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Blakey 亞特‧布雷基100歲冥誕:亞特‧布雷基與爵士信差 (The Jazz Messengers)
張堯
亞特‧布雷基 (Art Blakey, 1919-1990)
亞特‧布雷基是硬咆勃 (Hard Bop)時期的代表人物,他的節奏感不能只用“敏銳”來形容,一些樂評人索性以“Time”作為他的外號,表達出對他的崇敬。
他擊鼓的速度上的運用十分巧妙,非常擅長於運用大鼓與鼓緣敲打上所造成音色去做變化,他的打鼓好像雷擊,而且力道強勁,那是因為他也吸取了一些非洲音樂的演奏技法,這包括了叩擊鼓的邊緣,在手鼓上用肘部敲擊改變音高,而他另外一項知名的技法就是每秒和四次擊後,都戲劇性地關閉踩鈸。
除了有著非凡的技藝外,更重要的是他還帶領很多樂手,造就一批爵士的愛好者和爵士巨星,而他也同時是許多樂手的重要指導者和合作者。
1942年他曾為Mary Lou Williams在紐約的首演打鼓。1943年和1944年他加入傳奇般的樂團Fletcher Henderson大與Billy Eckstine樂團,成員包括Charlie Parker、Dexter Gordon、Dizzy Gellespie、Miles Davis、Thelonious Monk。 不久後亞特‧布雷基就成為硬式咆勃爵士運動中傑出的樂隊領導者,與受到古典音樂影響的西海岸酷派爵士並駕齊驅。40年代他才開始自己的演奏生涯,一直要到50年代他成立爵士信差後才算真正奠定他大師級的地位。

