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幸福進行曲
從復育絕跡的淡水魚、延續沒落的傳統戲曲到推動閱讀教育的種子兵……等等,凡是努力實踐夢想的台灣小人物,都是台灣幸福進行曲的對象,2007年更集結出版有聲書。迄今已製作十年超過700則以上的訪問,讓在台灣生活的人都覺得「幸福,就在身邊,隨時在進行著。 * 本單元感謝「美律實業」贊助播出。
璞育文教發展協會-自然農法篇
企製團隊【台灣幸福進行曲】璞育的教育不一樣~我們種下的是孩子的未來
黃雅聖:那個Slogan其實那時候是為了我們想要幫助的那個孩子,因為家境的關係,然後他開始去學習務農,所以那時候我們用「我們種下的是未來」,我們種下不是純粹只有在稻米這件事情,而是他可以透過在這個的過程中,去把教育跟產業結合在一起。
一個不喜歡務農的田庄孩子,長大後,卻因為一群孩子重新拿起鋤頭。璞育文教發展協會理事長-黃雅聖,在邊做邊學的過程中,選擇用友善土地的自然農法,為鄉村孩子的未來除草、鬆土。
黃雅聖:那這個過程就會讓孩子們從中可以再體會,也可以學習到東西,那未來又可以可能會學習到一技之長,那才不會淪為所謂的只有陪伴,其實我真的覺得自己開始做這個是很弔詭的一件事情,因為小時候寫的作文是我最不想要當老師,以前不喜歡的職業卻變成現在我最熱衷,然後做最多的一件事情。
在這裡,一望無際的稻田,要看老天決定收成;而孩子的未來,好像也只能自求多福。面對失能的家庭系統,黃雅聖與團隊帶著孩子走進田裡,學習當一名農夫。在地人白慧昭白姐,也投入其中。
白姐:我是嫁出去的女兒,因為媽媽的身體狀況不好而回來的,原本這是個小小的村落,很少這樣互動,璞育這邊是用微生物菌,自然農法的方式,完全是不用有機肥料或是慣行農藥,剛開始都會認為不可能,但是這幾季都有成功的例子,這一季媽媽也成功了! 這些年輕人真的讓你很訝異,他們自己下田,不是嘴巴講講。
用行動驗證理想,雖然不知道會不會成功,但田中央彷彿有一個金黃色的平台,慢慢被建構起來了。
黃雅聖:協會是去年底成立,從今年初才開始整個把它推動起來,這短短的半年多來,我突然認識很多的人,而且是很多都願意協助我們或認同我們的人。我們可以變成一種媒合的一個資源平台,有一些年輕人他們只要想要回去的話,他們有時候也會私下跟我們連絡,他可以從哪裡開始做,像這樣子的協助會愈來愈多。
用愛灌溉,人心豐收,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
善願愛心協會-重新站起來篇
企製團隊【台灣幸福進行曲】行善的溫柔之心,善願愛心協會
「叩、叩、叩!」善願愛心協會每週都會訪視貧苦人家或獨居老人,有時總會發生,上次還見面的個案,已經沒有機會再來開門了。
郭志祥:我們剛開始是沒有做免費殯葬,剛開始是做急難救助,我們去訪視發現到說,家裡有成員往生,他們必須要去籌錢、辦喪葬費用,很不幸的,有些跟錢莊借錢,將來就是為了這比喪葬費用,等於是讓這個家庭沒有辦法重新站起來,事實上這不是往生者的一個願望。
善願的創辦人-郭志祥,不希望家屬因為喪葬費而淪為下一個個案,便整合花店、棺木店、殯葬業等店家舉辦告別式,讓往生者及家屬,都能被溫柔對待。
郭志祥:這個媽媽是兩歲的兒子走掉時,她把大體載到殯儀館說她沒錢辦喪事,後來,台大醫院的社工跟殯儀館的主管就請我們去幫她,事實上,辦完以後,她成為我們的志工,她來參加以後,她發現她也可以幫忙弱勢家庭,等於是一個安定的力量,讓這個家庭可以在外面有一個重新出發、東山再起的機會。
