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聽甚麼
古典樂迷從入門開始就會慢慢接觸到版本比較,接著會在累積聆聽經驗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自己的鑑賞習慣。但古典音樂實在包含太多曲目、太多錄音,資深樂迷也難免會有不小心錯過的佳作。所以,這個節目希望從名曲、名盤、名家出發,為入門和進階的愛樂大眾帶來值得關注的專輯。 另外,節目也會介紹藝文出版資訊與一些精彩的爵士樂專輯,分享給熱愛生活的每一位聽眾朋友。
2023/12/10 巴哈 賦格的藝術(三)
周靖庭本集節目繼續聆聽巴哈晚年的作品《賦格的藝術》,節目中播放鏡像賦格樂章Contrapunctus 12-13,以音色渾厚的Wolfgang Rubsam管風琴版本為範例。後半段節目介紹《賦格的藝術》的四首卡農與未完成賦格,四首卡農來自Ensemble Wolfgang von Karajan的管風琴合奏,未完成賦格的演出則來自Pieter-Jan Belder的大鍵琴獨奏。
2023/12/03 巴哈 賦格的藝術(二)
周靖庭本集節目繼續聆聽巴哈晚年的作品《賦格的藝術》,節目中播放第五樂章Contrapunctus 5至第十一樂章Contrapunctus 11。選用的版本來自Cuarteto Casals與Juilliard String Quartet。兩份演出都是弦樂四重奏,但是音色、樂句呼吸、情緒濃烈的程度都非常不同。
2023/11/26 巴哈 賦格的藝術(一)
周靖庭《賦格的藝術 BWV 1080》是巴哈生涯晚年創作的對位法集大成之作,本集節目將簡短介紹賦格的樣貌,並分享《賦格的藝術》創作背景,還有兩份譜版帶來的問題。節目中主要會播放開頭四個樂章Contrapunctus 1-4,選用的版本來自Alexander & Daykin鋼琴二重奏。
2023/08/13 當好演出遇上好錄音 漫談之二
周靖庭本週介紹日本鋼琴家宮澤明子與日本樂評人暨錄音出版從業人員菅野沖彥合作的《莫札特鋼琴奏鳴曲輯》。兩人的合作始於1970年代初,這套莫札特錄音的音效乾淨得有點刻意,但值得推敲箇中原因:或許是因為宮澤明子試圖充實地展現莫札特身為作曲家在音樂結構中填充的細節,而不只是試圖彈出「天真、天才、直覺」的刻板印象。宮澤明子用心提升旋律以外的聲部,減少過份活潑與過份明朗的歌唱性,帶出莫札特縝密的作曲家形象。這套錄音可以聽出鋼琴家與錄音師共同打造「精確、誠實」的特性,將樂句的清晰與錄音的清澈相結合,間接告訴聽眾——莫札特的樂句沒有我們以為的那麼理所當然,他的細節必須用嚴謹的態度推敲,才能做好樂句的造型。
2023/08/06 當好演出遇上好錄音 漫談之一
周靖庭本週介紹美國女高音Sylvia McNair與指揮家暨鋼琴家Andre Previn合作的《Come Rain or Come Shine》,專輯找來老牌貝斯手David Finck一同演出。這份專輯發行於1990年代中期,當時是CD全盛時期,飛利浦的錄音團隊也嫻熟於保留美聲的錄音技術;整張專輯都能讓樂迷聽見女高音非常動聽的聲線,而且輕柔之餘,細節一清二楚,同時還捕捉了鋼琴與貝斯的漂亮應和,聽覺上令人相當享受。
2023/07/30 德布西漫談 第7回
周靖庭本集節目會分享一本書的內容,書名是《德彪西——一個人和一位藝術家》,由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這本書原作者是Oscar Thompson,書籍原文名稱為《Debussy - Man and Artist》,於1937年完成,是二十世紀早期的德布西傳記;作者對於德布西的觀察相當生動,也很扼要地說明了德布西音樂的主要特徵。
本集播放的音樂來自:
Anatoly Vedernikov的專輯《Debussy - Preludes Book 1, Suite Bergamasque》
Quatuor Sine Nomine 的專輯《Ravel Stravinsky Debussy》
華納出版的德布西盒裝專輯《Claude Debussy - The Complete Orchestral Works》5CD
2023/07/023 德布西漫談 第6回
周靖庭本週介紹德布西樂曲的「改編」錄音。德布西對於鋼琴音色的運用很精緻,並且對織體的調配足夠簡練,所以他的曲子被改編成管弦樂版本之後,聽起來依舊合理。既有想像空間,還有不同的音色深度。
