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星光大道

爵士史上重要大師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Showing 51 to 94 of 94 (2 Pages)

戴克斯特‧高登 (Dexter Gordon, 1923-1990)

節目部

四零年代的紐約,想在爵士 (Jazz)圈裡闖出名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著名的爵士擂台「Jam Session」往往是樂手們彼此較量的競技場,在場上樂手們你來我往,有人黯然退場、有人得意洋洋,但只有戴克斯特‧高登 (Dexter Gordon, 1923-1990),永遠都是屬於勝利的一方。

身高196公分的高登是爵士樂史上第一個使用次中音薩克斯風演奏咆勃樂 (Bebop)的樂手,高大挺拔的外表與演奏時優雅從容的神韻讓他的音樂充滿魅力,不僅廣受歐美樂迷的愛戴,更讓他有著「爵士樂第一名模」的雅號。

高登不僅音樂了得,演起電影更是一絕,1986年的電影「午夜時分」,高登演活了傳奇大師李斯特‧楊 (Lester Young, 1909-1959),同時也讓他成為了史上第一位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爵士樂手。

誰說爵士樂手的人生註定悲哀慘澹?戴克斯特‧高登用他精采的一生給你否定的答案!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威斯蒙哥馬利 (Wes Montgomery, 1923-1968)

節目部

承接搖擺與咆勃的精華,開啟硬式咆勃與後咆勃的精彩,作為四零到五零年代間,重要的承先啟後角色,「威斯蒙哥馬利」可說是爵士樂史上最偉大的吉他手,深深影響著現代屈指可數的爵士吉他大師們,若是放眼每位大師的演奏,都能發現他們這位音樂導師的蹤跡。

1925年,出生自美國的「威斯蒙哥馬利」,一輩子都在為生活奔波所苦,生命中的第一把吉他,還是哥哥輟學賣冰及煤炭,才湊足錢買,不會看譜的他,完全是靠敏銳的聽覺和天生的才華,與不斷反覆練習,聽奏那些複雜旋律、樂句,才把自己耳朵聽的,跟手指上的心靈反應,幻化到每個音符上。因為一次在夜總會上的演出,讓頂尖的爵士顫音大師—萊諾漢普頓看見他,而開啟他的音樂家之路。

不用pick彈琴,以右手大拇指創造出特殊的八度線條,天籟般的優美旋律,讓現代爵士吉他大師們,都曾在他的音樂上下過一番苦功。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托茲席爾曼 (Toots Thielemans, 1922-2016)

節目部

當這把口琴,在世界級爵士口琴大師—「托茲席爾曼」的雙唇間滑動,你就會感受到什麼是觸動心弦,時而讓你發出會心的微笑,或是讓你心痛到掉淚,在微笑與眼淚間,給你最溫柔和憂鬱的樂音感動。

1922年,出生自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托茲席爾曼」,從三歲開始玩樂器,像是手風琴、口琴、吉他,同時還可以用口哨聲進行音樂表演,自然的運用嘴型變化跟換氣韻律,將所有音符心領神會,毫無違和感的與搖擺、咆勃、當代、拉丁等,不同類型的爵士音樂家融合在一起,帶來更多元繽紛的爵士樂音風情和色彩。

在爵士樂界裡,「托茲席爾曼」是無人可與之匹敵的口琴演奏大佬,受到咆勃爵士大師查理帕克啟蒙,跟吉普賽爵士吉他手金格萊恩哈特影響,他的音符像有了強烈的生命力和豐富的情感,流動在你我心中,當音樂再次響起,是他為這世界留下了最美好的禮物。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查爾斯‧明格斯 (Charles Mingus, 1922-1979)

節目部

欣賞爵士樂 (Jazz)時,樂迷的目光除了放在盡情即興的主奏樂器與穩定節拍、炒熱氣氛的節奏鼓組之外,在一旁時而給予低音支撐、時而與主奏樂器應答唱和的低音貝斯也常是舞台的焦點。而在眾多爵士低音樂手中,你不可不認識的正是這位爵士樂界的火爆浪子-查爾斯‧明格斯 (Charles Mingus, 1922-1979)。

明格斯個性火爆、年輕的時候不論跟哪個樂團合作都常出現情緒失控的脫序情況。有人說這是因為那個年代的種族歧視讓他積怨成仇;也有人說那是他對音樂表現要求完美而不可得的憤怒。放眼爵士樂壇,無人能忍受他的壞脾氣,但卻也無人能抗拒他場場傑出的完美表現。

明格斯在六零年代開創出一種結合了藍調 (Blues)搖擺 (Swing)咆勃 (Bebop)拉丁爵士 (Latin Jazz)的新式曲風,甚至還試圖將這樣的新式曲風與古典音樂結合在一起。而他一手創立的「爵士工坊」樂隊更是史上第一支完整的將即興樂段清楚記載於樂譜上的制式樂團。

查爾斯‧明格斯用手上的低音提琴撥弄出了一個全新的爵士時代,也讓他躋身成為廿世紀最偉大的爵士樂作曲家之一。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比利泰勒(Billy Taylor,1921-2010)

節目部

你也喜歡爵士樂嗎?它對你來說,是個什麼樣的存在?許多樂迷把它視為生活裡的精神糧食,但對這位爵士樂界的博士「比利泰勒」而言,是一股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除了學習、演奏、推廣、分享,他更透過教育,期盼能將爵士樂一代接一代的傳遞、保留下去。

1921年來自美國的「比利泰勒」,從五歲搬到華盛頓特區後,開始學習音樂,十歲受到當時的搖擺樂影響,嘗試了鼓、吉他、薩克斯風等各項樂器,但令他最鍾情的只有鋼琴。大學音樂系一畢業就加入了班韋伯斯特四重奏,與偶像亞特泰坦相遇並拜他為師,練就輕觸琴鍵如行雲快速優雅的技法,還跟當時爵士樂壇的許多重量級人物合作。

來到1950年代,「比利泰勒」成為當時硬式咆勃風格中的重要搖擺樂手。除了音樂上的成就,他藉由主持廣播、電視節目,跟教育,為爵士樂在未來的世代,仍能持續生氣蓬勃地,不斷向前邁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賀伯艾利斯(Herb Ellis, 1921-2010)

節目部

融合咆勃與藍調的樸質,再加上一點鄉村音樂,一同調味,「賀伯‧艾利斯」豎立了1940年代的現代爵士吉他典範,帶人們聽見,具有他個人特色的德州家鄉風味爵士,與樂迷一同搖擺。

1921年出生自牛仔的故鄉美國德州的「賀伯‧艾利斯」,因為一次在廣播節目聽見爵士電吉他手—喬治巴恩斯的演出,受到啟發,開始拿起吉他。大學時期,往音樂之路學習,但無奈沒有足夠的資金繼續前進,只好輟學,跟著大學樂隊四處巡演,才終於意外加入爵士樂團,逐漸展露頭角,從吉米陶西大樂團,到奧斯卡彼得森三重奏,讓「賀伯‧艾利斯」在1950年代,被稱作是最能代表爵士吉他傳統的樂手。

跳躍的搖擺聲響,加上如行雲流水般的快速指法,即使在即興演奏上,是熟悉的旋律,卻不陳腔濫調,相當輕鬆、靈巧,「賀伯‧艾利斯」總在意想不到之處,帶給大家驚喜,留下不朽傳奇。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戴夫‧布魯貝克 (Dave Brubeck, 1920-2012)

節目部

許多資深爵士樂迷的人不喜歡他,因為他與團員共同演出的經典名曲《Take Five》竟出現在美國流行樂排行榜上長達數年之久。爵士樂 (Jazz)豈可與流行樂畫上等號?

