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幸福進行曲
從復育絕跡的淡水魚、延續沒落的傳統戲曲到推動閱讀教育的種子兵……等等,凡是努力實踐夢想的台灣小人物,都是台灣幸福進行曲的對象,2007年更集結出版有聲書。迄今已製作十年超過700則以上的訪問,讓在台灣生活的人都覺得「幸福,就在身邊,隨時在進行著。 * 本單元感謝「美律實業」贊助播出。
李誌倫-新舊交棒篇
企製團隊【台灣幸福進行曲】我的第一志願-返鄉務農!
走進苗栗卓蘭,有一處正在建設的農場,指揮挖土機的是農場經理-李誌倫,他載著潮帽、穿著耳環,八年級生且外表新潮的他,其實小時候在農村長大,這幾年更在埔里的傳統農村蹲點學習。
李誌倫:有一個數據調查,現在在台灣30歲以下從事農業的人口是百分之零,零不是沒有,是零點零零零幾,是很低的數字,那如果以這樣子的角度去思考,如果人口老化的問題再5年、甚至10年之後,農業會不會是一個 ... 反而是最容易谷底反彈的行業別。
決心將農業當成志業的誌倫,對於農業的看法就跟他給人的印象一樣,走在時代的前端,而農業創新要面臨的第一個難題是,要怎麼說服老農跟上趨勢的腳步。
李誌倫:你要已經上了5、60歲年紀的長輩們,要再放下鋤頭去念書、去學更新的農耕法,那對他們來講是更 ... 比他們做現在的事情來講,求溫飽更困難的挑戰。以前小湯在大坪頂種植的時候,當然也遇到過這一類的問題,但是,就是換為角度思考,我們都能理解衝突會發生的原因。
誌倫口中的小湯,也是八年級生的青農-湯智越,當初父親準備要把三分地跟技術傳承給他,他卻只要地而不要傳統的技術。
湯智越:我爸爸那時候也吼我、他大吼:「我真的想不懂,你們年輕人到底在想什麼?」有一個阿伯他跟我爸是好朋友,農田也不在這個方向,每天都繞過來看(笑),「你的草這麼多,蟲都跑來我這邊吃了!」我就跟他說:「才不會咧!你的有噴藥、有毒,你的蟲才會跑來我這裡吃!」後來我想一想也沒有什麼好堅持的,也是各退一步。我覺得只要是在這片土地奮鬥的人,都值得人家尊敬。
老農勢必要把棒子交給下一代的青農們,也許真正放手,才是最好的交接。
李誌倫:我們更把握今天有一塊農地,也是我們創業夥伴大家願意支持的一塊土地,讓我們去嘗試各種的錯誤,我們可以失敗的去種東西、可以從失敗中去學習,讓農業更好的方式,讓我們的土地長成未來有機可以操作的sop藍圖,這是我們想要建構出來的。
農村在走,熱情要有 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
李誌倫-青農入門篇
企製團隊【台灣幸福進行曲】我的第一志願-返鄉務農!