節目後半段會聊一個重要的問題:德布西究竟是不是印象派?就學術領域來說,已經不流行用印象派稱呼德布西,不過,就大眾聆賞的角度,印象派這樣的詞彙似乎又比較能夠引起共鳴。如果要說德布西是「象徵主義」,要怎麼理解這樣的說法呢?節目中也會簡單地介紹給聽眾朋友。
本集播放的音樂來自:
Yoav Talmi的專輯《Children's Corner - Debussy Orchestrations》
高瀚諺 的專輯《Vibrant 擊艷》
Michel Plasson的專輯《Satie Orchestral Works》
2023/07/09 德布西漫談 第5回
周靖庭魏崙的詩〈月光〉和德布西的〈月光〉有著密切的關係,如果細讀整首詩,還會發現詩中的風景不只能對應到〈月光〉,甚至能夠對應到整套《貝加馬斯克組曲》。節目中會分享一些個人的想像,也分享兩份個人喜愛的版本。
魏崙的〈月光〉全文如下:
你的心靈是精選的風景/由假面和貝加摩舞添加風采/弄琴跳舞,在奇異化妝下/幾乎露出愁苦/他們按照小調輕唱/愛的勝利與生的歡愉/似乎不信自己的幸福/而將歌聲融入月光/淒美寧靜的月光/使林中群鳥進入夢鄉/使大理石間細長噴泉/因噴泉的狂喜而嗚咽。(莫渝譯)
本集節目播放的《貝加馬斯克》版本:
Alessandra Ammara (2018年錄音)
Garrick Ohlsson (1988年錄音)
2023/07/02 德布西漫談 第4回
周靖庭Louis Laloy曾提及演奏德布西作品的一些注意事項,例如:「演奏者切忌一切故作浪漫,也無須有意去突出或強調旋律。該有的,哪怕是一丁點的突出,都要依靠樂譜所示的去做並且要順其自然;同樣,也不要強調構建主題實體和聲框架的和弦。演奏者應著眼於音型的融合以創造『一種音響的暈圈』…(略)…任何破壞作品色調統一的東西都是無益的,而且會摧殘『德布西風格』,從而導致技法細節方面浪漫化和突出化的危險。然而必須記住的是,德布西的音樂沒有傳統意義的『展開』。每一個旋律片段、每一個和弦在音響的統一進行中都帶著各自的表情意味。音樂渾然一體。」(朱曉蓉、張洪模譯,2006)
這樣的敘述在德布西三首器樂奏鳴曲得到體現。前一週播放了大提琴奏鳴曲,本週為聽眾朋友帶來小提琴奏鳴曲和寫給長笛、中提琴、豎琴的奏鳴曲,節目中播放的精選版本也都是冷門卻優秀的演出。
本集播放的音樂來自:
Jean-Efflam Bavouzet的專輯《Debussy - Complete Works for Piano》
Kyoko Takezawa的專輯《French Violin Sonatas》
Jana Bouskova的專輯《Solos for Harp - Ravel & Debussy》
2023/06/25 德布西漫談 第3回
周靖庭延續前一集的話題。如果要形容德布西的音樂,聽眾朋友會選擇哪些形容詞呢?我選了兩個字:遠、澄。這兩個關鍵字和德布西生涯的兩個時期密切相關,遙遠的意象解放了音樂的想像力,澄明的聲音質地點出了德布西的音樂色彩。這禮拜從「澄」的觀點來切入,聽德布西樂曲裡頭的簡練質感。
本集播放的音樂來自:
Jean Boguet的專輯《Claude Debussy - The Complete Piano Works》
Kiyoko Tanaka的專輯《Debussy Recital》
Aldo Ciccolini的專輯《13 Valses》
Renaud Capuçon、Bertrand Chamayou、Gérard Caussé、Emmanuel Pahud、Marie-Pierre Langlamet、Edgar Moreau 等人合作的專輯《Debussy - Sonates & Trio》
2023/06/18 德布西漫談 第2回
周靖庭2023/06/18 德布西漫談 第2回
延續前一集的話題。如果要形容德布西的音樂,聽眾朋友會選擇哪些形容詞呢?我選了兩個字:遠、澄。這兩個關鍵字和德布西生涯的兩個時期密切相關,遙遠的意象解放了音樂的想像力,澄明的聲音質地點出了德布西的音樂色彩。這禮拜從「遠」的觀點來切入,聽德布西樂曲裡頭的錯落有致。
本集播放的音樂來自:
Kuijken Ensemble的專輯《Debussy Chamber Music》
Philippe Bernold的專輯《Sonate, Syrinx, Chansons, Prelude》
