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光

溫暖的光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7
企製團隊
1:21
16
16
企製團隊
1:21
11
17
企製團隊
1:21
2
18
企製團隊
1:21
7
19
企製團隊
1:21
2
20
企製團隊
1:21
1
21
企製團隊
1:21
5
22
企製團隊
1:21
2
23
企製團隊
1:21
1
24
企製團隊
1:21
3
25
企製團隊
1:21
4
Showing 1 to 25 of 25 (1 Pages)

烘焙魔法師-不一樣篇

企製團隊

{溫暖的光}讓人幸福的手工餅乾店

吳惠玲:我們第一個新娘是東海研究所的,他的朋友收到喜餅都很開心為什麼,因為它其實本來就不是喜餅,當然長得就不一樣。

手工餅乾店老闆娘吳惠玲,講起話來直爽、乾脆,再多聊幾句,你會發現,大姊頭的「心」也很不一樣。不管是幸福喜餅、店內擺設還是雇用的員工,都有吳蕙玲的愛在裡面。

吳惠玲:你覺得像個店嗎?根本就不像,反而像一個家一樣。我並不覺得我們是精神科病人,是二度就業媽媽,當然我們的風險會比別人高,我們必須給客人不夠好的東西,忘記放DM在裡面結果客人多可愛,他發MAIL給他所有朋友說自己上網去連結。

吳惠玲:我覺得生命已經很短了,怎麼可以浪費它呢,還是要do something ,這是我對人生的態度

以上單元節選自台數科哈TV節目《綠光》

{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故事 台數科集團與您一起記錄生活}

烘焙魔法師-低溫醞釀篇

企製團隊

{溫暖的光}讓人幸福的手工餅乾店

吳惠玲:這裡吃的孩子真的都很不重視,那我就想說上食安的課,上完才可以買餅乾。

這間奇怪的手工餅乾店位於東海夜市裡,老闆娘吳惠玲把推廣養生的觀念放於買賣利益之前,是因為她曾經生過一場大病,懂得追求健康。她說那段等待身體痊癒的日子,就像做餅乾的過程一樣,漫長卻很有意義。

吳惠玲:外面烤餅乾都是180度烤15分,我們用的叫低溫烘焙。我們的烘焙原則上溫度大概在100-130之間烤,烤多久,最快的一個小時,最慢的一個小時又45分。營養微生素才沒有被高溫破壞。

不採用一般高溫快速的製餅方式,用科學家一樣的實驗精神,勇敢去碰撞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美麗。

以上單元節選自台數科哈TV節目《綠光》

{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故事 台數科集團與您一起記錄生活}

烘焙魔法師-愛的力量篇

企製團隊

{溫暖的光}讓人幸福的手工餅乾店

吳惠玲 : 我自己當過媽媽,其實你要去找一個全職的工作是不可能的事情,一下孩子有事,一下公婆有事,我幫別人洗腎,對我來說去上班真的很不開心,後來是因為我得到一個很罕見的疾病,所以我有一年不能夠出去,就是我完全沒有免疫能力。

護理師的工作壓力讓吳惠玲身體不堪負荷、也逐漸失去對生活的熱情,後來創立手工餅乾店,卻讓她從幫助二度就業媽媽、精神病友,重新找到自己的價值。

吳惠玲 :我們最多有六個精神科的病人,然後有五六個媽媽。我覺得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能做多少就是做多少,我不是要養他們一輩子,我是把他們訓練好可以回到職場去。

以上單元節選自台數科哈TV節目《綠光》

{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故事 台數科集團與您一起記錄生活}

幸福小矮人-手心手背篇

企製團隊

{溫暖的光} 南投六藝咖啡坊的幸福小矮人

在咖啡坊工作的身障生之所以幸福,是因為有老闆娘-姜林秀的陪伴與愛。只是,一頭栽進來的勇氣,鼓勵了身障孩子,卻冷落了自己的孩子。

姜林秀 :有一段時間他叛逆期,可是我不明白他為什麼突然變得叛逆了,直到有一天,他說在我最需要我媽媽的時候,我媽媽都在照顧別人的小孩。 我找一個晚上好好地跟孩子溝通這件事情,也把這些幸福的小矮人一一地介紹給我的孩子,孩子當清楚的知道我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反而孩子他不再叛逆,也一起跟我來投入。

