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幸福進行曲

從復育絕跡的淡水魚、延續沒落的傳統戲曲到推動閱讀教育的種子兵……等等,凡是努力實踐夢想的台灣小人物,都是台灣幸福進行曲的對象,2007年更集結出版有聲書。迄今已製作十年超過700則以上的訪問,讓在台灣生活的人都覺得「幸福,就在身邊,隨時在進行著。 * 本單元感謝「美律實業」贊助播出。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1
企製團隊
施慶明-台灣芷光篇
3:00
9

施慶明-茄芷袋正名篇

施慶明-茄芷的韌性篇

【台灣幸福進行曲】背著台南菁寮的茄芷袋,可以很local,也可以很international

施明慶:大家好,我是施慶明,是茄芷小棧的創辦人,其實茄芷袋文創化是我們開始,我們現在目前就跟台灣觀光協會,他們要海外推廣,新加坡、菲律賓、泰國....每一個地方,他們都會做台灣的觀光。最遠我們是送到北美,加拿大都有。這個都是代表我們臺灣的在地產業,三色條紋幾乎是註冊商標。

沒有logo的茄芷袋,紅藍綠就是它的logo,傳統的手提菜籃,只能待在菜市場嗎?施慶明帶領一群年過半百的阿桑們把它剪裁成後背包跟護照夾,彷彿國旗就帶在身上。

施明慶:我每一次出國,我就帶一個袋子都沒有辦法帶回來。像到日本,他會找當地導遊,他看著說,「你這個東西蠻好看的,你就賣給我了。」我說「好就送給你了。」每次出國都空手回來。像今年,我們雙十國慶,東京、台僑協會總會,會長他也是台灣人,他就聯絡到我們說「我這一次國慶大會,我要送我們台灣的茄芷袋。」我說「我們共襄盛舉,我們也出一點力把這個東西推到國際。」

能躍上國際舞台的茄芷袋,沒想到產地就在台南菁竂的一間紅磚屋裡,一進門除了聽見裁縫機針車的聲音外,還搭配著台語老歌,一聽到要被採訪,阿桑金歹勢,但一講到茄芷袋,馬上年輕了三十歲!

徐阿蘭:我叫徐阿蘭,在這裡,我做針車已經30年了,感覺做茄芷,讓我感覺真的是很有成就感的一種工作,逛百貨公司,我感覺出去提這個,詢問度也很高,有人說「你去哪裡買的?」我說是自己做的,我說「這是國際的,國際的LV!」然後,我女兒她過年的時候,美國朋友過來,拿十幾個回去!國際上,看到那些東西會覺得說...我們好像也有奉獻一份心力耶!

茄芷袋開始年輕化,但這裡的員工依舊高齡化,施慶明希望這間紅磚屋哪天也可以開始播放搖滾樂,牆上畫著動漫塗鴉,換年輕人來踩著這台歲月的裁縫機,繼續車出屬於台灣的線條。

施明慶:我們是希望,如果透過這個節目、這個錄音,再次呼籲,有年輕人想做這個東西,發揚我們在地產業、我們台灣條紋袋產業的,趕快來跟我們聯絡。他們可能也有自己的idea,他們做出來可能比我們更漂亮,那何樂不為?只要這個產業可以繼續下去,對我來講就是最大安慰。

採訪結束,施慶明送我們一人一個茄芷袋,我想我們不會用它來買菜,但可以讓更多人看見它的光芒。

編織出農村的韌性與色彩,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