Magda Tagliaferro的專輯《Le Piano Francais de Chabrier a Debussy》
Daniel Barenboim的專輯《Claude Debussy》
Poldi Mildner的專輯《Piano Recitals In Germany 1950-1958》
2023/06/11 德布西漫談 第1回
周靖庭整理唱片的時候,意外發現自己蒐集了不少德布西樂曲的錄音,本週先分享一些爵士樂改編的版本,並且和聽眾朋友聊聊德布西在我心中的形象。如果要形容德布西,您會說他是印象派嗎?德布西的音樂生涯,有哪些階段可以作為代表呢?這週的節目將初步提出一些個人想法。
本集播放的音樂來自:
Thomas Hardin Trio的專輯《Jazz de kiku Satie & Debussy》
Debussy Quatuor的專輯《Debussy ... et le jazz》
Herve Sellin的專輯《Claude Debussy Jazz Impressions》
2023/06/04 爵士喫茶分享 第7回
周靖庭本集介紹日本靜岡縣與宮城縣的爵士喫茶店家各一間:
* Tournez La Page (トゥルネラパージュ)
靜岡縣濱松市中區板屋町628(一樓)
* Coffee & Session Pablo (パブロ)
宮城縣名取市下余田字中荷630-8
本集播放專輯:Bill Evans Trio Live'80(TAMT出版)
2023/05/28 爵士喫茶分享 第6回
周靖庭本集介紹兩間橫濱的爵士喫茶店家:
*Chigusa (ちぐさ)
神奈川縣橫濱市中區野毛町2-94
*Downbeat (ダウンビート)
神奈川縣橫濱市中區花咲町1-43(二樓)
本集播放專輯:Bill Evans Trio Tokyo 1976(Spotlight出版)
2023/05/21 爵士喫茶分享 第5回
周靖庭本集介紹兩間東京的爵士喫茶店家:
*Genius (ジニアス)
東京都中野區本町3-2-10
*Chokuritsu Enjin (直立猿人)
東京都大田區西蒲田7-61-8
本集播放專輯:Bill Evans – Yesterday I Heard The Rain(Bandstand出版)
2023/05/14 爵士喫茶分享 第4回
周靖庭本集介紹兩間東京的爵士喫茶店家:
*Eagle (いーぐる)
東京都新宿區四谷1-8
*Jazz Nutty (ジャズ ナッティ)
東京都新宿區西早稻田1-17-4
本集播放專輯:Bill Evans Trio Live in Holland 1969(All Blues Records出版)
本集引用的詩句來自柏森的〈觀看的局部〉,全文如下:
⠀
經血並不是傾淌
那樣貼著大腿內側流下,淋浴時,
暗紅血色,一撇葉脈,衰微的
細胞聚結而發散
模樣,因為受到壓力,血淤
肚腹如傷,陰道鬆懈,逝去
崩解的胚卵,我感覺自己像花萼
綻放。這是生命的狀態。
輕輕扭擺腰
離陰部之間的空白距離
微微隆起,鼓動著什麼,
子宮發脹著
自己的氣力,形狀
第一次有了聲音嗚吟──小小的肌肉
收縮、軟萎
又是陣痛
悶在內頭,器官
感覺擠壓。這是生命的另一種狀態,
沖洗沾染肌膚、斑駁的些許
腥赤,順下水流,
那小塊的凝結物,延伸
一道座標如玫瑰線,它通往純真,
在靈感觸及,瞬間是
充沛刺楚的醞釀「是因為生命時常
被以遺忘的姿態出現」,它持續
蘊藏,並且
顯得越加令人惋惜
年歲的重曝。在這迷藏的溫順
與訓斥間,有的人判斷,有的人
把話留在嘴邊。有時,
繆思,必須是我自己,
「我是不需經過允許便能
歡笑的」,是如此自由,消融
水的樣態,不可抗拒的預感,
呼喚,繆思,有時,
我是自己的──
⠀⠀⠀⠀⠀
2023/05/07 爵士喫茶分享 第3回
周靖庭本集介紹兩間東京的爵士喫茶店家:
*Eigakan (映画館)
東京都文京區白山5-33-19
*Shibuya Swing (渋谷スイング)
東京都澀谷區神山町16-4(Villa Metropolis 四樓)
本集播放專輯:益田幹夫《藍色餃子》
(Mikio Masuda – Blue Dumplings)
PS. 更正啟事:第一段節目中形容店內空間為「不對稱」,應為「不平行」,特此更正口誤,敬請海涵。
2023/04/30 爵士喫茶分享 第2回
周靖庭本集介紹兩間東京的爵士喫茶店家:
*Jazz Olympus! (ジャズ オリンパス!)