獲得孩子的理解與支持後,姜林秀母子檔聯手出擊,一起成為他人生命的亮光。

以上單元節選自台數科哈TV節目《綠光》

{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故事 台數科集團與您一起記錄生活}

幸福小矮人-建造王國篇

企製團隊

{溫暖的光} 南投六藝咖啡坊的幸福小矮人

有人說:工作的原點是要讓人幸福。對身障孩子來說,想要得到這種幸福之前,需要走過一段比別人崎嶇的路。

姜林秀:我們帶著十五個孩子,到就業博覽會去想要應徵工作,沒有一家公司的工作是適合他們的,其中有一個孩子告訴我:老師,我們怎麼像矮人一截的小矮人,都沒有人要錄用我們,我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告訴孩子不要哭,如果你們是矮人一截的小矮人,那一定是幸福小矮人。所以我們當時有一個這樣的夢想,未來一定要開一家非常棒的咖啡店。

有夢,就有力。南開科技大學以無償的方式,讓烘培老師姜林秀帶著孩子們,在校史室成立一間咖啡坊,實現他們的夢想王國。

 

以上單元節選自台數科哈TV節目《綠光》

{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故事 台數科集團與您一起記錄生活}

幸福小矮人-恢復笑容篇

企製團隊

{溫暖的光} 南投六藝咖啡坊的幸福小矮人

慢飛天使:老闆,給我多多機會學習,我會好好去珍惜它。

一份工作,對身障孩子來說,不只為了五斗米,更為了…自我價值與社會的肯定。這樣一個小小心願,還好有經營咖啡店的姜林秀,一路的培訓和陪伴。

姜林秀 :我在前幾年在孩子身上看不到他們燦爛的笑容。手部的不靈活來講的話,光是一個翻轉,他就要學習一百多遍。 一開始,其實也不知道道自己哪來的勇氣,也會掉淚問自己說,這條路這麼辛苦,還要繼續走下去嗎?經過我們這幾年的陪伴,孩子不但學到一技之長,內心又充滿了自信,這就是一直支持我走到現在的動力。

以上單元節選自台數科哈TV節目《綠光》

{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故事 台數科集團與您一起記錄生活}

誠實的茶-收穫篇

企製團隊

{溫暖的光}南投的有機茶香

也許只是因為不夠了解,才錯過與土地共好的機會。茶農陳洺浚就是從一點一滴認識,和有機茶培養感情。

陳洺浚:這些有機它確實是可以維持我們的生計,所以希望說可以先試著從一小塊開始做起,不用說全部自己做的全部都改有機,真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有機茶甘甜不乾澀,香氣細長不刺鼻。在茶園喝一杯有機茶,享受半農的田園生活,看看有機農法帶給土地的豐盛,和理想人生多麼契合。

陳洺浚:你看我們除了可以享用到這麼變化豐富的茶葉之外,我們也可以照顧到生活在這個環境所有的昆蟲、動物、植物,而且做茶葉它相對的有機的栽種方式和水土保持也比較好。

以上單元節選自台數科哈TV節目《綠光》

{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故事 台數科集團與您一起記錄生活}

誠實的茶-茶味篇

企製團隊

{溫暖的光}南投的有機茶香

要經營有機茶業不容易,但沖泡出的茶不僅健康耐泡,每一次不同的茶味,更是讓茶農陳洺浚期待不已。

陳洺浚 :噴農藥的茶葉呢,它每年的味道都是一樣的,然後我們有機茶它是多變的,它茶葉的味道很豐富,我們都會常常期待下一次是什麼味道。像我們綠茶就是比較偏向豆香、蔬菜香,它可以變化到變成熟果香,或者它可以變化到變成一個炭燒的味道。喝得到綠茶的兒茶素,然後我們建議也是用低溫沖泡或是冷泡,它都是對我們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耐泡度呢,都大概是一般茶葉的兩倍以上。那我有一個原則,我做出來的茶每一泡都要很不一樣,讓喝不懂茶的人都喝得出它的不一樣。

