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星光大道

古典星光大道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Showing 1 to 50 of 140 (3 Pages)

杜普蕾 (Jacqueline du Pré, 1945-1987)

節目部

匈牙利大提琴家史塔克在一次乘車時,偶然聽見廣播裡正播放著杜普蕾 (Jacqueline du Pré, 1945-1987)演奏的大提琴曲,於是說:「如此用生命的演奏,她肯定活不長久。」

杜普蕾,出生在一個音樂家庭,四歲時無意間聽到廣播中所傳出的大提琴旋律,從此便愛上了這項樂器。1965年,杜普蕾與倫敦交響樂團錄製了《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轟動了整個樂壇,所有的樂評家都為之驚嘆,從此世人就將杜普蕾和這首大提琴協奏曲劃上等號。1966年跨年夜,杜普蕾在鋼琴家傅聰家裡與巴倫波因初次見面,兩人進而相戀,隔年便在耶路撒冷以猶太教的方式舉行婚禮,並被媒體譽為「音樂界金童玉女的組合」,甚至有人將他們與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及克拉拉相提並論。

正當杜普蕾演奏事業蒸蒸日上,人人稱羨之際,她卻被診斷出罹患了「多發性硬化症」。這無異是對她的演奏事業宣判了死刑。由於疾病使得她全身的關節漸漸硬化,杜普蕾終究不得不揮淚告別樂壇。直到1989年10月19號,杜普蕾在她自己最愛的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大提琴協奏曲樂音陪伴下離開人世,享年42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潘德瑞茲基 (Krzysztof Eugeniusz Penderecki, 1933-2020)

節目部

潘德瑞茲基 (Krzysztof Eugeniusz Penderecki, 1933-2020)1933年出生於波蘭南部的克拉科夫,20歲時因波蘭長期禁錮的藝術政策終於解放,於是,他便以傑出創意和優異作品,成為20世紀中期以後最具代表性的波蘭作曲家。

年輕時期的潘德瑞茲基除了深受音列主義的影響外,他也對其他的創新技法有著濃厚興趣。他在1960年完成的「廣島受難者的輓歌」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廣島受難者的輓歌」為52人編制的絃樂團作品。在這首曲子中,潘德瑞茲基設計了特殊的演奏方式,像是以弓或手擊弦、用弓摩擦琴橋的直角、或在琴橋上方及下方運弓。不僅如此,潘德瑞茲基還刻意使用音堆的手法,讓52個聲部在重疊、分散、平行和交叉的過程中,製造出時而冰冷詭譎、時而淒厲悲鳴的聲響,將戰爭的恐怖、慘絕人寰和潛意識的畏懼,全部都傳神的表達出來,成為眾多紀念二次大戰犧牲者作品中最傑出的一部。

1972年起,潘德瑞茲基展開了他的指揮生涯,他曾是漢堡廣播交響樂團與萊比錫廣播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1970年代末期以後,潘德瑞茲基的作曲風格逐漸回歸傳統,更加凸顯宗教意識和情感層面,近年來更以創作天主教音樂為主。

潘德瑞茲基曾獲得多座葛萊美獎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獎,他的作品不斷隨著時代進化,並用音樂映照社會發展,成績斐然。2020年3月29號,潘德瑞茲基病逝於波蘭家中,享年86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武滿徹 (Toru Takemitsu, 1930-1996)

節目部

武滿徹 (Toru Takemitsu, 1930-1996)是20世紀最富盛名的日本作曲家,1930年出生於東京,年幼時因戰爭被迫從軍而沒有接受完整的音樂教育,他的作曲幾乎是靠自學而成。

1959年,俄國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 (Igor Stravinsky, 1882-1971)訪問日本,當時NHK電台挑選了一些日本當代音樂讓他欣賞,結果陰錯陽差,工作人員誤把原本不在計劃內,由武滿徹創作的弦樂團作品「安魂曲」給播了出來。史特拉汶斯基一聽入魂,大為讚賞他的音樂才華,並認為這是一部傑出的作品。從此,武滿徹聲名大噪,成為日本最著名的作曲家。

武滿徹的音樂風格受到了多方面的影響,除了日本傳統音樂的薰陶外,更結合了具象音樂、電子音樂和印象樂派等當代思潮,而讓武滿徹登上世界舞台的主要原因,是他的音樂充滿了濃厚的東方哲學思想。

武滿徹時常將音樂比喻為自然,並認為音樂應該追求如風吹過竹林產生的鳴響般,那無造作的聲音。而他的作品也經常以自然為主題,如「水之咒文」、「雨樹」及「向海」等樂曲。此外,武滿徹也致力於創作電影配樂,從1956年開始到1996年逝世為止,他總共寫了93部電影配樂,其中最著名的有「黑雨」和「鄉愁」等主題曲。

有時,武滿徹的音樂乍聽之下有如夢幻般凌亂無章,然而反覆推敲,卻有著感人肺腑的情緒效應,在寧靜孤寂的蟬學思想中,凝聚了剎那間的永恆。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史塔克豪森 (Karlheinz Stockhausen, 1928-2007)

節目部

史塔克豪森 (Karlheinz Stockhausen, 1928-2007)是20世紀中期最知名的德國作曲家。1928年出生於科隆,23歲時在音樂夏令營認識了布列茲 (Pierre Boulez, 1925-2016)並接觸梅湘 (Olivier Messiaen, 1908-1992)的作品。隔年,他到巴黎和梅湘學習,開始對完全排列主義和電子音樂充滿高度興趣。1953年,史塔克豪森返回科隆,在一間電子音樂錄音室從事創作,期間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為「少年之歌(Gesang der Jünglige)」。

「少年之歌」引用了一段彌撒的慈悲經,描述三位年輕人受困於大火中的情形,而這三位年輕人則暗指史塔克豪森、諾諾 (Luigi Nono, 1924-1990)和布列茲三位音樂家正處於困境。史塔克豪森事先在錄音室將這段路好的慈悲經拆解的支離破碎,使它僅剩下重複的讚美詩句和一些尚能分辨的名詞。作品演出時,舞台上僅擺一組錄音器材,並有六組分置在不同角落的喇叭,使現場觀眾在不同方向的音源中感受三人身陷大火的震撼,效果十分奇特。

史塔克豪森中期的創作開始受機率音樂的影響,他的作品「行進」即有新發明的音樂符號,大致記錄了作品的音量、音高和長度,演出時演奏者須全憑直覺和對史塔克豪森其他作品的印象,來做出反射和即興式的表演。

1970年以後,史塔克豪森的作品開始帶有劇場成分,「友誼」、「秋之音樂」和「天狼星」等作品都結合舞台演出,展現他行動藝術的成果。

史塔克豪森一生獲獎無數,他多樣性的風格展現了他前衛又新潮的現代音樂觀。2007年史塔克豪森心臟病發逝世於家中,享年79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布列茲 (Pierre Boulez, 1925-2016)

節目部

法國知名指揮家兼作曲家布列茲 (Pierre Boulez, 1925-2016)1925年3月26號,出生於法國羅亞省的一個工程師家庭。年幼時期他已開始接受完整的音樂教育,對鋼琴和數學尤其熱衷。

1940年代在巴黎音樂院求學期間,布列茲跟隨法國知名作曲家梅湘 (Olivier Messiaen, 1908-1992)學習和聲,之後又與奧地利作曲家
荀白克 (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的弟子萊波維茨 (RenéLeibowitz, 1913-1972)學習十二音列技法,探索序列主義和無調性音樂。他早期的作品,如「無主之槌」和「第二鋼琴奏鳴曲」,均有相當鮮明的個人特色。

1958年起,布列茲開始嘗試指揮,先後擔任克利夫蘭交響樂團、BBC交響樂團,以及紐約愛樂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有趣的是,指揮對布列茲而言純屬偶然,因為他的創作太過於前衛新穎,大部分的指揮家都不願意發表他的作品,因此他乾脆親自上陣,拿起指揮棒,演出自己和其他當代作曲家的音樂。

而在長達60多年輝煌的指揮生涯中,布列茲憑藉著對於馬勒 (Gustav Mahler, 1860-1911)拉威爾 (Maurice Ravel, 1875-1937)、荀白克和
布魯克納 (Anton Bruckner, 1824-1896)等作曲家的精準詮釋,獲得26座葛萊美獎。此外,他比任何當代音樂家都勇於演奏現代樂,他與德國作曲家史托克豪森 (Karlheinz Stockhausen, 1928-2007)和義大利作曲家諾諾 (Luigi Nono, 1924-1990),並稱為「三大先鋒派作曲家」。


2016年1月5號,布列茲在德國巴登-巴登的家中去世,享年90歲。他終其一生都在不斷嘗試新的元素,進而改變人們的音樂思維,猶如在一片神秘的熱帶雨林中,探索更多未知的可能。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李給第 (Gyorgy Ligeti, 1923-2006)

節目部

巴爾托克 (Béla Bartók, 1881-1945)之後,20世紀最重要的匈牙利音樂家是李給第 (Gyorgy Ligeti, 1923-2006)。李給第1923年出生於羅馬尼亞索森馬東省,33歲時移居維也納。在這之前,由於受到匈牙利共產黨的約束,他只能以民歌素材創作,惟私底下仍費心研究新的音樂潮流,因此在定居自由世界後,即得以立刻加入前衛派的創作行列。

李給第偏好以大量不明確音高所堆砌出來的音堆效果來創作。此外,他也喜愛多層次的聲部變化,令重疊交錯的聲部構成厚薄不同的音幕,呈現出一種聲響密度變化的趣味。他的管弦樂作品「大氣層」與「幻影」,就是不同聲響密度變化的例子,這些作品都放棄了旋律、和聲和節奏的元素,展現出聲響密度特質的音樂作品。

而李給第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他在1965年完成的「安魂曲」。全曲長達8分鐘,音樂中即有大量的音堆存在,呈現出一種浪漫朦朧的美感。而它和「大氣層」中的部分樂段,一起成為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的配樂,紅及一時。

李給第細心營造聲響濃密變化的特色,使他成為一位對細節感受敏銳的作曲家,即使他採用其他時髦的現代技法創作,也未曾改變這樣的特質。此外,身為前衛作曲家的一員,李給第自然不會忽略電子音樂,他並用完全排列主義和機率音樂的技法來創作。李給第2006年6月12號逝世於維也納,享年83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森納奇斯 (Iannis Xenakis, 1922-2001)

節目部

1922年出生於羅馬尼亞的希臘作曲家森納奇斯 (Iannis Xenakis, 1922-2001),是一位道地的實驗主義者,他所提倡的理念為獨樹一格的科學主義。

科學主義講求的是以精密計算、電腦程式和機率等現代技術,加上合成樂器的應用所創作出來的音樂作品。而科學主義的精神,也明白映照了森納奇斯的特殊背景。

森納奇斯聰明絕頂,16歲時便以幾何數學理論為基礎,重新改寫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的音樂。爾後,他更在實驗室裡嘗試做出銀河及雲霧的聲響效果。

