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幸福進行曲】人生沒有不可能,做了就有可能改變你的人生。我是盧靖穎。
食農教育的上課鐘常在我們身邊響起,二十年前就開始從事虱目魚產業的盧靖穎說,台灣土地肥沃,農業興盛,但別忘了台灣四面環海,吃米也會配魚肉,因此食魚教育也不容忽視。
虱目魚,吃魚,它為什麽會變成三老?三老是什麽老?吃魚的是老人,養魚的是老人,認識虱目魚都是老人。如果沒有人吃,怎麽會有人養,對不對?所以,它是一個環環相扣的事,一旦這個產業變成是老,我的消費者就是老,所以我必須要做教育,這就是我教育的初衷。
台南的歷史有400年,虱目魚的歷史就有400年,身為台南人的盧靖穎雖然遠嫁台北,但為了推廣虱目魚,她選擇跟家人分隔兩地,就是為了親自帶領客人,走進虱目魚的故鄉。
那漁光島的現地裡面,其實它就有魚塭的存在,我希望結合這個場域,牠可以讓更多人看到,虱目魚牠是在什麽樣的環境長大的,他可以在裡面了解虱目魚的過去、歷史、文化…,你不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棒、非常美好的事嗎?
堅持自己導覽,不假他人之口,同樣內容就算講了上千遍,盧靖穎依舊待虱目魚如初戀。
為什麽我要這麽辛苦,像個苦行僧不斷的說這些事?因為,我想要告訴大家一件事,當你以後有機會買魚的時候,你看到虱目魚、旗魚、鮭魚,好歹三次要給虱目魚一次機會。虱目魚代表的是我們本土所養殖,我們台灣的本土魚業做得非常好,如果我們可以有選擇,是不是選擇應該留一些魚在大海裡面,讓孩子知道海裡真的是有魚?那這件事情不是只有我們來做,應該是所有消費大眾、我們一起來做。
雖然媒體給了盧靖穎「虱目魚女王」的稱號,但她覺得自己比較像每天敲鐘的校長,默默的把食魚教育做好,希望大家吃魚、懂魚,更要愛魚。
今年我們得到了所謂的特色農遊場域的認證、食農教育場域的認證、永續旅遊的場域認證,那我們現在追求的是什麼?我們追求就是一個永續的目標了。永續什麼?永續地球、永續海洋、永續漁業,那這件事情是不是就指日可待?
讓生活濺起閃亮的油花,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