當同學們紛紛打起領帶,前往都市面試,學設計的李誌倫卻穿起雨鞋走進農村,他笑說自己學的是農業設計,而農場就是他的職場。
李誌倫:大家好,我是誌倫,我80年次、27歲, 主要會投入農村的原因是因為在視覺傳達系,我們都要做一個「新一代設計展」的畢業專題製作,就到了埔里的水頭社區去住了一年的時間,其實家理的周遭都是種田、阿公、阿嬤也種田,但或許也因為這樣子,我所能夠看到農村不一樣的細節,或者是說,他們在生活層面的溫度可以發掘的項目就更多,以至於在做設計、產出的時候,就會把自己的角色投入到農民的角色裡去,或是把你所採訪的農民角色投入到自己的家長、阿公阿嬤、家人的角色。
曾經幫埔里大坪頂百香果成功打造品牌的誌倫,在果園中認識了同樣是青農的智越,兩位八年級生聊音樂、聊網路、聊露營,但聊得最多的,還是對農村的夢想及改變。
湯智越:大家好,我是湯智越,我今年25歲,我本身是個農民,我對農村有什麼情感,我認為就好像你對你的家鄉有什麼情感一樣,它是理所當然的,我們不會希望自己的家鄉變廢墟一片,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家鄉繁榮。我現在是革風創研的自然圈農場的農業負責人,我們一直在這邊 .... 每一天絞盡腦汁,很像創業又很像在工作,沒有什麼平日、假日的分別,我們都只是想要為創造、突破我們對農業既有現狀的突破。
年輕就是本錢,在農村裡,年輕還要有本事,誌倫與智越對農場的藍圖,不是畫在傳統的果園底下,他們與創業伙伴一起規劃屬於自己的農場,想號召像他們一樣的熱血青農加入。
李誌倫:進入到農村之後,你只要願意去打開心房去認識、做中學,你踩的是態度可以接納很多不同的意見、開放型的角度去聽一些 ...已經在這一塊土地耕耘這麼久,長輩們的聲音,跟你自己保持、擁有我們這一世代良好的資訊接觸能力去接觸不一樣的管道、把不一樣的資源整合進來,其實每一個人可以在農村做到的可能性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不一定從事農業才是幫助農村,你只要把你本身的專長、喜好帶進農村裡來,你只要做下來,甚至是你只要願意走進來,我覺得不太會有太困難的事情發生。
農村在走,熱情要有 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
黃婉玲-做菜新生代篇
企製團隊【台灣幸福進行曲】黃婉玲的台菜復興史
我是林子翔,我是推廣老台菜的新生代。我認為創新這個動力應該不是放在菜色本身,而是用什麼新的方式讓年輕人認識這些菜。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更遠,而這個巨人,對年輕世代的林子翔來說就是台菜的價值與精神。深厚的飲食文化,如何跨時代傳遞,是上一代的媽媽與這一代的兒子,每天都在思考的事。
林子翔:我們有自己三百年累積下來的歷史記憶,怎麼會沒有文化,媽媽說:相信我,台灣有自己的菜色自己的文化,荷蘭人特別跑來台灣學台菜日本人特別跑來學台菜,這對我來講就是成功的創新,因為台菜這件事不再這麼侷限在在地。
黃婉玲:尊重,與思念老師傅,尊重食材,認識食材去變化食材,有所本再做,我覺得台灣的文化高深遠博,大家太看扁自己了。
每一道菜都像顆時空膠囊,一入口,濃厚的家族情感、老師傅的身影,瞬間都化在嘴裡了。如數家珍的菜色,讓子翔最難忘的又是什麼呢?
林子翔:我印象最深刻的菜色,應該是紅燒豬腳,它是外公最擅長最擅長菜色,這個菜色它承載的故事跨越三代,媽媽那個年代小時候的回憶,也是外公年輕時候的回憶,一道菜原來它背後可以承載家族的記憶,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承載著祖孫三代的滋味,如今面臨可能消失殆盡的命運,黃婉玲感謝兒子跳下來,和她一起承接老台菜的使命。
黃婉玲:剛開始兒子我要他加入的時候,然後他告訴我你何必那麼苦。第二年之後他跟我講你要努力下去,第四年你不能放棄,第五年我跟你拚了。他跟我講你不做我還要做,他會想念老師傅,他對他們的感情就像阿嬤阿公。他在他們身上找到傳統兩個字,有一份感情。
林子翔:我們應該可以一起努力,繼續將這些菜色讓他延續下去,把我們母子之間的世代對話可以拓展出去,讓更多人可以跟這些菜色甚至跟老祖先去做對話。
黃婉玲的台菜復興史,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等著更多人細細品嚐。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道傳統台菜,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
黃婉玲-做菜底蘊篇
企製團隊【台灣幸福進行曲】黃婉玲的台菜復興史
肉香中帶點獨特鹹味,讓人忍不住「以菜配飯」,這道「喜鵲肉臊」是總舖師黃婉玲母親的嫁妝菜,而喜鵲之名就是隱喻新嫁娘。跟著黃婉玲學做菜,除了認識老台菜的典故,也能在其中體會強大的料理力量。
黃婉玲:這裡的故事太多了,像我們一個學生,他們母子原來是老死不相往來,結果做菜之後感情好了,孩子陪她來上課,上課感情很好,沒想到他媽媽93歲失智了,只要吃到老台菜對過去就如數家珍,所以他把菜帶回去全家煮都聚集在一起吃,然後很多人因此跟長輩的溝通愈來愈順利,他們有些甚至從台北坐高鐵來了五年了,這些精神你叫我怎麼能不感動?