許多傳統爵士樂手也不喜歡他,因為他師承法國音樂家米堯 (Darius Milhaud, 1892-1992),接受正統古典音樂訓練,竟還曾登上時代雜誌封面。一個來自加州的白人小伙子豈能代表爵士樂?這一點也不符合爵士的「地下」風格。

但他依舊是他,美國最偉大的白人爵士樂作曲家-戴夫‧布魯貝克 (Dave Brubeck, 1920-2012)。

自出道的那一天起,布魯貝克註定成就非凡。他服膺第三流派音樂 (Third Stream)的創作理念,將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的對位技法與史特拉汶斯基 (Igor Stravinsky, 1882-1971)的節奏概念全都鎔鑄於創作之中,不賣弄即興、也不曲高和寡,自成一格發展出一套讓眾人都驚豔萬分的音樂風格,沒人想過原來爵士樂竟能如此平易近人。

走紅後的布魯貝克並未讓自己迷失在紙醉金迷的花花世界裡。推掉了許多待遇優渥的表演機會,他走入了校園,在全美各大學巡迴演出,向年輕學子介紹並推廣漸趨沒落的爵士樂,此舉更贏得樂迷的尊敬。

戴夫‧布魯貝克縱橫樂壇一甲子,他那把玩節奏、化繁為簡的精湛技法與大師風範,將永留樂迷心中,為爵士樂再添傳奇!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奧斯卡比提福特 (Oscar Pettiford, 1922-1960)

節目部

因為先有了首位以貝斯即興演奏的吉米布朗頓,才能讓後輩更傳奇的貝斯手「奧斯卡比提福特」開疆闢土,在四零年代與其他樂器匹敵,把爵士貝斯的演奏,擴充到無所不包的境地。

1922年出生自美國的「奧斯卡比提福特」,從小就受到家裡的音樂薰陶,跟著家裡的樂隊唱歌、跳舞,十二歲開始學鋼琴,十四歲才與貝斯相遇,性格剛烈又風格多變的他,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演奏貝斯,這讓當時也是爵士貝斯大師的米爾特辛頓相當欽佩,而這位大師也在他十九歲時,給了他更多信心,帶著他繼續往貝斯演奏的方向前進。

儘管「奧斯卡比提福特」的一生只短短的過了三十八年,但他卻在這四零年代的咆勃樂時期,為未來的爵士貝斯手,打開演奏上的另一道光景,讓貝斯不論是居於背景伴奏,或成為主角時,都能來去自如,令樂迷醉心於他的音樂世界,也推進後輩音樂家繼續前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艾羅嘉納 (Erroll Garner, 1921-1977)

節目部

當飛機準備起飛時,窗外的薄霧中,正閃耀著一道彩虹,朦朧又迷離的情境,讓爵士史上最快樂的鋼琴聖手「艾羅嘉納」創作了這辨識度最高的慢速抒情爵士標準曲《Misty》。

1921年出生自美國的「艾羅嘉納」沒有受過任何正統音樂訓練,也不會看譜,但他聰慧的聽覺與敏銳的耳力,讓他突破障礙,從小就在哥哥姊姊學琴時,耳濡目染、自學成材,展現傲人的音樂天分,雖然身在四零年代咆勃樂時期,但卻走在比較中庸的道路上,以一絲不苟的演奏風格,展現出極富品味及個人色彩的爵士鋼琴樂音。

左手舞動韻律節奏,右手則是輕盈流暢的喜悅聲響,雙手輪流敲擊不同節拍與音樂可能,再加上個人獨到的和絃旋律演奏,造化了「艾羅嘉納」在爵士樂史上最獨特的聲音,串串飽滿圓滑音符,洋溢了幸福浪漫跟神魂顛倒的想像,和諧優雅的細緻情感,更是令樂迷為之陶醉。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卡門麥克蕾(Carmen McRae, 1920-1994)

節目部

既能彈得一手漂亮的鋼琴,又能用歌聲打動無數人,「卡門麥克蕾」雖然是一位34歲才發行首張個人專輯,大器晚成的爵士女伶,但卻是20世紀最重要,又具影響力的爵士歌手。

1920年在美國紐約出生的「卡門麥克蕾」,來自牙買加移民,8歲開始學琴的她,身邊滿是路易斯阿姆斯壯、艾靈頓公爵等,著名爵士大師們的音樂,尤其在17歲遇見了比利哈樂黛後,深受影響,之後便以鋼琴手兼歌手的身分跨入樂壇。從小的古典樂訓練,使她陶冶出技巧嚴謹,又充滿強烈情感的歌聲,讓不論是來自流行、古典、爵士的樂迷,都被她的樂音吸引。

不斷從前輩級的人物吸取營養,最終以玩世不恭的“拖拍”式唱腔,確立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揮灑自如的自信與魅力,讓「卡門麥克蕾」迅速攀升,成為當時爵士樂壇最頂尖的樂手,及永垂不朽的經典。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查理‧帕克 (Charlie Parker, 1920-1955)

節目部

若要在爵士樂史上找一位最受爭議的人物,查理‧帕克 (Charlie Parker, 1920-1955)絕對是不二人選。在短短卅五年的生命中,負面新聞總如鬼魅般如影隨形。吸毒、酗酒,放浪形骸的生活讓他永遠活在精神崩潰的邊緣,然而這樣的墮落卻無法掩蓋他成為爵士音樂史上最偉大天才的事實。

查理‧帕克的出現為四零年代的爵士樂壇投下震撼彈,當時的爵士樂 (Jazz)正走入形式僵化的死胡同裡,然而他卻以一把中音薩克斯風與超乎常人理解的演奏模式為爵士樂帶來翻天覆地的革命。咆勃 (Bebop)時代因他而開啟,他的技巧沒有上限、他的即興更是永無止境。

在他身後,無數的爵士名家以抄襲、模仿他作為邁入爵士殿堂的試金石,卻無人能取代他的地位。在查理‧帕克生命驟逝的那天,樂迷們走上街頭,嚎啕大哭,直呼:「上帝已離我們遠去!」

一代奇人,為爵士樂帶來天啟,卻無法擺脫悲劇的一生,令人唏噓。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喬治雪琳 (George Shearing, 1919-2011)

節目部

雖然看不到,卻能用黑白琴鍵創造繽紛的爵士樂音色彩,帶著人們聽見這個世界的美好,「喬治雪琳」是英國老牌的爵士鋼琴大師,更是一位才華洋溢的作曲家及編曲家,擁有先天的音樂天賦,加上後天的努力,他的演奏總有著迷人又甘甜的傳統搖擺韻味。