東京都千代田區神田小川町3-24
*Jazz BigBoy (ジャズ ビッグボーイ)
東京都千代田區神保町1-11
本集播放專輯:益田幹夫《黑水仙》
(Mikio Masuda – Black Daffodils)
2023/04/23 爵士喫茶分享 第1回
周靖庭爵士喫茶簡介:爵士喫茶(ジャズ喫茶、Jazz Kissa)越來越成為音樂愛好者到日本主題旅行的一個探訪重點。到底什麼是爵士喫茶呢?這是以聆賞爵士樂為主的咖啡店文化,更可以說是日本獨有的聲音景觀。但仔細說起來,當然沒有這麼單純。更多細節,敬請收聽本集節目。
本集播放專輯:益田幹夫原聲三重奏《枯葉》
(Mikio Masuda Acoustic Trio – Autumn Leaves)
2023-0416-2200-這周聽甚麼-04/16 跨界藝文書介紹《好聲音診療室》
周靖庭衛福部雙和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賴盈達醫師,近期出版一本跟音聲有關的醫學類書籍《好聲音診療室》,談聲帶的問題和喉嚨嗓音的問題,並在書中提及音樂圈人士案例。本身為愛樂人士的賴醫師在書中邀訪各界來賓,提出自己的養「聲」秘方。看完這本書,我想問問聽眾朋友們:「您有多久沒關心過自己的嗓音了呢?」
本集搭配音樂為Maria Ylipää獻聲演唱的皮亞佐拉音樂專輯《Piazzolla!》。共演者皆為實力堅強的芬蘭樂手,包括Jaakko Kuusisto、Niko Kumpuvaara、Ville Herrala、Marzi Nyman等人。
2023-0409-2200-這周聽甚麼-04/09 藝文新書介紹《那一夜,莫札特的門有人在敲》
周靖庭作家瓦力在今年三月推出了他的第二本著作《那一夜,莫札特的門有人在敲》。這本書跟前作《瓦力唱片行》都是短篇故事集,用許多故事描繪人與人之間的細膩情感,當然,各式各樣的音樂也是書中的重要角色。本週節目將播放《那一夜,莫札特的門有人在敲》書中提到的音樂,還有一些延伸聆聽的曲目。包括:鄧泰山與Ewa Poblocka演奏的蕭邦〈馬祖卡舞曲 Op. 59〉、經典歌曲〈The Girl from Ipanema〉1963年版、Jascha Heifetz演奏的帕格尼尼〈無窮動〉、Yehudi Menuhin演奏的〈大黃蜂的飛行〉,還有Herbert Schuch演奏的〈音樂探索〉,以及趙成珍演奏的蕭邦〈第十七號前奏曲〉。
2023-0402-2200-這周聽甚麼-04/02 貝多芬第32號鋼琴奏鳴曲 現代鋼琴版(陳必先現場錄音)
周靖庭高雄音響展的軟體企劃向來都是別出心裁,2019年,高雄音響展主委黃裕昌先生邀請鋼琴家陳必先留下兩首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錄音紀錄,以音樂演出(軟體)搭配音響設備(硬體)推廣聲音的文化。除了貝多芬的最後一首鋼琴奏鳴曲,這份現場錄音還有一首史托克豪森的鋼琴作品,請聽眾朋友一起來感受琴音怎麼「碰撞」出詩意吧!
