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推手

為大腦灑水施肥,讓思考的種子發芽成長。

閱讀推手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1
柯華葳 / 游婷雅
2019 - 1123【社會科讀什麼?】《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54:49
177

你知道為什麼炒米粉台語要叫做米粉炒呢?
其實全世界都有煎牡蠣的料理,但作法卻不盡相同。
冬粉為什麼叫冬粉?粉絲卻又不是火鍋裡的粉絲?

 

本集的閱讀推手,要和大家一起閱讀曹銘宗所著,貓頭鷹出版的《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這本書。

 

enlightened閱讀推手為了回饋聽眾,特別安排了贈書活動,記得上活動頁瞭解活動辦法唷!

 

得獎聽眾分享:

文 / 米菲兔小姐

這集的節目聽著聽著肚子都餓了,嘴饞的我,是台灣小吃的超級粉絲,無論到哪個城市旅遊,一定都會去品嘗最地道的小吃,比方我們台中的大麵羹和蔴薏,就是別的城市都吃不到的好滋味,每次有外地朋友來訪,我一定帶他們去吃這兩道美食。也因此,我對這集介紹的台灣小吃史特別感興趣,從食慾引發的學習動機真是不容小覷,認真聽完整集節目才發現原來能學到那麼多食物的外來語來源,不知不覺像上了一堂歷史課一樣,長了不少語言學的知識。 

源自日語的"麥方(ㄆㄤˋ)"是我們從小耳熟能詳,但身為土生土長台中人的我,竟然不知道台灣南部稱番茄為"柑仔蜜",如果不是主持人們特別說明,我可能會以為是蜜餞呢!真相大白:原來是源自菲律賓的外來語,從前一直以為東南亞對台灣的影響是近二十年外籍移工與新住民移入後帶來的新文化,沒想到聽完今日節目才知道幾百年前漢人前往南洋經商互動來往也帶回不少食物的傳統念法,文化果然是相互影響的,現實中並不存在強勢文化單方面殖民弱勢文化的情形。 

ps我最喜歡的蚵仔煎是小時候家附近夜市裡的一台小餐車,老闆知道當時的我在"轉大人",總是毫不吝嗇地在煎鍋上撒下厚厚的地瓜粉漿,讓我吃得飽飽!回想九零年代充滿人情味的小餐車,真是暖胃也暖心啊!長大後那片空地蓋了大樓,昔日的夜市成了精華地段的華廈,我對蚵仔煎的記憶也就一直停留在童年的那台小餐車。作者曹老師寫的這本書,從題目就勾起了我對蚵仔煎的童年記憶,很感謝曹老師為台灣小吃名的歷史留下了文字紀錄,否則不必到下個世代,這些食物的傳統念法就都失傳了吧!

 

文 / 里歐娜

本集介紹「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我覺得作者是一個很有好奇心和求知慾的人,帶領讀者從文化、歷史、語言等方向去更加認識口中的食物,在聽主持人介紹蚵仔煎、蕃茄、麵包(胖)的名稱來源時,一直在心中出現「啊~原來啊!」然後默默點頭笑著,能用這種角度來品嚐食物,真的非常特別,謝謝主持人的推薦! 另外這又是一本看了書名後,我不會翻開的書,不過好在還是有點進節目去聽,聽了才發現這麼有趣!並能擴大自己的視野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