,成為俄國本土音樂光輝的象徵。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白遼士 (Hector Berlioz, 1803-1869)

節目部

因為他的怪,才得以在他身上屢見創舉。西元1803年12月11號出生於法國的白遼士,不但是「固定樂思」與「標題音樂」的開創者,更是音樂會上人手一本的節目單的發明人。一如部份音樂家,白遼士的父母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向音樂一途,於是要求他進入醫學院。叛逆的白遼士,最終仍舊掙脫父母的期盼投入音樂的懷抱,也由於這樣,他從未接受過正式的音樂訓練,甚至沒有一項拿手的樂器,此後卻能在古典音樂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也堪稱一絕。

有人以筆抒情,有人用相片紀錄生活,身為作曲家的白遼士,則是將生命經歷通通鋪陳在他的作品當中。個性敏感又衝動的白遼士,將自己苦澀無果的戀情,寫進《幻想交響曲》與《哈洛德在義大利》等樂曲當中。在他最被熟悉的作品《幻想交響曲》中,白遼士甚至大膽地採用「固定樂思」的手法,成為當時一大創舉,並直接影響華格納 (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等後輩作曲家。此外,他更以這首作品,建立了「標題音樂」的標準。

在十九世紀德國浪漫樂派的龐大聲勢之下,被公認為法國浪漫樂派第一人的白遼士,突破重圍,為法國音樂的繼往開來,扮演了重要的關鍵角色。然而,白遼士在音樂上的成就,並不是來自於祖國的肯定,反倒是外國人對他的作品讚譽有加。白遼士晚年,他的「奇」與「怪」,終究得到了法國同胞的認同,對於這個一生都自命不凡的音樂家來說,應該也算是個happy ending吧!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貝里尼 (Vincenzo Bellini, 1801-1835)

節目部

十九世紀的義大利歌劇 (Opera)羅西尼 (Gioachino Rossini, 1792-1868)揭開序幕,然而當他急流勇退,歸隱山林後,又有誰能想到,繼承大師衣缽的竟是一位年記不過廿出頭的小伙子?

他就是貝里尼,出生於西西里島的天才音樂家。廿六歲那年一鳴驚人,成功推出歌劇《海盜》後便開啟以米蘭史卡拉歌劇院為中心、長達六年在義大利歌劇界呼風喚雨的歲月。

在這段期間,絕大多數的義大利歌劇作家為迎合民眾的喜好與票房,往往以量取勝、接二連三推出大量性質類似的歌劇。然而如此草率的創作過程,儘管滿足了觀眾感官上的享受,卻無法夠提供欣賞者內心深刻的感動,往往熱潮一過便迅速在樂壇消失,只有其中的少數作品得以流傳至今。

但貝里尼卻是當時少數能質量並重的音樂家。在這幾年所推出的歌劇,每一部都具備了鮮明的特色,此外傑出的音樂與劇本更是讓這些歌劇得以傳世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歌劇中,聽得到田園風格濃厚的《夢遊女》,悲劇性強烈的《諾瑪》,甚至還有當時深受法國人喜愛的大歌劇 (Grand Opera)《清教徒》。這些作品在在展現了貝里尼的非凡與創意,就連當時對義大利歌劇嗤之以鼻的華格納 (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在聽了貝里尼的作品後,都不禁讚嘆其天才了。

事實上,貝里尼不僅給當時的民眾帶來全新的感官享受,他的音樂風格更啟發了蕭邦、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等浪漫樂派大師,了解如何用音樂讓樂器歌唱。而華格納與威爾第 (Giuseppe Verdi, 1813-1901)等後輩更將貝里尼的創作精神發揚光大,讓歌劇能在浪漫主義的殿堂上雄倨寶座、屹立不搖。

1835年,貝里尼以卅四歲之齡在巴黎去世,如同海涅所說的:這是天妒英才。然而他生前所留下的九部歌劇卻早已是音樂文化的無價瑰寶,永遠留在音樂殿堂,待人們去發掘、去感動。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董尼才第 (Gaetano Donizetti, 1797-1848)

節目部

羅西尼 (Gioachino Rossini, 1792-1868)貝里尼 (Vincenzo Bellini, 1801-1835)同為義大利美聲歌劇 (Opera)代表的作曲家董尼才第,西元1797年11月29號出生於義大利的貝加摩。從小便展露音樂天份的董尼才第,後來跟隨當時知名的歌劇作曲家邁爾 (Simon Mayr, 1763-1845)學習,之後又到波隆納繼續學習。

1812年,21歲的董尼才第創作出他的第一部歌劇作品,推出後大受歡迎。此後,他開始接受各方的邀約,每年約有三四部歌劇作品推出。然而,這段期間董尼才第的歌劇創作,始終擺脫不了羅西尼的影子,直到1829年,羅西尼突然宣佈退出歌劇界後,董尼才第才終於有了大肆發揮的機會,並開始發展自己的歌劇創作風格。隔年,歌劇《安娜波萊娜》推出後大受好評,也使得他得以晉升成為國際級的作曲家。

之後,董尼才第陸續完成了幾部經典的作品,包含了《愛情靈藥》及《拉默摩的露西亞》等劇。西元1840年,董尼才第因創作歌劇《殉道者》遭到禁演憤而移居巴黎,此後便活躍於巴黎樂壇,之後更創作出《聯隊之花》、《寵妃》等深受大眾喜愛的作品。隨後,董尼才第譜寫出他生前的最後一部歌劇--《唐.帕斯瓜雷》,此劇與羅西尼的《塞維里亞的理髮師》、威爾第 (Giuseppe Verdi, 1813-1901)的《法斯塔夫》齊名。西元1848年,董尼才第病逝於家鄉貝加摩,享年51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舒伯特 (Franz Schubert, 1797-1828)

節目部

近千首的音樂作品,需要多久的時間來完成它們呢?1797年1月31號出生於維也納的舒伯特,在他短暫31年的生命中,創作出包含了超過六百首的歌曲和九首交響曲 (Symphony),以及無數的奏鳴曲及室內樂等。

舒伯特的父親是個小學校長。由於家中經濟並不富裕,所以舒伯特年幼時所受的音樂教育非常有限,主要是由父親和哥哥教他小提琴與鋼琴。十一歲時,舒伯特進入皇家學院攻讀音樂,並加入皇家宮廷禮拜堂少年合唱團,也就是現今的維也納少年合唱團,並在學校獲得音樂知識,開啟了他日後不凡的創作之路。

舒伯特對當時的文學巨擘歌德相當崇敬,他一生共譜寫了91首歌德的詩作。而在舒伯特所有的作品當中,就以歌曲最為重要。1814年,舒伯特以歌德的詩譜寫了《紡車旁的葛麗卿》,德國藝術歌曲 (Art Song)自此綻放光芒。除了歌德的詩作外,舒伯特的歌曲創作,也取材自當時的德國文學,而根據繆勒的詩所譜寫的聯篇歌曲集--《美麗的磨坊少女》和《冬之旅》,更是大家所熟悉的曲目。1828年11月19號,舒伯特完成最後的歌曲集《天鵝之歌》後不久,因病結束了他三十一歲的短促人生。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羅西尼 (Gioachino Rossini, 1792-1868)