1954年亞特‧布雷基與鋼琴手Horace Silver組成一個五重奏,其中還包括年輕的天才小號手Clifford Brown,由於演出得到很好的回應,因此他決定讓樂團成為永久性的團體,他將樂團命名為爵士信差 (The Jazz Messengers, 1956-1990)。而且從他的爵士信差樂隊走出來的音樂家,也都是傳奇類的人物。
「爵士信差」和其他樂團不同的地方,在於它不像一般樂團擁有固定團員,反而像是所學校,團員們來來去去,臉孔常常不同。
鋼琴手Joanne Brackeen就是被亞特‧布雷基發掘的樂手之一。1957年他加入了Monk這歷史性的樂團,其中的成員還包括Coleman Hawkins和John Coltrane。1958年第三批爵士信差樂團成員在Blue Note唱片公司錄下《Moanin'》這精彩絕倫而且直擊心靈的專輯,這張專輯在1958年10月30日完成的,同時也是亞特‧布雷基在爵士信差樂隊生涯中最重要的專輯之一。
在爵士信差的繼任樂手Wynton Marsalis和Terence Blanchard的努力下,八十年代時,硬式咆勃又回潮大受歡迎。在英國,1986年一些英倫的黑人樂手在電視上接受採訪時也強調亞特‧布雷基影響了幾代爵士樂迷。
精彩內容,請聽張堯的莫內的午後!!
延伸收聽:
▶ 亞特‧布雷基 (Art Blakey)
※本內容由古典音樂台整理編輯
那些重要的鼓手們:東尼‧威廉斯 (Tony Williams)
葉欣
東尼‧威廉斯 (Tony Williams, 1945-1997)
東尼‧威廉斯出生自芝加哥,在波士頓長大,是非洲裔、葡萄牙人和華人混血。從小就常被也是爵士樂手的父親帶到俱樂部觀賞表演,在他幼年時期便受到如亞特‧布雷基 (Art Blakey, 1919-1990)、Max Roach等大師的指導,跟著鼓手Alan Dawson一起學習,並在13歲左右就與薩克斯手Sam Rivers一起演奏,這段期間Sam Rivers不論在技巧亦或是觀念上,都給予他相當大的助益,而他15歲的時候就經常出現在波士頓的表演舞台上,16歲時就被著名的薩克斯風演奏家Jackie McLean僱用加入樂團,之後受到Miles Davis的賞識獲邀加入樂團,於是他的名聲很快地便在樂界中擴散出來。
17歲就加入了Miles Davis五重奏樂團的他,被Miles Davis稱作是「樂團的聲音中心」,因為透過他的節奏跟創新,不斷重新定義爵士樂的演奏節奏,也給樂團許多驚人的火花、創意,很快就被認為是爵士樂史上融合到放克(Funk Jazz)時期的先鋒。
他在1960年代中期是Miles Davis五重奏最重要的人員之一,尤其是在他們要轉型演奏電子爵士搖滾時期,受到Miles Davis這股搖滾爵士樂風的影響,在離開Miles Davis之後,他便自行組成一個類似的團體Lifetime,自己當鼓手跟主唱,團員包括了Jack Bruce、John McLaughlin及Larry Young。
Lifetime的表現,在這爵士樂史上的融合時期,他們成為開創此風格的先鋒樂團,使得這個樂團成為爵士史上最偉大的搖滾爵士團體之一,但是很可惜的是這個樂團並沒有在市場上有著重大的突破,70年代初期他便解散了這個團體,除了演奏、表演,與許多傳奇重要樂手合作外,他也在舊金山從事音樂教學,直到他51歲,因為心臟病發而離世。
東尼‧威廉斯的天賦就像早期的鼓手Chick Webb、Jo Jones、亞特‧布雷基一樣,是個節奏天才,而他的出現也啟發了Miles Davis跟他的樂團,以及許多和他一樣創造出精彩爵士樂的樂手。尤其是他在1969年發布的新專輯《Emergency》,將搖滾、R&B、爵士樂融合到一起,雖然在爵士樂界遭到了很大的拒絕和牴觸,但這張專輯被後人認為是融合經典。
精彩內容,請聽葉欣的舞蹈馬諦斯!!
延伸收聽:
▶ 洛伊‧海恩斯 (Roy Haynes)
▶ 巴迪‧瑞奇 (Buddy Rich)
▶ 吉恩‧克魯帕 (Gene Krupa)
※本內容由古典音樂台整理編輯
那些重要的鼓手們:洛伊‧海恩斯 (Roy Haynes)
Corena
洛伊.海恩斯 (Roy Haynes, 1925-)
出生自1925 年 3 月 13 日的洛伊‧海恩斯,在每次打鼓時,每段敲擊都充滿了他的個人特色,而那些都是他累積近七十幾年的演奏經驗,自1942年成為一位音樂家以來,洛伊‧海恩斯從不停歇的搖擺跟創造聲音的驚喜,這些能量都讓他成為爵士樂裡最精彩篇章,也讓他的樂團在創作上總是非常廣泛、豐富又創新。
1945年的夏天,因為著名的爵士樂隊團長Luis Russell的一通電話,他加入了這具有爵士歷史代表性的樂團,這個樂團是一支自1929年至1933年就幫Louis Armstrong配樂的樂團,也因為加入了樂團,他也就就開始在紐約市最傳奇的舞廳Savoy Ballroom為舞者伴奏,如果沒有跟著Russell的樂團巡迴時,洛伊.海恩斯就會花很多時間泡在曼哈頓的第52街和鬧區的Minton's這家爵士俱樂部,而這裡是個孕育咆勃樂 (Bebop)的傳奇所在。
洛伊.海恩斯最值得令人稱讚的,是他自己組成的五重奏樂團中,找到的樂手幾乎是僅有他一半年齡的即興作曲家。而這位頗有年紀的大師,每次在與年輕樂手的合作時,都盡可能從每個角度跟配置的方式,去創造各種曲調,而他的年輕團員們也常要盡自己所能,發揮自己的創意能量,這樣才不會被他拋在後頭。
更多精彩內容,請聽Corena的梵谷向日葵!!
延伸收聽:
▶ 東尼‧威廉斯 (Tony Williams)
▶ 巴迪‧瑞奇 (Buddy Rich)
▶ 吉恩‧克魯帕 (Gene Krupa)
※本內容由古典音樂台整理編輯
那些重要的鼓手們:巴迪‧瑞奇 (Buddy Rich)
張堯
巴迪.瑞奇 (Buddy Rich, 1917-1987)
巴迪.瑞奇:「如果不能成為世界上最好的鼓手,那我寧願不打鼓!」
說到他的技術、速度、力量,還有將無法想像的solo結合在一起的能力,巴迪.瑞奇一定在「世界上最偉大的鼓手」的名單上。雖然其他一些鼓手更具有革新的精神,但是即便是在早期的時候,也沒有一個人能真正的與他在同一檔次上。巴迪.瑞奇是美國爵士樂鼓手,被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鼓手」,而他也是爵士樂中最華麗的鼓手之一,因為他的演奏技術、力量、速度都相當有名,尤其是他的獨奏,總能展現出他驚人的技巧,尤其在搖滾音樂中的前奏。
他出生在曼哈頓,是猶太人勞勃.瑞奇之子,他的父親是最早發現他天賦的人。他幾乎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他所熱愛的音樂,雖然從未接受過正規的音樂課程,也從不在室外演出,可是他那非凡的打擊速度和靈巧妙手的確讓人為之瘋狂。生於1917 年的巴迪.瑞奇,在4歲的時候就已經被譽為「打擊樂神童」是一個天才,從小就練鼓的他,11歲就已經成為了一支樂隊的領隊,那時他還沒接受過任何專業的爵士樂指導,但直到16歲才開始接觸爵士樂,19歲就已經成為了當時首屈一指的爵士鼓手。
年少成名卻更加努力,這時的巴迪瑞奇,沒有沉迷在年少成名的光環之中,他依舊握著兩根鼓棒敲擊著鼓面,因為他有一個夢想:要組建一支屬於自己的爵士樂隊,所以他的手因為練鼓血流不止,而他的腳因此抽筋到無法正常行走。今天金屬鼓手瘋狂交替敲擊鑔片的技術,其實都來自巴迪‧瑞奇。
更多精彩內容,請聽張堯的莫內的午後!!
延伸收聽:
▶ 東尼‧威廉斯 (Tony Williams)
▶ 洛伊‧海恩斯 (Roy Haynes)
▶ 吉恩‧克魯帕 (Gene Krupa)
※本內容由古典音樂台整理編輯
他們互相引領彼此,一代接一代,快速前進,不斷冒險
從1940年的現代派,逐漸將節奏與旋律提昇到全新境界
直到1950年的咆勃與後咆勃,更激盪許多令人驚喜的火花
10月8號到18號
「亞特布雷基」(Art Blakey)百年冥誕紀念特別節目
與古典音樂台,一同在日出印象、梵谷向日葵、
莫內的午後、舞蹈馬諦斯,跟著節奏大師們盡情搖擺!
第一週:咆勃與後咆勃時期的重要鼓手
當咆勃與後咆勃正為爵士樂開創無限新可能時
這世代的鼓手們正跟著這股勁道,敲打屬於自己的聲響
▶ 肯尼克拉克 Kenny Clarke
他正是這世代早期最重要的代表
細膩間的敲擊,與獨奏樂手們共同將音樂大步往前帶
一同譜出令人律動與搖擺的樂章