以上單元節選自台數科哈TV節目《綠光》

{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故事 台數科集團與您一起記錄生活}

誠實的茶-農法篇

企製團隊

{溫暖的光}南投的有機茶香

陳洺浚:想說有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性,因為它整個耕作的農法跟慣行農法是不一樣的。

有機農法最大的挑戰就是必須保留完整的生態,蟲害用天敵克服,雜草用打草機消除,從慣行農法轉作有機栽培,這些都是茶農陳洺浚學到的事。

陳洺浚:剛開始一定是沒有產量然後又病蟲害,然後茶葉長得小小的又醜,做起來的茶又不好喝。我們土壤不要用一些化學肥料,不要噴很多除草劑,我們用一個比較好一點的有機肥,相對它土壤的環境會很健康,還有很多鳥類會在茶樹上面築巢,就是一個有生命的茶園。

土壤不健康才會有病害,陳洺浚說撐過過渡期不噴灑農藥,活力的茶園就能產出健康茶。

以上單元節選自台數科哈TV節目《綠光》

{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故事 台數科集團與您一起記錄生活}

 

竹木森情-平衡人生篇

企製團隊

{溫暖的光}延續生命的木雕藝術

沒有礁石的海岸,哪能激起美麗的浪花?藝術家劉昌宏當年放棄穩定的教師生活,投入雕刻創作,即使面對人生的重大打擊,也不曾後悔。

劉昌宏 :當時的情形應該是說,這隻手是拿電鑽的,這隻手是肌腱發炎,所謂的網球手,機械沒辦法拿。我們通常有一個反射動作就是,這隻手拿不住,這隻手才會去接,結果接到尾巴,整個機器在那邊打轉,我在那邊呆住了1分鐘,看著我的手說:「那我還要堅持下去?我可以做更快活的工作,為什麼要把自己導向死胡同?」家人覺得說你應該放棄,它已經毀了你一半的手,但我覺得還有一隻手, 我也可以去完成我的理想。

以上單元節選自台數科哈TV節目《綠光》

{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故事 台數科集團與您一起記錄生活}

竹木森情-培養感情篇

企製團隊

{溫暖的光}延續生命的木雕藝術

用了多少心思在創作上,作品就會回饋多少。在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服務的林宜鄉說:藉由不斷摸索了解,才能突破創作的種種困難與限制。

林宜鄉: 現在人的家庭裡,慢慢的你比較少見到雕刻的東西,很多新的媒材像鐵、鋼、玻璃,取代掉以前比較復古的部份。 走到現代藝術之後,藝師他不會只有一塊木頭來看到什麼樣就是木頭來就造著我的圖騰、圖樣去做雕刻,他會先跟那塊木頭培養一段感情之後,會去跟你要的材料做對話,順應材料也好,去發覺那塊材料最美的本質也好,把這樣的型態再表現出來。

透過時間去蕪存菁,作品才能徹底展現精緻與美感。

以上單元節選自台數科哈TV節目《綠光》

{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故事 台數科集團與您一起記錄生活}

竹木森情-順應自然篇

企製團隊

{溫暖的光} 延續生命的木雕藝術

教育家說:孩子,要因材施教;雕刻家說:木材,也要因材施工。要讓木雕展現光芒,就要讓它做最好的自己。

劉昌宏 :人生中原來人真的是順天道而盡人事,在創作中也是一樣,你要用一個自然的展現力去順應自然。

劉昌宏:在木材方面,木材有不同的軟硬度,比如:黑檀木就非常堅硬,檜木或樟木在雕刻的適用上就比較適切,因為它軟硬適宜。 材料是如同每一個人有不同的專長,跟不同的學識領域。我們的造形可以賦與他生命力。在創作作品的內涵當中,你也是要帶給人家有激勵心志或是教化作用。