節目部

於1792年出生義大利的羅西尼,與董尼才第 (Gaetano Donizetti, 1797-1848)貝里尼 (Vincenzo Bellini, 1801-1835)並稱為十九世紀上半葉義大利歌劇 (Opera)三傑。羅西尼從小所受的音樂教育並不多,僅少年時期曾在唱詩班中擔任獨唱。十四歲起,受到做為歌劇演員的母親影響,羅西尼開始嘗試寫作歌劇,十年後,他所作的《塞爾維亞理髮師》在羅馬發表,轟動樂壇,使他一躍成為享譽國際的大作曲家。

《塞爾維亞理髮師》這部歌劇集結了義大利喜歌劇 (Opera buffa)的精華,劇本生動活潑、形式自由,可說是充滿幻想的義大利喜歌劇代表作。從此之後,羅西尼一路平步青雲,成為風靡整個歐洲樂壇的歌劇大師,就連當時的樂聖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也頗為吃味。然而,1829年《威廉泰爾》上演後,正處於事業顛峰的羅西尼卻突然隱退,並在往後的三十幾年中,潛心於宗教音樂及一些零星的歌曲創作。

羅西尼一生講究享受,是個十足的生活享樂主義者。他熱愛美食更醉心於烹飪藝術。在當今美食界中,就有許多著名佳餚以他為命名。而在生活中,羅西尼的風趣與幽默更是屢見不鮮。據聞有一次,當他聽到人們要在米蘭為他豎立紀念碑時,他認真的說:「只要他們肯把這些錢送給我,我願意在有生之年,每天站在市場旁紀念碑的台子上。」大師風範與幽默機智的言談可見一般。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韋伯 (Carl Maria von Weber, 1786-1826)

節目部

堪稱德國國民歌劇先驅的韋伯,西元1786年11月18號出生於德國北部,父親是巡迴劇團的經理,母親則是一名歌手,而他與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更有著姻親的關係。韋伯的父親,一直希望自己的孩子中,也能有像莫札特一樣優異的音樂家,於是從小便讓韋伯與哥哥接受音樂教育。在韋伯十歲時,跟隨了海頓的弟弟米歇爾學習作曲,14歲便寫了一齣小型歌劇 (Opera),到了15、6歲時已頗有名氣了。

成名後的韋伯,先後在布雷斯勞、布拉格和德勒斯登等地擔任指揮。西元1817年,韋伯與歌手妻子卡洛琳結婚後收斂其放蕩風流的個性,開始創作出許多偉大的作品,其中最為後人所知的歌劇《魔彈射手》,就是在這一年開始著手譜寫的。除了歌劇外,在鋼琴曲、協奏曲 (Concerto)、管弦樂等方面,韋伯也顯現出巨匠的性格,音樂裡流露出浪漫熱情的氣息。

在《魔彈射手》、《歐麗安特》及《奧伯龍》等歌劇大受歡迎後,韋伯開始接受來自各方的寫作邀約,然而他日以繼夜不停的工作,卻也使得原本虛弱的身體更加不堪負荷。終於,西元1826年6月5號,韋伯在親自登台指揮完奮力完成的歌劇作品《奧伯龍》首演後,病逝於倫敦,享年40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費爾德 (John Field, 1782-1837)

節目部

夜曲,是一種描繪夜晚寧靜氛圍的小品,18世紀,作曲家海頓 (Joseph Haydn, 1732-1809)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曾將它使用在室內樂的作品中。19世紀初期,愛爾蘭作曲家費爾德 (John Field, 1782-1837),則首次將它應用在鋼琴作品的標題上。

費爾德1782年出生於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的一個音樂世家,他的父親是劇院的小提琴手,祖父是當地教堂的管風琴師與鋼琴教師。費爾德從小學習鋼琴,童年的每一場演出皆獲得相當高的評價。

1793年,費爾德開始與義大利鋼琴家「克萊曼第 (Muzio Clementi, 1752-1832)」學習,並成為他樂器公司的學徒。同時,為銷售克萊曼蒂製造的鋼琴,費爾德創作了許多具有豐富歌唱性與柔美特質的鋼琴作品,來展現這項樂器多元的表現力。


1803年開始,費爾德定居俄國聖彼得堡,從事創作、教學與演奏的工作。1814年到1836年間,費爾德陸續完成並出版他的18首夜曲,成為音樂史上鋼琴特色小品中最重要的曲目之一。

費爾德創作的夜曲,旋律與伴奏層次分明,而在曲式的使用上,他偏向於較簡單的形式,以自由的歌唱抒發情感。因此,費爾的夜曲總是呈現出小橋流水般,那精緻而優雅的線條。

費爾德在鋼琴演奏上的嘗試,成為19世紀初期主要的彈奏風格,而他創作的夜曲,則豐富了鋼琴特色小品的多樣性。爾後,波蘭作曲家蕭邦 (Frederic Chopin, 1810-1849)深受費爾德的影響,創作了21首夜曲,為浪漫樂派鋼琴音樂的發展,增添了許多繽紛的色彩。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節目部

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於西元1770年12月16號出生於萊茵河畔的波昂。同為音樂家的父親很早就看出年幼的貝多芬具有過人的音樂天份,於是在貝多芬三歲時開始指導他學習鋼琴、小提琴等樂器,希望能將他栽培成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第二。

可惜造化弄人,貝多芬的聽力從28歲後逐漸退化,這使得他墜入了痛苦的深淵。西元1802年,貝多芬前往當時的避暑勝地海利根休養,在那裡,他萌生了自殺的念頭,並留下著名的「海利根遺書」。幸而他那熾烈的創作慾望,使他打消了自殺的想法。當耳疾稍為好轉後,貝多芬又回到維也納,在聽力接近全聾的狀態下,又接連發表了許多傑作。

貝多芬的一生與苦難的命運搏鬥,永不低頭的他對人生的感觸極深。他在作品中融入不少前人不曾想像的深刻感情,處處充滿了自信。而他的這些作品,正如燦爛絢麗的萬丈光芒,照耀著整個生命,展現出貝多芬崇高的志節。因此,後人便以「樂聖」來稱呼這位音樂史上的巨人。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帕格尼尼 (Niccolò Paganini, 1782-1840)

節目部

要說古典音樂史上最富爭議性的傳奇人物,當數小提琴家帕格尼尼 (Niccolò Paganini, 1782-1840);無論是他精湛絕倫的演奏技巧、怪異的長相,還是比例特殊的身形,都令他相當具有話題性。由於帕格尼尼獨創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十分艱難,加上他神乎其技的演奏能力,使得他與魔鬼交換靈魂的傳聞甚囂塵上。然而,在諸多流言背後被忽略的,是帕格尼尼為著生活所需,自小跟隨父親到處演奏賣藝,靠著自學與揣摩雜技才累積出這等深厚的功力。

