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之聲‧拉赫曼尼諾夫

保守卻浪漫,在充滿不和諧實驗性音樂的20世紀樂壇,更顯得動人,一同在4月聽見「拉赫曼尼諾夫150歲冥誕」特別節目,04/03-04/13,古典音樂台邀請您,敬請準時鎖定收聽!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1
張堯
拉赫曼尼諾夫的遺憾-始終回不去的故土
15:53
21

不少文人墨客如大仲馬、雨果、馬克吐溫等人都對瑞士琉森湖一帶的山輝川媚所傾倒。不過他們僅在此地作短暫停留。能夠和琉森湖結下長久不解之緣者,則是拉赫曼尼諾夫。

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沙皇被推翻,拉赫曼尼諾夫為免遭受迫害,他帶著妻女遠走他鄉,從此巡迴歐美各國演出,以養家糊口。流亡海外,國破家亡的憂患意識,離鄉背井的無奈悲慟,加上長期為生活奔波的勞累困頓,令拉赫曼尼諾夫心力交瘁。

由於演出大受樂迷歡迎,經濟狀況逐漸寬裕,拉赫曼尼諾夫夫婦在琉森湖畔購買了一塊地並蓋了一棟房子,名命為Villa Senar,屋內家居陳設仿照伊雲諾夫卡舊居。他在此寫下了《第三號交響曲》和《帕格尼尼狂想曲》。

從1917年流亡海外,到1943年辭世的二十多年,令他魂牽夢縈的始終是俄國家鄉。1939年,二次大戰烽火燃燒歐洲大陸,拉赫曼尼諾夫舉家定居美國。1943年,他因病辭世,家人將他安葬美國。原本他的遺願是落葬於琉森湖湖畔,但由於歐洲受戰火影響而未能遂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