不僅如此,森納奇斯也是一位傑出的電腦專家。他將電腦與傳統樂器相結合,在1964年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存在」。而他在1958年和著名的建築師柯比意 (Le Corbusier, 1887-1965),共同設計了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中的菲利浦館,隨後以這個建築物的幾何數據,作為編寫音程、長度、強弱和音色的依據。

森納奇斯除了熱衷於探索現代科學知識外,他也對遠古時期的音樂文化充滿濃厚興趣,尤其是古希臘音樂美學所提倡的科學理性態度,以及不同音樂有著不同的教化作用,進而影響一個人的氣質。森納奇斯孜孜不倦的研究科學主義化的音樂,期望他的作品能夠傳達出古希臘人理想中的音樂境界。

然而,不可諱言的,科學主義的成效令人心起疑竇。森納奇斯的作品有的聲響緊張、有的孤寂渺茫。但如果從森納奇斯的角度思考,既然科學主義著重的是音樂與科學的連結,因此是否符合大眾的期待,應該就不是他所在意的事情了。2001年2月4號森納奇斯病逝於巴黎,享年78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皮耶佐拉 (Astor Piazzolla, 1921-1992)

節目部

19世紀末,歐洲出現經濟危機,當時阿根廷推出很吸引人的移民政策,光是它的首都布宜諾艾利斯就湧入6百萬的移民,可是後來阿根廷土地改革失敗,新移民沒有落腳之處,只好在港口逗留。

所以,儘管城市快速擴張,卻無法容下這些人潮,隨之而來的失業、貧困,加上女性嚴重不足,最後引發了娼妓和少女的人口販賣。在這種絕望的氛圍下,促成了探戈音樂的興起,卻也造就了皮耶佐拉(Astor Piazzolla, 1921-1992)傳奇的一生。

皮耶佐拉1921年出生於布宜諾艾利斯,4歲時全家移民紐約,在這個集結人文藝術於一身的城市,皮耶佐拉有機會接觸到古典、爵士與探戈等風格的音樂,同時學習班多紐手風琴。

皮耶佐拉15歲時返回阿根廷,並在當地的探戈樂隊中演奏。雖然熱愛探戈,但固有的社會印象認為,探戈是低下階層且不入流的音樂,因此皮耶佐拉曾一度放棄從小耳濡目染的探戈,進而轉向純正的古典音樂,並前往巴黎,與當時著名的法國女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布蘭潔 (Lili Boulanger, 1893-1918)學習作曲。

然而,聽完皮耶佐拉創作的探戈舞曲後,布蘭潔無法忽視他在這方面的才華,便熱切的鼓勵他繼續將探戈音樂發揚光大。從此,皮耶佐拉全心全意的在這塊領域中耕耘,最後成功的將舊有的探戈與古典爵士相結合,給予它煥然一新的面貌,使探戈脫離低下階層不入流的窠臼,進而登上國際舞台。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伯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 1918-1990)

節目部

西元1918年8月25號,出生於美國的伯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 1918-1990),從小即在音樂方面展現過人天賦。西元1935年,伯恩斯坦進入哈佛大學就讀,畢業後,又到費城寇蒂斯音樂學院,隨匈牙利指揮家萊納 (Fritz Reiner, 1888-1963)學習指揮。西元1941年起,伯恩斯坦擔任波士頓交響樂團助理指揮,並隨樂團指揮華爾特 (Bruno Walter, 1876-1962)學習。西元1943年,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伯恩斯坦代替生病的華爾特上台指揮,從此一夕成名。

在樂壇上嶄露頭角的伯恩斯坦,開始擔任紐約愛樂的客席指揮,之後更於西元1959年,升任為該樂團的音樂總監。在他擔任紐約愛樂音樂總監的11年間,開創了該樂團的黃金時代,並於西元1969年去職時,榮獲該樂團頒贈「桂冠指揮」的稱號。西元1958到1972年,伯恩斯坦與紐約愛樂拍攝了電視節目「青年音樂會」,教導年輕人如何聆聽音樂,此舉為古典音樂在年輕族群中的推廣興起了極大的作用。而除了紐約愛樂外,伯恩斯坦也與維也納愛樂保持良好的關係,維也納愛樂甚至曾頒給他「榮譽副同志」這項殊榮。

伯恩斯坦指揮的曲目範圍廣大,從巴洛克到現代各家都有涉獵,尤其是浪漫派的樂曲,其中又以馬勒 (Gustav Mahler, 1860-1911)的作品為最。然而,和馬勒一樣,在指揮之餘同時也從事樂曲創作的伯恩斯坦,一生共創造了《耶利米》、《焦慮的年代》與《猶太詩文》三部交響曲 (Symphony),以及《西城故事》、《憨第德》、《錦城春色》等多部音樂劇(Musicals),和一些歌劇 (Opera)歌曲等。西元1990年10月14號,伯恩斯坦因心臟病突發與世長辭,享年72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曼紐因 (Yehudi Menuhin, 1916-1999)

節目部

傳言,科學家愛因斯坦曾在一場演奏會中,聽完了台上小提琴手的演出後,激動地說:「現在,我總算相信有上帝的存在了」。這個讓愛因斯坦發出如此讚嘆的,並不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大師,而是一個才十來歲的孩子,也就是日後的小提琴巨擘—曼紐因 (Yehudi Menuhin, 1916-1999)。

4歲學習小提琴,7歲時與舊金山交響樂團一同演出,13歲便錄下個人的第一張唱片,被稱為音樂神童的曼紐因,不到20歲已經名滿天下,也因此得以在小小年紀便擁有與許多大師合作的機會。二次大戰期間,曼紐因藉著手中的小提琴,鼓舞前線奮戰的士兵們,使他們心靈得到安慰;他積極奔走各地,陸續在醫院和軍隊中演出多達五百場以上,身為猶太裔的他,甚至在1945年納粹集中營解放後返回德國,為那些倖存者們演奏。音樂,在曼紐因眼中,早已跨越了種族與政治的藩籬。

晚年的曼紐因鮮少在公開場合演奏小提琴,而是轉往指揮及教育耕耘,他先後在英國倫敦與瑞士創辦了音樂學校,專門培育在音樂方面極具天份的孩子。這位從未上過正規學校的音樂奇才,透過教育、樂團、音樂節與競賽等方式,不遺餘力地栽培人才;他不僅為世人留下了輝煌動人的樂音,在人道關懷上,更展現出難能可貴的風範。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布瑞頓 (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

節目部

身兼作曲家、指揮家、鋼琴家以及樂評家多重身分的布瑞頓 (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是英國20世紀十分傑出的當代音樂家。他的音樂作品具有濃厚且豐富的英格蘭特質,不僅創作形式多元,數量也十分豐富。他穩定了英國自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古典音樂市場,用通俗的方法向民眾介紹古典音樂。但他自己的作品卻擁有崇高的藝術價值,其中1945年所發表的歌劇 (Opera)《彼得葛萊姆》更把他在樂壇的聲望推向頂峰。

1913年出生的布瑞頓,在一個愛好音樂的小康之家裡成長。五歲便展露音樂才華的他在跟隨英國知名作曲家布里奇 (Frank Bridge, 1879-1941)學習之後,逐漸發展出細膩、嚴謹的個人風格,同時也在布理奇的栽培下理解身為一位藝術家應有的態度與風範。

或許正是因為布理奇的影響,讓布瑞頓與許多關在象牙塔裡的音樂家有所不同,他喜歡用音樂與人溝通,許多作品的發表皆是為各年齡層的業餘音樂愛好者而創作。如知名的《青少年管弦樂入門》以及《簡易交響曲》等皆是讓愛樂者進入古典之門的經典曲目。此外,布瑞頓在英國小鎮奧德堡所創辦的藝術節更以推動社區發展與創新藝術教育為號召,鼓勵青年創作者勇於發表作品,同時也提供展演空間藉以激盪出更多優秀的藝術人才。

而今,布瑞頓已是英國20世紀音樂家中聲望最崇高,同時也受到最多英國人愛戴的偉大人物。他留給後世的不僅是經典音樂,更有他崇高的人文精神以及對人類、對社會的無私關懷。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約翰凱吉 (John Milton Cage Jr, 1912-1992)

節目部

20世紀音樂受當代藝術思潮影響,許多作曲家紛紛拋開傳統包袱,放棄旋律及和聲,試圖創造新的聲響。其中,約翰凱吉 (John Milton Cage Jr, 1912-1992)便是美國作曲家的代表人物。

約翰凱吉1912年出生於洛杉磯,他曾與12音列作曲家
荀白克 (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學習作曲,並在西雅圖柯尼西藝術學院擔任舞蹈伴奏及教職,和現代舞大師康寧漢維持長久的合作關係。

約翰凱吉致力於各種聲音的實驗,他的一大創舉,是他在1938年發明的預置鋼琴,或稱加料鋼琴。約翰凱吉把螺絲釘或螺栓等物品放置在鋼琴琴弦上,透過不同程度的干擾,使原來的鋼琴發出不同聲響。

1940年代,約翰凱吉開始對東方音樂、易經和禪學產生極大興趣,並成為他創作機率音樂的養分。他刻意忽略記譜的重要性,將焦點放在音樂的即時性和偶發性上,進而超越傳統,創造更多可能。

約翰凱吉總是能跳脫框架思考,認為寂靜也是一種聲音。他在1952年創作的「4分33秒」,即4分33秒的靜默被分成三個樂章演奏,當時震撼了全世界。「4分33秒」將發聲的權力交給台下聽眾,同時約翰凱吉想透過這首曲子告訴人們,任何環境的所作所為都能成為音樂的一部分,生活隨時隨地都在表演。

約翰凱吉將傳統西方音樂審美觀,拓寬到更加豐富多元的世界,也為後來西方意識與非西方意識的相互理解溝通,開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1992年8月12號,約翰凱吉病逝於紐約,享年80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巴伯 (Samuel Barber, 1910-1981)

節目部

巴伯 (Samuel Barber, 1910-1981)可說是廿世紀美國作曲家中作品最常被演出的一位。在911事件中,他的一曲《弦樂慢板》不知撫慰了多少受創的心靈,儼然成為當代葬禮音樂的典範。然而你可知道,當年的他曾不只一次高聲抗議他的這首作品並非為了葬禮而寫?這是巴伯意想不到的成功,但卻不是他所預期。

1910年出生在美國賓州的巴伯注定就是個天生的作曲家,十四歲便以天才兒童之姿進入寇蒂斯音樂院就讀。不到十年,巴伯的作品席捲全美各大作曲獎項,更在廿五歲那年贏得美國羅馬大獎,獲得前往羅馬進修兩年的機會。

在羅馬的這段日子,巴伯吸收了歐洲文化精髓、精進自身作曲技巧,同時也結識了當時名滿天下的大指揮家托斯卡尼尼 (Arturo Toscanini, 1867-1957)。三年後,托斯卡尼尼率領NBC交響樂團指揮了這首著名的《弦樂慢板》,這是托斯卡尼尼所指揮過的極少數美國樂曲之一,卻讓巴伯就此躍上國際舞台,成為美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作曲家之一。

此後,巴伯陸續發表了多部作品,但卻都不如這首《弦樂慢板》受歡迎,也難怪巴伯後來如此厭惡他的作品遭到濫用。然而身為一位美國本土作曲家,巴伯的作品的確表現了美國這文化大熔爐的精神與意象。他的音樂細膩而傳神,總讓聽者在不經意間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作為廿世紀最偉大的美國作曲家,巴伯當之無愧。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大衛‧歐伊斯特拉夫 (David Oistrakh, 1908-1974)

節目部

說起廿世紀最偉大的小提琴家,許多人也許會想到海飛茲 (Jascha Heifetz, 1901-1987)。但還有一人你絕對不可錯過,那就是大衛‧歐依斯特拉夫 (David Oistrakh, 1908-1974)!

