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夢蘭與陳一松-極地的呼喚篇
舒夢蘭與陳一松-世界盡頭的美麗與哀愁篇
【台灣幸福進行曲】鏡頭下的白色眼淚─舒夢蘭與陳一松的極地實錄
陳一松:我是《守護我們的星球》攝影-陳一松。第一次看到企鵝的那種感動,到現在都沒辦法忘記。我們沒有互相傷害對方的心,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感受到原來大自然是這麼和諧。
眼前的阿德利企鵝搖搖晃晃,叼起一顆顆鵝卵石,為企鵝寶寶們築巢。導演舒夢蘭說,這是他與一松在南極冰原聽過最動人的聲音。15年來,他們跨越五萬八千公里、來回記錄南北極十次,記憶中的美景卻一點一滴消失…
舒夢蘭:那時候我們去記錄的是豎琴海豹的誕生,我們在眼前可能就看到數千隻的小海豹,可是同時間,他們誕生的那個浮冰,因為暖化關係,可能不到一個月就全部融化,所以這些海豹都還來不及學會游泳,就全部溺死了。
工業革命以來,地球開始發燒,造成大量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讓北極熊腳下的冰塊越來越小,熊寶寶們也面臨存亡危機…
舒夢蘭:有一次記錄北極熊,就是北極熊媽媽,大概是零下40度,這麼大的暴風雪,38:17 照顧她寶寶,然後她就要幫她擋風、禦寒保暖,我覺得跟我們人類一模一樣啊!20年前,他們可能是1200隻,我去的那一年,變成800隻,我第二次再去,變成600多隻。
不過百年,北極海冰早已融化36個台灣那麼大;南極大陸,也在悄悄沉寂中…
舒夢蘭:因為南北極的暖化比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要來得嚴重,我們在有一年去了斯瓦爾巴群島,那是北極的一個地球最北的島嶼,可能那個雪都已經快到我的膝蓋,但結果我們2023年去了同樣一個地方,眼前已經沒有雪了。
地球受的傷,人類還能挽回嗎?舒夢蘭用一部電影來回答,她相信,透過這部橫跨南北極的紀錄片,或許仍有機會喚醒你我對生命的疼惜,為地球發聲。
舒夢蘭:我有一個初心是說,我想要記錄地球即將消失的奇蹟,再來是我其實不希望它消失。
陳一松:現在的變化真的是超乎我們的想像,也許在台灣熱了就開冷氣,但是極地的動物熱了它沒地方去,我覺得留下這些珍貴的影像,然後製作成一部電影,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守護白色冰原,讓地球不再流淚。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