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幸福進行曲

從復育絕跡的淡水魚、延續沒落的傳統戲曲到推動閱讀教育的種子兵……等等,凡是努力實踐夢想的台灣小人物,都是台灣幸福進行曲的對象,2007年更集結出版有聲書。迄今已製作十年超過700則以上的訪問,讓在台灣生活的人都覺得「幸福,就在身邊,隨時在進行著。 * 本單元感謝「美律實業」贊助播出。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1
企製團隊
陸以寧-家的味道篇
3:00
9

陸以寧-外婆的滋味篇
陸以寧-把文化吃回來篇

【台灣幸福進行曲】飯桌上的歷史課-陸以寧的飲食田調手札

要跟朋友約出去見面,我們不會說就約去那個公園坐在一個長椅上聊天,通常大家都會說:那我們去吃個飯嘛!

說到「吃」這個話題,以寧的話匣子一下子就打開了,彷彿面前並不是記者的麥克風,而是滿桌子的好菜。八年級生陸以寧,透過採訪全台各地長輩們的手路菜追本溯源,和許多爺奶牽起了緣分,也重新認識養育自己的土地。
就是飯桌是一個可以凝聚人跟人,然後做很多交流的地方,在飯桌上面,不同種族、不同性別、不同年紀的人,大家都要吃飯啊!它甚至可以連接人跟環境,因為我們吃的東西也是從這個地方來的嘛,那飯桌上的東西自然而然也會跟周圍的環境有關。

飯桌上藏著媽媽的故事、媽媽的媽媽的故事,動盪的時代在這鍋湯裡逐漸沸騰。每個人碗裡的家鄉味不盡相同,卻能水乳交融、世代溝通。尤其是對一個離家在異國的遊子,想要和別人分享什麼是台灣的味道?腦海第一道浮現的是什麼菜?以寧想了好久…
像我自己大學的時候,有去歐洲做交換學生,我們就想自己做麻油雞,然後我們也找不到米酒,所以我們最後就是加葡萄、白葡萄酒這樣。就是會有很多懷念某一些味道的時候,就會開啟想要自己去做這些料理,然後我覺得還有另外一點,就是其實在跟外國人,就是聊天的過程裡面,大家就會開始去說,那你是從哪裡來?那我到底想要怎麼介紹臺灣?

陸以寧說不出口的台灣味,是由市場、廚房和飯桌的三角關係圍成的家鄉味,這份參雜著血緣和地緣的特殊情感,是哪一道料理都無法一言以蔽之的。
像那個我有跟就是阿姨就是,有學另外一道是我外婆會做一個一道菜叫糖醋烹蛋,就我覺得那個就是在當年可能物資沒有那麼豐富,像現在這樣可能很多肉啊、什麼東西都隨手可得的狀況下,他們去發展出來的一些料理,但你要真的說這個是什麼菜系的菜,我覺得那可能也很難去,把它歸類到裡面。

在族群融合的福爾摩沙,並沒有哪一位長輩的故事,可以代表整個台灣;反過來說,每一道端上桌的愛與思念,都是缺一不可的「家」的味道。

用一桌好料理,打開世代之間的話匣子。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