十九世紀初,隨著歐洲經濟日益發達,許多大城市都設有音樂廳,於是原先得依附在宮廷貴族底下生活的音樂家,開始有了展現自己的舞台,職業演奏家於焉誕生,售票音樂會的形式也逐漸興盛。帕格尼尼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憑藉著其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及個人魅力,成功地為他自己帶來了豐厚的收入。

為了讓自己的演奏實力能夠發揮得更淋漓盡致,帕格尼尼針對自己開發的演奏技巧創作了許多作品,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24首奇想曲》,他將所有小提琴演奏技巧融入這部作品中,後來許多古典、爵士和流行樂的音樂家都曾依此譜寫變奏曲。

世人的穿鑿附會,無損帕格尼尼的魅力;我們雖無緣親見他精湛的演出,但透過他所留下的作品,仍能在旋律間,窺見其風華絕代的傳奇人生。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節目部

六歲,就能寫出小步舞曲 (Minuet)與小提琴奏鳴曲,到了八歲,更寫了生平第一首交響曲 (Symphony),這樣的音樂天賦,除了「音樂神童」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恐怕無人能出其右。1756年1月27號,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於奧地利薩爾茲堡出生,他的父親也是個音樂家,很早就發現莫札特擁有驚人的天賦,於是,在莫札特六歲時,便帶著他和姊姊到歐洲各地巡迴演出。

莫札特的腳蹤,行經巴黎、倫敦、荷蘭、義大利、慕尼黑等地,在這些日子裡,他進行了大量創作。然而,即使莫札特非凡的天份眾所皆知,但他的事業卻極其不順,不但無法尋覓到固定的有薪工作,最後甚至和當時的薩爾茲堡大主教決裂。

莫札特的歐洲之行前後共達十一年之久,然而,經過這樣的奔波,間接為他日後的健康狀況埋下伏筆。1791年,莫札特接受劇院經理朋友的委託,開始著手譜寫歌劇 (Opera)《魔笛》;同年,又受新即位的奧皇之命,譜寫歌劇《狄托王的仁慈》,就在莫札特撐著虛弱的身體,著手創作這兩部大作之際,又受到黑衣人的請託譜寫《安魂曲》。當時身體狀況不佳的莫札特,在完成兩部歌劇之後,留下未完成的《安魂曲》,於1791年12月5號病逝。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克萊曼第 (Muzio Clementi, 1752-1832)

節目部

集作曲家、鋼琴家與鋼琴製造商等頭銜於一身的克萊曼第 (Muzio Clementi, 1752-1832),雖然不如海頓 (Joseph Haydn, 1732-1809)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等音樂家有名,但卻是少數創作生涯橫跨巴洛克、古典至浪漫三個時期的音樂家。

克萊曼第出生於義大利,十四歲那年深受貴族賞識而受邀前往英國發展演藝事業。自此之後,克萊曼第便以英國為家,終其一生以英國音樂家自居,死後更以國葬規格葬在西敏寺。

雖然曾任國王劇院的樂團指揮,然而後世對於克萊曼第最普遍的印象卻是他對於鋼琴音樂以及鋼琴製造技術不遺餘力的貢獻。克萊曼第曾出版過近百首的鋼琴奏鳴曲,他的音樂風格受到史卡拉第 (Domenico Scarlatti, 1685-1757)、CPE巴哈(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 1714-1788)等人的影響,兼具典雅與熱情,同時也為早期鋼琴奏鳴曲的創作格式留下典範。此外,他的百首練習曲更是涵蓋了自巴洛克至浪漫樂派早期以來所有的鋼琴演奏技巧,至今仍是許多鋼琴家精進技巧的秘訣。

除了鋼琴音樂的創作外,克萊曼第也致力於現代鋼琴的推廣,不僅自己開設了鋼琴製造廠,更研發出許多嶄新的製造技術藉以改進現代鋼琴在觸鍵靈敏度與音量上的缺陷。

眾所週知,克萊曼第曾與莫札特舉行鋼琴競賽,雖然比賽勝負眾說紛紜,但卻也讓人們對於克萊曼第精湛的鋼琴演奏技術印象深刻。

曾經,克萊曼第的音樂被遮蔽在莫札特與蕭邦 (Frederic Chopin, 1810-1849)等人的光環下。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與鋼琴家發現了克萊曼第音樂中細膩的質感與獨特的韻味,他就如同一顆長久被埋藏在沙灘裡的珍珠,經過時間淬鍊逐漸退去塵土,顯露出不凡與耀眼的光芒。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鮑凱里尼 (Luigi Boccherini, 1743-1805)

節目部

鮑凱里尼 (Luigi Boccherini, 1743-1805)是十八世紀歐洲最知名的大提琴家。出生於義大利的他,五歲起便跟身為低音提琴家的父親學習大提琴,十四歲時跟著父親一起受僱於維也納宮廷劇院樂團。廿四歲那年,鮑凱里尼受西班牙皇室邀請擔任宮廷音樂教師。此時,他所創作的音樂受到了西班牙文化的影響,產生了極具異國風情的變化,如具有強烈非洲音樂色彩的方當果舞曲,就常出現在鮑凱里尼所寫的室內樂曲之中。

此外,鮑凱里尼的作品數量相當可觀,在海頓 (Joseph Haydn, 1732-1809)留下了84首弦樂四重奏 (String Quartet)之前,他便寫下了91首弦樂四重奏,甚至更有不計其數各式編制的室內樂曲。

不過鮑凱里尼影響後世最為深遠的其實是他所開創的大提琴演奏技巧。他是最早在大提琴的高音域使用拇指把位的演奏家,同時也擅長以雙音奏法與快速移換把位技巧讓大提琴的演奏地位與小提琴並駕齊驅。

此外,十八世紀時的作曲家常用小提琴的記譜法來為大提琴譜寫樂曲,這不僅造成了演奏者識譜的不便也讓大提琴的音樂風格有所侷限。但鮑凱里尼卻是史上第一個藉由次中音譜號與低音譜號來為大提琴樂曲記譜的音樂家,這讓大提琴演奏者能真正合理的演奏出屬於大提琴該有的音色與樂風,同時也讓大提琴更能獨當一面,成為繼小提琴之後,最為重要的提琴家族樂器。

晚年的鮑凱里尼雖然貧病交加,然而他為大提琴以及室內樂發展所留下的足跡卻深深烙印在世人心底,成為古典音樂史上難以抹滅的印記。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海頓 (Joseph Haydn, 1732-1809)

節目部

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並稱為「維也納古典樂派三大作曲家」的海頓 (Joseph Haydn, 1732-1809),西元1732年3月31號出生於奧地利和匈牙利的交界處。比起莫札特充滿傳奇色彩、有如曇花一現的一生,海頓可說平淡且順遂多了。然而,海頓在音樂上的成就,一如他平順的人生,細水長流般,深深影響著後世。