1919年來自英國的「喬治雪琳」,出生後便失去看見這世界的權利,不過才3歲的他很早就開始學鋼琴,並在盲人學校學習,接受培訓,受到當時著名爵士鋼琴家的影響,他吸收各式各樣的演繹風格,累積能量、經驗,在酒吧演出、加入樂隊錄音,28歲移居美國後,憑著自己招牌的「雪林式和弦配置」樹立起獨有的彈奏風格,而大受歡迎,尤其在組成五重奏後,漸漸聲名大噪。

跨越、嘗試、感受各類型的爵士風格,從搖擺、拉丁、咆勃、酷派到古典,「喬治雪琳」複雜、靈巧又壯麗的鋼琴演奏方式,常常為樂迷帶來許多想像,儘管眼前一片漆黑,但腦海中,每個音符的跳動,都在他的指間,鋪成了最獨一無二又多采多姿的爵士音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亞特‧布雷基 (Art Blakey, 1919-1990)

節目部

爵士樂 (Jazz)的演出中,主奏樂器的演出總令樂迷印象深刻,然而真正支撐這些主奏樂器盡情即興搖擺的卻往往是端坐在舞台後方的節奏鼓手。而要爵士樂的歷史中,選出一位偉大的鼓手,那麼亞特‧布雷基 (Art Blakey, 1919-1990)絕不容你錯過!

亞特‧布雷基與生俱有強烈的節奏感,搭配各種絢爛奪目的擊鼓方式,彷若為爵士樂加了顆澎湃跳動的心臟。極具生命力與律動感的鼓聲,提供了在台前演奏的樂手們源源不絕的能量與挑戰極限的勇氣。

他以音符為軍隊、用節奏當武器;在舞台上就像戰場的指揮官,每每用充滿爆發力的鼓聲與如同煙火綻放般的鈸聲向樂手們發出衝鋒的信號,要大家盡情即興。也因此,亞特‧布雷基演出時常讓台下的樂迷感受到火花四射的熱力,聽過的人無不大呼過癮。

爵士樂的發電機,亞特‧布雷基,當之無愧!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納‧京‧高 (Nat King Cole, 1919-1965)

節目部

超越時空,直至今日,這絲絨般溫暖又厚實的歌聲,曾出現在不少浪漫電影裡裝點情調,也為每年的聖誕節,增添些許溫暖,納‧京‧高 (Nat King Cole, 1919-1965)是位歌手,也是爵士鋼琴演奏家,有著令人懷念又永垂不朽的金嗓。

1919年出生自阿拉巴馬州的納‧京‧高,4歲時全家移居芝加哥,12歲在父親主持的教會彈奏管風琴,同時學習古典鋼琴,更在這座城市的耳濡目染下,承襲爵士 (Jazz)藍調 (Blues)大師的樂風,走向爵士鋼琴演奏。
高中畢業後的納‧京‧高開始自組樂團,投入表演圈,直到20歲那年,在酒吧客人無理的要求下第一次開口演唱,便一鳴驚人、聲名遠播,電視台還特別為他開節目,讓這渾厚又富有磁性的歌聲傳遍全美,透過節目他也幫助許多才華洋溢的音樂家開創名氣。

以不拋棄正統爵士意味的方式歌唱、演奏,讓黑人在備受歧視的40、50年代,跨越種族歧視,也跨越流行樂,納‧京‧高是這樂壇中最令人難以忘懷的傳奇之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迪吉‧葛列斯彼 (Dizzy Gillespie, 1917-1993)

節目部

鼓起像牛蛙般的腮幫子,吹奏著一把號口向上傾斜三十度角的小號,一會兒扭動身軀隨音樂搖擺、一會兒又用瘋狂的即興演奏引人目眩。這是迪吉‧葛列斯彼 (Dizzy Gillespie, 1917-1993)的演奏魅力,也是爵士樂 (Jazz)讓人著迷的魔力。

雖然迪吉‧葛列斯彼與查理.帕克 (Charlie Parker, 1920-1955)同為咆勃樂派 (Bebop)的開路先鋒,但是天性開朗的迪吉卻從未墮入歧途。此外,他的音樂創意驚人,頻頻嘗試音樂發展的無限可能。當年不僅開創了咆勃樂派,甚至進一步將爵士樂融入拉丁與非洲的熱情節奏,讓爵士樂的世界更為多元精采。

迪吉一生為爵士樂奉獻,直到九零年代仍活躍於舞台上。他樂於提攜後進,每每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時,總能發掘許多優秀人才。1977年在古巴演出時,迪吉甚至不顧己身安危,幫助當地優秀樂手尋求政治庇護。也因此被喻為是繼路易斯‧阿姆斯壯 (Louis Armstrong, 1901-1971)之後最稱職的爵士親善大使。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塞隆尼斯‧孟克 (Thelonious Sphere Monk, 1917-1982)

節目部

塞隆尼斯‧孟克 (Thelonious Sphere Monk, 1917-1982)可說是爵士樂 (Jazz)史上最為怪異、卻也最具魅力的天才。精神狀態總遊走在崩潰邊緣的孟克在演奏時總透露著明顯的神經質與不安。然而這樣的音樂性格卻也讓孟克的琴音充滿著強烈的衝突感與媚惑人心的張力。

孟克是開創咆勃 (Bebop)時代的功臣之一,他在即興中摻入了大量的不協和聲響,讓聽者很難在初次聆聽便產生共鳴;而在舞台上彈琴時,不時中斷演奏起身獨舞似乎也成了他的演奏特色。然而這些音樂上的衝擊與留白卻成為了他過世後留給樂迷最深刻的印象與身影。

約翰.柯川 (John Coltrane, 1926-1967)曾說:「聆聽孟克彈琴,猶如摸黑踩空,他的琴音總有一股力量拉扯著你跌入他預先挖好的音樂深淵。」

孟克音樂,生人勿進。聆聽之後若不可自拔,別怪我沒先提醒你。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艾拉‧費茲潔羅 (Ella Jane Fitzgerald, 1917-1996)

節目部

爵士樂 (Jazz)的世界裡,人聲不僅可以演唱歌曲抒發情感,更能搖身一變成為變化多端的即興樂器,自然而精采。而艾拉‧費茲潔羅 (Ella Jane Fitzgerald, 1917-1996)正是讓人聲成為爵士樂最美麗聲音的偉大歌手。

年輕時的艾拉原本立志成為一位舞者,但卻陰錯陽差成了一位爵士歌手。擁有三個八度寬廣音域的艾拉,歌聲明亮豐厚、純淨無暇,無師自通的擬聲唱法更是一絕。在長達一甲子的演唱生涯中,艾拉所留下的歌曲不計其數。許多爵士大師信手拈來的小曲經過艾拉的演唱,都成了傳世經典之作。

晚年的艾拉嗓音略顯沙啞低沈,此時的她放下了高超華麗的擬聲技巧,用誠摯的歌聲再次詮釋大師經典,字字句句觸動心弦,不但凝聚了美國人的心,更為黑人民權運動點亮明燈。

爵士名伶,艾拉‧費茲潔羅,美國人心中永遠的爵士第一夫人。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布迪瑞奇 (Buddy Rich, 1917-1987)

