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幸福進行曲】人與萬物一樣,沒有所謂的剩餘,我是明日共好合作社的楊七喜
二十九歲時,「她」創辦了「憨人+社會企劃實驗所」,實驗所第一個項目是七喜廚房。市場的醜蔬果,經過黑白大廚的巧手,剩食變成了美食。以食物議題出發的楊七喜,為了讓更多人參與,因此更名為「明日餐桌」。一手解決續食問題,另一隻手忙著庇護無家者。
那時候疫情真的很慘,就是說敢死隊的心情,因為那時候什麼疫苗,什麼都還沒有,我們一直在談怎麼樣去支持甘苦人。我就開始想說,如果他們需要的就是一個可以庇護的空間,剛好我們這個聚落那時候有18個房間,可是沒想到以庇護進來的時候,他們是很積極的,想要協助這個聚落,在街頭上的朋友,都還在那邊辛苦,他們就會很想要去發便當給他們。其實只要你願意把信任放給他們,他們自己也想要去得到那第二次的機會,重生的機會。
疫情期間,明日餐桌庇護了21位無家者,最後讓14位無家者重新回到社會。曾在街頭流浪的大哥們,在這裡重新擁有一個「家」,並進行了生命重建過程,一點一滴找回社會生存能力。
一開始,所有大哥我都會很認真跟他們講說:我不知道,你在外面是怎麼樣子的,但是,你踏進這個門來的時候,你想要成為什麼樣子的,就從現在開始。因為一開始進來的大哥們,通常身體都不好,你說真的要就是照時薪算,我們也很尷尬,所以用勞力貨幣的好處就是,他要花多久的時間做完,那就是由他自己去判斷。我們會有點像是房東房客的關係,比如說你住宿的部分,就是要繳30點的一個明日幣,你就一定要累積你的工作嘛,勞力工作,發現自己慢慢的…透過這種方式也是在賺錢,然後賺到自己的生活所需。
真正的永續,從心靈開始。楊七喜對生命的尊重與疼惜,相信每個人都能展現屬於自己最獨特的美好。
現代的人會很習慣性的,把自己的時間拿去換取金錢,用你一個小時,到底可以賺多少錢這件事情,來判斷你的價值。勞力換餐,或是勞力換取所有的生活所需,我們是不想要讓大家覺得,我們只是提供給弱勢而已,而且在我眼中,本來就沒有所謂誰是真正的弱勢。因為我自己是從街頭起來的,我不敢小看,也不想要小看任何人,我一直以來都是保持,我的初衷、我的初心,然後一直在做這些事情。
珍惜剩餘養分,讓明日繁花盛開,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