被暱稱為「爸爸」的海頓,不僅是交響曲 (Symphony)之父,也是「弦樂四重奏 (String Quartet)」的發明者,對於貝多芬、舒伯特 (Franz Schubert, 1797-1828)等後輩音樂家更有著深遠的影響。他的第一首交響曲於1759年演出,在這場演出中,富有的保羅.安東.伊斯哈齊親王也出席聆聽。在這次的因緣際會之下,也使得海頓的一生當中,有長達三十年的時間都在伊斯哈齊宮廷裡度過,擔任該宮廷樂長的職務。海頓可說是音樂史上最多產的作曲家之一,他一共創作了104首交響曲、83首弦樂四重奏、52首鋼琴奏鳴曲、23部歌劇 (Opera)、4部神劇,以及其他各種曲式的音樂,而在這些作品當中,有絕大部分是為了宮廷音樂所創作的。

海頓在世時,就被公認為天才作曲家,他的作品充滿明朗且清新的氣息,而他的幽默性格,通常也反應在作品當中。海頓知名的作品之一《驚愕交響曲》,就是為了喚醒總在音樂會中打瞌睡的紳士淑女們而作。西元1809年5月,拿破崙的軍隊攻陷維也納,健康不佳的海頓憂心國家,致使病情急轉直下,於5月31號逝世,結束了77年的人生。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葛路克 (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 1714-1787)

節目部

18世紀中葉,是歌劇 (Opera)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義大利古歌劇在輝煌了一個多世紀後,漸漸陷入一成不變的公式化創作模式中,它的表演形式日趨呆板,並且過分炫耀聲樂演唱技巧而破壞了戲劇的連貫。於是,歌劇變革思潮開始興起,而在改革者當中,最傑出也最重要的,就是葛路克 (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 1714-1787)。

葛路克在西元1714年7月2號出生於德國,年輕時前往布拉格學習音樂,隨後到過維也納與米蘭。後來,葛路克受邀至倫敦為劇院作曲,而在1750年以後定居於維也納,擔任宮廷樂長及歌劇指揮,並開始大量創作歌劇。

這些遊歷的經驗,使得葛路克成為當時集義大利、法國和德奧音樂風格特點於一身的作曲家。同時,這些經歷也讓葛路克充分理解到古歌劇中諸多不合理之處,於是針對歌劇的表現形式加以徹底地改革。1762年,葛路克創作出一部令人刮目相看的歌劇--《奧菲歐與尤麗狄采》,這齣歌劇的劇本是卡爾札比吉根據希臘悲劇故事《奧爾菲斯》改編,首演後引起了強烈的迴響。

在歌劇改革上,葛路克主張音樂應從屬於戲劇,他簡化音樂,屏棄先前歌手在聲音上的過份炫技,提倡自然純樸的表現方法,回歸歌劇的真實性與戲劇性。此外,葛路克還把原來由古鋼琴伴奏的宣敘調改用管弦樂伴奏,縮短了宣敘調與詠嘆調之間的差距。在葛路克的努力之下,歌劇終於展現出新的面貌。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裴高雷西 (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 1710-1736)

節目部

裴高雷西 (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 1710-1736)是巴洛克晚期著名的義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和管風琴家,1710年出生於義大利中部的耶西鎮。他天賦異稟,21歲便受人委託創作歌劇,22歲為那不勒斯大地震譜寫彌撒曲,大獲好評。

裴高雷西的年代中產階級興起,初試啼聲的喜歌劇(Opera buffa)和舊時代貴族社會流行已久的莊歌劇(Opera Seria)分庭抗禮。裴高雷西曾為他的莊歌劇《驕傲的囚犯》創作換幕時串場的喜歌劇《管家女僕》,後來竟意外地比原來的莊歌劇還受歡迎,流傳至今成為歌劇迷的最愛。

然而,事業正起飛的裴高雷西卻在26歲時因病去世,令人扼腕,《聖母悼歌》是他生前最後一部、也是最知名的作品。

全曲由12個樂章組成,安排女高音(Soprano)女低音(Contralto)以獨唱及重唱方式呈現。裴高雷西採用富有表情的朗誦式曲調,將歌詞和旋律完美結合,並有強烈節奏和多聲部應答伴隨其中,戲劇效果十分鮮明。

《聖母悼歌》不僅是一部膾炙人口的宗教音樂,它也可說是裴高雷西一生的總結。幼年時左腿殘廢,後來又罹患肺結核,終其一生都在與病魔爭戰,加上早年喪兄、青年喪父喪母,都讓裴高雷西承受著難以言喻的苦楚。

裴高雷西生前僅獲得少許名聲,但過世後他的名氣卻響遍歐洲。他不僅為義大利喜歌劇開疆拓土,也預先為法國喜歌劇和感傷喜劇(sentimental comedy)注入活水。而裴高雷西優雅自然的音樂氣質,也使他成為巴洛克時期過渡到古典主義之間,不可或缺的重要橋樑。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史卡拉第 (Domenico Scarlatti, 1685-1757)

節目部

鋼琴,是大家相當熟悉的樂器,但在鋼琴出現以前,有個和它極為相似,盛行於文藝復興與巴洛克時期的樂器,就叫做「大鍵琴」;而史卡拉第 (Domenico Scarlatti, 1685-1757)可說是當時最有名的大鍵琴作曲家,為後世留下了五百多首的大鍵琴奏鳴曲。

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韓德爾 (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同年的史卡拉第,有個在當時非常有名的歌劇 (Opera)作曲家爸爸—亞歷山大.史卡拉第。在父親的盛名和嚴格訓練下,史卡拉第早期作品一直難以跳脫父親的影子,直到有機會離開義大利,前往葡萄牙擔任公主的音樂教師,之後又隨著出嫁的公主定居西班牙,史卡拉第這才有了大展身手的機會,不僅創作出獨具個人特色的作品,也嚐到了成名的滋味。而史卡拉第在擔任音樂教師這段時間,為了教學所創作出的大量大鍵琴奏鳴曲,為他奠定了在音樂史上的地位。

移動的人生,讓史卡拉第有機會吸取異國文化與音樂元素,並將它們應用於作品當中—他將魯特琴的輪指技法轉化到大鍵琴上,發展出快速琶音、大跳音程、同音反覆等高超技法,並首創了在鍵盤上雙手交叉的演奏法,可說是第一個讓鍵盤樂器朝炫技方向發展的作曲家,對鍵盤樂器技巧的開拓有著相當大的影響與貢獻。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節目部

巴洛克時期歐洲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人稱「音樂之父」的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於1685年出生於德國中部一個優秀的音樂家族,在他出生前,這個家族裡已經有14位職業音樂家,而除了巴哈外,他的眾多孩子中,也有4位後來成了知名的作曲家。這個優秀的音樂世家成員們,主要擔任當時許多教堂及宮廷樂師的職務,而巴哈本人,就曾任職於威瑪宮廷、柯登宮廷和萊比錫聖湯瑪斯教堂。

