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幸福進行曲

從復育絕跡的淡水魚、延續沒落的傳統戲曲到推動閱讀教育的種子兵……等等,凡是努力實踐夢想的台灣小人物,都是台灣幸福進行曲的對象,2007年更集結出版有聲書。迄今已製作十年超過700則以上的訪問,讓在台灣生活的人都覺得「幸福,就在身邊,隨時在進行著。 * 本單元感謝「美律實業」贊助播出。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1
企製團隊
王士豪-完整版
23:38
3

歡迎收聽台灣幸福進行曲每月精選,我是廖婉君,七月有些躁熱,不管你是在車子裡收聽廣播,或是用手機裡的PODCAST聽節目,希望能夠讓你的心情涼快。這一集有兩個故事和你分享,有登山經驗的聽眾朋友想到高山症可能有些害怕,有一個喜歡爬山的醫師募集了100座加壓艙,還號召一群志工揹上山,這是王士豪的故事

一個對未來沒有夢想的更生人,因為環保回收工作而接觸了書,開始經營二手書店,看見台灣良善的力量,這是另一個想要和你分享~台北愛閱書坊的故事,歡迎進入今天的台灣幸福進行曲~

【台灣幸福進行曲】高海拔的即刻救援-王士豪
 

上一刻一身白袍,下一刻馬上換上迷彩的背包,對登山情有獨鍾的醫師-王士豪,結合工作及興趣,他說感冒的病人掛門診,想登山卻沒經驗的人可以掛高山旅遊診。

我以前在大學二年級開始爬山,第一個爬就是玉山。結果一去完,就覺得「哇!山上真的漂亮!」而且,這個過程當中跟夥伴一起爬山互動的過程,我覺得這個非常的棒!所以,最後來就一頭栽下去,然後就一路爬山到現在了。我目前大概跑了70座的台灣百岳,不過那個是以爬過的山頭做計算,大概70座。可是如果是重複爬,那個就可能是好幾百次了,因為,我光玉山可能就爬了快一百次了,所以,如果是重複爬,可能是三四百次、四五百次了。是。其實爬山真的很棒,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有積雪跟沒積雪,大晴天,藍天白雲,是不是起霧,有時候就是很痛苦的下雨。在這過程當中,不管是快樂或辛苦的,我覺得這個之後的回憶都是回味無窮的。
 

當年毅然決然辭去醫院主治醫師工作,現今專心研究高山症醫學並提供登山健檢諮詢,王士豪笑說自己不是在診所,就是在登山的路上,他回想起那一次生死交關的冬日,是他生命的危機,卻也是人生的轉機。

暴風雪那一次,1999年的12月,那一次是氣象預報說會有一個微弱的鋒面經過,13:59結果沒想那一次微弱的鋒面,直接在一天之內嚇了一公尺多的雪,奇萊北峰要回程要經過一個斷崖,是下坡的斷崖,那時候整個路都被雪蓋住了,其實我們有準備冰斧跟冰爪,但是,我們當時沒辦法去做下攀的動作,我們很清楚知道,我們沒辦法做下攀的動作,因為那個太危險了,我那時候覺得說,當時如果做錯誤決定一定會死,所以我們就只好在山上求救、申請直升機救援,在山上待了三、四個晚上。
 

在都市受傷可以馬上叫救護車,但在山上遇難,直升機起飛還要看天候而定,在倒數的黃金救援時間中等待,王士豪更能感同身受生命的重要。

我們第一天、第二天都是起霧,整天起霧,日出根本都沒看到;第三天的時候,第三天的晚上就整個滿天星斗,隔天早上東方魚肚白,彩霞出來了,我們看到東方魚肚白、彩霞出來的時候,天空上完全沒有雲,我們就知道今天應該可以回家了,所以,我們就趕快通報,在直升機來的前兩個鐘頭,我們就知道大概可以回家了,(記者:你回家有沒有被罵嗎?)有阿,當然被臭罵。他就說:「我的生命是社會救下來,以後當醫生之後要做點事情來回報這個社會。」我應該這十幾年來,做的事情,包含後來的高山醫學研究,然後,包含後來的計劃,應該是有完成、達到我爸爸的要求。
 