在社會的洗禮之下,雕刻家劉昌宏鼓勵大家保有赤子之心。透過雕刻領悟人生,藉由永恆的作品延續生命價值。

以上單元節選自台數科哈TV節目《綠光》

{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故事 台數科集團與您一起記錄生活}

太空包有機菇-呼吸篇

企製團隊

{溫暖的光}太空包裡的有機菇

來到雲林古坑香菇寮,低頭探尋地上數以萬計的太空包,我們呼吸的是同一道空氣。然而溫室裡的有機菇,需要農友王順來幫忙同步呼吸。

王順來:這一起的香菇包你必須要先把它拆開,拆開它的種菌才會漂亮,要不然它會悶。拔開讓它呼吸新鮮的空氣,這個菌包才會茁壯。

一吸一吐,有機菇的呼吸法也是有學問的,在通風的環境裡,呼吸順暢了,香菇才能散發出最天然的體香。

王順來:香菇你聞那個香味,如果確定是我們台灣的,我們可以直接剝一點來吃看看,咬下去是真的香,如果說不會香,我們就要選擇不買,因為香菇不香就不是香菇了。

以上單元節選自台數科哈TV節目《綠光》

{台數科「安心農產品」平台  搭起一座友善土地的橋樑}

太空包有機菇-喝水篇

企製團隊

{溫暖的光}太空包裡的有機菇

悶熱的環境並不能讓太空包裡的有機菇「排毒」,農友徐華鵬說生成一朵好菇,需要嚴格控管溫度和水分。

徐華鵬:當我們這樣的香菇包放在一起,其實它自身會產生熱量,它會發燒,如果你稍微不注意的話,它就會這一包就會爛掉,週邊的也會造成爛包。我們每天早晚要給它灑水,要給它降溫還有補充水分,然後大概這批採完,大概要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然後又大量的灑水一批灑水,讓它喝足水分,喝足水分之後我們要用人工每包翻下來扣過來,扣過來之後,就是要隔兩三天之後,我們才會又把它翻起來。

不放過小細節的態度,才培養得出有機菇的新鮮香甜。

以上單元節選自台數科哈TV節目《綠光》

{台數科「安心農產品」平台  搭起一座友善土地的橋樑}

太空包有機菇-農藥篇

企製團隊

{溫暖的光}太空包裡的有機菇

做對一件事,帶來的蝴蝶效應難以估計。在農友王順來身上,感受到堅持有機農業的真諦,不只是對消費者的良心,更是為了生態永續。

王順來:香菇產生之後我們要烘乾,烘乾之後我們的乾香菇再去做檢驗,檢驗就是一些毒物試驗,包括重金屬殘留。

用適合的方式在不同環境成長,農友卞玉芬用太空包裡的益菌肥,讓溫室有機菇也能健康茁壯。

卞玉芬:其實土壤要活化就是要有益的微生菌,這樣有機的菜才會種得好。因為在溫室裡面的土壤它們沒有甚麼機會接觸大自然,所以我們必須要藉重那個太空包。

走出有機農業的困境,吃無毒食物,讓友善土地的精神成為台灣的農業印象。

以上單元節選自台數科哈TV節目《綠光》

{台數科「安心農產品」平台  搭起一座友善土地的橋樑}

樹合苑03篇

企製團隊

{溫暖的光}生活裡的學校 台中樹合苑

樹合苑不只是一個消費空間,更是一間生活學校,可以將你的興趣變成工作,學習從學徒當一名師傅。豆腐班的陳鴻翔因為恩師陳孟凱,得以在這裡孕育他的夢想種子。

陳鴻翔:我參加豆腐班的學習,也跟我們陳孟凱老師,跟他談過之後,了解我為什麼想要從事這個行業,之後他就安排我到社區豆腐坊去做實習。

只要願意像陳鴻翔一樣注重食材的品質,每一個人都能吃到土地孕育出最健康的農產品。

陳鴻翔:在今年底或是明年初的時候,我也要回去澎湖開豆腐坊,有機的用有機黃豆,有機會那我們就會用台灣的黃豆。我做的東西是要讓我自己的小孩吃的,甚至我自己也要吃。

以上單元節選自台數科哈TV節目《綠光》

{台數科「安心農產品」平台  搭起一座友善土地的橋樑}

樹合苑02篇

企製團隊

{溫暖的光}生活裡的學校 台中樹合苑

 一桶木屑代替沖水機制的「生態廁所」,乾濕分離的設計讓廁所沒有異味,節省水資源之外,排泄物又可收集成堆肥。農學市集召集人陳孟凱深知浪費的影響有多深遠,將再生利用的觀念,應用在樹合苑這一個生產者與消費者相遇的場域。