相傳巴哈的脾氣並不好,曾經和學生打過一架上了法庭,還因為不滿薪資與工時不成正比而和市議會鬧翻,更曾因為不滿長官沒讓他升遷做宮廷樂長鬧離職,最後換來一場牢獄之災。擁有這樣豐富鮮明個性的巴哈,他所創作的音樂種類與數量也極其繁多。巴哈生前以管風琴的即興演奏風靡當世,而他的創作大約可以分為以管風琴為主的「威瑪時期」、以器樂曲和管絃樂曲為主的「柯登時期」,以及以清唱劇及聖樂等宗教音樂為主的「萊比錫時期」等三個階段。

巴哈在音樂上最大的貢獻與成就,當推確立了「十二平均律」的音律理論,更藉此寫下了兩卷共48首的「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以證明十二平均律的可行性。後世更將此鋼琴曲集推崇為「鋼琴音樂中的舊約聖經」。巴哈一生共創作了一千多首樂曲,然而,巴哈在世時,他的作品幾乎沒有被出版過,幸好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娜將他的作品一一謄寫留存了下來,我們才有機會聽到巴哈的作品。雖然巴哈的音樂在當時相當受歡迎,但在他逝世後卻一度銷聲匿跡,直到19世紀初孟德爾頌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等音樂家大力宣揚,才使得巴哈的音樂得以重見天日。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韓德爾 (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

節目部

西元1685年2月23號,與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同樣為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韓德爾 (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出生於德國中部的哈雷。雖然生於德國,韓德爾卻在英國生活了四十幾年,並將他的大半生獻給英國。

十八世紀,英國文風鼎盛,當時的倫敦更是一個人文薈萃的大城市。25歲的韓德爾,首次來到倫敦便大展身手,隨即成為倫敦歌劇界的寵兒。韓德爾於27歲移居英國後,便開始一邊創作歌劇 (Opera),一邊經營歌劇團,但後來遭受諸多困難,因而放棄歌劇,開始專心於宗教音樂的創作。不過經營歌劇的失敗,對韓德爾而言,卻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這促使他將創作力集中在神劇上,造就了他日後非凡的成就。

韓德爾的作品,包含了46部歌劇,以及32部神劇,和為數頗多的管弦樂器作品,而最著名的,就是神劇《彌賽亞》。韓德爾一生中除了傾注心力在歌劇與神劇的創作外,也寫作了包括《皇家煙火》與《水上音樂》組曲 (Suite)等著名的器樂曲。可惜到了晚年,韓德爾患了嚴重的白內障,最後更與巴哈一樣完全失明,雖然無法繼續從事創作,但仍舊親自演奏風琴與指揮,直到西元1759年4月14號逝世,結束了他精彩璀璨的一生。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拉摩 (Jean-Philippe Rameau, 1683-1764)

節目部

當義大利歌劇在18世紀前後橫掃歐洲的同時,同為歐洲文化重鎮的法國,也在國王路易十四的帶領下,積極推展各樣藝術文化活動。然而,歌劇這類表演形式,卻因為法國及義大利兩國語言的差異以及法語歌唱性較差的侷限,始終無法在法國蓬勃發展;而這樣的現象,直到拉摩 (Jean-Philippe Rameau, 1683-1764)的出現才獲得改變。

不過,在成為歌劇作曲家以前,拉摩已經是法國樂壇的鍵盤樂器專家。不同於德國地區盛行的管風琴和古鋼琴,大鍵琴在法國具有一枝獨秀的發展優勢,拉摩更被視為大鍵琴創作的集大成者。然而,拉摩對音樂的影響與貢獻不只如此,在義大利歌劇盛行的同時,拉摩在前輩盧利 (Jean-Baptiste Lully, 1632-1687)針對法國語言與文化上的特色所發展出來的「抒情悲劇 (Tragedie lyrique)」的基礎上,加入了自己的想法,改良出新的風格。除了歌劇上的改革外,拉摩另一項音樂上的貢獻就是和聲技法的創建。他在西元1772年出版了和聲學的理論著作,發行後立刻引起關注。他將音樂應當視為一門科學,並把和聲的使用原則加以歸納分析,成為近代和聲理論的基礎。

做為一位歌劇作曲家,拉摩可說是大器晚成,直到年過半百才完成他的第一部歌劇。他為法國確立了屬於自己特有的歌劇形式,與旋律優美、技巧華麗的義大利歌劇做出了區別。不過,法國的音樂發展卻隨著拉摩的過世而停擺,直到半個世紀後白遼士 (Hector Berlioz, 1803-1869)的出現,才又開闢出另一片天空。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泰雷曼 (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

節目部

要說起巴洛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多數人聯想到的,不外乎是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韓德爾 (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然而在當時,無論是人氣或聲譽,兩人卻遠遠比不上同時期的另一位作曲家泰雷曼 (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

說起泰雷曼這位自學而成的音樂家,能在當時紅透半邊天,實在不得不佩服他那絕佳的商業頭腦。在那個以宗教為音樂目的的年代,泰雷曼勇於跨出限制,將民間樂曲的元素納入作品當中,使得音樂的服務對象不再侷限於貴族與教會。不僅如此,泰雷曼還定期舉辦公開的音樂會,將音樂推廣遍及一般的平民百姓。同時,他也利用新興的印刷技術,有系統地將自己的作品大量印製販售,更史無前例地將「預購」的行銷概念置入其中,並運用自己的法律專業,為剛起步的出版業制定了音樂版權的法令規範,甚至還遠赴海外打擊盜版。

有別於巴哈宗教樂曲的出世與嚴謹,泰雷曼的音樂選擇走向人群,他的創作風格多變,經常為各種樂器做不同的嘗試與改變。在他為數可觀的作品中,於1733年創作的〈餐桌音樂〉,被後世公認為是與巴哈〈布蘭登堡協奏曲〉齊名的鉅作。這部作品由三組套曲所組成,顧名思義是作為貴族用餐時的背景音樂,泰雷曼運用不同的樂器編制與組合,使樂曲更富變化與趣味,是當時非常受歡迎的作品。

選擇讓自己的創作更為親民、愉悅人心,泰雷曼對音樂的貢獻或許不在於創造出偉大傳世的樂曲,而是將之推廣普及,讓音樂成為雅俗共賞的藝術。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韋瓦第 (Antonio Vivaldi, 1678-1741)

節目部

十八世紀初的威尼斯,是藝文愛好者的天堂,各式各樣的音樂節目和慶典不斷,以至於對樂曲的需求量相當大;而韋瓦第 (Antonio Vivaldi, 1678-1741),便是出生在這樣一個時代氛圍裡。為了迎合大眾的需求,這個時期的作曲家所創作出的作品數量往往相當多,而韋瓦第又是其中特別多產的一位,尤其是獨奏協奏曲 (Concerto),因此有人稱他為「協奏曲之父」。

不過,韋瓦第並不單單只是一位作曲家,在那之前,他曾經是一位神父,有很長一段時間還擔任孤兒院的音樂教師,而他的大多數協奏曲,就是當時為這所孤兒院的院童演出需要所譜寫的。韋瓦第在世時,他的作品在義大利各地頻繁演出,其豐富且大量的創作,不僅為他帶來名聲,也為巴洛克音樂建立起新的里程碑—他既是音樂史上第一位以器樂獨奏協奏曲形式作曲的音樂家,同時他為部份協奏曲加上特定標題,也開創了標題音樂的先驅;在他之後的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海頓與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無不受到他的影響。

