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德里安調色盤 -《面具下的人生~解密蕭士塔高維契的音樂檔案》

【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播出】 主持 | 呂岱衛

呂岱衛粉絲團 AppleMusic收聽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1
呂岱衛
《第十五號交響曲》— 回顧與告別
0:10
1

《第十五號交響曲》— 回顧與告別
蕭士塔高維契的最後一首交響曲創作於1971年,此曲充滿自我反思與人生回顧,作品中引用了自己過去的旋律及外部引用(如羅西尼《威廉·泰爾》序曲、華格納的《指環》當中的動機等),帶有濃厚的象徵意味。整部作品彷彿一場音樂回顧展,展現作曲家晚年對生命的深刻反思。

第一樂章帶有一種詭譎卻又帶著童趣的氛圍。開篇以木琴奏出的輕盈旋律為主題,音樂看似簡單卻隱藏著一種不安的氣息,彷彿在回顧他年輕時的輕盈幽默與無可抗拒的宿命。第二樂章風格極為陰鬱。深沉的弦樂開場,旋律低沉而悲痛,展現蕭士塔高維契對死亡的恐懼與人生無常的思索。
第三樂章帶有鮮明的詼諧風格。節奏輕快而活潑,但不時夾雜著突如其來的銅管與打擊樂,形成一種突兀的戲劇效果。這種音樂語言充滿荒誕與諷刺,表現蕭士塔高維契對社會與人生的自嘲。終曲以深邃而寧靜的弦樂展開,音樂逐漸淡出,隨後傳來鐘聲與木琴交錯的微弱聲響,宛如時間緩緩流逝,生命進入終章。終曲以寧靜中消逝的音符作結,彷彿人生最終的釋然。
第十五號交響曲不僅是一部音樂作品,更是一場人生回顧與精神層面的探索。作品中雜揉著回憶、幽默、恐懼與悲傷,展現了蕭士塔高維契在面對生命終點時的複雜心境。其音樂語言既內斂又深刻,是他晚年最動人且具啟發性的作品之一。
透過以上每一首交響曲的深入介紹,聽眾將能全面且深刻地理解蕭士塔高維契的藝術世界、時代抗爭與內心情感,從而進一步提升自身的音樂品味與藝術素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