節目部

「如果不能成為世界上最好的鼓手,那我寧願不打鼓!」於是世界級的傳奇鼓神—「布迪瑞奇」誕生了,超級的鼓技可說是「前無先輩,後無青藍!」雙手與雙腳的節奏,更是一路從四歲的「打擊樂神童」,打到七十歲,成為這「世界上最偉大的鼓手」。

1917年出生自美國的「布迪瑞奇」,一歲就能用勺子打出穩定且明快的節奏,十八個月則能登台演出。這天生的節奏感,彷彿在他的血液中流竄,十六歲接受爵士樂三年的專業訓練後,成為首屈一指的爵士鼓手。不過,他不沉迷於年少成名的光環裡,因為他知道「唯有持續打鼓才會進步!」才能走到那一天。

集力量、速度、技術,並打破傳統抓鼓棒方式,創造新的擊鼓標竿,「布迪瑞奇」非凡的打擊速度和靈巧妙手,把這一生都奉獻給自己最愛的音樂,並為後輩留下無數令人追隨其後的典範。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迪西蘭樂隊 (Original Dixieland Jazz Band, 1916)

節目部

爵士樂 (Jazz)在酒吧裡發跡,卻在唱片中傳承。然而史上第一張爵士樂唱片卻是白人所錄製,這是巧合?還是意外?

1917年,由五位白人所組成的「迪西蘭樂隊 (Original Dixieland Jazz Band, 1916)」發行了唱片史上第一張爵士樂專輯。所謂「迪西蘭(Dixieland)」指的原是由白人所組成的行進樂隊,但隨著黑人爵士樂的興起,迪西蘭這名詞逐漸演變為紐奧良傳統爵士 (New Orleans Traditional Jazz)的特色風格。

迪西蘭風格通常從樂團的齊奏開始,當主題演奏過後便由獨奏樂手展開即興演奏直到樂曲結束,而這樣的即興演奏方式也成為了日後大樂隊風格的濫觴。

當年雖然由「迪西蘭爵士樂隊」搶先了爵士樂史上的第一張唱片,然而這支臨時拼湊出來的白人樂隊卻因為技巧單調、默契不足而草草解散。歷史上的第一卻並非最偉大的第一,爵士樂就是如此隨機而精采!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法蘭克‧辛納屈 (Frank Sinatra, 1915-1998)

節目部

說到「羅曼蒂克」,在一九五零到六零間,他可是最能將這情境發揮到極致的男歌手,在許多樂迷心中,他的歌聲總帶著鄉愁、溫暖、悔意和樂觀精神,尤其在當時經濟繁榮、太空探險,又籠罩在原子戰爭跟共產主義下的時代氣氛,法蘭克‧辛納屈 (Frank Sinatra, 1915-1998)對許多美國人來說,就是音樂界的傳奇人物。

人稱瘦皮猴的法蘭克‧辛納屈是家中的獨子,在踏入演藝界前,累積無數演出和歌唱經驗的他,在二十五歲那年才正式出道,直到加入湯米多西大樂團擔任歌手,才開始嶄露頭角,除了歌壇,辛納屈還跨足影壇,俊俏的外表加上迷人的嗓音,常令許多少女為之瘋狂。

八十二歲那年法蘭克‧辛納屈因心臟病發離開了人世,這消息令當時社會各界人士相當惋惜,儘管一生是起起伏伏的還有著無數傳言,但那「靈魂勝於激情」的傳奇歌聲,直至今日始終長存在世人心中。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比莉‧哈樂黛 (Billie Holiday, 1915-1959)

節目部

一首失戀情歌,要如何唱得肝腸寸斷?

為了逃離童年遭受家暴的陰影,比莉‧哈樂黛 (Billie Holiday, 1915-1959)不斷的從一個深淵掉入另一個深淵。直到十八歲那年站上了哈林區夜總會的舞台,比莉才走上了爵士歌手之路。然而在黑人備受歧視的年代,這條音樂之路卻從未順遂。縱使有著出色的外貌與歌聲,比莉仍擺脫不了命運的殘酷,讓她在一連串失敗的婚姻中沾染惡習,最後以四十五歲之齡悲涼告別人世。

比莉的音色雖不像艾拉‧費茲潔羅 (Ella Jane Fitzgerald, 1917-1996)甜美,然而歌聲中盈滿的情緒與張力卻掩蓋了聲線滄桑沙啞的缺陷。永遠不在拍點上的彈性速度也是比莉獨到的詮釋方式之一,穿梭於即興與搖擺間的節奏收放自如,讓人們沈浸於她一輩子都訴說不盡的愁苦中,無法自拔。

人的歌聲能有多淒楚,若你未聽過比莉‧哈樂黛演唱,千萬別說你知道。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桑‧拉 (Sun Ra, 1914-1993)

節目部

沒去過外太空,想聽聽宇宙的聲音,看看外星人嗎?來自「土星」的「天使族」桑‧拉 (Sun Ra, 1914-1993),要用音樂與意念帶你一同想像。當整個爵士樂 (Jazz)正從咆勃 (Bebop)走向酷派 (Cool Jazz)時,被音樂家們歸為異類的桑‧拉,在當時開創了最酷,也最怪的爵士樂。桑‧拉的古怪、奇異,就像他的名字充滿神祕感,演出時,仿如進行一場祭典,每位演奏家都在Cosplay,並用獨特的和弦跟彈奏方式,帶世人進入他們異想中的宇宙世界。

關於桑‧拉,沒人知道他的身世,只知道他曾因拒絕參戰入獄服刑時,花了大量時間研究音樂、探尋古代黑人文化。在來到爵士的大本營-芝加哥後,擔任臨時鋼琴手,改寫一些曲目和個人作品,而他也是第一位在爵士樂中使用電子琴的音樂家,在整個五零年代發揮無限創造力 。

自由爵士 (Free Jazz)從五零走向六零年代,在美國芝加哥逐漸興起,讓芝加哥的爵士樂,跟美國東西兩岸有著完全不同的根基。如果說西岸的爵士樂是因為有邁爾斯‧戴維斯 (Miles Davis, 1926-1991)、切特·貝克 (Chet Baker, 1929-1988);東岸是因為查爾斯·明格斯 (Charles Mingus, 1922-1979)、約翰‧柯川 (John Coltrane, 1926-1967)的話,那麼芝加哥則是因為有了多采多姿的桑‧拉。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伍迪‧賀曼 (Woody Herman, 1913-1987)

節目部

二戰後,爵士樂壇歷經無數巨變,這是一個世代的終點,也是新一世代的起點,開始式微的大樂隊,正逐漸轉為小型樂隊,自由、狂野,充滿活力與豐富情感的咆勃樂 (Bebop),開始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狂瀾,而身為這一代的重要掌門人 - 伍迪‧賀曼 (Woody Herman, 1913-1987),就此嶄露頭角。

伍迪‧賀曼從小就常擔任小小歌手及踢踏舞者上台表演,15歲就成為一名專業樂手,精通豎笛及薩克斯風,才華洋溢又同時擁有一副好歌喉的他,追隨各樂隊四處巡迴演出,演藝生涯的實戰經驗,加上良好的組織能力,以及膽大心細的創意,讓他在爵士樂史上成為最佳的大樂團領導人,凡是由伍迪‧賀曼引領組織的團隊,皆在每個年代留下精彩戰績。