陳孟凱:我們一個人一天喝兩公升的水,可是我們沖掉66公升可以喝的水,然後我們的表土一直在流失,可是生態廁所其實第一個是保水,第二個是造土,因為我們的糞便加上那些木屑,經過發酵會變成非常好的肥料,事實上它也是很好的土壤。

若我們能用最天然的方式滋養土地,相信大自然能帶給我們更多美麗的驚喜。                

以上單元節選自台數科哈TV節目《綠光》

{台數科「安心農產品」平台  搭起一座友善土地的橋樑}

樹合苑01篇

企製團隊

{溫暖的光}生活裡的學校 台中樹合苑

一棵充滿生命力的老楊桃樹,是舊屋改造的綠色建築-樹合苑的吉祥物,帶領著民眾認識空間的再生利用,宣告著處處都有生機。

合作夥伴謝宏明:我們這邊是沒有招牌的,樹,就是我們主要的招牌。我們就是希望說把一些舊屋綠改造,它原本就是一個釣蝦場,想說怎麼樣在不把它拆掉的一個方式之下,來運用這個空間。釣蝦池其實我們也沒有把它回填,假設我們把它回填,那些土壤就不能作耕種了。我們在幾個夥伴們發想之後,就把它規劃成一個樹池書坡。

為了不要傷害土地,樹合苑的「樹池書波」運用原先空間的凹地地形,營造出高高低低的立體感,讓民眾能在綠意中擁抱一片書海。

以上單元節選自台數科哈TV節目《綠光》

{台數科「安心農產品」平台  搭起一座友善土地的橋樑}

 

三結社區07篇

企製團隊

【溫暖的光】雲林大埤鄉三結社區

雲林三結社區不只擁有天然農村美,還擁有讓民眾能帶著走的稻草藝術。在前台中市社造聯盟促進會執行長張義勝眼中,價值體驗是發展三結社區的最大優勢。

張義勝:我覺得台灣農村本來就很美,所以事實上三結它應該往軟體來走,要讓年輕人可以回來,我覺得他們應該可以有幾個可以做,來看很漂亮的風景,田園景觀,可以買他們在地的稻草編織的伴手禮,當然還可以吃風味餐。

風味餐,是三結社區嫁娶時,邀請親朋好友、左右鄰居的前一餐。享用地方特色餐點,與遊客分享他們的喜事記憶,也讓三結印象刻畫在遊客心底。

 

以上單元節選自台數科哈TV

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故事 台數科集團與您一起記錄生活

三結社區06篇

企製團隊

【溫暖的光】雲林大埤鄉三結社區

學習稻草編織,讓雲林三結社區的居民像塊純白色的布,勾勒出生命與社區的新藍圖。

林碧夏:我們就是找了很多歐里桑、歐巴桑來,你也知道以前的農民,現在五六十歲紮稻草的功夫真的都很厲害,然後他們就坐下來跟我講說,嘿,碧夏,你叫我們來學草編,你不要笑死人好不好,我還在摸稻草的時候你都還沒出生,然後老師開始教的時候,他們真的很認真在學習,那種眼神可以讓你看出說,這些老人家,不會因為說我是長者,我摸稻草的時間比你長,而不會想去虛心學習,不會想說去改變自己,所以他們就開始摸,那時候我一個一個幫他們拍照,我覺得說,他們那種眼神,透露出就是說好像對這個社區又有一種期望、一種希望那種感覺。

 

