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幸福進行曲】1442璞育塾的農村創生養成記
有人說,台南後壁的土地會黏人!曾經有幾個年輕老師為了幫助孩子而下田當農夫,以自然農法概念邊做邊學,幫貧困的孩子耕耘學費、開墾未來。八年前返鄉的在地青年-黃雅聖,用不同的教育方式,雕琢農村孩子這塊「樸玉」,期望有一天能散發光芒。
黃雅聖:我最感動的大概就是當年幫助那一個本來要休學的孩子,他後來高中就沒有再升上去,他就是直接投入工作。你會不會唸書這件事,絕對不是你人生最重要的事。而是你懂不懂做為人應該要做的事情,以及你應該要建立的學習態度。
因為一個孩子,改變一群人的未來!被黃雅聖找來後壁農村當課輔老師的都市青年-黃堃恒,談起那時從課業到農業撩落企的過程,現在想起來仍覺不可思議!
黃堃恒:他們帶這個孩子的時候,他在班上的數學非常的糟糕,他從6分進步到90分,突然信心來了!所以我們就想盡辦法,就是要讓他去完成學業,所以也投入了自然農法的教育,可是我們一開始,我們三個人完全沒有人是農夫,也沒有人家也是務農背景~
為了與社區更緊密的連結,發展食農教育和多元體驗課程,地方媽媽-黃虹瑗也加入成為璞育的生力軍。
黃虹瑗:我在做的是產業活動,所以我就會邀請外地的遊客到我們後壁來,可能在田間體驗,或者是田間運動會的方式來推廣我們的產業。
黃雅聖:我們也協助一些婦女或者是青創返鄉, 璞育也希望說透過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去找到好的一些農產,和好的一些產業,幫他們協助他們曝光獲利,他們也可以願意來回饋幫助我們的教育。
做教育不只有一種面向,堅持初心,持續走在夢想的路上,相信一定會有收成的喜悅~
黃堃恒:我那時候存摺只剩不到3000塊,就想說那我要不要回去當老師,你還是會想要繼續做下去,我覺得一切都值得啊! 其實我也是孩子的家長,我最佩服他們的是.其實他們都很年輕,還可以有這麼周全的思維,都很不簡單。很多人接觸了璞育之後,一黏就是好幾年!越黏越多!
用愛帶動家鄉多元樣貌,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