然而,雖然生前創作出無數作品,樂曲也曾風靡一時,但韋瓦第和他的音樂,卻隨著他的去世銷聲匿跡了好一陣子,直到後人無意間發現韋瓦第對巴哈的影響,沈寂了將近兩百年的《四季協奏曲》才得以重見光明。歷史上的貶與褒沒有絕對,唯有音樂,用它自身的魅力,成就永恆經典。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阿爾比諾尼 (Tomaso Albinoni, 1671-1751)

節目部

細數古典音樂三百年,因一曲成名而流芳百世的音樂家多如繁星,在這些音樂家中,有不少是埋沒百年後才逐漸為世人所熟悉的遺珠,其中阿爾比諾尼 (Tomaso Albinoni, 1671-1751)說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出身自威尼斯中產階級家庭的阿爾比諾尼是個幸福的音樂家,在巴洛克時期視音樂家為僕人的時代,阿爾比諾尼尼並不需要像其他音樂家一般卑躬屈膝,他的音樂只為他自己而寫。專精小提琴與聲樂的他不僅在年輕時便創作了多首室內樂曲,更是同時期義大利最具聲望的歌劇大師。當時遠在德國的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不僅要求弟子認真研究阿比諾尼的作品,就連自身的經典名曲《布蘭登堡協奏曲》都受到阿爾比諾尼音樂風格的影響。

時至今日,阿爾比諾尼雖然僅剩一曲《G小調慢板》受到世人歡迎,但諷刺的是這首小品卻不是阿爾比諾尼的原創作品。其實《G小調慢板》是二次世界大戰後,義大利音樂學者在被炸毀的德勒斯登圖書館中所發現的斷簡殘篇,仔細考證後推斷出有可能是阿爾比諾尼的手稿。在經過了學者的拼湊與改寫後,於1958年以《G小調慢板》為標題,掛上了阿爾比諾尼的名號出版。

阿爾比諾尼死後,他的音樂迅速地被遺忘,經過了兩百年的塵封與陰錯陽差的巧合才又重獲新生。若是大師地下有知,想必會給當年在圖書館發現他手稿的音樂學者一個大大的擁抱吧!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庫普蘭 (François Couperin, 1668-1733)

節目部

四百年前活躍於巴黎的庫普蘭家族,是文藝復興末期至巴洛克時期引領法國音樂風格的音樂世家。家族成員自十六世紀起便世世代代擔任聖傑維爾教堂的管風琴師,而這當中又以法蘭索.庫普蘭 (François Couperin, 1668-1733)最為人所熟悉。

法蘭索.庫普蘭又稱為「大庫普蘭」,是家族中名氣最大、作品也最多的一位。當父親過世後,庫普蘭受法王路易十四所賞識,被拔擢宮廷專屬管風琴師,除了為皇室服務外,他的足跡更踏遍楓丹白露、康白尼等巴黎近郊,為平民百姓演奏音樂而樂此不疲。

與生平創作了大量歌劇 (Opera)的法國宮廷劇院總監盧利不同的是,庫普蘭從未寫過歌劇,他一生最大的成是寫下了四冊共220首的大鍵琴曲,而且最特別的是,他還為這些曲子都冠上了有趣的標題,可說是古典音樂史上創作器樂曲特性小品的開山祖師。

在這些音樂中,有些是敘事性質的描寫,也有些是自然景物或是性格的描繪,庫普蘭嘗試將這些作品融合了法國與義大利韻味,讓音樂透露出機智與優雅,充分呈現了洛可可時期精雕細琢的藝術風格,聽來別有一番風味。

當年,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特地以庫普蘭的大鍵琴曲集為範本,藉以學習演奏大鍵琴的各種技法。而今,庫普蘭的音樂猶如一道道製作精巧的法式甜點,留給懂得品嚐的人們最精緻、也最豐富的聽覺饗宴,歷久而彌新。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亞歷山大-史卡拉第 (A. Scarlatti, 1660-1725)

節目部

雖然「史卡拉第」這個義大利姓氏的光環,幾乎都集中在以創作鍵盤奏鳴曲聞名的作曲家「多明尼哥-史卡拉第」身上,但從17世紀深受義大利影響的巴洛克音樂,演變到18世紀古典樂派的歷程中,多明尼哥-史卡拉的父親「亞歷山大-史卡拉第 (A. Scarlatti, 1660-1725)」創作的歌劇和清唱劇,則扮演了承先啟後的角色。

亞歷山大-史卡拉第,西元1660年出生於義大利南方西西里島的首府-巴勒莫,他的事業生涯主要擔任羅馬和拿波里宮廷的音樂總監。

1679年,他的第一部歌劇「無知的過錯」首演相當成功。1684到1702年,他擔任那不勒斯皇家禮拜堂的宮廷樂長,期間創作了40多部歌劇,最具代表性作品的是「皮羅和黛梅提歐」和「十人團的垮台」。

1709年開始,亞歷山大-史卡拉第頻繁的往返那不勒斯和羅馬兩地,此時重要的歌劇包括「蒂格拉內」及「光榮的勝利」。

亞歷山大-史卡拉第一生共寫了115部歌劇、700多首清唱劇和宗教音樂。他的腳本大多取材於生活喜劇和歷史傳說,而在音樂上,他加強了半音階和聲樂花腔的使用,讓音樂的表情和戲劇張力都更加鮮明。

除此之外,亞歷山大-史卡拉第奠定了歌劇序曲和反始詠嘆調的形式,首創拿坡里風格的新歌劇形式,為巴洛克時期義大利歌劇的發展樹立了良好的典範。1725年,他病逝於那布勒斯,享年65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普賽爾 (Henry Purcell, 1659-1695)

節目部

普賽爾 (Henry Purcell, 1659-1695)為巴洛克早期的英國作曲家,1659年出生於倫敦的一個音樂家庭,年幼時曾擔任皇室的童聲合唱團團員,之後接連成為抄譜員、管風琴師和御用樂器管理員。二十歲的時候,他成為西敏寺的管風琴師。

1682年,普賽爾被任命為皇室樂隊的管風琴師。作為皇室的音樂家,他主要負責為國家的慶典寫作應景音樂,他曾在1685年為詹姆斯二世和1689年威廉姆三世的加冕典禮中演奏管風琴。此外,普賽爾創作的頌歌,展現出他宗教音樂深沉的一面,其精緻的作曲手法,在當時無人能比。

普塞爾的創作相當多元,從提供皇室消遣的歌劇和戲劇配樂,到國事場合使用的頌歌和典禮音樂無所不包。其中,他的歌劇「狄朵與埃涅阿斯」是英國歌劇的代表作,而他的戲劇配樂「摩爾人的復仇」當中的一個主題,更是被20世紀作曲家「布列頓」運用在他的管弦樂作品「青少年管弦樂入門」中。