▶ 麥斯羅區 Max Roach
他是這時代,在咆勃與後咆勃的中流砥柱
從不妥協的態度,跟嘗試各類爵士風格
讓他像是一位道道地地的音樂冒險家

▶ 亞特布雷基Art Blakey
當之無愧,是生於節奏也成於節奏的「節奏大師」
為咆勃爵士樂,開拓另一條路,並延續它的生命
熱情的節奏、擊鼓的澎湃,以及源源不絕的能量
掀起爵士百年歷史中的一頁狂瀾!

▶ 爵士信差Jazz Messengers
亞特布雷基之所以「永恆」,不只因為他精湛的鼓藝
更重要的,是他那「春風化雨」的信念與堅持
將「爵士信差」一代接一代屹立30年之久
提攜後進,給予舞台,擔任爵士樂史上最稱職的「教育部長」
讓「爵士信差」就是個專門出產大師的「爵士先修班」

第二週:爵士樂史上,那些重要的鼓手們
每個世代,不同時期,他們是引領人們不斷向前的聲音
從原來單調的節奏、節拍,開始有了更多的挑戰與冒險
▶ 東尼威廉斯 Tony Williams
曾被偉大的爵士樂超級巨星Miles Davis這樣評價
「像東尼威廉斯這樣的鼓手可能30年才出現一個,
不管什麼時候,聽到他的演奏都能讓我振奮。」
從融合到放克、搖滾,他每個鼓點節奏都像撞擊在你心上
不只引領前衛爵士樂,也開創先河,更是成為永恆的經典

▶ 洛伊海恩斯Roy Haynes
每次打鼓,每段敲擊,都充滿他的個人特色
創作上總是廣泛、豐富又創新
也從不停歇的搖擺跟創造不同驚喜的聲響
他是爵士樂裡最精彩篇章
不斷提攜後輩,和不同世代碰撞許多耀眼火花

▶ 巴迪瑞奇 Buddy Rich
他自己曾這麼說過
「如果不能成為世界上最好的鼓手,那我寧願不打鼓!」
儘管年少時就相當出名,卻從不鬆懈,持續不斷努力
帶著人們穿越宇宙,綁架大家的耳朵,以巨大的能量打動每個人
至今仍是一位讓人永誌不忘「世界上最偉大的鼓手」

▶ 吉恩克魯帕Gene Krupa
把非洲節奏加入音樂中,為搖擺樂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正如他當年開的玩笑「我把鼓手的行情提高了不少」
因為他的出現將爵士鼓手從配角躍升為樂隊中的明星
而他的開路,也給了後起之秀的鼓手們指點了新方向

10月8號到18號
歡迎敬請鎖定【進擊的鼓手】
「亞特布雷基」百年冥誕紀念特別節目
與古典音樂台,跟著節奏大師們盡情搖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