2023-0326-2200-這周聽甚麼-03/26 貝多芬第32號鋼琴奏鳴曲 古鋼琴版
周靖庭本集介紹貝多芬最後一首鋼琴奏鳴曲,節目中將會分段聆聽,聽貝多芬怎麼慢慢塑造樂曲的性格,也聽貝多芬怎麼用兩個樂章的篇幅來置入各式各樣的對比做法。本集主要以Penelope Crawford的古鋼琴版本為範例,也播放Paul Badura-Skoda與Alexei Lubimov兩位名家以古鋼琴演奏的第一樂章發展部,供聽眾朋友參考音色的對比。
2023-0319-2200-這周聽甚麼-03/19 飲食散文《喫心地》新書分享
周靖庭本週介紹作家劉書甫的新書《喫心地》,這是一本飲食類的散文集。飲食文學很有意思的是可以知道日常飲食的典故,也可以了解到食物背後的文化,好的作者更可以把個人的觀察、生活的況味融入其中,讓食物有美味之外的層次。口腹之慾不能止,飲食之樂樂無窮啊!節目中播放兩張專輯作為這本書的搭配,一張是瑞典鍵盤樂手Berndt Egerbladh的《Nybyggarland》、一張是台灣小號手魏廣晧的《43》。
PS.《Nybyggarland》為1973年發行之專輯,節目中口誤,特此更正。
2023-0312-2200-這周聽甚麼-03/12 爵士貝斯手 小玉勇氣 新專輯搶先聽
周靖庭本週介紹爵士貝斯手小玉勇氣的專輯《Beyond Mountains》。共同演出的樂手包括壺阪健登(鋼琴)、小沼奏繪(鼓組)、岡崎好朗(小號)等人。小玉勇氣將於三月中旬在台灣與鋼琴家許郁瑛共同巡迴演出,搭配的鼓手是同樣來自日本的北澤大樹。
2023-0305-2200-這周聽甚麼-03/05 超人氣漫畫! Blue Giant 的原聲帶精選
周靖庭今年二月中的時候到日本取材兼觀光,一併完成三年前的未竟之旅。恰好在仙台看了甫上映的《Blue Giant》電影版,這集節目便和聽眾朋友分享這部電影的原聲帶。音樂由日本爵士鋼琴家上原廣美所作,她也擔綱原聲帶的鋼琴部份,原聲帶的薩克斯風樂手是馬場智章,鼓手是石若駿。
2023-0226-2200-這周聽甚麼-02/26 安德佐夫斯基錄音選播(席瑪諾夫斯基)
周靖庭鋼琴家安德佐夫斯基(Piotr Anderszewski)的選曲向來是以自己格外有感觸的樂曲為主,他不會為了「湊整套」而灌錄無法徹底掌握的曲目,一旦出手,可以說是彈無虛發,演奏都有令人驚喜之處。本週分享他演奏的席瑪諾夫斯基中期樂曲,《排檔間飾 Metopes Op. 29》和《面具 Masques Op. 34》。
2023-0219-2200-這周聽甚麼-02/19 安德佐夫斯基錄音選播(巴哈)
周靖庭鋼琴家安德佐夫斯基(Piotr Anderszewski)的選曲向來是以自己格外有感觸的樂曲為主,他不會為了「湊整套」而灌錄無法徹底掌握的曲目,一旦出手,可以說是彈無虛發,演奏都有令人驚喜之處。本週分享他演奏的兩首巴哈樂曲,第五號法國組曲與第三號英國組曲。
2023-0212-2200-這周聽甚麼-02/12 陳必先《科倫巴博物館》錄音選播之六
周靖庭2017年時,德國科隆的科倫巴博物館迎來十週年慶,在該年活動裡面,有一系列別開生面的演奏會,是由陳必先現場演奏史坦威鋼琴,演奏地點是博物館其中一個展覽室。現場演奏後來發行成6CD合輯,本週分享專輯內的第六套曲目,史卡拉第的鋼琴奏鳴曲。
2023-0205-2200-這周聽甚麼-02/05 陳必先《科倫巴博物館》錄音選播之五