普賽爾最後一次為皇室演奏是在1695年瑪麗皇后的葬禮上,然而這一年還未結束,他就因病過逝,享年僅36歲。在他短暫的生命中,創作了無數的器樂曲和宗教音樂。他的作品融合義大利與法國音樂的元素,同時帶有鮮明的英國市民風味,成為獨到的英國巴洛克音樂。爾後,普賽爾的妻子將他的作品集結成冊出版,稱之為「英國奧非斯」,以彰顯他在英國音樂界舉足輕重的地位。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帕海貝爾 (Johann Pachelbel, 1653-1706)

節目部

聽到這首曲子,想必熟悉的旋律大家一定不陌生。沒錯,這就是帕海貝爾 (Johann Pachelbel, 1653-1706)著名的《卡農》。西元1653年出生於德國的帕海貝爾,雖然在古典音樂史上經常被人忽略,但由於他一生當中,曾在許多地方擔任過管風琴師的職位,可說是當時最偉大的管風琴作曲家,所以對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音樂發展的影響,有著不可漠視的重要性。

帕海貝爾是德國巴洛克時代後期的作曲家兼教堂管風琴師,他所寫的管風琴與鍵盤音樂深受當時肯定,而在新宗教音樂的創作上,也使他獲得了相當高的地位,可惜他的作品未能獲得妥善的保存,使得後世所知有限。而在當時樂界相當活躍的帕海貝爾,重要的作品主要為管風琴曲,特別是他的聖詠前奏曲與《D大調卡農》。

帕海貝爾的這首《D大調卡農》,大約是在1680年完成的。其實《卡農》並非一首樂曲的曲名,而是一種曲式的名稱,字面上的意思是「輪唱」,簡單來說,就是有數個聲部的旋律依次出現,給人綿延不斷的感覺。這首《D大調卡農》曾被作為電影《我的野蠻女友》片尾曲,順著電影賣座的推波助瀾因而廣為人知。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盧利 (Jean-Baptiste Lully, 1632-1687)

節目部

盧利 (Jean-Baptiste Lully, 1632-1687)是巴洛時期著名的法國作曲家,1632年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童年時期學習小提琴和吉他,並跟隨當地的街頭藝人到各地巡迴演出。

1646年,14歲的盧利在音樂和舞蹈方面的天份被法國吉斯公爵發現,因而將這位極具潛力的少年帶回巴黎,在路易十四的外甥女,蒙龐西耶夫人身旁當侍童。經過多年的栽培和訓練,盧利得以在1661年入籍法國,1662成為法國皇室樂團的指揮。

盧利是路易十四最寵愛的音樂家,他以開創法式歌劇聞名,採用了和義大利歌劇序曲相反的「慢-快-慢」結構的法式序曲,而當中最精華的部份是慢板樂段的附點節奏,其鏗鏘有力的聲響把宮廷上的精神描繪得唯妙唯肖。

此外,盧利在歌劇中融入芭蕾與合唱,使它更符合法國人的欣賞習慣。這些特點,代表了法國歌劇的新風格,也開創了「抒情悲劇」的新形式。

1687年,盧利為慶祝路易十四大病痊癒,因而策劃了一場規模盛大的音樂會,並親自指揮他精心編排的作品「感恩頌」。不料,盧利的指揮手杖砸傷了自己的腳,之後引發敗血症而死,一代音樂大臣就此殞落。

盧利的音樂風格不只在法國引領風騷,更為日後歐洲發展巴洛克音樂提供了充足的養分。英國的普賽爾 (Henry Purcell, 1659-1695)、法國的拉摩 (Jean-Philippe Rameau, 1683-1764)和德國的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等這些偉大作曲家,都以他為典範,將法國宮廷的璀璨輝煌永存於音符的時間畫布中。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蒙台威爾第 (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

節目部

義大利北部有座著名的小城叫克雷莫納,它是小提琴的發源地,出產知名的提琴類樂器,世界現存最早的小提琴,就是從製造出來的。西元1567年,距今最久遠的知名音樂大師蒙台威爾第 (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便是誕生在這個以製造小提琴聞名的城鎮裡。自幼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耳濡目染之下,蒙台威爾第在音樂上也展現過人的成就。15歲那年,他就出版了個人第一部作品集《四聲部聖樂曲》;而除了作曲之外,管風琴與中提琴也是他拿手的項目。

蒙台威爾第對於音樂最大的貢獻莫過於他的歌劇 (Opera)創作。他將當時尚未成熟的歌劇,提升到應有的藝術形式,同時也開創了極富影響力的新風格,使得他的作品直到現在仍廣受大眾喜愛。終其一生,蒙台威爾第共創作了18部歌劇,然而至今僅剩《奧菲歐》、《烏利塞還鄉》和《波佩阿的加冕》三部作品完整地被保留下來。蒙台威爾第不但建構了音樂戲劇的基礎,他一生也創作許多牧歌曲集,奠定他牧歌大師的地位。

蒙台威爾第死後,他的作品隨著巴洛克時期音樂的興起,而逐漸銷聲匿跡,沈寂了三百年之久,掩沒在諸多後起的新興音樂當中,直到十九世紀前半,卡爾.溫特菲爾德在其著作中,多篇幅地提到蒙台威爾第,他的音樂才又激起人們的興趣,使他再度受到世人的重視。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帕勒斯提那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5-1594)

節目部

16世紀文藝復興運動的人文主義思想,使歐洲教會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開始動搖。另外,教會長久以來擁有的巨大財富,以及和各地國王爭權奪利的行為,也使教會走向墮落與敗壞。爾後,教會販售贖罪券一事,成為宗教改革運動的導火線,反對羅馬天主教會的火苗迅速在各地延燒。

面對各地進行的宗教改革威脅,羅馬教廷發起了一個「反宗教改革」運動,以和各地崛起的宗教改革勢力抗衡。音樂方面,他們開始針對教會音樂長期以來世俗化、不盡端莊且肅穆的現象加以檢討,並朝「淨化」教會音樂的方向努力。其中,以活躍在羅馬的音樂家帕勒斯提那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5-1594)所譜寫的教會音樂,最能反映這股淨化風潮。

帕勒斯提那的創作大多是宗教音樂,包括一百多首彌撒和兩百五十多首經文歌,即便是通俗牧歌,也有一大半是以宗教為題材。他的作品旋律簡潔、音響清澈、節奏平穩,恰當襯托出聖潔純淨的宗教精神,進而達到淨化教會音樂的目標。

帕勒斯提那作品的另一項鮮明特徵,是他擅長運用掛留音,使音響有鬆緊張弛的變化,這樣的設計在某種程度上也輔助了歌詞,使詞句更容易辨識。

帕勒斯提那的作品不但被教會組織認可,更成為日後教會音樂的標準典型,一般所謂的17世紀「古風格」音樂,即泛指帕勒斯提那所譜寫的教會音樂。而他的成就和影響力,也使他成為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之前最傑出、也最著名的音樂家。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拜爾德 (William Byrd, 1543-1623)

節目部

威廉‧拜爾德 (William Byrd, 1543-1623)生長在與莎士比亞同一世代的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是16世紀最後一位傑出的英國天主教作曲家。