自始至終為爵士大樂團奮鬥的伍迪‧賀曼,一路經歷大樂團搖擺 (Swing)酷派爵士 (Cool Jazz)時代,他是少數能將咆勃樂風,融合至大樂團搖擺爵士的傳奇。在他離開後,培養的無數傑出樂手,也各自一方在爵士樂壇一展所長,為爵士樂 (Jazz)帶來更多采多姿的樂音交響。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吉爾‧伊文斯 (Gil Evans, 1912-1988)

節目部

甜美中,帶著搖擺樂時期的活潑旋律與節奏;輕柔時,則運用咆勃樂的和聲及靈巧節拍,這就是來自加州的酷派爵士樂。當時在五零年代,擁有當代爵士編曲天王美譽之稱的「吉爾‧伊文斯」,為此付出許多貢獻而成名。

1912年,出生自加拿大的「吉爾‧伊文斯」很小就隨家人到處搬家,直到中學,才在美國加州穩定下來,因為常聽廣播與唱片播出艾靈頓公爵、路易斯阿姆斯壯的音樂,讓他開始對爵士樂充滿興趣。大學自組樂團、編曲、到處巡演,走上爵士樂之路後,更與許多大師合作,尤其是五零年代初,與邁爾斯戴維士的合作,被樂迷稱作是爵士樂史上最美的時刻。

深受古典樂法國印象派作曲家德布西和沙替等人影響,「吉爾‧伊文斯」在作曲和編曲上,特別注重銅管音色的多樣渲染,讓很少在爵士樂中演奏的樂器—法國號、Tuba和木管樂器等,都幻化為美妙音符。

唐拜雅斯(Don Byas, 1912-1972)

節目部

每個階段總有個過渡期,即便是爵士樂,也會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漸漸展開另一世代的全新樣貌。透過「唐‧拜雅斯」的爵士薩克斯風演奏,你會聽見,搖擺與咆勃的爵士風格、優點都在其中,帶著人們探索,迎向四零年代的即興咆哮狂潮。

1912年出生自美國的「唐‧拜雅斯」,父母皆是音樂家,從小就在家庭薰陶下,學習多樣樂器,也因為對班尼卡特的崇拜,而開始自己的爵士薩克斯風演藝之路。有著大樂隊搖擺的基礎,並跟著咆勃先鋒始祖一同尋找爵士樂的未來,二戰之後,「唐‧拜雅斯」更踏上歐洲,成為當時最閃耀的新星,令樂迷醉倒於他的浪漫、優雅、深情。

想來點搖擺裡的滑潤濃郁,但又想多點即興複雜的咆勃驚喜,不彷來聽聽這位最佳爵士調情聖手—「唐‧拜雅斯」,一定能帶給你爵士樂裡難以言喻的美麗情懷,心動不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亞提‧蕭 (Artie Shaw, 1910-2004)

節目部

若要論及由白人當家的爵士大樂隊,相信許多樂迷都會想到搖擺之神班尼‧顧德曼 (Benny Goodman, 1909-1986)。但在三零年代還有另一位白人樂隊領班同樣受到樂迷的歡迎,那就是亞提‧蕭 (Artie Shaw, 1910-2004)。

與顧德曼相同,亞提‧蕭 憑藉著一把豎笛將優雅帶入爵士 (Jazz),一曲《Begin the Beguine》讓他一夕爆紅,成為搖擺爵士 (Swing)中最浪漫抒情的經典。之後,亞提‧蕭 在爵士樂中融入歐洲古典音樂的元素,將弦樂加入大樂隊中,讓爵士樂搖身一變成為了帶著高禮帽的翩翩紳士。

雖然大多數老樂迷並不認同亞提‧蕭 過於美化爵士樂的表現手法,但不可否認,亞提‧蕭 溫柔感性的音色的確為當時許多不聽爵士樂的白人開啟了一道欣賞之門,讓爵士樂不再只是黑人的專屬娛樂,從而成為美國這文化大熔爐中不可抹滅的經典。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瑪莉‧露‧威廉斯 (Mary Lou Williams, 1910-1981)

節目部

自1920年代晚期,爵士樂 (Jazz)興起後,這位「爵士鋼琴第一夫人」也就在13歲的稚齡加入了艾靈頓公爵 (Duke Ellington, 1899-1974)早期的小樂團中,瑪莉‧露‧威廉斯 (Mary Lou Williams, 1910-1981)從小就展現了過人的天分與琴藝,彷如天生就注定要靠音樂吃飯行走江湖一般,但若再晚個50年出生,那麼她在爵士樂發展史上的地位肯定將會重新改觀。

1910年出生自美國佐治亞亞特蘭大的瑪莉‧露‧威廉斯,在家排行老二,3歲自學鋼琴,7歲開始公開演出,10幾歲加入樂團後,成為一位職業音樂家,曾經因為一場精采的演出,讓路易斯‧阿姆斯壯 (Louis Armstrong, 1901-1971)驚為天人駐足聆賞,自此以後她的名聲迅速響亮在整個爵士樂界,儘管當時因為膚色與女性身分的關係,讓她在演出上受到阻撓,但在幕後的她仍不留餘力的累積創作許多作品,更受到許多男歌手的指定助陣相挺。

瑪莉‧露‧威廉斯在長達50年的音樂生涯中,也隨著爵士樂的成熟發展逐漸演變,一路從複雜抽象的經典搖擺 (Swing)走向咆勃 (Bebop)樂曲,這位爵士鋼琴名伶在黑白鍵間曼妙飛舞的動人聲韻,可說是爵士樂界的偉大奇女子。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金格‧萊恩哈特 (Django Reinhardt, 1910-1953)

節目部

從美洲這片爵士樂 (Jazz)的沃土,越過大西洋來到歐洲,若是談起爵士樂,歐洲人會向你推崇,吉普賽爵士樂(Gypsy jazz)的創造者 - 金格‧萊恩哈特 (Django Reinhardt, 1910-1953),他是歐洲爵士樂發展的奠基人,也是爵士樂史上最偉大的爵士吉他巨匠。

這位1910年誕生的天才吉他手,是比利時籍的吉普賽人,18歲那年為了營救大火中的母親,失去左手的兩根指頭,卻意外發明全新的吉他指法,速度與技巧遠超過他先前的境界,從此被封作「三指琴魔」,融合吉普賽音樂元素,與美國爵士樂的搖擺 (Swing)時期同時並進,金格在法國發展他個人獨到的爵士風格,不羈又愛好自由的人格特質,完全反映在他的音樂,總能讓人不受拘束的隨之搖擺,非常Gypsy!

二戰時期,金格在面對納粹的威脅下,以音樂面對烽火煙硝,留下殘缺又僅剩幾段旋律的唯一一首古典樂創作《吉普賽兄弟安魂曲》悼念戰火下失去生命的吉普賽同胞,這位被稱作是爵士吉他界帕格尼尼 (Niccolò Paganini, 1782-1840)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的金格‧萊恩哈特在43年的歲月裡,為後人留下無數典範,被奉作是歐洲爵士樂界的經典傳奇!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班‧韋伯斯特 (Ben Webster, 1909-1973)

節目部

薩克斯風是爵士樂 (Jazz)最重要的樂器之一!