我曾經幫忙一個念國立大學研究所,這是一個女生,結果她連續兩次去參加司法官的考試,剛好都差一分或一分半, 她認為對不起她爸爸,她就喝強鹼自殺,後來這一個女孩子被救了回來以後,我們鼓勵她,希望她可以重新振作,總共幫忙3年,她拿成績單來給我看,她高考全國榜首、一般行政,這是一個讓所有志工覺得「ㄟ!真的是 ... 雖然上帝幫她關了一扇門,可是祂又開了一扇門」。
把原本要壓垮生者的最後一根稻草,當成引線,點然生命的火花,善願的義行,讓我們看見希望的曙光,也看見活著的不凡。
郭志祥:我們講的「送往迎來」,我們雖然送的是往生者,但迎來的是生者的希望,因為,他毫無負擔,可以在社會上重新站起來,我覺得這就是很好、很寶貴的一個資源,讓他們可以重新再去工作、重新可以賺到錢,不用為這個有所負擔。
遇見人間的天使 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
善願愛心協會-天堂接待員篇
企製團隊【台灣幸福進行曲】行善的溫柔之心,善願愛心協會
一般人聽到善願愛心協會有提供免費殯葬的服務,往往第一個反應是怎麼可能?在創辦人-郭志祥以及志工的努力下,這二十年來,已經讓三千多位往生者,有尊嚴的離開。
郭志祥:我現在鄭重介紹一下,我們執行長-吳倪冬月女士,她是負責善願愛心協會的殯葬項目,剛剛也是從告別式裡面特別趕回來。她活力十足,等於是我這邊殯葬幾乎都是他在handle,做得很好、很棒!(記者:現在一個月大概會有幾場?)大概15到20都跑不掉,像有一年快300件,等於是幾乎每天都有, (記者:如果是以台北來說,執行長是幾乎每一場都會參加嗎?)對。
善願對待陌生人就像家人般,告別式一點都不馬虎,小至花籃的擺放,大到火化進塔,吳倪冬月知道,死亡是一件很神聖的事。
吳倪冬月:人碰到死亡這一塊,說真的很多人都會非常非常的恐慌,而且在經濟困難的人更是免談,而且處處會覺得非常非常的不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踏入、幫忙他一點,我是覺得非常能安慰的事情。其實,我對於死亡這一塊是看得很清淡,滿60歲那一天,我就叫我先生、兒子給我簽名,我就把我的大體捐給輔仁大學。(記者:這對於家人來講好像有一點忌諱?)當然會,剛開始得時候是穿著漂漂亮亮的走出去 ... 穿整潔拉!回來的時候就不敢很大方的從大門進來,都會從後門偷溜進來,整理、打理以後再出來看婆婆、小孩。 (記者:事情是怎麼被發現的?)總是有時候接電話在講,老人家閒閒就在那邊坐、耳朵很利!但是,我每個月會給她零用錢,當我拿零用錢給她,後來知道,她就隨便跟我拿了幾張就推詞說:「這給你做那(笑)」。
在天堂的入口處,吳倪冬月溫柔的送走每一個生命,讓生死兩相安,成為告別後的陪伴。
郭志祥:我們執行長-吳倪冬月是幾乎告別式都他在處理,也就是說...窮人往生,祂要到天堂可能必須要經過她,她是接待窮人,讓祂們進入天堂。所以,我把她稱為「天堂接待員」。天堂接待員就是讓這些弱勢家庭往生以後可以去一個很好的地方,透過她的接待、服務都可以有一個很圓滿的地方。
遇見人間的天使 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
善願愛心協會-人生功課篇
企製團隊【台灣幸福進行曲】行善的溫柔之心,善願愛心協會
