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資深爵士樂迷的人不喜歡他,因為他與團員共同演出的經典名曲《Take Five》竟出現在美國流行樂排行榜上長達數年之久。爵士樂 (Jazz)豈可與流行樂畫上等號?
許多傳統爵士樂手也不喜歡他,因為他師承法國音樂家米堯 (Darius Milhaud, 1892-1992),接受正統古典音樂訓練,竟還曾登上時代雜誌封面。一個來自加州的白人小伙子豈能代表爵士樂?這一點也不符合爵士的「地下」風格。
但他依舊是他,美國最偉大的白人爵士樂作曲家-戴夫‧布魯貝克 (Dave Brubeck, 1920-2012)。
自出道的那一天起,布魯貝克註定成就非凡。他服膺第三流派音樂 (Third Stream)的創作理念,將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的對位技法與史特拉汶斯基 (Igor Stravinsky, 1882-1971)的節奏概念全都鎔鑄於創作之中,不賣弄即興、也不曲高和寡,自成一格發展出一套讓眾人都驚豔萬分的音樂風格,沒人想過原來爵士樂竟能如此平易近人。
走紅後的布魯貝克並未讓自己迷失在紙醉金迷的花花世界裡。推掉了許多待遇優渥的表演機會,他走入了校園,在全美各大學巡迴演出,向年輕學子介紹並推廣漸趨沒落的爵士樂,此舉更贏得樂迷的尊敬。
戴夫‧布魯貝克縱橫樂壇一甲子,他那把玩節奏、化繁為簡的精湛技法與大師風範,將永留樂迷心中,為爵士樂再添傳奇!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爵士星光大道
爵士史上重要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