加了「感情」來提味,讓黃婉玲傳承老台菜的火侯轉到最大,但師傅有心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學徒要先自廢武功。
黃婉玲:我發現到說愈沒有做菜經驗的人做出來的菜最好,因為她甚麼都不會,我們還有一個最年輕的學生12歲,她連刀子都沒拿過,結果做出來的味道全班第一名,因為他沒有想法。反而拿了好多張執照,或是某些大餐廳的廚師,他挫折很重是因為他把自己很多的想法,我想我應該怎樣,有時候問他你做過這道菜嗎?沒有,那你為什麼不照著做,會了你再去改變,不要一開始就改變。不要有太多個人主義,師傅說他做的菜不是他的口味,是大眾的,我就把它做到師傅的口味。
一場盛宴,不只需要在意美味,還有咀嚼之後的餘味,能否持續飄香。呈現豐富的生活底蘊,其實都是在向老祖宗們看齊。
黃婉玲:創新的元素我贊成,但是無守本完全脫離原始去創新,變成以訛傳訛。大家守本分是最難的,不要什麼都不懂我要創新,我在上課中間早上一小時就講完文化,因為你不要脫離了台灣固有的文化,然後生活的背景還有食材。最主要好的宴席是你如何把陰陽頓挫拉出來,不要吃了一昧都一樣,不斷的蒸、炸、滷、燴,帶出你的技巧出來。人生,要百態,菜宴,也要百態,一態走到底,人生也很乏味。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道傳統台菜,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
黃婉玲-做菜傳承篇
企製團隊【台灣幸福進行曲】黃婉玲的台菜復興史
如果「記憶」,會讓人想起過去,那「味蕾」的記憶,讓黃婉玲想要留住過去。童年大宅門的圓桌會議,常常只為了美食聚集,長大返台定居後,儲存好料的舌尖記憶,常冷不防跑出來呼喚她的台菜魂。
黃婉玲:我其實從小常在國外國內這樣跑來跑去,接觸西方文化還蠻多的,可是有一次飛機我延誤故障,那一天晚上我滯留在機場,我忽然間好想的是,我曾經小時候吃過的台菜,那一天晚上讓我魂牽夢縈的,卻遍尋不著了,所以只好親自動手做菜吃。
隨時間不斷演進的現代料理,無法撼動台菜在黃婉玲心中的地位。因為,對她來說:「老」不是守舊而是守住傳統與堅持
黃婉玲:傳統老台菜是一種溫柔婉約,是食材的味道,那現在台菜多油、多糖,多醋,對我而言是一個陌生的台菜,我會覺得老台菜的菜色很像人生,它是熬出來的,它也是淬鍊出來的
傳統台菜,是一門學問,不斷拜師學藝的過程,每一位老師都想用自己當教材,讓黃婉玲嚐到最真摯的人情滋味
黃婉玲:老師傅做人處事最失敗,因為他們不迎合人,所以我現在也不是討人喜歡的,因為我學到他們的真,為了一道菜多少程序,他們不會簡化,不騙自己,任勞任怨,這個在我養尊處優的生活中我根本辦不到。
這堂烹飪課,最難的是說再見。面對師傅們的衰老與離開,黃婉玲用另一個方式,讓他們的手藝永遠留下來。
黃婉玲:你問我哪一段感情最真,問哪一段你要去如數家珍,我不敢,我怕自己崩潰,所以後來我就藉著傳遞,把他們傳出去吧。所以每一次上課,我都半夜3、4點就要起床,一直站著、走著,到晚上6、7點,那天都不累,而且當看到學員學到了手藝,我會告訴他你不孤獨了,你的手藝傳出去了,當年你都怪沒有人想學你的功夫,現在經過我的手,多少人跟你一樣的菜在做著,飄揚出來了,你得到的是永久的傳承。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道傳統台菜,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