為貧苦人家提供免費殮葬服務,是善願愛心協會的工作,至今已服務過上千位個案,創辦人郭志祥告訴我們,有一個個案,彷彿等了善願,等了半世紀,才有緣結案。
郭志祥:當時在馬祖北竿有一個阿兵哥死了50年一直沒有辦法回家。家屬沒錢,不要說搭飛機去牽魂,根本沒有錢,他們申請我們這邊的協助,到了106年的2月26號,我們搭上大概11點多的飛機到馬祖,有一個亂葬崗,就是荒煙蔓草,要拿鐮刀、還要一直劈草,往生者親弟弟看到墓碑崩潰,我說:「所有工作全部停下來,先讓他大哭一頓」,因為,50年沒見面了。106年3月3號,我們在基隆的殯儀館幫祂辦一場免費的告別式,這一場告別式已經遲了50年,但還是等到了。
常常第一次見面,就是個案者的遺容,善願愛心協會的志工郭志祥說每次服務,都是理性跟感性在拔河,就算內心早已潰湜,也要忍住眼淚,才能好好的工作。
郭志祥:祂是一個五歲的小孩子,被祂的繼母給打死了,這個告別式我去瞻仰祂的遺容、幫祂做最好的服務,這個小朋友眼睛是沒有合起來,我說:「叔叔幫你變一個魔術,你等一下就會睡著,你會化作菩薩、你會回到佛祖的身邊,你要聽我的指令 ... 1、2、3...」從上面往下面,眼皮就按摩大概20秒,眼睛就合下來了。祂的媽媽幾乎在那邊哭到不成、不成人形,很傷心,但是也很感謝我幫祂做一個遺體的完整性。
一場場的告別式,雖然是人生的終點,但對郭志祥來說,那生命終結之後的事,才開始教會我們學著放手,以及學習如何好好活著。
郭志祥:這是一個很溫暖的人生功課,我大概把它分成4個部份,道謝,感謝祂以前為你們所做的一切;道歉,如果有做什麼不好,請祂原諒;道愛,事實上,因為家人每個都是相親相愛的;道別,就是在這人生最後一個關鍵時刻用幾句話跟祂道別,祝祂往西方極樂世界或是回到天主的懷抱。每一個故事面相通通都不同,但是,這些故事都是我們人生的心靈老師,完完全全都是。
遇見人間的天使 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
善願愛心協會-探視關懷篇
企製團隊【台灣幸福進行曲】行善的溫柔之心,善願愛心協會
「關懷弱勢,行善體驗」,八個大字的紅布條,星期天早上都會掛在台中豐樂公園門口,這一掛,就是十七年。
林敬庸:我們一年有52個禮拜,每一個禮拜的早上10點到10點半會在這裡集合,就是「豐樂公園」,一定每一個禮拜天一定會在這裡,就算是剛好遇到春節也會有人在這裡。像我一年52個禮拜,我幾乎會來45個禮拜,因為我們這個觀念「行善體驗」讓我們可以實際去參與整個完整活動,不會只有捐錢。
一張放滿水果及米糧的小桌子就是報到處,善願愛心協會台中分會前會長-林敬庸說,「行善體驗營」是志工探視個案的活動,除了直接把物資捐到個案手上,更重要的是親自的陪伴。
張志工:你不是說幾天就會去打一次針?(案家:禮拜一、三、五)一、三、五都要去打針、標靶治療,現在打完感覺有比較好嗎?(案家:有,也很感謝你們都常常來看我,感謝你們!) (記者:善願來看你多久了?你還記得嗎?)3、4年了哦!他們都一直 ... 雖然有時候沒有空來,但他們也都會打電話來「你現在怎麼了?有比較好嗎?」在醫院我也不敢跟他說在醫院!(記者:怎麼不敢說?)擔心給人家打擾啦!造成人家的困擾,不好。(記者:善願第一次來找你、看你的時候,你的心情是怎樣?)喔!我也很感動!哭了兩、三天!我不曾這樣有人這樣對我。 (記者:善願如果來都會跟你聊什麼?)你要快樂一點、如果有人找你出去玩就跟著去,有空就下樓走走、跟人好一點。他們帶給我很多樂觀、快樂,因為,有人關心,那種心裡就不一樣!