即使身經百岳的王士豪,每次上山前,都像第一次登山一樣做好完善準備,他告訴我們,唯有知己知彼,才能百岳百勝。

就讓自己知道「山,其實並不仁慈」,山會有它美好的一面,可是當山上天氣不好的時候,其實它其實也是很危險的,我的做法是,你如果今天要去沒有山屋的地方,你就乖乖的,在出發前看高山旅遊的門診。因為,你只能夠用盡全力,盡量的讓自己不要是成為生病的那個人,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就是你的裝備,那是一定要準備得更齊全。第三個,你要找一個更有經驗的嚮導,更值得信賴的高山原住民的協做,來好好的讓這個活動的安全係數更增加。包含你的天候狀況,資訊要收集的更好,你自己的體能訓練登山經驗要準備的更好,你再去,那才是最安全的。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高山的魅力,至今仍讓許多人趨之若鶩,紛紛嚮往,王士豪以高山症研究專家的身分告誡山友們,除了要認識山的地形跟氣候之外,還要認識「高山症」。

台灣登山環境其實是得天獨厚,因為,台灣就是從城市到山區,交通都非常的方便,然後每個百岳的登山口,都還蠻近的,只是我們自我準備、自我保護,真的要跟上。高山症在台灣的發生率大概是三分之一,其中,我們最擔心的就是高海拔腦水腫,跟高海拔肺水腫,這兩個的發生率大概是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五,可是,它發生率雖然很少,可是問題是,它一旦發生可能就會6小時之內,造成生命的危險。
 

登山的人多,了解高山症的人少,除了高山症緊急救治,王士豪近年起也開始推廣「加壓艙」計畫,讓彷彿小型急診室的建置,給山友們多一層防護與安心。

我在2002的時候,在書上就看過「加壓艙」這個詞了,它可以把這種可能撐不過去的病人,不管是空中或是地面救援需要很久才會來的狀況,這樣子嚴重高山症病人,先用加壓艙撐著,然後,撐到救援來或撐到他們症狀改善,這個工具本身除了可以造福登山客,也可以造福直升機的飛行員,因為,他們知道這個有工具之後,他們就不用每次都第一時間冒著最危險的天候上去救人,畢竟到山上,你再怎麼期待別人救你,其實,到時候第一個能夠自救的人是自己救自己,所以,我覺得我們的一些自我保護、自我準備真的要跟上,這樣子這樣子才不會浪費了台灣這麼好的登山環境。
 

先休息一下,一段音樂過後再回來
 

歡迎再回到台灣幸福進行曲完整節目,在海拔三千公尺的山路上,有一群山友背著十多公斤的大行李上山,前方領隊的是高山症研究專家-王士豪,他說這件大行李是救人用的加壓艙,無論再怎麼重都要背上去。

我之前協會的公益計畫,加壓艙就是讓那些在山上如果萬一遇到腦水腫或肺水腫,天氣不好,來不及下山的登山民眾,可以在高山的山屋就地使用這個設備,模擬深山高度,可以多撐一點時間,讓他撐到直升機來,或撐到救援部隊來,讓他可以活過來,這等於算是一個撐時間的救命工具。所以,如果有這個可以撐著,直升機可以在天候比較好的時候,到那邊就好,我想這是雙贏,病人好,救難隊也好。
 