以上單元節選自台數科哈TV

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故事 台數科集團與您一起記錄生活

三結社區05篇

企製團隊

【溫暖的光】雲林大埤鄉三結社區

以往收成後的稻草就像廢棄物,但在前雲林縣計畫處處長陳東松眼中,他們有很多妙用。

前計畫處處長陳東松:過去這有多餘的稻草都沒好好運用,所以那時就跟社區討論,將稻草和稻米作為社區未來發展的特色,包括初期我們請草屯草鞋墩文化協會,將他們稻草編織的技術,請老師帶進這個社區,把三結這地方定位在一個水稻渠成,稻草藝術村,然後透過稻草的種種創作藝術,來吸引外地人,來這邊做地方農村體驗跟旅遊。

稻草蛻變也帶動三結社區成為農村藝術的新亮點。

 

以上單元節選自台數科哈TV

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故事 台數科集團與您一起記錄生活

三結社區04篇

企製團隊

【溫暖的光】雲林大埤三結社區

農民:種一種大家吃不完,大家就會互相分享,就變成說我種這樣吃不完,送給你,你種那樣,給我,變成社區凝聚力很好,左右鄰居變得好親切。

三結社區有一個開心農場,裡頭有天然菜園還有美麗的稻草藝術。這個開心農場不僅象徵著三結居民的情感,也形塑了家的模樣。

居民林碧夏:他們家都會擺一些稻草的裝置藝術在那裏,然後兒孫回來他們就會說,你看阿嬤阿公做這個有漂亮嗎? 然後他們的子子孫孫回到我們社區,他們就會覺得說,我們社區真的有變,至少說,他們的小孩子比較願意回到社區這樣子 。

 

以上單元節選自台數科哈TV

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故事 台數科集團與您一起記錄生活

三結社區03篇

企製團隊

【溫暖的光】雲林大埤鄉三結社區

每一塊稻田都孕育著在地的居民,對三結社區的居民蘇石川來說,土地給他的太多。

蘇石川:我們這片土地,就是從小時候就陪伴著我,把我養大,我們就是要建立友善的土地保護,所以我就在土地上撒大豆,當有機肥料。以前都是用化學肥料來施肥,結果土地都變質了,都沒回歸大自然,所以我就帶領一些青年跟白頭翁志工隊,甚至一些小朋友讓他們體驗和了解,了解說要如何珍惜土地,如何愛護土地。

 

以上單元節選自台數科哈TV

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故事 台數科集團與您一起記錄生活

三結社區02篇

企製團隊

 【溫暖的光】雲林大埤鄉三結社區

林碧夏:我在這邊出生在這邊長大的,我記得以前小時候,我爸爸是專門幫別人犁田的。

三結社區居民林碧夏,稱小時候的自己是放牛的孩子,當年牛耕田,累了就到一旁吃草,生活樸實,倒也很自在。

林碧夏:所以讓我覺得最大不同就是,以前農村真的是很純樸、很單純、很無毒,很適合人們居住在這個地方,但是呢,我覺得長大之後,農村真的整個大變遷,一些化學肥料阿,一些農藥阿,就是一直在噴灑,然後農民用藥都很過量,變成說現在牛出去不一定找得到草吃。

農村被催著不斷向前,留存在林碧夏心裡的那個放牛時光,仍是最令人懷念的。

 

以上單元節選自台數科哈TV

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故事 台數科集團與您一起記錄生活

 

三結社區01篇

企製團隊

【溫暖的光】雲林大埤三結社區

每年春天,在雲林大埤鄉三結社區有一項活動,是村人們扛著稻草做成的牛踏街,好不熱鬧!村長徐萬成說,這是社區的年度盛事。

村長徐萬成:以前先人春節過後有個打春牛習俗,打春牛就是可以帶來整年的好運,像是摸牛角,賺錢穩當當,講這些好話,帶來全年的好運,我們社區就是要發揚這個文化的保存,所以我們社區才舉辦這個打春牛。我們這個三結村屬於嘉南平原的一部分,尤其大埤鄉都是平地,全台稻穀生產最多的就是大埤鄉,有三樣,稻米、稻草跟酸菜是我們大埤鄉的三寶。

 

以上單元節選自台數科哈TV

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故事 台數科集團與您一起記錄生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