歐依斯特拉赫於1908年出生在烏克蘭的海港城市奧德薩。從小他的音樂才華就備受重視。在當時最知名的小提琴教育家 史托利亞斯基 (P. Stoljarski,1871-1944)指導下,小歐依斯特拉赫在學生時期便得獎無數。更於29歲獲得易沙意小提琴大賽的首獎,為當時在鐵幕下的蘇聯爭取光榮。

對於歐依斯特拉赫而言,活在舞台上演奏音樂,是他最喜愛的生活,因此音樂會的邀約不斷,即使是二次大戰期間,歐依斯特拉赫也沒有停下演奏,繼續在前線、後方與醫院等地演奏,安慰在戰爭間受難的靈魂們。

大衛.歐依斯特拉夫一向被認為是最能代表蘇聯小提琴演奏藝術的小提琴家。他溫暖的音色及完美的技巧,常令台下聽眾如癡如醉。在歲月洗鍊下,歐依斯特拉赫總能有不同的體驗與成長,他的演奏風格也愈來愈顯得多采多姿,只不過我們看到的還是那一個歐依斯特拉赫-一個像鄰居一般親切的歐依斯特拉赫。對於周圍的人事物都能非常留意並且還會花時間去了解研究,正是歐依斯特拉赫一直都具有的特質。他一生的演奏事業代表的正是一部俄國二十世紀小提琴音樂的發展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梅湘 (Olivier Messiaen, 1908-1992)

節目部

如果德布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打開了法國現代音樂的大門,那梅湘則是20世紀最具個人特色與影響力的法國作曲家。

梅湘西元1908年出生於法國南部亞維農,十歲的時候,他獲得一本德布西歌劇「佩利亞與梅莉桑」的總譜,裡頭前衛的和聲運用使他大開眼界,日後發展出極具個人色彩的音樂種子也在此時萌芽。

梅湘是位虔誠的天主教徒,1930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巴黎音樂院後,便在巴黎天主「聖三一」教堂擔任管風琴師長達四十多年。他的音樂風格相當複雜,除了宗教的影響,東方的印度音樂、南歐的希臘音樂,都是他的創作題材。

梅湘不只專精於音樂,對鳥兒也別有一番研究。他能分辨上千種鳥類的外型與聲音。1956到1958年間,梅湘陸續推出五冊名為「鳥類圖鑑」的鋼琴曲集,藉由敏銳的觀察力與音樂的直覺,將鳥兒的各種姿態與鳴叫聲記錄在他的作品當中。

二次大戰期間,梅湘曾被德軍俘虜。在集中營他結識了一位小提琴家、單簧管演奏者和大提琴手,並以現有的編制,完成了著名的「末日四重奏」,不僅是對聖經啟示錄的暗喻,同時也安撫飽受戰爭之苦的人們。

宗教、自然與人是梅湘創作的核心,而當他聽見和聲,便會不由自主的聯想到色彩,進而將這些豐富斑斕的色彩揮灑於旋律之中,在流動的時間畫布上,留下永恆的音樂佳作。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卡拉揚 (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上

節目部

義大利指揮家薩巴塔 (Victor De Sabata,1892-1967),曾經在看了一位指揮新秀的演出後說:「我發現了一個具有震撼力的指揮,他的音樂思想必將影響到後半個世紀。」他口中的這位指揮新秀,就是在日後有著「指揮帝王」之稱的卡拉揚 (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

西元1908年4月5號,與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同樣出生於奧地利薩爾茲堡的卡拉揚,自幼學習鋼琴,4歲開始登台演出,展現了在音樂上過人的天賦。西元1926年,卡拉揚前往維也納,隨霍夫曼 (E. T. A. Hoffmann, 1776-1822)學習鋼琴,在習琴三個月後,霍夫曼建議卡拉揚改學指揮,如此才能真正地表達出其內心對於音樂的詮釋與想法。

西元1928年,聽從霍夫曼建議的卡拉揚,在烏爾木市立歌劇院首次登台,隨後擔任該歌劇院的常任指揮;五年後,卡拉揚接任亞琛市立歌劇院首席指揮,隔年隨即被任命為音樂總監,以27歲的年紀,成為當時德國境內最年輕的音樂總監,其所展露出的非凡指揮才華,漸漸受到了樂壇的重視。

卡拉揚(下)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卡拉揚 (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下

節目部

西元1954年,指揮大師福特萬格勒 (Wilhelm Furtwängler, 1886-1954)去世後,卡拉揚 (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在歐洲的指揮事業迅速發展。這位極富盛譽的指揮家,宛如歐洲樂壇的霸主一般,囊括了數個音樂要職。除了西元1955年起接任柏林愛樂藝術總監及終身指揮外,還擔任了包括英國愛樂管弦樂團音樂總監、義大利史卡拉歌劇院德國歌劇部主任指揮、維也納樂友協會終身藝術總監、維也納國立歌劇院藝術總監,以及薩爾茲堡音樂節藝術總監。

除了擔任樂團及音樂節的指揮與音樂總監外,卡拉揚於西元1967年創辦了「薩爾茲堡復活節音樂會」,另外也創辦了兩年一次的「國際青年指揮家大賽」,並於西元1973年,又創立了「薩爾茲堡聖靈降臨節音樂會」,幾乎一手主導了歐洲樂壇的動向。

被譽為德奧作曲家音樂最佳詮釋者的卡拉揚,除了與樂團的合作外,也與EMI及DG等唱片公司合作,錄製了無數經典的錄音,留給後代豐富的音樂寶藏;尤其是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九大交響曲 (Symphony)全集,時至今日,縱使市面上有著無以數計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但卡拉揚的這些錄音依然飽受讚賞。

西元1989年4月,卡拉揚辭去了柏林愛樂的所有職位,結束了彼此長達35年的合作關係。同年7月16號,卡拉揚於薩爾茲堡寓所中過世,享年81歲。


卡拉揚(上)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蕭士塔高維契 (Dmitri Shostakovich, 1906-1975)

節目部

用音樂見證一個大時代,蕭士塔高維契 (Dmitri Shostakovich, 1906-1975)做到了。西元1906年9月25號誕生於聖彼得堡的蕭士塔高維契,母親是一位優秀的鋼琴家,音樂,遂成為他終其一生的追隨。蕭士塔高維契成名很早,在他還是個音樂院學生時,他所創作出的《第一號交響曲》,便為他打開了在國際樂壇間的知名度。

史特拉汶斯基 (Igor Stravinsky, 1882-1971)普羅高菲夫 (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這些流亡海外的音樂家不同,蕭士塔高維契一生都在祖國度過,也因此,他的一生幾乎與俄國政治權利的更替及發展並行;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以及俄國十月革命、共產黨掌權,蕭士塔高維契的音樂創作夾存在動盪不安的時代中,始終擺脫不了政治的糾葛,同樣也造就他一生幾番浮沈,在榮耀與批鬥中大起大落。

威權統治下,蕭士塔高維契順應時勢地創作了歌頌史達林與共產主義的樂曲,其中著名的《第七號交響曲--列寧格勒》與《第十一號交響曲—1905》,就是分別紀念二次世界大戰的列寧格勒與推翻沙皇的俄國大革命。

蕭士塔高維契一生致力從事交響曲 (Symphony)協奏曲 (Concerto)、四重奏與歌曲的創作,而為了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生存,他也譜寫一些舞台音樂與電影配樂。能在一言思想的俄國創作出多首偉大的音樂作品,並且在代表資本主義的西方大放異彩,蕭士塔高維契堪稱是二十世紀最具代表性的俄國作曲家。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卡巴列夫斯基 (Dmitry Borisovich Kabalevsky, 1904-1987)

節目部

卡巴列夫斯基 (Dmitry Borisovich Kabalevsky, 1904-1987)是20世紀廣受蘇聯政府推崇的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1904年出生於聖彼得堡,16歲進入史克里亞賓音樂院接受初等音樂教育。1925年,22歲的卡巴列夫斯基考取莫斯科音樂院,主修鋼琴和作曲,並在求學期間完成了多首知名的鋼琴作品,如三首前奏曲、第一號小奏鳴曲和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1932年起,卡巴列夫斯任教於莫斯科音樂院,他的音樂風格偏向保守的社會寫實主義,時常從實用音樂的角度出發,創作了多首交響樂、歌劇、協奏曲、鋼琴小品和電影配樂。

1940年,卡巴列夫斯基加入蘇聯共產黨並創作許多愛國音樂,大大激發了俄國人愛鄉愛土的情懷。除此之外,卡巴列夫斯基也是蘇聯和平委員會的成員,他經常出國旅行,是提升蘇聯與外國友誼的代表人物之一。

卡巴列夫斯基除了在音樂創作與政治宣傳的事業上有著顯著的成就外,對於兒童音樂教育的推廣也不餘遺力。他譜寫了多首適合兒童程度的音樂小品,同時撰寫教科書,成為一套有系統的音樂教學法。1962年卡巴列夫斯基當選為兒童音樂美學教育委員會的主席,1969年獲選為蘇聯教育科學協會中,美學理事會的主席。

卡巴列夫斯基終其一生順服於蘇聯政府的領導方針,他以通俗且自然的音樂語彙,獲得多項國家榮譽獎,被稱為是蘇聯的人民藝術家。1987年2月14號,卡巴列夫斯基病逝於莫斯科,享年83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哈察都量 (Aram Il'yich Khachaturian , 1903-1978)

節目部

哈察都量 (Aram Il'yich Khachaturian , 1903-1978)為20世紀最知名的亞美尼亞作曲家,與蕭士塔高維契 (Dmitri Shostakovich, 1906-1975)普羅高菲夫 (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並稱為蘇聯三傑。

1903年他出生於喬治亞的一個亞美尼亞家庭。1921年,19歲的哈察都量來到莫斯科,在涅尼辛音樂院和米哈伊爾-格涅辛 (Mikhail Fabianovich Gnessin, 1883-1957)學習大提琴,並開始嘗試作曲。1929年他進入莫斯科音樂院,跟隨米亞斯科夫斯基 (Nikolai Myaskovsky, 1881-1950)基學習作曲。1930年,他與作曲家妮娜-瑪卡洛娃 (Nina Makarova, 1908-1976)結婚。1951年他成為莫斯科音樂院的教授。

