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幸福進行曲】台灣偶戲的歐洲文化巡禮 小宛然劇團 班任旅
創立於1978年的小宛然劇團,是法國藝術家班任旅來台拜師李天祿、為了將台灣偶戲推向世界舞台的創舉。演出足跡遍及歐洲各大藝術節,班仔的身影在偶戲圈無人不知。
班:那個時候中文還沒有太好,我就拉一些朋友幫我來看老師,然後他就幫我翻譯。不過學布袋戲最重要是動作,所以不用講很多話,然後李老師也有學了一些法文,然後我們兩個就發明一個語言,只有我們兩個人可以溝通。
對班仔來說,李天祿老師就像他的第二個父親,不僅傳授技藝,也讓他找到生命的熱情。
班:因為他的團叫做亦宛然,我們是他的學生,所以我們是小宛然,法文我們就叫他『Théâtre du Petit Miroir』,就是小鏡子。
多年前一次回法期間,班仔偶然認識了小宛然今日的御用作曲,也是他的人生伴侶廖琳妮。兩人攜手共同創作,譜出了多部動人偶戲作品。
班:因為台灣布袋戲就是跟音樂就連在一起,所以肯定要找。因為我喜歡現代音樂,我想最好的時候怎麼給小朋友這個現代音樂的味道,最好的是給他們聽,所以我們剛好有一齣戲是給小朋友的,剛好我就向琳妮說我在找一個作曲家,就剛好碰到她。
廖:那個作品是2006,燉菜巫婆。
燉菜巫婆是改編法國著名青年繪本作家的同名作品。班仔以東西並進的改編,希望不只傳承技藝,更推廣文化。
班:五月的時候我們會去比利時,在一個博物館表演,因為他們做一個展覽關於女生的位置在中國傳統社會裡面,所以他們請我,我們就要演白蛇傳,所以肯定是很適合。
因為疫情衝擊,燉菜巫婆至今還沒能回台演出,班仔期待台灣解封之後,能很快回到台灣的舞台上,舞動他的如戲人生。
聲東擊西的掌中乾坤 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