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幸福進行曲

從復育絕跡的淡水魚、延續沒落的傳統戲曲到推動閱讀教育的種子兵……等等,凡是努力實踐夢想的台灣小人物,都是台灣幸福進行曲的對象,2007年更集結出版有聲書。迄今已製作十年超過700則以上的訪問,讓在台灣生活的人都覺得「幸福,就在身邊,隨時在進行著。 * 本單元感謝「美律實業」贊助播出。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1
企製團隊
郭亭亞-陪你到最後篇
3:01
12

台灣幸福進行曲-郭亭亞-在宅醫生來敲門篇
台灣幸福進行曲-郭亭亞-鄰里韌性篇

【台灣幸福進行曲】從心出發的移動醫院,我是在宅醫療醫師郭亭亞

若不是醫院場景,還有身上的醫師服,很難聯想綁著馬尾,笑起來像鄰家女孩的她,會和「居家安寧、在宅醫療」聯想在一起。當郭亭亞背起背包,走進尋常百姓家時,就不只是一位醫師,而是願意陪伴病人,好好「活在當下」的同行者。

我其實很喜歡「在宅」這兩個字,就是,包含三個「在」,一個是「自在」第二個「在」是「臨在」面臨的那個臨,在當下服務這個人的時候,有沒有跟他同在那個當下,那第三個「在」就是「存在」,我們怎麼樣讓他們感受到他們自己的存在,怎麼樣讓他們的生命是有價值的。

對居家照護的病人來說:「我有價值,故我存在」,是一劑強心針。仿佛會讀心術的郭亭亞總說:只有走進這個人的家,才能真正理解「他」是怎麼生活。那些無法用聽診器聽見的故事,才是真正需要被「照顧」的部分。

上次就有一個病人他一直在拉肚子,都不會好,一進到他家就發現他們家冰箱壞掉了,就是他就一直在吃一些過期的食物這樣子。我就一直在想說,假設我們都一直坐在診間,然後等病人來看我們,但或許我們其實80%是我們看不到的,是他在家裡的生活,何不走進他家呢?這個也是我當時想要做「在宅醫療」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要怎麼跟病人認識(台語)。

對居家醫療來說,最真摯的承諾,可能只是一句:「放心,我會一直在。」

因為其實我們常常都會說:我們在認識他的那一刻開始,其實我們在心目中就會給自己一個期許,好,我就是要陪你走到最後這樣子。就是要怎麼樣讓一個90歲的阿嬤,在她希望的鄉下的三合院裡善終。其實是需要非常多的建立信任,然後跟家屬取得共識,讓他們在阿嬤很不舒服的時候,第一個想要聯絡的是我們,而不是打119。

人生跑道上的最後一哩路,有人可以共跑,一起加油;就算前面的終點線已在招手,你一樣可以優雅抵達,這是郭亭亞這艘「移動城堡」最終的醫療心願。

只做這個最後的這種臨終照顧,或是一般的安寧療護,其實好像不太夠,就是我們講的慈悲關懷社區,我們要怎麼創造一個,讓死亡在這個社區或許不是那麼陌生,因為它其實不是醫療事件,它其實是一個生活事件,每個人都會到那一天,那為什麼每個人的那一天,都一定要去醫院?我們有沒有機會就是讓這個社區是大家都可以準備好的,就是整個過程是很平靜的。

白袍醫師來敲門,把守護和陪伴送到家,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