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幸福進行曲

從復育絕跡的淡水魚、延續沒落的傳統戲曲到推動閱讀教育的種子兵……等等,凡是努力實踐夢想的台灣小人物,都是台灣幸福進行曲的對象,2007年更集結出版有聲書。迄今已製作十年超過700則以上的訪問,讓在台灣生活的人都覺得「幸福,就在身邊,隨時在進行著。 * 本單元感謝「美律實業」贊助播出。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1
企製團隊
陳梧桐農業轉型篇
3:01
2

陳梧桐人才培力篇

陳梧桐原來好天真篇

片頭:【台灣幸福進行曲】種回故鄉「筍」失的光明未來-科技農夫陳梧桐

溪口鄉是嘉義縣內最小的鄉鎮,三疊溪和華興溪的河水,孕育出一甲又一甲的肥沃土地。但「農村」像是一台平快車,永遠追不上「時代」這台高鐵。很早就在生物領域打下一片天的陳梧桐,循著記憶裡的稻香,載著一個想要改變農村未來的想望,回到家鄉。

我在12年多前,已經先回到我的故鄉,推動社區營造。那個時候我發覺做社區營造,沒有辦法改變農村,一整年一分地喔,他種稻子一年收不到三萬塊。那以這樣的一個收入,其實不要說要讓年輕人來投入農業發展,我們其實就不容易。可是如果他今天是種蘆筍的話,他的一分地收入大概在十萬到三十萬。

改種高經濟作物-蘆筍,是改變農村的第一步。第二步,陳梧桐成立社會企業,明文規定企業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必須回饋鄉里,透過企業提供高科技技術,拉抬農產品的身價。

其實傳統的農業,有很多的風險,比如說颱風、洪水、水災,那這些風險,我們怎麼樣透過現代的科技,我們來做一些預防。還有一個是因為我們看到,他未來發展生物科技的潛力,因為它本身就是傳統的中藥材。這個其實都是源自於它生物科技的一些發展的特質。

看中蘆筍豐富的植物性纖維和蛋白質,從農產品走向營養食品,陳梧桐的堅持與奮鬥不是沒有原因。

如果你沒有一個合理的一個產銷分工,農作物都有時效性,所以對農友的壓力就是,怎麼樣可以更快的把作物給賣出去。所有的農作物,他都會有供需的問題,當供需不平衡的時候,怎麼樣來讓農友可以持續有一個穩定的務農的收入。我們希望讓農友覺得,他是被善待的。

善待土地,也被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善待,陳梧桐讓這個嘉義山腳邊的傳統村落,有了不一樣的風景。

你看喔,我們今天從蘆筍園,現場採、現場吃,就特別的清甜。因為我們沒有用農藥嘛,你善待土地,善待這些植物,植物跟土地它同樣相對給你做回饋。

片尾:夢想落葉歸根,讓未來綻放新生,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