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幸福進行曲

從復育絕跡的淡水魚、延續沒落的傳統戲曲到推動閱讀教育的種子兵……等等,凡是努力實踐夢想的台灣小人物,都是台灣幸福進行曲的對象,2007年更集結出版有聲書。迄今已製作十年超過700則以上的訪問,讓在台灣生活的人都覺得「幸福,就在身邊,隨時在進行著。 * 本單元感謝「美律實業」贊助播出。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1
企製團隊
郭亭亞-鄰里韌性篇
3:01
9

台灣幸福進行曲-郭亭亞-在宅醫生來敲門篇
台灣幸福進行曲-郭亭亞-陪你到最後篇

【台灣幸福進行曲】從心出發的移動醫院,我是在宅醫療醫師郭亭亞

你開一顆藥給病人回家,他要不要吃?我覺得這個是一個人跟人很親密的,需要這樣的信任的一個行業,每天都覺得很榮幸,可以當一個醫生。

跟印象中「權威型」的醫師一比,郭亭亞顯得很特別。不高談醫學知識、也少了高高在上的距離感,反而像位老朋友,貼近病人的日常與生活。這股勇氣與真心的傻勁,是院長爸爸教她的第一件事。

我從小到大,當然就是看著他就是當醫師,我覺得他給我最大的影響反而是,他教我什麼是憨,憨這個字其實是敢,上面是一個勇敢的敢,然後下面是一個心,要守住自己的初心是要勇敢的,(記者)那現在那個初心跟勇氣還在,郭-當然 (笑)因為其實也才剛開始而已

嚴謹的醫學教育,讓「她」知道怎麼解剖、如何診斷、開藥,直到陪伴越來越多無法康復的病人,才懂得:醫療不是一場輸贏,而是一段溫柔的陪伴與理解。

以前在學校學習的時候,大部分就是著重在疾病,至從接觸到家醫科,然後接觸到安寧就發現,安寧的病人都不會好,那怎麼辦好像就很無助。因醫生常常可能遇到,完蛋了我沒有辦法再治療了,已經到醫療的極限,但是安寧就是沒有極限,就是我們隨時可以想到,讓這個病人再好一點點的方式。

在宅醫療不只改變了生命品質,也為一個地區建立起安心的緩衝空間,當緊急事件發生時,它會變成一張堅韌的網,穩穩接住需要照顧的人。

就像我們的slogan,就是「成為鄰里的韌性」很重要的一個宗旨吧,要怎麼樣可以好好的照顧,這個地區的民眾,然後讓他們不用就是一直往返醫院,譬如說颱風天,或是有什麼天災人禍的時候,或是有COVID的時候,不會擠爆這個地區的急診,一定不會是只有一間醫院或一個診所的在宅團隊,一定是這整個區域需要一起聯手,然後把整個醫療的韌性,就是透過在宅醫療發揮出來。

郭亭亞走上一條人煙稀少的行醫路,雖困難,但有人情,就不孤單。

大家在一開始做的時候,一定會先感受到它的累,但會慢慢的感受到它的趣味 ,啊你太累了,你暗等在家(台語),就一起吃晚餐,這種人情味,是支持我們很大的動力這樣。

白袍醫師來敲門,把守護和陪伴送到家,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