哈察都量的創作涵蓋各種音樂類型,舉凡芭蕾舞、交響樂、協奏曲和電影配樂無所不包,其獨特的旋律音調,強烈的和聲語言和複雜的節奏型態,都與亞美尼亞的民族音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他最耳熟能詳的作品首推他的芭蕾舞劇「蓋妮」當中的「劍舞」。

劍舞指的是一種高山居民出征前的戰鬥舞蹈,而為了配合出征前的高昂氣勢,這種樂曲的節奏非常強烈且快速,似乎可以看見刀光劍影揮舞在亞美尼亞空曠的草原上,讓人覺得新鮮又好玩,甚至跟著音樂一起血脈賁張。

雖然哈察都量的音樂始終受到蘇聯當局嚴格的控制,但他的作品仍為創新與突破的當代思潮找到一片蔚藍的海洋。他以強烈的節奏、豪邁的韻律感、原始的曲風,勾勒出高加索民謠的曠野之聲,同時為後輩想要推舉獨特民族語彙的年輕作曲家帶來無數啟發。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華爾頓 (Sir William Turner Walton, 1902-1983)

節目部

1920到30年間,最具新古典主義精神的英國的作曲家是華爾頓 (Sir William Turner Walton, 1902-1983)。華爾頓的作品不僅承襲浪漫樂派的豐富情感,也和20世紀昂揚激進的當代音樂並進,且他文質彬彬的紳士風度,在很多人耳裡聽來,是一種苦中帶甜的特殊風情,隱約透露英式音樂高貴淡雅的氣質。

華爾頓不到20歲就以「虛有其表」一作在英國揚名立萬,這部作品以特殊的作曲手法,將現代詩和音樂鮮活的融合起來,立刻獲得新一代追求時髦英國人的熱情回應。

華爾頓年輕時代大膽實驗的精神,有一大半要歸功於一直把他當養子看待的「席特威爾」(Sitwell)家族。席特威爾家族在英國藝術界頗具影響力,華爾頓接受他們灌輸給他的新穎創作觀,如「虛有其表」的作詞人伊迪絲‧席特威爾 (Edith Sitwell)正是這個家族的成員之一。

華爾頓的知名度,一直到1929年,他的中提琴協奏曲完成後才算完全打開。爾後,他也創作一些大型神劇和交響曲作品,但風格逐漸趨向保守。

1934年,華爾頓開始為電影編寫配樂。二次大戰期間,華爾頓先後完成莎翁劇電影「亨利五世」、「哈姆雷特」和「查理三世」的配樂工作,並成功在這些配樂中發揮他戲劇性和抒情性兼具的音樂風格,成為一代傑出的電影配樂大師。

1947年,英國政府封華爾頓為爵士,1967年,他獲頒榮譽勳章。華爾頓在英國音樂史上扮演承先啟後的角色,前有艾爾加 (Edward Elgar, 1857-1934),後有布列頓 (Lord 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然而,他的風格卻是20世紀百家爭鳴中,那美麗又獨特的存在,優雅綻放英國紳士的光彩。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芬濟 (Gerald Finzi, 1901-1956)

節目部

芬濟 (Gerald Finzi, 1901-1956)為20世紀優秀的英國作曲家,1901年出生於倫敦,他的父親是一位成功的船隻仲介商。由於家境富裕,芬濟年幼時期就能接觸到音樂與文學。

1930到1933年間,芬濟在倫敦皇家音樂學院教授作曲。1935年,芬濟與他的妻子因經歷兩次世界大戰,有感世事無常,因此遠離塵囂搬到倫敦郊區的漢普史特。在此,芬濟一方面專心作曲,另一方面建立一座音樂圖書館,並復育一種英國特殊品種的蘋果,其夫妻倆細心呵護的蘋果園,也象徵他們對於大自然與土地的愛。

芬濟熱愛聲樂創作,一生中譜寫約有80首合唱、聖樂、室內樂歌曲和藝術歌曲。他的歌曲具有簡單清新的特質,並透過聲樂旋律、鋼琴伴奏、變換拍號、和聲與力度等手法,細膩刻劃出詩作的意涵。

以歌曲聞名樂壇的芬濟,其室內樂作品也相當動聽,他在1920年代末期,為鋼琴與弦樂團創作的田園詩曲,以近代的音樂語彙,充滿情感的描繪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以及對大自然永遠的愛。

1951年芬濟罹患白血病,被告知只剩下約十年可活,不過,他依然維持積極樂觀的態度繼續作曲,而他的大提琴協奏曲是他最後的作品。音樂中,大提琴輕柔緩慢的旋律,有著芬濟一貫的英倫田野氣息。1956年芬濟參加完格洛斯特音樂節不久後,病逝於牛津醫院,享年56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海飛茲 (Jascha Heifetz, 1901-1987)

節目部

海飛茲 (Jascha Heifetz, 1901-1987)於1916年生於俄國,在86年的生涯當中,有83年都在演奏小提琴,甚至有六十多年站在舞台上發光發熱。

3歲的時候,海飛茲由父親啟蒙學習小提琴,6歲就已經有演奏孟德爾頌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小提琴協奏曲的能力了,10歲時還舉行了第一場的公開音樂會,震驚了俄國樂壇。1917年,海飛茲第一次在紐約的卡內基音樂廳登台,這場音樂會吸引了當時全美國最有名的小提琴家一起來欣賞,16歲的海飛茲卻一點也不畏懼台下的眼光,把艱難的技巧玩弄在手掌之間,更讓台下的音樂家們驚呼連連。在往後的十年之內,除了克萊斯勒 (Fritz Kreisler, 1875-1962)還保住他的地位之外,其他的小提琴家無不臣服在海飛茲的技巧之下,而想要超越海飛茲,雖然也成為後輩音樂家的目標,但卻如緣木求魚一般的困難。

海飛茲和一般講求感性的音樂家不同,他以扎實的技巧,讓全世界為他的音樂表現而著迷,他追求客觀、無暇的觀念,也為詮釋音樂的態度立下了一個新的典範。他演奏的時候,總是把小提琴拉得高高的,眼睛盯著手指頭,身體筆直的站立,一動也不動,也從來沒有什麼誇張的表情,他的速度總是比一般還要快,而且,快得很多;如果碰上技巧本來就相當艱難的樂曲,那麼就令人更歎為觀止了。正如小提琴家帕爾曼 (Itzhak Perlman, 1945-)所說:「我把海飛茲當成現代的小提琴技術之父,不只演奏技術,還包括了現代大師應有的風範。」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柯普蘭 (Aaron Copland, 1900-1990)

節目部

道地,才對味。半個世紀前的美國,就像個大熔爐一樣,接收了來自四面八方紛湧而至的移民人潮,這當中,也包含了音樂家們。有別於同時期的荀白克 (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史特拉汶斯基 (Igor Stravinsky, 1882-1971)等人,西元1900年11月14號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區的柯普蘭 (Aaron Copland, 1900-1990),就是個道地美國土生土長的音樂家,他是第一個被美國樂界公認為最具本土風味的美國作曲家,同時也是美國新音樂的代言人。

紐約布魯克林區是個治安不甚好的地區,在這個城市裡長大的柯普蘭,到了十幾歲時才開始對音樂起了興趣,關於這點,他曾說過:「音樂作為一項藝術,完全是我自己發現的。」

20歲時,柯普蘭前往法國巴黎的楓丹白露留學,跟隨名師布蘭傑 (Nadia Boulanger, 1887-1979)學習現代音樂。從巴黎回到美國的初期,柯普蘭所創作的樂曲較具有爵士韻味,但自1936年起,他改變了音樂上的創作風格,開始譜寫較平易簡樸的曲子。他將美國的民間傳說故事廣泛運用在代表作《比利小子》、《牛仔競技會》及《阿帕拉契之春》當中,也因此,使得他的名字幾乎與美國音樂劃上等號。

柯普蘭晚年的作品,明顯受到荀白克十二音列技巧的影響。這是自二次世界大戰後,在音樂創作上一個顯著的新趨勢,1950年代之後,許多作曲家逐漸捨棄傳統的對調性,而偏好十二音列系統的使用,除了柯普蘭之外,史特拉汶斯基晚年也轉向使用這種技法。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普朗克 (Francis Poulenc, 1899-1963)

節目部

普朗克 (Francis Poulenc, 1899-1963)是20世紀重要的法國作曲家和鋼琴家,1899年1月7號出生於巴黎。由於母親對藝術相當熱愛,因此普朗克從小耳濡目染,除了音樂外,文學與繪畫的涉獵也滋養了普朗克日後無限的創作能量。

然而,天賦異稟的普朗克卻從未進入正式的音樂院就讀,直到青少年時期父母親紛紛過世後,他才開始和維涅斯 (Ricardo Vines, 1875-1943)與柯克蘭 (Charles Koechlin, 1867-1950)學習鋼琴和作曲。

普朗克的音樂具有新古典主義的特徵,他的作品延續傳統調性的旋律及和聲,且樂曲架構清楚明瞭,這樣的風格經常讓人留下優美、高雅和自然的印象。

1920年,音樂評論家亨利柯瑞將普朗克與其他五位法國作曲家:迪雷 (Louis Durey, 1888-1979)、塔耶芙爾 (Germaine Tailleferre, 1892-1983)、奧涅格 (Arthur Honegger, 1892-1955)、米堯 (Darius Milhaud, 1892-1974)及奧里克 (Georges Auric, 1899-1983),合稱為「法國六人組」。曾有一年半的時間,他們定期舉辦音樂會發表各自的作品而成為好友,在當時的法國樂壇掀起一股強勁的旋風。

1930年代普朗克展現了豐沛的創造力,他結識了男中音貝爾納克 (Pierre Bernac, 1899-1979),大量的聲樂作品油然而生。1936年,普朗克的好友皮耶佛洛不幸因車禍喪生,悲慟的普朗克開始藉由天主教信仰尋求慰藉,此時期的宗教音樂「黑衣聖母的連禱文」和「G大調彌撒」都是他刻骨銘心的作品。

普朗克曾說:「不要去分析我的音樂,喜愛它就是了」。他創意又叛逆的作曲思維以及達觀的生活態度,使得他的作品總是流露出親切幽默的特質,同時也豐富了20世紀法國音樂的多樣性。1963年1月30號,普朗克病逝於巴黎,享年64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蓋西文 (George Gershwin, 1898-1937)

節目部

近代第一位遊走於古典音樂與爵士樂之間的音樂大師蓋西文 (George Gershwin, 1898-1937),西元1898年9月26號出生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與其他著名的音樂家相比,蓋西文算是「大器晚成」,他正式學習鋼琴,已經是15歲以後的事了。中學畢業後的蓋西文無意繼續升學,隨即到一間名為「雷米克」的音樂出版公司工作,而其工作內容,主要是以彈奏鋼琴來推銷樂曲為主。

離開出版社工作後的蓋西文,決定到百老匯發展。他藉由在小型節目中擔任鋼琴伴奏的工作,很快的獲得了哈姆斯出版社經營者的青睞,並與其簽約。西元1919年,蓋西文以一首《史瓦尼》造成轟動,此後他的創作事業蒸蒸日上,陸續創作出許多著名的代表作,包含了《藍色狂想曲》、《一個美國人在巴黎》、《F大調鋼琴協奏曲》和歌劇 (Opera)《波奇與貝絲》……等。

