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幸福家庭練習曲」
父母想要與孩子保持親密的聯繫,又希望不要過度干涉孩子的個人生活。就像手裡有一隻小鳥,抓太緊會捏死他,放太鬆他會飛走,那怎麼辦?
我們先從「尊重個人空間」談起。孩子正在發展自我認同,他們會越來越看重自己的隱私。我建議各位爸媽,不要隨意翻看他們的日記或手機,不要不經同意就翻找他們的包包,他們的抽屜。尊重可以增進彼此的信任,孩子因為被尊重,更有機會學習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要「與孩子維持暢通的溝通管道」也很重要。家裡有開放且誠實的溝通管道,孩子知道他可以隨時與你討論任何問題。他能自由的表達想法和感受,他可以分享他的成功失敗、他的困擾和挫折。孩子可以被爸媽了解,也可以了解爸媽的苦心。
家裡要有明確的規則,例如,家庭的作息時間,讀書遊戲的時間分配,哪些界限是不能被越界的。這樣,家裡就有了健康的行為模式。最後,我們考慮到「尊重彼此的需求」,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我們都需要被理解和尊重。你用尊重來建立孩子,孩子就用尊重來回應你!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我是彰化基督教醫院-黃以文醫師,願上帝祝福你
幸福家庭值得努力,讓愛永不止息,大毅建設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