周靖庭2017年時,德國科隆的科倫巴博物館迎來十週年慶,在該年活動裡面,有一系列別開生面的演奏會,是由陳必先現場演奏史坦威鋼琴,演奏地點是博物館其中一個展覽室。現場演奏後來發行成6CD合輯,本週分享專輯內的第五套曲目,舒伯特的晚期鋼琴奏鳴曲,作品編號D. 894。
2023-0129-2200-這周聽甚麼-01/29 陳必先《科倫巴博物館》錄音選播之四
周靖庭2017年時,德國科隆的科倫巴博物館迎來十週年慶,在該年活動裡面,有一系列別開生面的演奏會,是由陳必先現場演奏史坦威鋼琴,演奏地點是博物館其中一個展覽室。現場演奏後來發行成6CD合輯,本週分享專輯內的第四套曲目,兩首舒伯特的鋼琴奏鳴曲,作品編號D. 566和D. 568。
2023-0115-2200-這周聽甚麼-01/15 陳必先《科倫巴博物館》錄音選播之三
周靖庭2017年時,德國科隆的科倫巴博物館迎來十週年慶,在該年活動裡面,有一系列別開生面的演奏會,是由陳必先現場演奏史坦威鋼琴,演奏地點是博物館其中一個展覽室。現場演奏後來發行成6CD合輯,本週分享專輯內的第三套曲目,荀白克的鋼琴獨奏曲,陳必先演奏的現代音樂魄力十足,表現力相當強烈。
2023-0108-2200-這周聽甚麼-01/08 陳必先《科倫巴博物館》錄音選播之二
周靖庭2017年時,德國科隆的科倫巴博物館迎來十週年慶,在該年活動裡面,有一系列別開生面的演奏會,是由陳必先現場演奏史坦威鋼琴,演奏地點是博物館其中一個展覽室。現場演奏後來發行成6CD合輯,本週分享專輯內的第二套曲目,由陳必先演奏莫札特的鋼琴獨奏曲,包括幾首很難得能在現場聽見的冷門樂曲。
2023-0101-2200-這周聽甚麼-01/01 陳必先《科倫巴博物館》錄音選播之一
周靖庭2017年時,德國科隆的科倫巴博物館迎來十週年慶,在該年活動裡面,有一系列別開生面的演奏會,是由陳必先現場演奏史坦威鋼琴,演奏地點是博物館其中一個展覽室。現場演奏後來發行成6CD合輯,本週分享專輯內的第一套曲目,巴哈《賦格的藝術》。
2022-1225-2200-這周聽甚麼-12/25皮耶絲錄音精選:蕭邦的兩首鋼琴協奏曲
周靖庭皮耶絲在Erato與DG兩間唱片公司都有灌錄蕭邦的鋼琴協奏曲。Erato版本合作的指揮家是Armin Jordan,DG版本合作的指揮家有Emmanuel Krivine和Andre Previn。另外,在波蘭蕭邦協會的出版品中,還有和指揮家Christopher Warren-Green共演的紀錄。節目中會概略地分享這些演出,並解釋為什麼選擇介紹皮耶絲演奏蕭邦的兩首協奏曲。
2022-1218-2200-這周聽甚麼-12/18皮耶絲錄音精選:舒伯特的鋼琴奏鳴曲 D. 960
周靖庭皮耶絲演奏的舒伯特鋼琴樂曲有一個絕妙的特徵,就是她知道怎麼樣讓左手的聲部也參與到舒伯特述說的音樂情境裡面。即使是那些聽起來最沒有波瀾的伴奏音型,都帶著精緻的音色去支撐整個樂句的表情。皮耶絲演奏的舒伯特是典雅的,但她最終做出的音樂情緒,其實是內斂又深邃的感性,這首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就是一回精彩的示範。
2022-1211-2200-這周聽甚麼-12/11 皮耶絲錄音精選:莫札特
周靖庭皮耶絲灌錄的莫札特鋼琴「協奏曲」屢有佳作,與各大樂團、指揮名家也留下幾張名盤。這週想要與聽眾朋友們分享的是她詮釋莫札特的鋼琴「奏鳴曲」。聽她在鋼琴獨奏的世界裡,怎麼去構築個人化、帶點浪漫、然而舉手投足間又都充滿典雅氣息的莫札特詮釋路線。
2022-1204-2200-這周聽甚麼-12/04 皮耶絲錄音精選:貝多芬