蓋西文一生活躍於百老匯及好萊塢,他的創作同時汲取了黑人靈歌與爵士樂的節奏和配器手法,他所創作出的作品種類很多,包含了交響曲 (Symphony)協奏曲 (Concerto)、獨唱劇與歌劇……等,將歐洲傳統的古典樂與美國的爵士曲風巧妙地結合起來,並把爵士樂與百老匯的音樂語言帶進正規的音樂廳,開創出一種「交響爵士樂」的新典範。

西元1937年7月11號,年僅39歲的蓋西文不幸在腦瘤手術後與世長辭,結束其短促卻精彩的一生。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奧福 (Carl Orff, 1895-1982)

節目部

奧福 (Carl Orff, 1895-1982)是20世紀著名的德國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1895年7月10號,出生於德國慕尼黑,他的創作時常以神話、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為素材,具有十分鮮活的戲劇色彩。1936年,奧福的「布蘭詩歌 (Carmina Burana)」首演後便使他在樂界一躍成名,同時該曲也成為20世紀最受歡迎的大型合唱作品之一。

布蘭詩歌融合了古代希臘戲劇、中世紀詩歌與巴伐利亞民謠等素材。奧福用簡單的曲式、絢爛多樣的管弦樂和打擊樂、以及充滿生命力的歌聲來處理這套合唱曲,對於詩文中諷刺的主題、輕浮的歡樂、人生的讚美以及命運的怨恨,都掌握的相當出神入化。

1924年,奧福與舞蹈家古茵特女士共同創辦,結合音樂、律動和舞蹈教育的「古茵特學校 (Gunther Schule)」。從觀察兒童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奧福了解到,幼兒音樂教育應該從培養節奏感開始,之後才加入旋律及和聲等元素。這樣的觀點後來逐漸發展成當代知名的「奧福音樂教學法 (Orff Schulwer)」,並與達克羅茲音樂教學法 (Dalcroze Eurhythmics)、高大宜教學法(Kodaly Method)和鈴木音樂教學系統(Suzuki Method),合稱為20世紀四大音樂教學主流。

綜觀奧福的創作,他的藝術觀以「整體藝術」為依據,即追求結合多種藝術類型的創作,包括音樂、戲劇、舞台設計等類型於單一作品中。奧福將他的所見所聞融合20世紀新穎的作曲手法與觀念,創作出屬於自己獨特的音樂語言。1982年3月29號,奧福逝世於慕尼黑,結束了他87歲的生命。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亨德密特 (Paul Hindemith, 1895-1963)

節目部

亨德密特 (Paul Hindemith, 1895-1963)1895年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他身兼多職,為作曲家、教師、中提琴家和指揮家。此外,他還精通數種樂器,也對演奏古樂器有高度熱忱。不論是音樂作品或是音樂的想法上,亨德密特都是近代德國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亨德密特是一位傳統擁護者,他所延續的傳統,並非華格納 (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的感情主義,而是以新古典主義為風尚,將巴洛克與古典時期的傳統風韻,以及現代音樂的語彙相互結合,成為他獨特的音樂風格。

亨德密特的新古典主義創作觀,主要是以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的音樂美學作為最高標準。他刻意用古法釀造樂曲,讓舊有的技法成為創作的基石,如卡農、賦格、對位法一應俱全。

1927年,亨德密特接受柏林高等學校的教職,隨後開始研發一種能直接走向大眾的音樂體裁。他也在此時開始為業餘的合唱團、樂團和電影編寫音樂,意圖使精緻音樂能成為雅俗共賞的一門藝術。而這一類利於大眾的作品,被亨德密特稱之為實用音樂。

亨德密特的年代,正是新舊世紀交接的時刻,當時德布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史特拉汶斯基 (Igor Stravinsky, 1882-1971)
荀白克 (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等人各據一方,陸續引發新的音樂狂潮。而亨德密特所培養的音樂觀,得以融合古今的風采,完美的掌握住新古典主義兼容並蓄的風貌。如今回顧亨德密特的經典之作,足以封之為20世紀典雅風韻的代表。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蒙波 (Federico Mompou, 1893-1987)

節目部

蒙波 (Federico Mompou, 1893-1987)是20世紀西班牙獨樹一格的鋼琴家和作曲家,1893年出生於巴塞隆納,9歲時聽見法國作曲家佛瑞 (Gabriel Fauré, 1845-1924)的鋼琴演奏而深受鼓舞,因此萌生了想要成為音樂家的想法。在家人的鼓勵下,蒙波進入巴塞隆納的李賽奧音樂院學習鋼琴,15歲時舉辦人生第一場鋼琴獨奏會。1911年,18歲的蒙波來到法國進修,在巴黎音樂院學習鋼琴、作曲及和聲學等專業。

蒙波是一個彬彬有禮又內向害羞的人,這樣的人格特質導致他的音樂聽起來十分纖細敏感。也因此,蒙波從來不寫歌劇、協奏曲或交響曲等大型作品,而是將專注力放在鋼琴小品、吉他獨奏和藝術歌曲,這些可以適切描繪出精巧內斂風格的曲種上。

旅法期間,德布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薩替 (Erik Satie, 1866-1925)的作品帶給蒙波無數啟發。他的音樂色調透明純淨、架構簡單,有時甚至會省略調號丶小節線和終止式,而蒙波母親的鐘鈴製造事業,也對他的創作風格產生顯著的影響。

童年時期的蒙波經常在工廠聽見各式各樣的鐘聲,自然而然成為他作曲的重要素材。他的鋼琴曲「魔術之歌」就有許多模仿鐘聲的音效,此曲也大大提高了蒙波在1920年代的知名度。

蒙波一生獲獎無數,他與阿爾班尼士 (Isaac Albeniz, 1860-1909)以及葛拉納多斯 (Enrique Granados, 1867-1916)為同一世代的西班牙作曲家,且三人都為鋼琴音樂注入大量心力。然而,蒙波並不效仿阿爾班尼士與葛拉納多斯的絢爛熱情,而是自詡為空谷幽蘭,優雅恣意的綻放,他精簡的表現手法為西班牙鋼琴音樂的發展開拓全新的視野。1987年,蒙波病逝於巴塞隆納,享年94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魏本 (Anton von Webern, 1883-1945)

節目部

如果將史特拉汶斯基的音樂比喻成燥烈的麻辣火鍋,那魏本 (Anton von Webern, 1883-1945)的作品就是純煉的濃縮雞精了。魏本的創作方式就像是一部音樂壓縮機,把旋律、節奏、音響和配器等材料,一一擠壓成短小的單位,再以這些小單位組合成一首既不佔空間又不浪費時間的音樂作品,這樣精簡織度的質感,風格十分獨特。

魏本1883年出生於維也納,1902年進入維也納音樂院主修鋼琴和音樂學,並拜在十二音列作曲家
荀白克 (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的門下學習作曲,對荀白克的創作理念十分敬佩。

1924年以後,魏本步入他的創作成熟期,此時,他極少讓樂曲的音量超過強音的範圍,如此纖細淡雅又輕巧稀薄的風格,讓人不禁聯想到外太空飄盪的天體之音,新潮而摩登。

魏本的作品在他生前並未獲得廣泛的肯定,二次大戰期間,由於納粹黨的排斥,他的作品更在奧地利和德國等地區遭禁演,生活十分艱辛。1945年的一天晚上,魏本到室外抽菸,不巧遇上美國大兵前來捉拿其女婿,由於聽不懂對方的喝止命令,被誤認為具有攻擊性而慘遭槍殺。

二戰結束後,魏本的作品終於開始受到注意,並成為另類風格的代表,引領風騷。史特拉汶斯基 (Igor Stravinsky, 1882-1971)布列茲 (Pierre Boulez, 1925-2016)和史托克豪森 (Karlheinz Stockhausen, 1928-2007)等作曲家都在魏本的作品中擷取創意。他的代表作有「為室內樂團而寫的交響曲」、「弦樂四重奏」、「鋼琴變奏曲」。人聲作品方面則有眾多的獨唱歌曲、兩部清唱劇、以及聖詠曲「眼神的光芒」。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葛羅菲 (Ferde Grofe, 1892-1972)

節目部

葛羅菲 (Ferde Grofe, 1892-1972)是20世紀的美國作曲家,1892年出生於紐約的一個音樂世家,他的父親是一位男中音,母親是大提琴家。由於家學淵源,葛羅菲7歲時就被他母親帶到德國萊比錫接受正統的音樂教育,因此能演奏小提琴、中提琴、鋼琴、法國號與小號等樂器。

然而葛羅菲的父親早逝,母親再嫁後葛羅菲不受繼父喜愛,因此他14歲時便離家出走,期間靠著送牛奶、開卡車、送報與在鐵工廠打零工維生,偶爾也在夜總會彈琴。

1909年,17歲的葛羅菲進入洛杉磯交響樂團擔任中提琴手,28歲起,他在懷特曼爵士樂團擔任鋼琴手、編曲家與指揮,很快的成為樂團裡的靈魂人物,他所改編的流行歌曲「耳語」曾締造百萬銷售的記錄。此外,葛羅菲也曾協助蓋西文,完成他的知名鋼琴作品「藍色狂想曲」當中管弦樂配器的部分,為這首作品的首演獲得空前的成功 。

葛羅菲時常以美國自然風景為主題,創作出許多描繪性的標題音樂,其中最知名的代表作是他在1913年完成的管弦樂作品「大峽谷」。全曲一共有五個樂章,運用相同調性卻不同拍號的特性,刻劃出大峽谷遼闊攝人的景色。

葛羅菲的管弦樂音響層次分明,和聲語法明朗洗鍊,因此能夠讓賞樂者輕鬆享受音樂的美好,感受平易近人且表情豐富的旋律。而他的音樂總是巧妙的融合爵士與古典的風格,呈現出獨特的美國民族風味。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米堯 (Darius Milhaud, 1892-1992)

節目部

西元1892年,法國作曲家米堯 (Darius Milhaud, 1892-1992)出生於南法普羅旺斯省。以薰衣草聞名的普羅旺斯毗鄰地中海,與義大利接壤,一年四季陽光充足,景色氣候舒適怡人。這樣的環境也培養了米堯清新明亮的音樂特質。

米堯7歲開始學習小提琴,17歲進入巴黎音樂院主修作曲,從小即展現卓越的音樂才華。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改變了他人生的藍圖。


大戰期間,米堯在他的好友,法國駐巴西大使「克勞迪爾」的邀約下,前往巴西擔任他的私人秘書。在巴西生活兩年期間,米堯有機會接觸到南美洲的森巴和探戈音樂,他並將這些舞蹈節奏,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的芭蕾舞劇「屋頂上的牛」。

大戰結束後,米堯返回法國,與普朗克 (Francis Poulenc, 1899-1963)、杜瑞 (Louis Durey, 1888-1979)等作曲家組成「法國六人組」。他的作品經常使用「複調」的作曲手法,讓音樂同時存在兩個以上的調性,試圖在不和諧的衝擊下,找到和諧的平衡點。