就像家人的問候,在幽暗的公寓中顯得特別熱鬧,當我們要離開時,個案吃力的撐起拐杖想站起來送別,仍被志工阻止說,「等你好了,再跟我們一起去幫助別人!」
林敬庸:你今天來參加完之後,也不會有人主動去跟你聯繫,為什麼?因為,我們都是自動自發的。它不會說有一種強迫性,你可以做善事又可以做得很快樂也沒有壓迫感。我也常常講說「在這裡是好人跟好人再一起」,每一天、每一個禮拜都可以跟這麼多的好人在一起,你想,會不快樂嗎?
遇見人間的天使 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
善願愛心協會-善的種子篇
企製團隊【台灣幸福進行曲】行善的溫柔之心,善願愛心協會
做一件好事,快樂在心裡停留的時間是多久?一天,一個月,還是一年?對創辦善願愛心協會的郭志祥理事長來說,行善,是一輩子的事。
郭志祥:我是中華民國善願愛心協會志工-郭志祥,我在念書的時候,我一個同學因為家境比較清寒,他在一家淡水很有名的海鮮餐廳打工,後來有一天他可能比較瘦小、倒下去,送到淡水有一家醫院,醫生說「胃穿孔、馬上要開刀,不然會有生命危險」,後來,他媽媽從屏東趕到淡水來,看到她兒子這樣子,她幾乎哭倒在醫院,她說她沒錢。
看著教室裡落單的桌椅,郭志祥索性請老師星期六不要排課,全班一起出外打工賺醫藥費。
郭志祥:我帶所有的同學到北部發海報,大概一天半、不到兩天的時間錢就賺回來,等於是賺回來給他開刀。後來,這位同學病好了以後,他拿出一個很大的蘋果說要送給我,他說:「媽媽 ...」叫他無論如何 ... 沒有辦法送一盒,只能送一個,我說好。那我就立刻把這顆蘋果吃掉說「這真的太好吃了!」因為,這是一個同學之愛。
那粒蘋果的果核,就像掉落在郭志祥的心中,開始發芽生長,長出更多幸福的滋味。
郭志祥:因為我35歲就創辦這個團體,就是把學生時期發生的故事把它搬到我的社會上來應用,來幫助這些弱勢家庭。這個團體是沒有接受外界捐款,你的愛心跟善款是百分之百給個案,不是給這個協會、團體。其他的像辦公費用,電話費、網路費、行政費用是我們一些少數志工、極少數志工平均分擔。
從一開始只有幾個人響應,到現在每週至少有將近百人參與,服務將近一萬七千個個案,服務包括關懷弱勢、免費殮葬、賑災等,郭志祥說,行善助人,最開心的往往是自己。
郭志祥:我們這邊有很多志工告訴我,他最快樂是禮拜天晚上,因為,他要睡覺之前會回味今天白天做了哪些事?個案到底發生了哪些事情?我這份力量可以幫忙到他,而且可以幫忙到個案覺得社會是有溫暖的,他就帶著微笑進入夢鄉。
遇見人間的天使 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
陳忠露-嫁雞隨雞篇
企製團隊【台灣幸福進行曲】1182逐漸消失的聲音,堅持手工的雞毛沁(台),陳忠露
高齡已經70多歲的陳忠露阿伯,手工做雞毛撢子已經做了一甲子,他說當初自己的家鄉,也是雞毛撢子的發源地,彰化埔鹽豐澤村,幾乎家家戶戶都在黏雞毛。
陳忠露:那時候,有人嫁女兒都會買雞毛撢子,因為,古早人說「起家」,起家、起家,嫁女兒是最愛買的、買最多,因為,要12項,一定會買一隻回去,他們都會說「這支最好、最適合」。
