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幸福進行曲】你給山希望,山給你擁抱,蔡智豪的復育山林之道
往大肚山的馬路上,兩排樹木一字排開,台灣山林復育協會就位於隧道的起點處,執行長-蔡智豪說:自己像是這座山的守衛一樣,不讓山下的開發,越過這條生態線。
我們台灣22個縣市的淺山,山山不同,地地互異,森林的組成是有差異的。它也醞釀出一個非常獨特的生態的網絡、生態系統。其中呢,蝴蝶牠是一個生態的指標。蝴蝶種類很少,就代表這些樹不見了,還有很多你看不見的蟲魚鳥獸不見了。
淺山是我們放假的去處,更是動植物們的家,研究大肚山生態十多年的蔡智豪,決定要在這裡執行台灣第一個原生樹種復育計畫,讓大肚山重回昔日美麗的容貌。
我們的淺山的森林要恢復,它現在目前產生的一個很大的困難,是因為他沒有媽媽。真正生態要回來、森林要回來是要靠它的下一代。就是當他萌發出第二代、第三代孩子的時候,這些小孩子、小樹苗又長大變成大樹,然後,這些小樹苗長成大樹之後,又再繼續開花結果,森林就會透過這樣前鋪後繼的方式而回來。
山林復育可不像陽台的盆栽,澆澆水就好,除了陽光、空氣和水,時間更是存活的考驗。
這些樹要從種子開始,光採種的時間就花一年!我們前面三年在進行復育工作的時候,我們會去監測存活率。我們第二階段是要去驗證這些樹有沒有辦法開花結果實。這之間、過程就六年了。這些種子溢散出去之後,它的下一代有沒有辦法再長出來?就是第七年到第九年的時間,就是現在。
看著大肚山的樹長高了,蝴蝶也回來了,蔡智豪倍感欣慰,他對淺山的承諾沒有失約,同時也希望我們可以有點耐心,在淺山的花園中,一起見證每一朵十年之花的綻放。
今天一個企業或者是地方政府,當他發起要進行復育的時候,他的資金投入要第四年才有樹苗。這件事情才是最困難的,因為,我們的社會習慣快、要速成,這件事情很挑戰我們社會目前在運作的模式,但是,我們如果能夠集氣,讓我們的社會都能夠引導它正確的方向去修復這塊土地的話,那我們的社會、環境當然就會更好啦。
種對的樹,做對的事,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