二戰期間,米堯則移居美國加州,在奧克蘭的邁爾斯音樂院任教。旅美7年,使他有充足的時間了解美國的爵士樂。他著名的芭蕾舞劇「創世紀」,便是融合爵士樂的最佳代表作。

儘管米堯是一位法國作曲家,但他並不在本土文化的藩籬中自我設限,他旅行各地,以達觀的態度與世界各國的文化結緣,是一位心胸開闊、氣度不凡的音樂家。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普羅高菲夫 (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

節目部

十九世紀末,西方音樂世界一片繁榮景象,而與歐美大陸遙遙相望的俄羅斯,同樣也人才輩出。西元1891年4月23號,作品詭譎多變,被後世稱為「音樂變色龍」的普羅高菲夫 (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誕生於烏克蘭的一個小村莊。普羅高菲夫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音樂天賦。五歲時,便已寫下生平第一首樂曲,到了九歲,更開始創作歌劇 (Opera)

西元1904年,普羅高菲夫進入聖彼得堡音樂院,跟隨包括林姆斯基-高沙可夫 (Nikolai Rimsky-Korsakov,1844-1908)、里亞道夫 (Anatol Lyadov, 1855-1914)、艾西波娃 (Anna Yesipova, 1851-1914)……等多位名師學習,他們雖然讚賞普羅高菲夫的不凡天資,但對他桀傲不訓的性格卻也感到相當頭疼。求學期間,普羅高菲夫曾挑戰傳統,破例以個人創作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參加學校舉辦的「魯賓斯坦鋼琴比賽」,引發當時校內老師們的激烈爭論,最終,普羅高菲夫以驚艷全場的演出獲得了首獎,更加展現他的優異資質。

畢業後不久,俄國爆發大革命,普羅高菲夫選擇到國外發展,然而,這趟歐美音樂之行整體而言並不算成功。西元1934年,普羅高菲夫決定返回祖國。返國後的普羅高菲夫曲風明顯改變,也開始嘗試創作新類型的音樂,包含電影配樂、戲劇配樂與合唱曲等。鐵幕下的普羅高菲夫雖然免不了遭受到政治的壓迫,但仍陸續大量創作,而其著名的《彼得與狼》、《羅密歐與朱麗葉》等樂曲,就是那個時期的作品。普羅高菲夫是二十世紀作曲家中最常被演奏的一位,他以異於世俗潮流的曲風,引領著三、四O年代的音樂風潮,並為西方音樂開闢出了一條現代主義之路。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貝姆 (Karl Böhm, 1894-1981)

節目部

被認為是德奧樂派管弦樂和歌劇 (Opera)最權威詮釋者的指揮大師貝姆(Karl Böhm, 1894-1981),西元1894年8月24號出生於奧地利的格拉茲一個熱愛音樂的家庭當中,貝姆的父親甚至是華格納 (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主義的擁護者。雖然如此,父親並不十分同意讓音樂成為貝姆的終身職業,也因此,貝姆在學習音樂的同時,仍一邊攻讀法律。

貝姆的指揮生涯可說是平步青雲,從1921年在指揮家華爾特 (Bruno Walter, 1876-1962)的推薦下,就任慕尼黑國立歌劇院樂團指揮開始,他歷任了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薩克森國家管弦樂團、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等樂團指揮,甚至在晚年還獲得了「奧地利音樂總指導」的最高稱號,隨後維也納愛樂更授予他「終身名譽指揮」的頭銜。

貝姆在德勒斯登任職時,結識了理查‧史特勞斯 (Richard Strauss, 1864-1949),兩人有著深厚的情誼,同樣也是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音樂的愛好者,而與理查‧史特勞斯的相遇,更深深影響了貝姆的一生。貝姆的指揮風格端正典雅、自然不造作,被後人譽為「精準大師」,這與他一本正經的個性相當符合。他所指揮的作品中,包括莫札特、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布魯克納 (Anton Bruckner, 1824-1896)、華格納、理查‧史特勞斯等,都是樂迷們難以抗拒的錄音。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魏拉-羅伯斯 (Heitor Villa-Lobos, 1887-1959)

節目部

魏拉-羅伯斯(Heitor Villa-Lobos, 1887-1959)是20世紀最負盛名的巴西作曲家,1887年生於里約熱內盧,他的父親是位博學多聞的圖書館管理員,也是位音樂愛好者,從小魏拉-羅伯斯就在父親的教導下學習大提琴。

1889年魏拉-羅伯斯的父親生病過世,家裡的經濟住狀況陷入困境,不到20歲的魏拉-羅伯斯只好帶著大提琴加入街頭樂團,在酒館與咖啡廳演奏巴西民謠和流行音樂維持生計,不過這也開啟了他對於巴西音樂的興趣。

1905年,魏拉-羅伯斯開始周游巴西,他深入鄉村、農場,採集各地的民間音樂和傳說,並將這些本土文化融入到他的創作中,探索屬於自己的藝術風格。

1923年巴西政府委派魏拉-羅伯斯作為音樂大使到巴黎推廣南美洲音樂,因此他有機會接觸到像拉威爾 (Maurice Ravel, 1875-1937)柯普蘭 (Aaron Copland, 1900-1990)史特拉汶斯基 (Igor Stravinsky, 1882-1971)等樂壇風雲人物,除了與這些音樂家建立深厚的友誼,同時也開拓了他的音樂視野。魏拉-羅伯斯最知名的代表作,即是1930年以巴哈的風格融合巴西的民族音樂譜寫而成的《巴西風的巴哈》。

雖然旅歐多年並享譽國際,魏拉-羅伯斯卻不忘本,他晚年致力於巴西音樂教育的改革,1942年創立國立合唱音樂學院,1945年成立巴西音樂學會,他將自己的理念傳承給下一代,大幅提升了巴西的音樂水準,是20世紀最重要的巴西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貝爾格 (Alban Berg, 1885-1935)

節目部

荀白克 (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魏本 (Anton Webern, 1883-1945)並列為第二維也納樂派代表性音樂家的阿班‧貝爾格 (Alban Berg, 1885-1935)可說是三人中音樂風格最為精緻洗練的作曲家。雖然從小便展露過人的音樂天份,但直到十九歲那年受教於荀貝格後,才真正確立了自身志向,往作曲家道路邁進。

早期的貝爾格作品風格帶有華格納 (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馬勒 (Gustav Mahler, 1860-1911)等人的旋律和聲色彩,然而在荀白克發表了十二音列創作理論後,貝爾格與魏本不約而同都放棄了以往調性音樂的創作手法,轉而研究並開創十二音列創作技法的各種可行性。

1922年,37歲的貝爾格發表了生平最重要、同時也是新維也納樂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歌劇 (Opera)《伍采克》。這部創作期長達五年的作品,不僅完全證明了用非調性音樂也能寫成歌劇,更突顯了非調性音樂所表現的戲劇張力完全不遜於調性音樂的鋪陳。儘管音響效果的展現及其複雜、劇情也陰沈灰暗,但由十二音列技法所營造的音樂氣氛卻深深感染了觀眾,讓所有觀賞過這部作品的樂迷們無不為貝爾格高超、天才的創作手法所折服。

事實上,貝爾格的音樂表現相較荀白克與魏本來說是溫和豐富的,即使採用的是經過嚴密計算、盡可能排除一切傳統和聲導向的十二音列理論,我們仍可在他的音樂中捕捉到些許調性音樂的色彩變化。也因此,貝爾格的音樂在新維也納樂派三人中總較容易被樂迷所接受,除歌劇外的許多作品如《抒情組曲》、《小提琴協奏曲》等至今仍常在世界各地上演。

1935年,貝爾格留下了尚未完成的歌劇《露露》離開人世。雖然廿世紀新音樂的發展至今仍曲高和寡,但貝爾格與新維也納樂派為開創音樂新格局,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的精神卻永遠為世人所感佩。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瓦瑞斯 (Edgard Varèse, 1883-1965)

節目部

1920到30年代西方音樂的發展,以新古典主義與後浪漫主義各自雄霸一方,而新興的前衛派也在此時默默醞釀,試圖與這兩股勢力抗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家是瓦瑞斯 (Edgard Varèse, 1883-1965)。

瓦瑞斯1883年出生於巴黎,1915年移居美國,他是紐約地區最引人注目的前衛派(Avant-garde)作曲家。他的音樂理想是要由眾多聲響構成,而非傳統音高。這樣的理念促使他採用手邊的任何聲音資源創作。也因此,一些不具明確音高的打擊樂器就成為瓦瑞斯的最佳拍檔,三、四十件打擊樂器的組合在他的作品中更是司空見慣。

例如,瓦瑞斯早期的管絃樂作品「美國」即有大量的打擊樂器參與其中,甚至還運用警笛的音效。而他具有科學性標題的作品「超稜鏡 (Hyperprism)」則是木管、銅管和打擊樂的編制,其音效喧騰紊亂,叫人難耐。此外,瓦瑞斯創作了西方第一首完全為打擊樂器所寫的作品「電離子化 (Ionisation)」,他開發新聲響的動作新穎又大膽,在當時叫人嘖嘖稱奇。

瓦瑞斯由於創作態度前衛,一度被視為良田裡的一株雜絮,該被連根拔除。然而,二次大戰結束後,以紐約為基地的前衛派音樂家,莫不肯定他的成就。瓦瑞斯在20世紀初大膽開發聲音資源的創作理念,使他成為20世紀前衛音樂的領路先鋒。1950年代以後,新的聲音資源如電子音樂的發展,也在瓦瑞斯的推波助瀾下順利開花結果。1965年,瓦瑞斯逝世於紐約,享年81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史特拉汶斯基 (Igor Stravinsky, 1882-1971)

節目部

音樂創作大膽創新、風格多變的史特拉汶斯基 (Igor Stravinsky, 1882-1971),西元1882年6月17號出生於藝術氣息濃厚的俄國家庭,父親是著名的聲樂家。他自九歲起學習鋼琴與樂理,後來甚至成為林姆斯基-高沙可夫 (Nikolai Rimsky-Korsakov,1844-1908)的學生。1910年,史特拉汶斯基創作的芭蕾舞劇(Ballet)《火鳥》一舉成名,掀開了其舞劇創作的序曲 (Overture),隨後完成的《春之祭》,更為他奠定個人的名聲。

史特拉汶斯基一生共經歷兩次流亡,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離開祖國蘇俄,舉家遷往瑞士,隨後移居巴黎發展,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再次展開流亡之旅,來到美國,最後定居於此。

史特拉汶斯基離開了祖國,進入西方國家,為他打開了嶄新的視野,同時對於他的創作更提供了豐沛的資源。他在來到歐美國家後,開始與各國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建立起深厚的友誼並且開始合作,與這些人的交流,更激盪出史特拉汶斯基獨具特色的作品。

