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頭:【台灣幸福進行曲】種回「筍」失的未來-科技農夫陳梧桐
我的故鄉就是嘉義縣溪口鄉,崙尾。我們整個溪口鄉百分之九十幾,都是特定農業用地,所以說我們是一個很純樸的一個農業的村落。
談起家鄉,陳梧桐有懷念也有失落。十多年前,少年離家,老大回,卻發現少年ㄟ攏出外打拼了,只剩下孤單老人守在古厝。還好,人生賽局學到的企業管理與行銷經營,正好用來協助農民轉向精緻農業,種植「蘆筍」。為了農村能夠起死回春,他的雙腳要先撩落去。
有啦,但是蹲不久。我快六十歲了。為什麼農友不太容易轉業?那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你要去改變他已經習以為常的,而且其實還有一個就是年紀,因為種蘆筍它會比較耗工,六七十歲以上的,除非他一直在勞動,這樣蹲兩小時,站起來,你頭就昏了。
蘆筍在溪口鄉曾經是外銷全世界的農產霸業,早期,無論是新鮮或加工,一直是嘉義縣最大宗。陳梧桐看見了這道光,用行動遊說農民,也運用生物科技專業,讓傳統農業變得時髦又有價值。
歐洲有蘆筍節,像法國有白蘆筍節,所以大家開始有的說,原來蘆筍這麼好吃。透過我們這樣的宣導,很明顯就是我相信農友賺到錢,比如說他剛開始,他種分六,從一分六到今年,我知道的已經有五分七,種蘆筍。
親手栽植蘆筍,也進入學校體系培育蘆筍的人才幼苗,讓溪口鄉不再只是偏鄉,而是讓年輕人看到希望,願意一同打拼的快樂農村。
在現行的教育體制,其實很少會跟在地的一些產業,去做一些連結或認識。我們來投入青農人才的培育,等於是從國中到民農、北農,我們提供每個月的獎助金,我們也跟嘉義大學建立了一些聯盟,等於是他可以從國中到高農到大學,有一個連貫的在農業、專業課程的這種培力。那如果我們鄉親對於種植蘆筍有興趣的話,也可以來這邊,我們可以免費來指導他種植蘆筍的技術。
片尾:夢想落葉歸根,讓未來綻放新生,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