周靖庭許多樂迷喜歡皮耶絲的蕭邦、舒伯特、莫札特,在重新整理唱片的時候,意外發現……原來皮耶絲的貝多芬也有獨到之處!早期在Erato、後期在DG,她都有留下幾首奏鳴曲的錄音,儘管數量不多,我們也能聽見她怎麼開闢出屬於自己的清澄感性。節目中將會帶來皮耶絲演奏貝多芬的第十七號及第卅一號鋼琴奏鳴曲。
2022-1127-2200-這周聽甚麼-11/27 皮耶絲錄音精選:蕭邦
周靖庭雖然說到「蕭邦專家」,樂迷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演奏家名字可能不是皮耶絲,不過,要是說到蕭邦夜曲或協奏曲的版本,皮耶絲的錄音可能是您身邊發燒友默默珍藏的佳作。她的蕭邦詮釋有什麼魅力?不妨就從她的蕭邦夜曲來體驗看看吧。本週選曲橫跨Erato、NIFC、DG三個廠牌,不同時期的皮耶絲錄音,都有迷人之處。
2022-1120-2200-這周聽甚麼-11/20 皮耶絲錄音精選:舒伯特
周靖庭皮耶絲在獨奏和室內樂都能做出「精緻中不失流暢、動聽之餘依舊含蓄」的美感,這樣子的演奏特質在舒伯特樂曲上更是能夠表達得格外迷人。本週將播放她和大提琴家Antonio Meneses合作的舒伯特琶音琴奏鳴曲D. 821,還有一首由她獨奏的A小調鋼琴奏鳴曲,D. 784。
2022-1113-2200-這周聽甚麼-11/13 皮耶絲錄音精選:法朵歌曲
周靖庭本週介紹皮耶絲和法朵歌曲天王Carlos do Carmo共同灌錄的法朵歌曲輯。這份錄音過去只有歐洲發行,後來在國際版合輯也總算現身,可以說是皮耶絲返璞歸真、流麗抒情的一份演出。節目中也將從這些動聽的樂曲慢慢介紹皮耶絲演奏的特色。皮耶絲負責的鋼琴聲部絕對不只是「伴奏」的角色,她和杜梅(Augustin Dumay)合作的葛利格小提琴奏鳴曲也能聽出她經營鋼琴聲部的特色。
2022-1030-2200-這周聽甚麼-10/30 葛拉納多斯:古風短歌集
周靖庭前兩週介紹過葛拉納多斯的《哥雅畫冊》,這週要分享的是姊妹作《古風短歌集》,我們一樣可以從這套作品聽見瑪哈和瑪霍大膽熾熱的愛情。短歌(Tonadilla)的歌詞感性、旋律明晰,這套樂曲也是進一步了解葛拉納多斯的重要作品。節目中選播的版本包括:Pilar Lorengar、Nuria Rial、Elena de la Merced、Carol Garcia等。
2022-1023-2200-這周聽甚麼-10/23 葛拉納多斯:哥雅畫冊(下)
周靖庭本週延續上週內容,介紹葛拉納多斯的經典鋼琴作品《哥雅畫冊》,節目中會播放《哥雅畫冊》第四段〈嘆息,或瑪哈與夜鶯〉、第五段〈愛與死:敘事曲〉、第六段〈尾奏:幽靈小夜曲〉,還有常與《哥雅畫冊》一起演出的〈稻草人〉。節目中播放的版本分別來自:Beate Berthold、Rosa Torres-Pardo、Jean-Francois Dichamp,以及葛拉納多斯本人1916年的鋼琴紙捲錄音與1912年的歷史錄音。
2022-1016-2200-這周聽甚麼-10/16 葛拉納多斯:哥雅畫冊(上)
周靖庭本週介紹西班牙作曲家葛拉納多斯的經典鋼琴作品《哥雅畫冊》,會為聽眾朋友介紹大致的背景,還有《哥雅畫冊》的第一段〈情話綿綿〉、第二段〈窗口訴懷〉、第三段〈油燈邊的方當果之舞〉。節目中播放的版本分別來自:Christina Ortiz、Douglas Riva、Jean-Marc Luisada,以及葛拉納多斯本人1913年的鋼琴紙捲錄音。
2022-1009-2200-這周聽甚麼-10/09 不是3B的3B作曲家
