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獲農委會「全國百大青年農民」表揚的馬聿安博士,從2009年開始進行農業工作,大學生活甚至是「半農半讀」,2016年成立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將農耕的實作經驗與知識的力量結合,帶領聽眾從理解自然和人的生命關係開始,感受雜糧、種子的生命歷程,建立人和自然的連結。

田埂上的博士
天時、地利、農合,從九釐大的田地上,開始種下自然和人的友善與共好。
06 牽起國產雜糧的生命線
葉欣田埂上的博士 全系列收聽
現代農業,靠的不僅是天與地、農業科技的輔助,而生產國產雜糧更重要的,是人合共好的精神。對中都的馬聿安博士來說,當年在大甲那方九厘大的田地裡,孕育的不僅是農作物,更是人心共創的使命。他是如何從一個在地青年小農,串聯起越趨龐大的合作社及商家?與合作夥伴們推出國產雜糧商品後,中都農合推出的自有品牌又該如何去定位?
本集節目保證責任臺中市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馬聿安博士「牽起國產雜糧的生命線」。
05 田園鄉,麥香情
葉欣
田埂上的博士 全系列收聽
在台中外埔、大肚及苑裡的冬季,可以看見碎雪般的白色花朵佈滿田園,這片大地上的蕎麥雪,是我們與蕎麥最初的距離。你對於蕎麥的印象是什麼呢?而「蕎麥」如何成為中都循環農業的重要角色呢?臺中市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於這兩年的過程中,又完成了哪些突破性的農業成就呢?
本集節目保證責任臺中市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馬聿安博士「田園鄉,麥香情」,國產雜糧的背後故事,精彩內容,絕對不容你錯過。
04 青銀學子的田園課
葉欣
田埂上的博士 全系列收聽
種田,講究的不只是天時、地利,還有人合與農合。處在不同世代的農友們,雖然有著不同的課題與經驗,但想與農田共好的人心,是相通的。在本集的節目裡,將分享與農友們的契作故事。是什麼樣的根源,造成世代間的衝突?在大豆的契作上,銀青兩代又是如何克服重重關卡,將國產雜糧推向新境界?青銀共創的經驗撞擊,將為台灣的農業,種下希望的種子。
本集節目保證責任臺中市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馬聿安博士分享「青銀學子的田園課」。
03 麥田捕手
葉欣
田埂上的博士 全系列收聽
近幾年台灣人的飲食習慣改變,稻米的食用量不如以往,取而代之的,是人們對小麥、雜糧的飲食重視。在這集的節目當中,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馬聿安博士,透過分享從生產者、農友、消費者的不同視角,去看「台灣小麥」的特色與「麥」動,以及在與農友共同契作過程中的故事,了解台灣的麥香遠播,絕對不是孤芳自賞!
本集節目保證責任臺中市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馬聿安博士分享「麥田捕手」。
02 耕耘的博士
葉欣
田埂上的博士 全系列收聽
在大甲的一方田地上,保有馬聿安博士耕種的初心,他從研究的角度切入,將書本上知識的根,化為農作的本。在第二集的節目中,以生產者的角度,漫談種植雜糧、種子、穀物的意義,及國內雜糧生產的脈動,帶領聽眾重新定義國產雜糧在我們生活中的角色。
本集節目保證責任臺中市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馬聿安博士分享「耕耘的博士」。
01 初見雜糧與種子
葉欣
田埂上的博士 全系列收聽
自然有道,有其規則,從理解自然和人的生命關係開始,雜糧、種子有什麼樣的生命歷程?和我們生活的連結又是什麼?曾獲農委會「全國百大青年農民」表揚的馬聿安博士,從2009年開始進行農業工作,大學生活甚至是「半農半讀」,2016年成立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將農耕的實作經驗與知識的力量結合,期待更多農友加入,一起讓農業有更好的發展。
本集節目保證責任臺中市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馬聿安博士分享「初見雜糧與種子」,聊聊田間的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