黃婉玲-做菜做人篇
企製團隊【台灣幸福進行曲】黃婉玲的台菜復興史
出身台南世家的黃婉玲,舉手投足散發著千金小姐的氣質。從小優渥的環境,把她的嘴養得很刁,後來,為了能隨時品嘗美食,高貴小姐搖身一變成為神氣的總舖師。
黃婉玲:家族中的成員像我這一輩就將近有幾百個人,在家族中間很重視吃,我們家族沒有一個會做菜的,我們要等到師傅願意做或是有好的餐廳可以做起來我們才有得吃,那我從小有一個不好的習慣是不好吃,我寧可餓死也不吃了,所以小學五年級我跟我爸爸說我要做菜,我家人更走火入魔,到處炫耀我女兒會做菜,直到我結婚的時候,我媽哭了,我們家唯一會做菜的竟然嫁出去了,怎麼辦!
那個年代,電視裡的傅培梅是每個人的烹飪老師,黃婉玲也不例外。不過隨著傳統台菜逐漸失傳,讓她開始積極尋找老師傅,埋下日後「老台菜復興運動」的引線,不過,台菜還沒引爆,黃婉玲已經自爆好幾次了。
黃婉玲:我跟著老師傅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噩夢,曾經我一次穿了香奈兒的高跟鞋去,他竟然跟我說今天要磨漿,我說我可以拿機器來磨,不行,那我可以脫鞋來磨,你不能赤腳腳會髒,這是我的香奈兒剛穿的第一天,待會磨破了,幾萬塊就不見了,是高跟鞋三吋耶。那我心好痛的是鞋子,他認為鞋子再買就有,功夫我今天興起要教你。
學做菜也在學做人。老師傅手把手的教導黃婉玲,用刀子嘴豆腐心示範了一道人生大菜,裡面有原味的傳統,也有做人的基本功。
黃婉玲:我本來不守本分的人,我現在超守本分,我把我驕縱的個性全拋掉了,因為他們告訴我,像你這種人比比皆是,狂妄、驕傲、嬌氣,你能做什麼,我就是這樣長大,我有甚麼錯,我又沒有對你口出惡言,可是你生活上帶的態度是不對的,喔!改吧,跟他們在一起30年是我收穫最多的。我曾經走訪他們是為了把文章集結成書,只是沒想到老師傅對我的感情卻不斷灌輸我新的技術。
我發現到我很深情的忘不了老師傅,因為每道菜都是一個師傅跟我之間的對答,所以每道菜都呢喃訴說一段感情。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道傳統台菜,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
米香囍-校園飄香篇
企製團隊【台灣幸福進行曲】 (小朋友:3、2、1 )爆米香的滋味
詹原彰:跟我念一次,稻莆台語,契啊,講一下(契啊),那你們很熟悉看到田裡稻穗,稻穗台語怎麼說,丟啊,講一次(丟啊),丟啊採收起來就變契啊知道嗎。有沒有看到農夫插秧秧苗,秧苗怎麼說,秧苗叫嗯啊,講一次(嗯啊)。
這天在台中永安國小隨便抓一個同學來問,都知道等一下會有爆米香,不過在吃這個古早味的零食之前,米香哥哥-詹原彰先帶領大家認識爆米香的原料,原來這是一堂食農教育的課,上課上到一半,鍋爐冒起了煙,大家紛紛摀起耳朵,眾所矚目的一刻終於到了。
詹原彰:放進去的米在這裡面了對不對?你們認為是在鍋爐裡一邊加熱就慢慢變大顆,還是等一下打開「蹦!」一聲變大顆?各位同學大喊321 (小朋友:3、2、1 ~ )
(記者:你剛剛心情怎麼樣?)學生:有點害怕,(記者:為什麼會害怕?)因為,它「蹦」的時候,聲音很大聲。學生:我在吃爆米香,這個足好吃!(記者:多好吃,你形容一下!)就很像科學麵一樣,軟軟的!