陳忠露幫鄉親們做了許多支雞毛撢子當嫁妝,沒想到這回也要幫自己的婚事來挑一支。
許金英:我從小孩子的時候就來這邊學做、來給他們雇,雇到後來,他們這邊看的很喜歡,所以,就請人家去說親,就變成在他們家(笑)。 以前是我公公在做,做到後來才傳給他,一代傳一代,像現在我兒子如果有空,我們做的來不及就會幫忙,媳婦也是、女兒也是,不然怎麼來的及。
陳忠露的太太許金英說,當年就是靠著雞毛撢子貼補家用,才能拉拔五個子女長大,雖然只是不起眼的打掃用具,只要用心做,口碑一樣可以很亮眼。
許金英:我們來就是撿、撿雞毛,一個顏色擺一落,有一個小姐跟我們買一隻都捨不得用,只有久久動一次,現在小孩子讀一年級了,還很美,好像新的,他就捨不得用,只有動一動、讓雞毛撢子不會壞掉,台中有一些太太說:「我們要買回去照顧(笑)」,捨不得用。我們要讓人家幫我們一起珍惜,歡喜的跟我們買, (記者:你們也會繼續做,做到不能做?)會,會會!一定會做!做到我們老,老了之後,年輕的再繼續傳下去。陳忠露:雞毛跟我們人一樣,牠有臭腥味,像我們人的身體一樣,蚊子要叮,蚊子吃完,當然會壞掉,但如果一直有在動就不會壞,雞毛撢子如果有在用,以用很久都不會壞,儘管越用,身體越勇。
陳忠露夫妻倆的庭院,平日就擺著雞毛撢子晒太陽,一到假日就多了幾張椅子,兩位已經當阿祖的老老師,仍然親力親為,一根羽毛一根線的教導客人如何手工制作雞毛撢子,油亮的雞毛沒有飄落地,反而向上豎起,象徵著陳忠露夫妻,老當益壯的熱情。
傳承阿爸的手路(台),捨不得放手 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
陳忠露-打手心篇
企製團隊【台灣幸福進行曲】逐漸消失的聲音,堅持手工的雞毛沁(台)-陳忠露
將一生奉獻為雞毛撢子的陳忠露,已經高齡70多歲,他說做雞毛撢子是他人生第一份工作,也是最後一份工作。只要客人預定,他現在做的不會比年輕時還差。
陳忠露: 很多人介紹來跟我買,還說:「阿伯,你的雞毛撢子真美!」有的人還會打電話來說:「雞毛撢子很漂亮耶(笑)!」(記者:阿伯你的雞毛撢子有賣到過國外嗎?) 以前有!現在沒有,以前曾賣到國外線。人家會來找,外商也曾把我的雞毛撢子賣到外國去,日本、美國都曾賣過。
忠露伯啊開玩笑地說,或許做的太耐用了,許多囝仔自細漢被雞毛撢子修理到大漢,這支雞毛撢子沒壞,還是很好用。
陳秀慧:從小就看他在做這個雞毛撢子,都拿去學校給老師打手心,老師說要藤條,我就拿去給他打(笑),打到瘀青。(記者:小時候有沒有被迫要學?)有阿,要做100支才能出去玩、才能出去畢業旅行,不然就不能出去玩。
陳秀慧是忠露伯的二女兒,到現在即使當阿嬤了,仍會回家幫忙,那黏黏綁綁的過程,也把她的回憶束得緊緊的。
陳秀慧:爸爸的要求就是比較嚴格,從小時候到現在也是一樣,每次都要經過他撿查過後才可以放過這一支,每一支都要經過他的手。不能太胖或太瘦,跟人一樣,太瘦就沒人買,太胖就虧本, (記者:沒有為了這個跟爸爸吵架?)有阿!常常吵架!我說:「你自己做好了!這樣不行、這樣也不行,我不要做了!不然你就自己做!」一條線、一直串、一直串,一支差不多要做半個小時以上,手都長長水泡,這兩隻都長水泡,我說:「你們乾脆收起來不要做」,他們就不要,說:「不做就無聊」。