周靖庭德奧地區的作曲家裡面有所謂的3B,是樂迷們都很熟悉的巴哈、貝多芬、布拉姆斯。今天的節目裡,從唱片櫃中隨機選出另外三位作曲家的錄音,他們的姓氏在英文裡面也是字母B開頭的,分別是鮑羅定、莉莉布蘭潔,以及巴巴賈尼安。節目前半段將播放Vladimir Stoupel和Breuninger Quartett合奏鮑羅定的〈鋼琴五重奏〉,後半段帶來Trio Helios演奏布蘭潔的〈一個悲傷的夜晚〉,以及小提琴家Ani Aghabekyan、大提琴家Mischa Meyer、鋼琴家Ruben Meliksetian合奏巴巴賈尼安的〈鋼琴三重奏〉。
2022-1002-2200-這周聽甚麼- 布拉姆斯單簧管五重奏(下)
周靖庭接續前一週內容,本週節目將介紹布拉姆斯單簧管五重奏的後兩個樂章。這回以單簧管演奏家Andreas Ottensamer的版本為例,一起來聽這首室內樂精品的後半段。另外,節目最後將播放一份實況錄音,是單簧管演奏家Wenzel Fuchs搭配柏林愛樂四重奏現場演出本曲的第二樂章。
2022-0925-2200-這周聽甚麼- 布拉姆斯單簧管五重奏(上)
周靖庭布拉姆斯的單簧管室內樂作品集中於晚年寫就,本週要介紹的單簧管五重奏作於1891年。這一年的布拉姆斯原本打算歇下作曲活動,但是認識正值壯年的單簧管演奏家謬爾費爾德(Richard Mühlfeld)之後,再度燃起了譜曲的熱情。同年就完成一首單簧管三重奏和一首單簧管五重奏。節目中將介紹布拉姆斯單簧管五重奏的前兩個樂章,並以Sebastian Manz與Danish String Quartet合作的版本為例。
2022-0918-2200-這周聽甚麼-9/18 江忻薇的《黑潮之秋、黑潮之冬》
周靖庭延續前一週介紹的《黑潮》四部曲,這週分享的是由爵士小提琴家江忻薇創作的《黑潮之秋》與《黑潮之冬》。秋季時序從農曆民俗月的氛圍開始,中間還將牛犁歌與藍調天衣無縫地接在一起,反映出創作者的生命經驗;而冬季用樂器對話來速寫,其中一段錯落有致的撥弦更是細膩地傳達靜中有動的季節流轉。小提琴家江忻薇不侷限於單一樂種的框架,她運用多變的聲響效果,在即興跟前衛的界線間挖掘自己對黑潮四季的真實感受。
2022-0911-2200-這周聽甚麼-9/11 江忻薇的《黑潮之春、黑潮之夏》
周靖庭9/11 江忻薇的《黑潮之春、黑潮之夏》
旅美爵士小提琴家江忻薇今年發行了一套專輯,叫做《黑潮》。《黑潮》總共有春夏秋冬四部曲,從專輯標題到每一軌樂曲名稱,隱約可以揣測出這是創作者擷取自然元素,並且將東西方文化背景與個人音樂想法融合的一套創作。在這週的節目裡,為聽眾朋友簡介四部曲裡面的《黑潮之春》與《黑潮之夏》。我們會聽見春日裡旺盛勃發的原動力,還有夏季裡令人難耐的溽濕暑氣。
2022-0904-2200-這周聽甚麼-9/04 韋瓦第的《金翅雀協奏曲》
周靖庭9/04 韋瓦第的《金翅雀協奏曲》
韋瓦第的《金翅雀協奏曲》有兩個譜版,一個是長笛或直笛搭配弦樂組與數字低音的版本,作品編號RV 428;另一個則是長笛與雙簧管、低音管、小提琴與數字低音搭配的,作品編號RV 90。節目中提及的版本包括Carlo Ipata、Jed Wentz、Heloise Gaillard、Sebastien Marq、Frans Bruggen等音樂家精湛又自在的詮釋。節目中同時會介紹到韋瓦第寫下的音型怎麼跟金翅雀實際的鳥鳴呼應,原來這位作曲家描寫自然情景的功力確實有獨到之處,下次聽完《四季》,也別忘了這首《金翅雀協奏曲》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