史特拉汶斯基十分喜愛古典芭蕾,在他六十年的創作生涯中,芭蕾舞曲始終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與當時世界上舉足輕重的現代芭蕾舞團經紀人戴雅吉列夫 (Серге́й Па́влович Дя́гилев)合作,引領俄國芭蕾走向嶄新的境界,成為自柴可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後,另一位對俄國芭蕾有極大貢獻的作曲家。

在音樂創作上,史特拉汶斯基無疑是一位前衛的人物,他怪異多變的創作手法,締造了現代音樂的新傳統,影響著同時代甚至後代音樂家們,堪稱是20世紀偉大的音樂巨擘之一。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高大宜 (Zoltán Kodály , 1882-1967)

節目部

20世紀初期,有一位剛從國立音樂院畢業的匈牙利年輕人決定背起行囊,到全國各地旅行,他並不是要穿上正式服裝登台演出,而是收拾輕便衣物、準備筆記本,期盼將採集而來的匈牙利民歌介紹給全世界。這位滿懷熱情與抱負的音樂家叫做「高大宜」 (Zoltán Kodály , 1882-1967)。

高大宜長年致力於音樂上的田野調查,他曾在1906年和另一位匈牙利作曲家巴爾托克 (Béla Bartók, 1881-1945),合作出版「匈牙利民歌集」,收錄3500餘首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等地區的民謠。

只可惜,這份深具意義的工作因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不得不暫停。時局一片混亂,高大宜寄情於作曲,1915年,他完成了規模壯麗的「無伴奏大提琴奏鳴曲」。

此曲以純樸的民謠旋律為基底,搭配自由的節奏和複雜的技巧,高大宜甚至將大提琴原來4條弦當中的兩條降低半音,以擴增樂器的音域和聲響,是許多大提琴家望之彌堅的偉大作品。

走遍鄉野、採集民謠的同時,高大宜時常思索該如何強化民族意識。最後,從根本的教育做起,成為他最明確的目標。

以民族音樂為起點,高大宜慢慢發展出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他並認為,歌唱是兒童最自然的語言,且歌聲是與生俱來的樂器,因此,教育應從歌唱著手。

高大宜從1930年起在布達佩斯大學講授匈牙利民謠,也曾獲選為國民大會代表和音樂學董事會主席。他一生致力於推廣匈牙利民間音樂,是匈牙利文化得以在國際間綻放光芒的重要推手。1967年高大宜病逝於布達佩斯,享年84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齊瑪諾夫斯基 (Karol Maciej Szymanowski, 1882-1937)

節目部

19世紀末期,波蘭藝文界出現了以浪漫主義和民族主義為理念,並力求創新的「青年波蘭派」。其中,齊瑪諾夫斯基 (Karol Maciej Szymanowski, 1882-1937)便是作曲界的代表人物。

齊瑪諾夫斯基1882年出生於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波蘭富裕的大地主,母親是瑞典移民。由於父母都喜愛音樂,家裡經常成為藝術家聚集的沙龍場所。而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齊瑪諾夫斯基也就順理成章的,走上了音樂的道路,早年就讀於華沙音樂院,之後遊學柏林。

齊瑪諾夫斯基的創作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主要受
蕭邦 (Frederic Chopin, 1810-1849)史克里亞賓 (Alexander Scriabin,1872-1915)的影響。第二時期大量接觸德布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拉威爾 (Maurice Ravel, 1875-1937)的音樂,呈現濃厚的印象主義風格。第三時期則轉向從波蘭民間音樂汲取精華,加強了波蘭民族主義的意識。

而齊瑪諾夫斯基所譜寫的小提琴獨奏曲,是他最廣為流傳的器樂作品,當中較知名的代表作,是他在1915年為小提琴與鋼琴創作的「神話」組曲。這首樂曲以希臘神話為發想,三首詩曲「阿蕾杜莎之泉」、「納西斯」、以及「仙女和牧神」串連成冊,展現了齊瑪諾夫斯基獨特的印象主義風格。

齊瑪諾夫斯基晚年因繁重緊張的生活導致他罹患肺結核,1937年3月24號病逝於瑞士洛桑療養院。他的作品的總是流露出一股真摯且細膩的感情,令聽者無不陶醉在他幻想與神秘的音樂世界中。如此獨特優雅的氣質,被世人譽為繼蕭邦之後最偉大的波蘭作曲家。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安奈斯可 (George Enescu, 1881-1955)

節目部

安奈斯可 (George Enescu, 1881-1955)是20世紀著名的羅馬尼亞小提琴家和作曲家,1881年出生於羅馬尼亞東北地區的多羅霍伊郡-利文尼村,從小就展現過人的音樂天賦,更是人盡皆知的小提琴神童,身兼大提琴家與指揮家的卡薩爾斯 (Pablo Casals, 1876-1973),曾形容他為「自莫札特以來最傑出的音樂天才」。安奈斯可7歲進入維也納音樂院,14歲轉往巴黎音樂院繼續深造,和馬斯奈 (Jules Massenet, 1842-1912)佛瑞 (Gabriel Fauré, 1845-1924)學習作曲。

安奈斯可的創作深受羅馬尼亞民族音樂的影響。1898年,17歲的安奈斯可發表了他的管弦樂作品「羅馬尼亞音詩」,在巴黎首演大獲成功,爾後在1901和1902年完成的兩首管弦樂曲「羅馬尼亞狂想曲」,同樣也深受好評。

1923年,安奈斯可初次作為指揮,登台紐約音樂會指揮費城交響樂團。1937到1938年間,他擔任紐約愛樂管弦樂團的常任指揮。

除了作曲、小提琴演奏和樂團指揮的事業外,安奈斯可也是知名的小提琴教師,包括曼紐因 (Yehudi Menuhin, 1916-1999)、葛羅米歐 (Arthur Grumiaux, 1921-1986)和費拉斯 (Christian Ferras, 1933-1982)等當代小提琴名家都是他的學生。

安奈斯可晚年定居巴黎,拒絕和遭受共產黨統治的祖國-羅馬尼亞往來。儘管如此,羅馬尼亞政府極為推崇他的為人與成就,不論是在安奈斯可的家鄉小鎮,或是羅馬尼亞的首都布加勒斯特,都有以他姓氏為名的街道,甚至羅馬尼亞國家交響樂團也定期舉行冠上他名字的音樂祭演出。1955年,安奈斯可病逝於巴黎,享年74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巴爾托克 (Béla Bartók, 1881-1945)

節目部

很少有音樂家像巴爾托克 (Béla Bartók, 1881-1945)這樣,一生都如此艱苦的活著。

經歷兩次世界大戰,故國分崩離析,巴爾托克用生命記錄屬於他民族的音樂語言,焚膏繼晷,不眠不休。

十九世紀的匈牙利在政治上,其實是奧匈帝國的附庸;而在音樂與文化上,也都以德奧系統為主流。當年,獲得維也納音樂院獎學金的巴爾托克毅然決然放棄資格轉而投向布達佩斯音樂院的懷抱,雖遭受眾人的不諒解,卻也是他邁向與眾不同的開始。

1905年,廿四歲的巴爾托克與高大宜 (Zoltán Kodály , 1882-1967)兩人展開了艱苦且漫長的民謠採集工作,在這段歷程中,巴爾托克體認到簡單質樸的民謠才是讓音樂深入民心的關鍵。他拒絕了矯飾做作的浪漫主義,意圖用民間音樂,簡潔的表現文化之根。然而這樣的創作理念卻被當時的歐洲樂壇所輕忽,大家嘲笑巴爾托克黔驢技窮,曲高和寡。但他不氣餒,一首一首的發表各式各樣的民間音樂小品,終於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才獲得遲來的重視與掌聲。

然而兩次大戰帶給歐洲人民的摧殘與傷害,同樣也在巴爾托克身上發生。1939年,長期給予巴爾托克精神支持的母親不幸病逝,此時健康早已出現警訊的巴爾托克面對越趨緊張的情勢,不再對祖國留戀,帶著妻子移民美國。然而水土不服與經濟壓力卻讓巴爾托克罹患了絕症,1945年九月,距離戰爭結束不到一個月,巴爾托克告別人世。

他的成就不僅僅只是發揚了匈牙利國民樂派,更重要的是,他的音樂語言象徵著一位孤獨的行者,在理想構成的荒漠世界裡,艱苦卓絕地向真理邁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雷史畢基 (Ottorino Respighi, 1879-1936)

節目部

雷史畢基 (Ottorino Respighi, 1879-1936)1879年出生於義大利,從小便接受正規的音樂訓練,學習小提琴和中提琴。1900年21歲的雷史畢基前往俄羅斯,擔任聖彼得堡歌劇院的小提琴首席,因緣際會下認識了當時著名的俄國作曲家林姆斯基-高沙可夫 (Nikolai Rimsky-Korsakov,1844-1908),進而大大的影響他的創作風格,從此潛心研究作曲並放棄演奏生涯。1913年雷史畢基返回羅馬,在聖西西里音樂院教授作曲。

不同於同時代義大利作曲家朝向歌劇領域發展,雷史畢基把重心放在器樂和管弦樂的探索上,他最豐碩的成就,便是把義大利的器樂曲帶向世界舞台,其代表作「羅馬三部曲」交響詩,包括「羅馬之泉」、「羅馬之松」和「羅馬節日」,三部巨作就像一個稱職的外交大使,用音樂生動的向世界各地的人們展現這永恆之都的風土民情。

而三部曲中最為出名的羅馬之泉,作曲概念深受德布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影響,刻畫出羅馬四座噴泉從黎明到傍晚的光影交錯,還有大自然與泉水的互動,四個樂章不間斷的演奏讓整首樂曲一氣呵成,就像跟著音樂在一天之中遊歷了羅馬著名的噴泉景觀,精彩而感動。

雷史畢基一生苦心研究義大利的古代史料,他把研究的成果注入音樂中,承先啟後、鑑往知來,寫出極富義大利與地方特色的樂曲,這種孜孜不倦的精神著實令人佩服,也深深影響了後代的作曲家。1936年4月18號雷史畢基病逝於羅馬,享年56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法雅 (Manuel de Falla, 1876-1946)

節目部

法雅 (Manuel de Falla, 1876-1946),是19世紀末西班牙音樂三傑之一,與前兩位音樂家阿爾班尼士 (Isaac Albeniz, 1860-1909)以及葛拉納多斯 (Enrique Granados, 1867-1916)將西班牙音樂的復興著力於鋼琴音樂上有所不同,法雅開創了西班牙音樂全新的格局。他用道地的西班牙民族音樂作為素材,創作了各式編制不同的作品,不僅擺脫了西班牙人只會演奏鋼琴或吉他的刻板印象,更用豐富的音響、鮮明的節奏活化了西班牙音樂,讓西班亞這個長年以來的歐洲文化邊陲從此成為20世紀新興音樂潮流的中心。

法雅的一生與西班牙的苦難交織在一起,歷經兩次世界大戰以及西班牙內戰的他,在動亂中完成了包括歌劇 (Opera)、芭蕾舞劇(Ballet)、藝術歌曲 (Art Song)等近百首作品,每首作品都富有獨特的個性,每一首作品也都是不可多得的經典佳作。