陳忠露: 我兒子叫我不要做,我女兒也常跟我說:「爸,你不要做,來我那邊坐」,我說不用!沒做這一行,我應該會在這裡坐、坐到斷氣了(笑)。
陳秀慧指著牆上滿滿的媒體採訪照片,她說小時候不敢讓老師同學知道家裡是做雞毛撢子的,現在爸爸卻因為是台灣僅存的手工雞毛撢子師傅而受到囑目,為父親感到無比的驕傲。
傳承阿爸的手路(台),捨不得放手 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
彰化永安製鼓-秘密篇
企製團隊【台灣幸福進行曲】逐漸消失的傳統~彰化線西鄉 永安製鼓
沿著巷弄牆壁上打鼓的圖騰轉進巷內,永安製鼓就在眼前。工作剛好告一段落的黃呈豐,滿頭大汗還來不及擦,拼命三郎的形象與年輕時的他,有著天壤之別。
黃呈豐:我到退伍回來,也是還不太愛做,每天給它喝的醉茫茫,看他會不會把我趕出去,他說,這個不來給他娶一個老婆不行,最後看到我現在這個太太,我爸爸說,這個你如果又不娶,我就要死給你看,我才娶,就呆呆的娶老婆了,我三十歲,我們的牛皮都是我太太在拉、在裁的。
身為永安製鼓第三代掌門人,每次談起家族事業,總會想起父親的苦心。雖然鼓聲好聽、響亮,人家會說是鼓手打得好,只有黃呈豐會暗自竊喜,因為他知道,鼓聲真正的秘密。
黃呈豐:有閒,我一定會去進香,我就是在看陣頭,我如果看到打我的鼓,線西永安製鼓,像那個鼓聲,人的心情會抖起來,心情會澎湃,因為有的客戶他不要給我們印我們線西永安製鼓,但是如果大鼓那種的,那形體那就是我釘的,外觀在裝飾的,我就會知道,心頭會激動起來,真的如果那個鼓打得好,又打我們的鼓,那多高興!
回顧民國70年代,正是製鼓業鼎盛時期,黃家上上下下可說是全體總動員投入製鼓!
黃呈豐:我爸爸、媽媽、叔叔、阿舅、差不多要十個還有我太太,現在剩我們兩個,台灣省每顆都有來買,結果就沒有師父,又沒有原料,因為我人很情緒化很感情用事,我有時候想到就快要掉眼淚~
黃呈豐的人生與鼓聲交織共鳴,他對鼓的熱情支撐他走到現在,只求盡心盡力,保留傳統。
黃呈豐:那個鼓聲在聽起來,跟咱人生一樣,你如果打得比較高亢,就像咱咧邱丟在事業成功,那低沉的就比較安靜,噓個噓個碰碰。咱很早就是辛苦人,有三餐可以吃就好,雖然很辛苦,我也是會繼續,不能讓我爸爸漏氣。
鼓聲若響,讓堅持與希望再發聲 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
彰化永安製鼓-手工篇
企製團隊【台灣幸福進行曲】逐漸消失的傳統~彰化線西鄉 永安製鼓
黃呈豐:這顆頭手鼓最難打,因為等於樂隊指揮。我爸爸教我說他打起來就是要像鳥叫聲,像鳥在叫的聲音。
不管哪種鼓聲,傳到黃呈豐耳裡,能立刻揭曉它的身分與角色,這不是特異功能而是家學淵源。成立70年的永安製鼓,曾是彰化線西鄉的驕傲,連要求嚴格的日本人都跨海求鼓。
黃呈豐:以前我小時候的時候,日本人會寄人買大鼓,他都是指定要檜木的,做一顆差不多要一年,那時候差不多民國60年代,都是經過貿易商,我們這邊這麼偏僻,人不知道人來。
