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幸福進行曲】白毛浮綠水,紅掌倚新窩,蔡英地的養鵝新詩篇。
車子開進雲林四湖鄉,沒有湖,只見一塊塊的田跟一間間禽舍,鵝農-蔡英地原本是位會計師,家中的養鵝事業遭逢禽流感,損失慘重,決定中年返鄉,回來幫助父親承接家業。
小時候的四湖跟現在,差不多,這實際上是我最難過的。我唸書一直到研究所都在台北,工作也在台北。想要出去多學點東西,有機會的時候要回來。
蔡英地的父親養鵝養了一輩子,聽到兒子要從都市回來鄉下,不僅關上家門,連鵝舍的門也鎖上,父子的衝突常常隔空上演。
所以我要回來這件事情,其實是反過來必須說服我爸,(記者:爸爸是固執的人嗎?)固執,很固執的,我也很固執,我爸後來會同意,一個是客觀環境,因為那時候我人在大陸,他希望我的家庭能夠完整一點。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他看到,我的出發點跟他想像不一樣,那好吧,可能這兒子真的有他比較完整的想法就讓他闖一闖。
蔡爸爸堅持露天放養,鵝群才有活力,但蔡英地更加堅信把鵝舍改成密閉式空間,才能避免禽流感再度肆虐。台灣還沒有人這樣做過,蔡英地說這就是他回來的初衷,期許能翻轉傳統的鵝業。
我爸那個時代,物資缺乏,所以他們什麼東西都要省,我們不一樣,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從生物安全出發的。我們是算是第一個把肉鵝養在室內,然後一直堅持往這個方向走,因為它的成本很高,它的成本很高這件事情就會牽涉到,你要用什麼樣商業模式去合理的吸收它,要不然是做不起來的。
於是蔡英地向農會貸款三千萬建置全台第一座非開放式禽舍,開始以科技的方式飼養,採光偵測、恆溫裝置,手機監控等設施一應俱全,蔡英地笑說,這棟高級別墅,自己都想搬進來住。
我要用最短時間搞懂鵝,所以我要跟牠朝夕相處。所以,我會睡在鵝舍。可是那一個月就超辛苦的,是到後面比較穩定,我某種程度上也是我爸叫我說「怎麼不回來家裡睡?」某種程度上就知道「哦,及格了,可以了!」
農村新藍海,傳統新未來,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