其中最著名的《西班牙花園之夜》雖然融合了德布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拉威爾 (Maurice Ravel, 1875-1937)玄妙精湛的管弦樂技法,然而法雅卻在鋼琴主奏的部份展現了旺盛的企圖心,他把鋼琴當做吉他,保留了西班牙音樂的尊嚴;用艱深的技巧凌駕樂團,同時也讓這首樂曲成為世人心目中最具份量的西班牙音樂經典。

從西方音樂史的角度來看,法雅生長的時代已是19世紀末國民樂派發展的尾聲了,但他用獨特的創意與宏觀的視野將西班牙音樂從地方性的民謠小曲推展至20世紀新古典主義的尖端,如此大器與遠見實在令人欽佩。

現代西班牙音樂之父,法雅當之無愧!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克萊斯勒 (Fritz Kreisler, 1875-1962)

節目部

克萊斯勒 (Fritz Kreisler, 1875-1962)是20世紀最傑出的小提琴家之一。1875年2月2號出生於維也納,他的父親是位醫生,也是一位業餘的小提琴家,從小克萊斯勒就在父親的教導下學習小提琴。

克萊斯勒擁有極高的音樂天分,7歲時便獲得維也納音樂院的入學許可,成為該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學生。10歲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後,他前往巴黎音樂院繼續深造。1887年,年僅12歲的克萊斯勒以第一獎的成績畢業,從此就不再接受其他教師的指導,13歲遠赴美國展開旅行演奏。

克萊斯勒的演奏風格總是流露出明朗樂觀的氣質,而他的創作主要是一些小提琴的獨奏小品,其中「愛之喜」、「愛之悲」、「美麗的羅絲瑪琳」、「中國花鼓」都是他的代表作。除此之外,克萊斯勒也為
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的小提琴協奏曲譜寫裝飾奏,為後世留下豐富的音樂資源。

相傳克萊斯勒並不是一位喜愛練琴的大師,他的記憶力極佳,只要和伴奏排練過一次,就能全憑記憶上台,做出完美無瑕的演出。

1914年歐洲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克萊斯勒返回奧地利從軍。戰後,他重新開始演奏事業,1947年11月1號克萊斯勒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行最後一次公開演出,1962病逝於紐約。他活潑充滿靈性的演奏與甜美的音色,一直是後人廣為讚揚之處,與海飛茲並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兩位小提琴家。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柯特比 (Albert William Ketèlbey, 1875-1959)

節目部

柯特比 (Albert William Ketèlbey, 1875-1959)是20世紀初中期相當活躍的英國作曲家、鋼琴家和指揮,1875年8月9號出生於伯明罕,從小便展現過人的音樂天份。他精通多種樂器,13歲時完成了第一首鋼琴奏鳴曲後,因而獲得英國三一學院的獎學金,前往倫敦學習,師承霍斯特。

柯特比擅長譜寫帶有異國風情的音樂,舉凡歐洲、遠東甚至非洲,都能成為他的創作素材。1920年問世的管弦樂曲「波斯市場」,是柯特比最耳熟能詳的作品。

「波斯市場」描述中東駱駝商隊從遠到近,來到波斯市集後又逐漸散去的場景,當中穿插乞丐、公主和魔術師等不同角色,音樂淺顯易懂,趣味性十足。

由於柯特比希望廣大的英國聽眾不要對古典音樂有所排斥或感到遙不可及,因此他的創作風格大多偏向輕鬆普及。經過長時間的耕耘,柯特比逐漸打響知名度,且他的作品經常被運用在當時無聲電影的配樂及舞蹈伴奏,可說是當今BGM,background music,背景音樂的老前輩。

值得一提的是,柯特比生涯出版多本樂譜和暢銷書,被視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單靠作曲得以晉升為百萬富翁的作曲家。除此之外,柯特比還曾經在知名音樂出版商「哥倫比亞留聲機」公司擔任經理,頗受職業演奏家、一般樂迷和大眾傳媒的推祟。

1959年11月26號,柯特比在自家中過世,享年84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拉威爾 (Maurice Ravel, 1875-1937)

節目部

1875年3月7號,音樂家拉威爾 (Maurice Ravel, 1875-1937) 出生於法國西南部的西布爾。年輕時的拉威爾,深受音樂家夏布里耶 (Emmanuel Chabrier, 1841-1894)佛瑞 (Gabriel Fauré, 1845-1924)的影響,創作了一首《死公主的孔雀舞曲》,使得他一時聲名大噪。隨後,拉威爾在26歲時挑戰創始於1803年的「羅馬大獎」比賽,卻接連四度都未能成功。1905年,拉威爾第五度挑戰「羅馬大獎」,卻遭評審委員會以年齡超過參賽資格被拒,一時造成輿論譁然,甚至連大文豪羅曼·羅蘭 (Romain Rolland, 1866-1944)也撰文抗議,此一事件,在當時被稱為「拉威爾事件」。

1914年,德法宣戰,身形瘦弱的拉威爾未被徵召入伍,最後在他的極力爭取下,以駕駛醫護車的司機身份出征前線戰場。戰爭結束後,拉威爾為了對戰死沙場的祖國戰士表達敬意,寫下了《庫普蘭之墓》。1927年之後,拉威爾展開了一連串的旅行,回國後創作了《波麗露》,此曲深受大眾喜愛,也因此使得拉威爾的名聲日甚一日。

德布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晚13年出生的拉威爾,在德布西的盛名之下,作品經常被人誤會是抄襲德布西。然而,雖然拉威爾與德布西並稱為印象樂派的大師,但拉威爾所追求的效果更加精準犀利,也因此俄國音樂家史特拉汶斯基 (Igor Stravinsky, 1882-1971)稱他為「最精確的瑞士鐘錶匠」。

晚年的拉威爾,由於深受腦疾所苦,加上一次嚴重的車禍意外,使得他無法繼續作曲。1937年12月28號,拉威爾在接受一次失敗的腦部手術後逝世,享年62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艾伍士 (Charles Ives, 1874-1954)

節目部

19世紀末期,當法國和德國的音樂創作在「後調性」期間發生劇烈的變革之際,即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擠身強國之林的美國,也並未在後調性的音樂舞台上缺席,其中的革命舵手,首推音樂品味異於常人的艾伍士 (Charles Ives, 1874-1954)。

艾伍士1874年出生於新英格蘭的丹伯利小鎮,他的父親是一位相當傑出的音樂家,經常和小艾伍士玩音樂,如用不同調性演唱同一首歌曲,或在鋼琴上實驗,模仿近似鐘聲、鼓聲甚至是微分音的效果。年幼時期與父親玩音樂的經驗,使得艾伍士的聽覺和音感都異於常人,他可以把荒腔走板聽作黃鶯出谷,把下里巴人當作陽春白雪。

艾伍士生前出版的作品並不多,得以搬上舞台演奏的更是寥寥無幾,其中的原因除了作品的音響怪異、不易被人接受外,尚有極不容易演奏的理由。例如他的鋼琴名作「和諧」奏鳴曲,其複雜的程度教人眼花撩亂,不只要用手指還必須用手肘彈奏,另外還得使用一根14又4分之3吋的木板輕壓著琴鍵,以利做出音堆的效果。此外,這首奏鳴曲還可以選擇性的加入長笛演奏。

如今,艾伍士的作品價值被美國人廣泛的認定,他不但足以成為美國在後調性期間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家,也被認為是一位眼界高遠、膽識超絕的20世紀音樂先知,其作品所透露的無調性、多重調性和多重節奏等新奇的創作手法,都在1950年代後逐一成為音樂創作的流行時尚。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霍爾斯特 (Gustav Holst, 1874-1934)

節目部

《行星組曲》可說是古典音樂史上少數從星象學角度出發,為太陽系行星譜曲的管弦樂組曲。這組作品當年在發表時廣受歡迎,直到現在仍是許多音樂會上的常演曲目。然而對於寫下《行星組曲》的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 (Gustav Holst, 1874-1934),你了解多少呢?

霍爾斯特雖然自小即展露音樂天份,但父親卻希望他能走上職業演奏家之途,並不希望他往作曲界發展。直到後來,霍爾斯特的右手因練琴受傷而產生永久性傷害,父親才應允了他的請求。早年霍爾斯特苦心研究白遼士 (Hector Berlioz, 1803-1869)所寫的管弦樂法理論,因此在作品中常出現華麗精彩的管弦樂音響效果。

後來,他接觸了來自印度的文學與哲學,對這遙遠的東方國度懷有濃厚的興趣。因此他不但為此學習梵文,甚至還親自翻譯了許多印度詩歌,並將這些研究心得與影響融入了他的作品中,產生極為特殊的異國風情。

霍爾斯特的代表作《行星組曲》是創作於40歲時的作品,當時的他沈迷於占星學,因此特地寫了七首樂曲用以代表當時太陽系已發現的七大行星。霍爾斯特為這些曲子都設計了一個副標,例如火星是戰爭之神、木星是快樂之神等。當年霍爾斯特曾為這部作品衍伸有趣的定義,希望聽者能從聆聽的感受出發,去體會霍爾斯特筆下的這些行星。果然在這首組曲 (Suite)首演後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不僅為霍爾斯特帶來了財富,更讓他一躍成為20世紀英國著名作曲家之列。

時至今日,《行星組曲》已是古典音樂領域裡最「流行」的曲目,而霍爾斯特驚人的想像力更將永遠留在愛樂者的腦海裡,與在太空中運行的行星產生奇妙的連結。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荀白克 (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

節目部

20世紀之前的音樂作品,基本上都維持在調性和聲的體系當中,先有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的嫻熟運用,後有蕭邦 (Frederic Chopin, 1810-1849)華格納 (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的擴張延伸,都證明了這套理論的優越性。然而從20世紀開始,新一代音樂家試圖掙脫傳統的窠臼,探索新的音樂語彙。其中,當奧地利作曲家荀白克 (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的「十二音列」理論初試啼聲,立刻教學術界一片譁然。

荀白克1874年出生於維也納,他從未進過正式的音樂院,是一個自學有成的音樂家。1904年,他和一群年輕作曲家組成「創樂協會」,致力於推廣無調性音樂,也在此時揭露了他叛逆的性格。

不過歷經一連串實驗後,荀白克認為,無調性音樂缺少一套思路清晰的理論,學術根基不足可能使其迷失在新潮流的茫茫大海中。因此,荀白克開始從學理的角度出發,一磚一瓦地建構十二音列理論。

十二音列的基本定義,是摒棄任何與調性和聲之間的關聯,以達到無調性的音樂理想。因此,它平等地對待所有音符,也沒有和諧與不和諧的區分。1920到1923年間,荀白克即以十二音列理論,譜寫出「七重奏小夜曲」、「五首鋼琴曲」以及「鋼琴組曲」這三首作品。

當二戰期間的音樂家正為新與舊、現代與傳統的衝擊躊躇不前,荀白克提出規範明確的十二音列理論,為20世紀初期的音樂創作打了一劑強心針,引發劇烈革命的無調性音樂儼然成為新世代的時尚主流。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