登山經驗二十多年的醫師王士豪,一開始對加壓艙並不熟悉,只知道它的功用是以防萬一,沒想到有一次的登山過程中,那個「萬一」真的發生了。

那是一直到2012年的時候,我們在嘉明湖避難山屋遇到一個一百多公斤的布農族嚮導,結果他因為嚴重的肺水腫,在晚上7點多的時候,命在旦夕。我們給他用了氧氣,打了針,吃了藥都沒有什麼特別的起色,最後我們拿了加壓艙。用了不到十分鐘,他的血氧飽和度就拉起來了,用了不到半小時他明顯症狀有改善,而且他說想睡覺,然後睡到打呼,而且打呼的時候,血氧飽和度都還是非常的好,四個小時之後,症狀完全解除,我們就覺得「哇!他應該已經被我們救回來了!」所以,後來我就覺得「哇!這個加壓艙真的是很不錯!」那如果,我每個山屋或每個高山急救隊都有一個加壓艙,那這樣高山病,理論上是可以零死亡的。
 

於是王士豪把對加壓艙相見恨晚的感觸,化成實際行動,決定募資購買一百個加壓艙放在山頭,但是比起募資八百萬,經費到位之後,真正的挑戰正要開始。

後來我們這幾年,錢籌足了之後,開始背第一個、第二個上去,才發覺背上去更累,背的過程比募款更累, 因為,一個八公斤,還有儲存桶八公斤,所以,你背一套上去要兩個人或三個人,因為,除了背東西上去之外,你上去就是一個登山過程,你還是要有登山裝備,所以,運上去的過程更累,我們花了三、四年募款募齊,可是我們也花了三、四年才把它搬完。 (記者:可是很有成就感。)對,那很有成就感。
 

每在一座山頭放罝好加壓艙,就好像點燃一盞生命之光,而這凝聚一百座山頭的光芒,讓王士豪驕傲的說,這是全世界創舉,也是名符其實的台灣之光。

你知道加壓艙發明幾年了嗎?在全世界發明超過四十年了,目前台灣還是全世界第一個這樣做的,一個高山病的安全網。會持續的救到人,當然,在放上去之後,我們協會還會有接下來一系列的訓練、巡查、養護的計劃會再推動,所以,放上去之後就是救人的開始,我們會一直持續再做下去。我在2018年的時候,在世界山醫醫學會,在尼泊爾開會,我就把我們台灣的作法介紹給全世界聽,他們覺得這是非常、非常創新的做法,其他國家都沒有人用過。
 

高山的美麗往往也帶著危機,王醫師呼籲山友們,妥善做好登山規劃,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從2014年到現在,其實我們已經救了15個人了,其實,不只是我,每次加壓艙只要有救到人,當時這些參與計劃的所有人,包含有捐款的、愛心捐款的捐款人,包含協助行政工作的人,包含幫我們運送上去、背上去的山友,甚至我們在推行加壓艙計畫的種子教師們,所有人只要每次有救到人的新聞出來,大家都很開心!我覺得這個是非常棒的事情!
 

登高望遠前,先望望自己的身體a堪哩某(台語),雖然高山症沒有特效藥,但是王士豪醫師仍建議給登山新手們一帖「登山處方箋」。

你如果要爬山前,爬玉山、爬雪山之前,先去到合歡山爬個一兩天訓練一下,2如果你是第一次爬高山的,或是如果你是有慢性病的,可能在爬山前就要到學有專精的醫師,他們有些醫師有開設高山旅遊的門診,在門診當中,詳細地幫你分析你過程當中的狀況,然後,幫你規劃你的用藥,我們提倡的是,你要勇敢的去冒險,不過你要做完善的準備,這樣子才能控制冒險當中的風險,之後你的冒險才不會變得危險。我想這樣才是一個比較負責任的,對自己爬山的一個準備的方式啦。
 

曾經攀著那條救命繩索往上爬,如今王醫師已成為從山頂拋下繩索的人,持續回饋社會。

身為一個臨床的醫師,當然就是從醫學上跟我的興趣去做結合,就是從被救援到現在利用專業跟興趣,利用個各種的公益、特別門診療去幫助更多人,可以很安全的從事登山活動,那之前有參與過像乳癌病友去登玉山,然後還有就是85歲的老人家去登玉山,目前11年來,已經幫助了將近7000多位的老師跟學生去圓夢了。我們就是每個團隊都出一點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然後,我們把這個事情做好,我覺得是非常好的事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