拜爾德早年的學習過程已不可考,但從史料文獻中我們可知道他在20歲擔任肯特大教堂的管風琴師後便在英國樂壇嶄露頭角。當拜爾德在十年後移居倫敦擔任教堂音樂總監時,他已經是倫敦家喻戶曉的大作曲家了,不僅在倫敦具有崇高的藝術聲望,甚至在那版權觀念還不甚發達的年代,拜爾德就已經享有了終生著作專利權的保障。

在現今拜爾德所留下的作品中,宗教複音音樂可說是最引人稱奇的偉大創作。拜爾德一共創作了三首拉丁文彌撒曲以及為數眾多的經文歌。就當時的政治環境而言,寫作代表羅馬天主教的彌撒曲可說是犯了政治大忌,然而拜爾德在發表這三首彌撒曲後,又接連創作了數十首具有懺悔意涵的經文歌,這些樂曲皆用高超的對位法與織體繁複的複音音樂創作,莊重的旋律搭配宗教歌詞,巧妙展現拜爾德獨樹一格的音樂才華。

除了宗教音樂外,拜爾德的鍵盤樂作品也可說是英國鍵盤音樂開山祖師,尤其他首開先例在器樂曲中加入了幻想曲,讓音樂有更自在的發展與擴張,也為後輩作曲家預示了寫作器樂曲的無限可能。

從歐洲音樂發展的宏觀角度來看,拜爾德為英國音樂開展出與歐陸國家全然不同的風格與樣式,自拜爾德之後的英國音樂家們無不在他所奠定的基礎下發展創新,最後讓英國自外於歐陸樂風,成為古典音樂中精采且優雅的分支,在古典音樂的世界裡綻放光芒。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德普雷 (Josquin Desprez, 1440-1521)

節目部

1475到1530年間,約可說是歐洲文藝復興發展的中期,此時知名度最響亮的音樂家是德普雷 (Josquin Desprez, 1440-1521)。

德普雷活躍於法國和義大利,他的作品以優美的氣質著稱。據說德普雷成名後,只有當靈感乍現時才提筆創作,就算僱主有急需,也不會快馬加鞭的要求他繳交作品,他和繪畫與雕刻界的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有著相同的地位。

德普雷擅長譜寫經文歌、彌撒曲和世俗香頌,他和前輩作曲家奧克岡 (Johannes Ockeghem, 1410-1497)最大的差異,在於他運用大量的聲部模仿技法。

德普雷之前,聲部模仿在樂曲中僅是曇花一現,也沒有確切的規則。然而,德普雷藉由短動機和小組應答的方式,系統化聲部模仿技法,成為他音樂風格的主要特徵。與此同時,德普雷特別看重歌詞和音樂之間的關係,他為不同詞彙編寫適當的旋律和節奏,使詞句清晰易辨,音樂的神韻隨即畫龍點睛,富有想像力。

德普雷的標新立異也在樂曲的結尾可見一斑。音樂快結束時,他經常透過音符的減值讓律動加快、或增厚各聲部的音量,一個明確肯定的結論就此誕生。這種強調終止的觀念,在德普雷的時代可謂相當新穎,大大優化了音樂的邏輯性。

德普雷樹立的典範在文藝復興中期引領風潮,他的價值觀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人文主義思想。德普雷以人為出發點的真情流露,好似音樂的美好應許,為接下來文藝復興後期和巴洛克時期注入豐沛的生命活水,許多創意巧思紛紛開花結果。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杜菲 (Guillaume Dufay, 1400-1474)

節目部

1096到1291約兩百年十字軍東征的影響下,義大利成為東、西方貿易的樞紐,繁榮的經濟和倍增的產業,使義大利的巨商大賈和王公貴族,無不建造華麗宮廷以誇耀社會地位,優秀的音樂家也在此進行音樂的創作和展演。

另一方面,由於北方勃根地,包含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瑞士等國家,正是當時高品質音樂的代表。因此,義大利在文藝復興前期的音樂活動,幾乎以北方音樂家為主導,其中,以杜菲 (Guillaume Dufay, 1400-1474)的成就最高。

杜菲約1400年出生,他的風格樸實優雅,20歲到37歲期間,杜菲曾在義大利擔任數個貴族的重要音樂職務,50歲起,他的創作以彌撒曲為主軸。

杜菲對彌撒曲最大的貢獻為,他以主音織體風格,讓各聲部律動一致的「定旋律彌撒」完備整首作品的「固定部分」。如此一來,彌撒不僅成為一種結構完整的大型樂曲,同時也更具組織性和設計性。

杜菲的作品反映了文藝復興早期,音樂逐漸走向國際化的趨勢。他不但寫有義大利文作品,也有以拉丁文和法文為歌詞的音樂。並且,杜菲為法國前輩作曲家馬修 (Guillaume De Machaut, 1300-1377)領導的「新藝術」增添了些許義大利式抒情,再用英國式「假低音」妝點,最後譜寫出三和弦基礎的柔和聲響對位,朝集大成的方向邁進。

杜菲在創作之餘也教育出優秀的音樂家,他的學生奧克岡 (Johannes Ockeghem, 1410-1497)、以及奧克岡的學生德普雷 (Josquin Desprez, 1440-1521),兩人承接他的精神,繼續在文藝復興中期的音樂界引領風騷。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馬修 (Guillaume De Machaut, 1300-1377)

節目部

14世紀法國音樂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藝術」時代,和13世紀的奧干農與經文歌相比,14世紀的法國音樂不論是樂曲的型態或風格,都儼然成為一種新藝術精神。此時,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是馬修 (Guillaume De Machaut, 1300-1377)。

馬修曾任職於多個貴族宮廷,他的作品數量眾多,包括經文歌、教會音樂、單音和複音的世俗歌曲。這些音樂的節奏複雜多樣,經常以二分法搭配切分音,來呈現和諧與不和諧音響的張弛變化。除此之外,馬修也運用在當時屬於較前衛新穎的三度和六度音程,讓音樂的色彩更富有層次與和諧感。

馬修在「新藝術」時期最大的貢獻之一,是他為世俗音樂所推展的「敘事歌風格」。此風格多被運用在三聲部作品中,最上方聲部由人聲演唱,下方兩聲部為器樂伴奏,形成了以最高聲部為重的情形。然而,各聲部卻是獨立發展,依然保有複音織體的精髓。

至於宗教音樂,馬修最家喻戶曉的作品為「聖母彌撒」。他將彌撒中的垂憐經、榮耀經、信經、聖哉經和羔羊經,這五個固定部分視為一體,再搭配相同的樂曲動機,如此一氣呵成的表現手法,顛覆了以往彌撒的樂曲架構。

馬修的音樂理念使後來的作曲家開始有了「為創作而創作」的想法。他們的音樂主題不再完全圍繞於宗教,而是將焦點放在世俗音樂的探索上,並重視創意的自由揮灑與真實情感的表達,進而彰顯「新藝術」時期的嶄新風貌。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