老師:我是永安國小 邱家真老師。現在小朋友要接觸到這個的機會真的很少,我希望小朋友能在這課程裡面多認識以前傳統的技藝,還有他也可以透過米香的活動,認識很多的穀類或者是食材。
詹原彰:今天最主要就是讓小朋友爆米香,還有給小朋友認識一些米,從稻穀、糙米、胚芽米、白米,像小五、六,我們就會針對一些比較自然的原裡去帶,因為,自然課會講到一些關於壓力的東西;小一、二,可能他們這個東西就比較不知道,我們就讓他看爆米香的食材或米的認識,小朋友可以看的到、摸的到、聞的到 .. 這些都可以加深他們小時候的童年記憶。我們曾經有在小朋友到一個學校裡面,他小學一年級看過我,現在已經六年級了,他還記得我當楚講的故事、介紹裡面的食材 ... 都還有記得。
米香哥哥來自彰化竹塘的農村,而農村就是一所大自然的教室,植物就是活生生的教材,就算下課後,爆米香吃得一塊不剩,小朋友還是可以回家跟爸爸媽媽說,他今天認識了契啊跟丟啊,以及那熱熱脆脆的米香滋味。
我的主場在農村 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
米香囍-返鄉創業篇
企製團隊【台灣幸福進行曲】 (小朋友:3、2、1 )爆米香的滋味
雞叫聲從三合院後方傳來,庭院走廊上放著一台爆米香機器。位於彰化竹塘的米香囍農村生活館,平日是悠閒的三合院,一到假日,就成了人聲鼎沸的爆米香觀光工廠。
詹原彰:以前阿公就是在做米香,以前在農村裡面除了務農以外,其他空餘的時間,可能會養一些豬鴨雞,大概在小學5、6年級的時候,爸爸在台中生意比較穩定,在那邊有置產,就全家搬上去,上去那邊經歷了大概2、30年,家人就講說要不要回來自己的家鄉?一開始會覺得蠻抗拒的,因為,覺得那是老人家才在做的事情,「爆米香」應該是阿伯去做,怎麼會年輕人去做?一開始蠻抗拒的,後來沒辦法要生活(笑),很現實面是這樣子,就這樣去做、去買設備,慢慢做。
因為有壓力,才能爆出陣陣米香,米香囍的詹原彰跟巫芸綸是青年返鄉的夫妻檔,當初創業的決定,就像丟進去鍋鑪的米粒,不知道何時會爆香,只知道鍋鑪很燙手。
巫芸綸:目前以竹塘來說,唯一我們這一對年輕人回來,那回到我們4年前,我們就大包小包回來,然後,沒有人理我們,因為,我們在這鄉下,看起來像小朋友。第一年很埋頭苦幹,幾乎每天都兩點睡,早上六七點起來,就是麥克風裝著,開始去外面遊覽車帶團,每天都是精力旺盛到晚上腦袋一直在動要怎麼做會在比較好?我每個假日陪別人的孩子,我從來沒有陪過孩子去親子旅遊或什麼的。
四年創業有成,芸綸也把小孩接來鄉下住,笑說這也是竹塘第一批返鄉少年。
巫芸綸:我小時候不是務農,我們就是學那些東西然後如何來告訴孩子,那我又可以跟孩子說我們碾米的過程,有很多媽媽都說自己的孩子不喜歡吃爆米香,可是帶來體驗,他覺得很驚訝說 ... 怎麼那麼喜歡吃? 我們只是在把一些以前的東西去把它傳承下去,只是改變不同的形式,我覺得我們的動力跟持續的勇氣就是來自孩子的笑聲跟人家的一句你們很棒很感謝,我覺得這是走下去的原動力。
我的主場在農村 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
米香囍-夫唱婦學篇
企製團隊【台灣幸福進行曲】 (小朋友:3、2、1 )爆米香的滋味
巫芸綸:大家好,我是米香囍懷舊農村生活館的阿囍姐姐。
詹原彰:大家好,我是米香哥哥。
巫芸綸:我們現在這個館是在是在彰化最南端的竹塘鄉,過一個橋之後就是雲林的崙背,大家有機會可以來深深體會我們這邊的爆米香體驗。
米香哥哥-詹原彰的童年是在彰化竹塘長大的,從小看阿公「爆米香」,現在成為他最有成就感的職業。從台中搬回鄉下老家落腳,希望保留與推廣古早味零食的記憶,老婆巫芸綸二話不說脫下高跟鞋,從親自粉刷牆壁開始,到下田種菜當農婦,人生180度大翻轉。
巫芸綸:我嫁來這邊,這個是大家庭,一開始回來對這邊很陌生,其實回來我們一開始也沒有構想,你看到很多舊照片就是那時候當時手機拿起來拍一拍,回家想或思考說怎麼開始怎麼弄。像這一面牆都是我自己釘的,桌子要自己磨的,桌腳是對面雞舍拆下來時,我就跟裝潢阿北說:「這個可以利用當桌腳。」
鄉下就是太陽大,三合院中曬著棉被,而兩夫妻則是從一起「爆米香」,推廣農村體驗中曬恩愛。
巫芸綸: 回來鄉下最不喜歡的是太陽很大,真的,我跟你講,我第一年回來曬到和客人拍照我的手是亮的,還有被客人說我是黑肉底,我心裡想說「我長這麼大,第一次被說黑肉底!」我大部分回來鄉下看這麼多,太太會跟先生下來,大部分都沒有。我們很多來鬆土的老婆都是外配,只有我走出去是台灣人。
詹原彰:一開始的夢想跟實際上去做,就像我老婆剛剛講的,中間會有很多的東西來考驗你、折磨你,你就是要知道自己要的結果是什麼,結果如果知道是什麼,過程就自己努力去克服。非常感謝她願意跟我們到農村裡面,這真的不容易,這邊連要去便利商店,騎摩托車都覺得有點遠的感覺。
化身阿囍姐姐的芸綸笑著說:她像高鐵,學什麼都衝很快,跑前面,從爆米香、養雞、拔蘿蔔體驗活動,全都做了再說!而老公像是鄉間公車,島島阿寇。阿囍姐姐還在學習放慢腳步的農田生活,但在米香葛格心目中,女神沒有變,只是換了主場,她仍是農田裡的「種菜女神」!
我的主場在農村 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
1095移工01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1095移工02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1095移工03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1095移工04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角落微光01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角落微光02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角落微光03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角落微光04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周百祥01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周百祥02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周百祥03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張進益01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張進益02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張進益03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張進益04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再訪紙風車01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再訪紙風車02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再訪紙風車03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再訪紙風車04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再訪王英峻01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再訪王英峻02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再訪王英峻03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再訪齊柏林上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再訪齊柏林-中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再訪齊柏林-下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再訪齊柏林-外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徐超斌01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徐超斌02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徐超斌03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徐超斌04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黃美廉01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黃美廉02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黃美廉03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睏熊霸01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睏熊霸02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睏熊霸03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睏熊霸04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黃春明04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黃春明03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黃春明02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
黃春明01篇
企製團隊(有新資料再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