班‧韋伯斯特 (Ben Webster, 1909-1973)的薩克斯風,沙啞柔軟,像跟情人輕緩訴說綿延不絕的濃烈情感,略帶煽情又迷人的吹奏方式,讓他與同一時期的李斯特‧楊 (Lester Young, 1909-1959)柯曼‧霍金斯 (Coleman Hawkins, 1904-1969)三人並列爵士樂薩克斯風的三大男高音。

1909年出生的班‧韋伯斯特原本是鋼琴手,薩克斯風是他20歲後才學習的主要樂器,與艾靈頓公爵大樂團 (Duke Ellington and His Orchestra)演奏時期,被樂評認為是最溫暖、敏銳的演奏者,自組小型樂團後,依然受到大眾青睞,影響後進演奏者,是搖擺樂 (Swing)時代重要的薩克斯風手。

韋伯斯特一手黏稠的吹奏技巧,把百鍊精鋼化為繞指柔,常令人懷疑他當年買的是一支棉花糖材質的薩克斯風。不過,在音樂激昂處,還是能讓人熱血沸騰,剛柔並濟又充滿旋律性的風格,奠定他在樂迷心中薩克斯風之王的稱號。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李斯特‧楊 (Lester Young, 1909-1959)

節目部

在爵士樂史上若稱呼「總統」,就是李斯特‧楊 (Lester Young, 1909-1959)

從小受音樂啟蒙、薰陶的李斯特‧楊,接觸小提琴、小號、爵士鼓,也跟隨充滿傳奇色彩的家庭樂隊學習,13歲開始接觸薩克斯風。曾加入有名的韓德森大樂隊 (Fletcher Henderson & His Orchestra),但他悠閒的演奏風格,卻讓團員無法接受。30年代後他探索技法,突破以往的演奏方式,再度與貝西樂隊 (Count Basie Orchestra, 1935)合作,這是他最快樂的時期,也是他音樂成就的頂峰。

不過,李斯特‧楊後半人生的精神狀況,曾在歷經反種族歧視的鬥爭後,造成巨大創傷,1959年在巴黎巡演時病倒了,最後不到50歲便離開人世。

李斯特‧楊衷於自我無視於速度、節拍的演奏風格,像訴說一段段寓言式的音樂故事,被廣泛模仿,最終取代了柯曼‧霍金斯 (Coleman Hawkins, 1904-1969)。輕柔、祥和又近乎於慵懶浪漫的音色,深遠悠長,纖細柔弱的旋律,彷如楓糖玉漿般甜美圓滑而飽滿,令樂迷深深著迷,後世更奉他為「酷派 (Cool Jazz)時期」的先鋒。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亞特‧泰坦 (Art Tatum, 1909-1956)

節目部

爵士樂 (Jazz)百年歷史中,有位傳奇鋼琴家你一定要認識,那就是爵士鋼琴之王亞特‧泰坦 (Art Tatum, 1909-1956)。

泰坦是位盲人鋼琴手,以古典鋼琴起家,憑藉著與生俱來的好音感與完美的技巧,靠雙手演奏出近似三架鋼琴同時演奏的效果。就連咆勃大師查理.帕克 (Charlie Parker, 1920-1955)當年不惜在夜總會洗盤子打工,只為能親耳聆聽泰坦演奏時的風采。而霍洛維茲 (Vladimir Horowitz, 1903-1989)魯賓斯坦 (Artur Rubinstein, 1887-1982)也多次親臨亞特‧泰坦的演出現場只為觀摩聆賞他精湛的演出。

許多人說,泰坦是能讓走音的鋼琴發出完美樂音的神奇魔術師,但在天才與神奇的背後卻是泰坦從未間斷的辛勤苦練。他的鄰居總說,要確定泰坦在不在家,只要聽聽屋內是否傳出鋼琴聲即可。英年早逝的亞特‧泰坦雖未能參與六零年代後的爵士再進化,但他所締造的奇蹟卻永留樂迷心中,成為音樂史上永恆的經典。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班尼‧顧德曼 (Benny Goodman, 1909-1986)

節目部

三零年代的爵士樂 (Jazz)進入了搖擺樂 (Swing)年代,誠如艾靈頓公爵 (Duke Ellington, 1899-1974)所說:「給我搖擺,其餘免談!」。但史上公認的搖擺樂之王卻非艾靈頓公爵,而是一位白人豎笛手-班尼‧顧德曼 (Benny Goodman, 1909-1986)。

自東岸紐約發跡的班尼‧顧德曼,卻透過電視音樂節目的傳播在西岸加州聲名大噪。搖擺風格在他手上茁壯,短短數年間,他成了家喻戶曉的搖擺大師,更讓爵士樂跨越種族的藩籬,成為美國文化的重要一環。

1938年,班尼‧顧德曼率領一幫黑人樂手登上了美國的表演聖地卡內基音樂廳,在那黑白分明的年代是項了不起的創舉。而班尼‧顧德曼為當時頗受歧視的黑人樂手所爭取的演出權利,至今仍讓許多老樂手感念在心。

班尼‧顧德曼用一把豎笛讓整個世界搖擺的事蹟深植人心,成為爵士樂壇最偉大的傳奇。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吉恩‧克魯帕 (Gene Krupa, 1909-1973)

節目部

在爵士樂史的發展初期,鼓手經常只是坐在後面,負責打打拍子、弄點聲音,把場面搞得熱鬧一點,直到吉恩‧克魯帕 (Gene Krupa, 1909-1973)的出現,為鼓手開創歷史先河,成為樂團中的焦點,帶領樂團與樂手們一搭一唱、互相較勁。

擁有俊俏外表與滿滿自信的吉恩‧克魯帕,從小在芝加哥長大,青少年時期開始學打鼓,受到當地俱樂部爵士樂隊的影響,為克魯帕對爵士鼓的演奏,種下一顆小小種子,尤其在看過巴比·杜德斯 (Baby Dodds, 1898-1959)的演出,以及奇克·韋伯 (Chick Webb, 1905-1939)的啟發,克魯帕發展出專屬於自己的激情風格,在加入班尼‧顧德曼大樂隊 (Benny Goodman & his Orchestra)後,更大大展現了他的才華與風采。

旋轉的鼓棒與汗水濕透的襯衫,吉恩‧克魯帕隨著炫技的獨奏甩頭,忘情揮舞鼓棒、敲打鼓面,配合音樂變化,總能渲染整個樂團及觀眾,帶領大家一同搖擺,每每爆發性的獨奏都令人驚呼,收放自如間,鼓聲與其它樂器相互和鳴。

這位當代鼓組的始祖出現,讓鼓手也能成為萬人注目的明星,為後代爵士樂 (Jazz)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萊諾漢普頓(Lionel Hampton, 1908-2002)

節目部

只要擁有節奏、旋律,不論何種樂器,都能與你搖擺起來!這位爵士樂史上,三零年代開山祖師爺之一的「萊諾漢普頓」,以獨樹一格的叮咚響打擊樂,在整個大樂隊搖擺時期,為爵士增添更多活力、想像。