鼓聲是童年的兒歌,爬上爬下幫忙收鼓皮是孩提的遊戲。談起民國七零年代激昂的風光,黃呈豐的心彷彿也在打鼓。
黃呈豐:從懂事我們就要幫忙做工作,拔釘子、掏繩子,那時候如果像媽祖生,那都在買鼓那時候都是錢直接用丟的,喂!我什麼時候要出陣,很怕天氣不好會做不出來,我做小孩的時候就曾經穿一條內褲跑去屋頂收皮,因為那突然下西北雨,以前地方沒那麼大都三合院都放屋頂,然後我們小孩猴腳猴手大人都會叫我們爬上去接下來。
從阿爸的手傳到兒子黃呈豐,追不上時代的慢工粗活,卻有傳統的人味與歲月的殘響。
黃呈豐:台灣的都純手工下去削生牛皮、曬乾,再第二次削皮,再去拉模型,在去上架,再開始編鼓,還有整理木桶,最辛苦的還是削牛皮,削牛皮它的厚薄很難控制,但是現在因為要進口它都要經過輾、壓、烘烤,所以它的牛皮比較脆,所以會害我失敗很多。因為我們差不多近幾年,台灣才沒有牛皮,以前農業社會,還有農耕,現在都機械取代,你要做好的作品,就要很挑很挑。
手中那張牛皮,黃呈豐有感慨也有感謝。不放手的心情,像鼓聲不斷迴盪…
鼓聲若響,讓堅持與希望再發聲 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
彰化永安製鼓-阿爸ㄟ願望篇
企製團隊【台灣幸福進行曲】逐漸消失的聲音~彰化線西鄉 永安製鼓
黃呈豐:我們黃家,永安製鼓,在線西鄉做鼓做差不多有七十年。
線西鄉是彰化縣最偏僻也最小的漁業鄉鎮,左鄰右舍不是漁夫就是農夫,只有黃呈豐的爸爸,選擇跟著大陸福州的師傅學習做手工鼓。黃家的鼓聲傳到了第三代,接棒的那雙手,曾經很想縮回去。
黃呈豐:因為做這個,工序很繁雜,那還要好幾十遍工,尤其在曬牛皮的時候,就像是我們去買肉、買魚,臭掉那種味道,所以就整個家裡都很臭,我當小孩子的時候,就很不想做這,賺沒什麼錢又臭目,但是也是為了養家餬口,我爸爸也是把我們生養的那麼大。正經做是我爸爸中風,我想說不接不行了,以前我為了這些,要接這一行常常跟他吵架,其實我們三個兄弟中他對我最有信心,不知道是在討好我還不是,他說,我們呈豐聰明看就會了。
爸爸的一句稱讚,讓黃呈豐註定要與牛皮拉扯一生。每天敲敲打打的他,敲著父親的招牌,打著顧客心中的鼓聲,就算不懂音樂,也能精準傳達
黃呈豐:因為我們這是耳濡目染,我們在做不一定要很準,但是客戶他會要求我們,他也像我們的老師,一種一種的鼓,我們會知道它是怎麼演奏,我們就會知道怎麼做。
傳統的三合院,每個角落都堆放著大大小小的鼓。有的等待有緣人,有的等著加工。黃呈豐看著這些鼓,彷彿看到前世情人。
我做鼓一個心情,像我爸爸在疼我,我一顆鼓就是像一個女兒,我給她讀書,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像嫁你、賣你,你給我糟蹋,我也是會不捨。因為現在原料少,要做很多原料才有辦法做一顆鼓起來,所以成本就提高。這就也是我的壓力,因為我也要顧我這塊招牌,所以品質不能太走鐘,也比較不會丟我爸爸的面子,剛才有看到那顆大顆的(鼓),我已經做八隻牛壞掉了,我做到腰酸背痛也是要再做。
鼓聲若響,讓堅持與希望再發聲 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