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推手

為大腦灑水施肥,讓思考的種子發芽成長。

閱讀推手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1
柯華葳 / 游婷雅
2020 - 0222【地球公民】《8個你不可不知的人權議題》
55:54
98

二月份閱讀推手的主題是【地球公民】。

「擁有特權的人,是感受不到特權的存在!」本集節目要和大家一起閱讀李茂生教授主編,三民書局出版的《8個你不可不知的人權議題》這本書。透過實際的案例、生活周遭可能發生的情境,帶讀者思考法律、社會、教育……如何做出具體的行動來維護人權。

 

enlightened閱讀推手為了回饋聽眾,特別安排了贈書活動,記得上活動頁瞭解活動辦法唷!

 

得獎聽眾分享:

文 / 路過的小社工

兩位老師們好:

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我曾在一所身心障礙機構擔任過一年的教保老師,聽到今天介紹<8個你不可不知的人權議題>這本書第三章所講的身心障礙者人權,心中特別有感觸,這章節的主角是一位肢體障礙者,透過網路交友的方式他交了同樣罹患罕病的朋友,重新活出了自己身而為人應該享有的尊嚴與行動自由,這個勵志的故事最後結果是正面的,雖然主角在原生家庭中沒有被善待,但我們並沒有資格苛責他的父母,追根究柢是整個國家社會沒有足夠資源給這個家庭支持,家庭的能量不足,使得主角的父母親自然沒有辦法讓他過上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難能可貴的是主角苟活了十餘年、沒有久病厭世,仍然很積極地為自己爭取他生而為人應該擁有的生活方式,身障者本身的態度大概也是最後能導向好結局的主要原因,他是一個勇敢的生命鬥士,與社會設給他的障礙關卡奮戰到最後,而他贏了!

我從前服務的對象大多是心智障礙者,由於認知不足的緣故,心智障礙者的人權意識相較其他身體部位障礙者(比如:肢障、聽障、視障)來得更加薄弱,原生家庭需要付出更強的照顧程度,從前工作時經常聽家長分享:生到這樣孩子(心智障礙者)的家庭,大多由母親擔任主要照顧者,媽媽得犧牲自己原有的工作全職照顧這個孩子(這又牽涉到本書第五章的性別議題,照顧者為何總是女性?),結果使得這個家庭經濟負擔更重,收入變少、開銷卻變大了,久而久之惡性循環,拖垮的不只是個案的人生,還有他的整個家庭。以我國的現況來說,家人都認為心智障礙者最好的結果是被機構安置,機構的環境能確保他們衣食人身安全無虞,但日常作息和吃飯睡覺時間都是固定的,不能賴床、不能隨意離開機構也不能吃消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按表操課,和監獄裡的受刑人並無不同,曾有一名個案和我說:住在這裡好無聊啊!我心想,我們下班後能回家、能逛街、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能重獲自由,如此稀鬆平常的行為,對這些身障者們而言卻是莫大的奢侈,因此近年一直有法律界和社福界人士提倡"去機構化",讓身障者回歸社區、保障身障者的人權,這樣的做法或許更得以回歸自然,但如何支持身障者重回社區、重返自由,政府勢必得投注身障家庭健全的經濟補助、照顧服務及相關配套措施,提升身障者家庭的能量,否則也只是重回家庭不堪負荷的迴圈裡惡性循環。

人權是先進國家一項相當重要的指標,謝謝李茂生教授善用自己的影響力在這本書中為弱勢人權發聲,近幾年我國弱勢者人權大幅進步,相信集結各方努力,未來我們的社會能往公平正義的目標更邁進。

 

文 / 小雯

兩位老師好!今天最有感的一句話就是「擁有特權的人,看不見權利」。以前總會覺得這句話就是在講別人對自己的不公平,男人有權就看不到女人需要的權利,或是雇主有權就看不到員工的權利。今天聽到的真實故事,兩位同為女性,同樣感受到女性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卻又能夠更進一步區分出有色人種和白人之間的不公平對待。讓我想了一想自己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問題呢?身為台灣人,實在享有太多權利與福利,例如健保,久而久之似乎就忘了這些權利是爭取而來的,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夠保有的。絕對不是濫用、奢侈地享用。珍惜我們已擁有的權利,也不忘維護弱勢者的權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