1909年出生於美國的「萊諾漢普頓」由母親獨自撫養長大,青少年時期,一家人搬到芝加哥後,開始玩樂,從學習木琴、鋼琴,到吹奏長笛、打鼓等,才開啟他的演奏生涯,因為受到爵士樂之父—路易斯阿姆斯壯的影響,把鐵琴這項樂器帶進主流角色,在未來的音樂路上,證明了鐵琴也可以是樂隊主角的先驅者。

靈巧的雙手,在琴鍵與各項樂器中交替演奏,不論是鐵琴、爵士鼓、歌唱、鋼琴,「萊諾漢普頓」快速、純熟的演奏技法,與歡樂的搖擺節奏,讓他成為爵士樂史上重量級的大師之一,從30歲在樂壇大放異彩,到93歲離世,他的音樂仍無時無刻抓住你我的心,一同搖擺。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班尼‧卡特 (Benny Carter, 1907-2003)

節目部

從1907年到2003年,再也沒有人比他走過更久的爵士歷史篇章,班尼‧卡特 (Benny Carter, 1907-2003)自1916年出道後,就一直在爵士樂界演奏到95歲,他可以說是將自己一生,都貢獻給爵士樂 (Jazz)的偉大樂手之一。

1907年出生自美國紐約的班尼‧卡特,因為受到母親的薰陶,而走上這條爵士之路,跟著鄰居學習音樂基礎,又土法煉鋼的一步一腳印自修、練習,才將自己塑造為一位爵士樂手。出道後直到30年代,班尼‧卡特開始展露頭角,高度的原創性加上濃稠的音色,經常為人們帶來全新的聆聽感受,1932年他以個人名義成立樂團,憑著過人才氣跟編制的眾多優秀作品,領導了樂團走向不同於他人的獨到風格,尤其在編曲、作曲上,更是為人讚賞。

總是充滿活力又信心十足的班尼‧卡特,常常帶給大家許多驚喜,更在搖擺樂 (Swing)時期來到歐洲大陸,讓爵士樂在英國成長普及,從美國西岸跨越大西洋來到歐洲,再回到美國東岸,班尼‧卡特90幾年精彩的爵士人生,也正訴說了一段又一段,從搖擺到當代的爵士音樂史。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貝西伯爵 (Count Basie, 1904-1984)

節目部

若你懷抱一身絕世琴藝,你會選擇鋒芒盡現,還是藏玉其中?這個問題若是由貝西伯爵 (Count Basie, 1904-1984)來回答,答案想必是後者。

自「貝西伯爵樂隊 (Count Basie Orchestra, 1935)」從堪薩斯成立的那一天起,貝西伯爵所造成的旋風橫掃全美。有人說他的演奏就像是一座發電量驚人的核電廠,伴隨貝西伯爵精心設計的強力節奏,讓爵士樂 (Jazz)產生源源不絕的活力。

但有趣的是,雖然樂團以貝西伯爵為名,然而他卻非樂團中的唯一主奏。圓滾身材的他,永遠與鋼琴隱身在舞台的最角落,讓他的大樂團在聚光燈下綻放光芒。偶爾輪到他獨奏即興,那行雲流水般的高超琴藝總令全場觀眾瘋狂。於是,畫龍點睛的演出便成了貝西伯爵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特色,同時也開啟了爵士大樂隊時代的里程碑。

與公爵雍容貴氣的風格截然不同,貝西伯爵正以一種風流倜儻的優雅為爵士樂引領風騷。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柯曼‧霍金斯 (Coleman Hawkins, 1904-1969)

節目部

過去次中音薩克斯風是乏人問津,直到柯曼‧霍金斯 (Coleman Hawkins, 1904-1969)的出現才翻轉命運,他的演奏像一隻雄鷹,在爵士樂史中自由翱翔。孩童時期,就把次中音薩克斯風當作一生的追求,並跟著以藍調 (Blues)與爵士風格的演唱歌手「瑪咪史密斯」,開啟職業演奏生涯。

18歲那年,霍金斯獨自前往爵士樂 (Jazz)重鎮「紐約」闖蕩,並加入當時有名的韓德森大樂隊 (Fletcher Henderson & His Orchestra),他除了學到爵士樂裡搖擺和即興演奏的概念,也練就許多絕活,尤其是音樂情緒的轉折,總在獨奏時,將情感表現得絲絲入扣,霍金斯的名字也就傳遍整個爵士樂壇,達到演藝頂峰,也為後來的咆勃 (Bebop)爵士埋下革命種籽。

已是次中音薩克斯風演奏權威的霍金斯,面對新人湧現、人才輩出,他的鬥志不但沒有削弱,反而是促使他更積極努力進取。30歲離開樂隊,前往歐洲發展,5年後再回到美國,組成樂團、錄製唱片,雖然以失敗作收,但這段期間錄製的唱片,卻是他最好的作品。回顧40年的演藝歲月,65歲的霍金斯在1969年初最後一場表演,仍具大師水準,稱他為「次中音薩克斯風之父」 真是名副其實。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胖子華勒 (Fats Waller, 1904-1943)

節目部

粗粗的眉毛不斷跟著音符跳動,再搭上誇張又幽默的神情,一邊輕快彈奏鋼琴,一邊生動活潑演唱,這就是胖子華勒 (Fats Waller, 1904-1943)獨特又引人注目的演出風格,除了要吸引你的眼球,更要挑起你的雙耳與想像,逗得你哈哈大笑,用愉悅的心情享受音樂,跟著一起搖擺。

胖子華勒在爵士樂史有著重要的地位,他擅長以有力的左手,敏捷地連續彈奏八度音與十度音,也引領管風琴演奏爵士樂的風潮,從小受家庭影響學鋼琴、管風琴的華勒,15歲開始寫爵士樂 (Jazz),接著便展開職業鋼琴手的生涯,逐漸展露頭角,在三零到四零年代非常受歡迎,並以創作旋律的天份寫了許多歌曲,經常為人傳唱,雖然他的一生只有三十九個寒暑,卻仍留下近四百首的作品傳唱於世。

華勒生前留下的錄音作品,將獨特的哈林風格 (Harlem Stride)彈奏散播到全世界,儘管當時的錄音技術原始,但他的作品仍一再被發行,為人收藏至今,也影響許多同時代的樂手像貝西伯爵 (Count Basie, 1904-1984)、泰迪·威爾森 (Teddy Wilson, 1912-1986)等人,他的風格主導日後爵士鋼琴的彈奏方式,音樂作品歷久彌堅,在爵士樂史上留下不朽爵士鋼琴大師傳奇。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路易斯‧阿姆斯壯 (Louis Armstrong, 1901-1971)

節目部

沙啞渾厚的嗓音、高亢嘹亮的小喇叭聲、常露出一口潔白牙齒的招牌笑容,說到這些特徵,你會想到哪位爵士明星?

1901年出生於爵士樂 (Jazz)發跡地紐奧爾良的路易斯‧阿姆斯壯 (Louis Armstrong, 1901-1971),廿一歲那年加入了知名的奧立佛國王爵士樂隊 (King Oliver and His Creole Jazz Band)後便不斷精進自身的小號吹奏技巧,最後自樂團中脫穎而出,成為當代最偉大的爵士獨奏樂手。

四零年代後,阿姆斯壯的重心轉至歌唱領域。憑著招牌的擬聲唱法與充滿張力的磁性嗓音,成為了爵士樂壇辨識度最高的聲音。之後阿姆斯壯在美國政府的邀請下,在國際間宣傳爵士樂,並獲得了「爵士親善大使」的美稱。

誠如伯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 1918-1990)所說:「阿姆斯壯用生命吹奏、用靈魂歌唱,給世界帶來了和平與希望!」

爵士之神,阿姆斯壯,非當莫屬!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艾靈頓公爵 (Duke Ellington, 1899-1974)

節目部

縱觀百年爵士樂壇,傑出鋼琴手有如過江之鯽。然而彈琴彈到被冠予「公爵」名號的,史上卻只有艾靈頓公爵 (Duke Ellington, 1899-1974)一人。

艾靈頓公爵在28歲那年獲邀於爵士聖地「棉花俱樂部」演出,憑藉優異的演奏技巧與非凡的即興能力,使他在短短五年內便成為美國最知名的爵士大師。

公爵改變了爵士樂 (Jazz)的風貌。在他之前,爵士樂團的演奏大多都以齊奏或獨奏樂器的即興為主;但他卻以別出心裁的編曲與配器讓大樂團的演出模式活潑了起來。而在超過半世紀的演藝生涯中,他更創作了高達上千首的爵士樂曲!

因為艾靈頓公爵的努力,讓許多音樂評論家開始認真看待這項發源自黑人的表演藝術,使爵士樂終能登上大雅之堂,為人類文明開創新頁。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席尼‧貝契特 (Sidney Bechet, 1897-1955)

節目部

性感的揉音,搭上飽滿、乾淨、漂亮的音色,有條有理的一一敘事,鬆散間帶著穩定的節奏,總讓人隨之搖擺,這就是最早期紐奧良爵士大師之一的席尼‧貝契特 (Sidney Bechet, 1897-1955)。

出生於1897年的席尼‧貝契特,從小就展現神奇的音樂天分,會吹奏豎笛以及高音薩克斯風的他,大部分的演奏技巧,都靠自我學習而成,13歲就開啟了職業的演奏生涯,直到1916年離開國王奧利佛的樂隊 (King Oliver and His Creole Jazz Band),便前往紐約發展,與同時期的大師-艾靈頓公爵 (Duke Ellington, 1899-1974)路易斯‧阿姆斯壯 (Louis Armstrong, 1901-1971)等人同台演出,常巡迴歐陸各地演出的他,更是掙得國際性的聲譽。

一生創作力旺盛,吹奏總鏗鏘有力的席尼‧貝契特,常常為樂迷帶來豐富且多變的爵士 (Jazz)即興語彙,每次演出彷彿有股取之不竭的熱情與隨時處理高潮的勁道,讓他在早期爵士樂史,以鶴立雞群之姿,成為重要的獨奏樂手,不言可喻的重要地位,承先啟後影響諸多後起之秀。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基德‧奧瑞 (Kid Ory, 1886-1973)

節目部

伸縮間「車尾式」的低吼與快速吹奏,讓每個「滑音」在舞會上增添不少優雅氣氛,基德‧奧瑞 (Kid Ory, 1886-1973)可說是紐奧良爵士樂派的「伸縮喇叭巨匠」,還是第一位帶領一群非純裔爵士樂團的樂隊領班在1922年錄音的歷史人物。

基德‧奧瑞在童年時期,就開始會用自己製作的樂器演奏音樂,十幾歲就在自己家鄉「路易斯安那州」引領一支被受好評的樂隊,直到二十一歲生日那年,他與樂隊一同搬到紐奧爾良發展,開始他戲劇性的「車尾樂手」大師之路,耀眼且即興發揮的低音旋律,成為他堅實的音樂基礎,他曾與早期爵士樂 (Jazz)的傳奇人物-席尼‧貝契特 (Sidney Bechet, 1897-1955)合作,也和國王奧利佛的樂隊 (King Oliver and His Creole Jazz Band),以及路易斯‧阿姆斯壯 (Louis Armstrong, 1901-1971)一同搭擋演出。

直到1940到1950年代,紐奧爾良的復古風潮再次掀起,基德‧奧瑞才又再次嚐到大紅大紫的滋味,基德‧奧瑞是第一位,也是最棒的伸縮喇叭吹奏大師,在爵士樂史上,他與著名的傳奇人物和大師們並駕齊驅,更留下令人難忘的傳奇之音。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傑利‧羅爾‧莫頓 (Ferdinand Joseph LaMothe, 1885-1941)

節目部

爵士樂 (Jazz)尚未成形前,他一手出色的”壞性”鋼琴手法,把散拍音樂 (Ragtime)、拉丁節奏、黑人靈歌、民謠,跟19、20世紀初作曲家在錫盤巷彈奏鋼琴的風格揉合,無形中創造早期的爵士樂元素。

傑利‧羅爾‧莫頓 (Ferdinand Joseph LaMothe, 1885-1941),有時被稱作「爵士樂的第一個作曲家」,他常常以誇張又大好喜功的方式演出,向大眾展現自己的魅力跟才華,想當然也就以「爵士樂的發明人」稱號自詡、闖天下。

出生自1885年紐奧良的莫頓,是一個克里奧人,是來自歐洲殖民者與黑人的混血後裔,他們通常有著正規的音樂教育,能夠識譜、創作,並擁有極為敏銳的耳朵,凡是聽過的音樂就能彈奏出來,而莫頓也不例外。

莫頓從早年的演出生涯就是高身價的專業鋼琴手,他曾到紐約、芝加哥等大城市錄音、工作,他的錄音作品,頓時成為紐奧良樂派的典範,但在搖擺 (Swing)爵士崛起後,紐奧良樂派 (New Orleans Jazz)瓦解,莫頓轉向鋼琴的即興演出,找回自己的生存之道,為爵士樂史踏入起步的第一篇章。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國王奧利佛 (King Oliver, 1881-1938)

節目部

若要舉出爵士樂史上「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的例子,便是國王奧利佛 (King Oliver, 1881-1938)與路易斯‧阿姆斯壯 (Louis Armstrong, 1901-1971)這對師徒,對阿姆斯壯來說,國王奧利佛既是他音樂生涯的精神導師,也如他的父親。

國王奧利佛出生自爵士樂 (Jazz)的發源重鎮-紐奧良,他以特殊的小喇叭吹奏技巧及充沛的演出活力,贏得皇冠。弱音器、茶杯與玻璃杯使他在演奏時,能發出比別人更不一樣的「哇-哇-」聲響,除了音樂演奏技巧的創新,更重要的,是他組成樂隊選角時的獨到眼光,許多爵士樂的傳奇樂手,都曾在他的引領下演出,尤其是路易斯‧阿姆斯壯,在樂團解散後,更把奧利佛的音樂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且精益求精,才成就這位爵士樂之父,也改寫大樂隊搖擺 (Swing)時期,進入咆勃樂 (Bebop)這十年的演出風格與發展。

作為早期1920年代爵士樂的靈魂人物,國王奧利佛為下一段爵士樂史創造了路易斯‧阿姆斯壯這劃時代的火車頭,使每段爵士年代在世代交替下都能永垂不朽。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