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自在嗎-郎亞琴09壓力管理壓力源篇
企製團隊
【你的心自在嗎?】
郎亞琴:我的諮商所一天到晚就是聽到來的個案陳述身心俱疲的狀況。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來想想看
第一就是我們的生活裡充滿許多壓力。例如:每天趕上課、上班、開會、趕趕趕,這就是時間壓力。其次是社會環境的壓力、同儕的壓力。
成人最大壓力源就是工作,包括長官的要求,同事間的競爭等。家庭的壓力源呢? 例如經濟問題、長輩的期待、孩子的管教、夫妻相處等。還有,自己的個性也是一個壓力源呢。找到壓力源,壓力問題才能對症下藥。
我是晴朗心理諮商所所長郎亞琴
映興電子陪您覺察自己,關照這顆心
【你的心自在嗎?】
郎亞琴:很多上班族到我那去抱怨這個抱怨那個,我就問他你一天完成的最好的、覺得自己還滿滿意的事有沒有,想了半天沒有,因為都是瑣事,瑣事也是一個壓力源,太鎖碎的事你又必須完成它,是沒有成就感的,這時候身體跟心靈分開的時候也是我們一個壓力的開始,找不到自己了。
你的肌肉一緊縮,那個情緒就開始緊張,情緒一緊張,下面就堆積到怒罵。
所以你生活作息不改變,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轉念一想不改變,那種堅定的心志不夠的話,那你累積的壓力是永遠沒辦法去除的。
我是晴朗心理諮商所所長郎亞琴
映興電子陪您覺察自己,關照這顆心
{想和你~好好談心}
吳若權:這幾年來,我有機會暫時放下繁忙的公務與家務,深入各國產地研習咖啡,同時考取多張咖啡師證照。再回到一般人喝咖啡的立場,發現我每向前走一步,就必須放下更多一些。最難放下的其實不是年齡或是身段,而是自我的執見。
這種情緒,我很能理解。在其他我所專長的領域,行銷、寫作、管理、靈性、療癒,我也經常開課,課堂中同樣會碰到比我年長很多的學生。我非常佩服他們學習態度,深深明瞭:要把自己歸零,需要多大的勇氣。
我從未以所知所學去和別人爭辯是非,因為所有「眼耳鼻舌身意」的體驗,只是起步;要到「無智亦無得」,才是真正的境界。
我是吳若權,我們相約喝一杯療心咖啡
{ 做自己的主人,找回你的心 映興電子 真心祝福 }
{想和你~好好談心}
吳若權:從小生性敏感的我,很容易在短暫接觸人與事之後,做出主觀的好惡選擇,心中愛恨的界線非常明確,不容侵犯。
我後來慢慢發展出來的自信,反而是因為自己經歷很多人生幽谷的慘痛,在挫折中學會承擔,在悲憫中懂得同理,慢慢累積內在的敦厚,重新建立開放的心胸,終於可以無條件捨棄對別人嚴厲的評論,才知道過去那些看外在環境的不順眼,都是對自己內心世界的不滿。
於是我練就隨時讓自己歸零的能力,尤其當主觀意念上身,又開始有所評論的當下,立刻提醒自己,我是剛磨研好的咖啡粉,任何正在面對與遭遇的經驗,就像是熱水,只要毫無抗拒的去經歷,就能萃取出內在最珍貴的精華。
杯測人生風味 品嘗人情中的感動 我是吳若權
{ 做自己的主人,找回你的心 映興電子 真心祝福 }
{想和你~好好談心}
吳若權:愛情的華麗與蒼涼,也往往在一杯咖啡之間。
有多少情人,是在一杯咖啡中結緣而認識彼此。然而,當兩個人的感情走到最後,又有多少情侶能夠在一杯咖啡中好聚好善?我看過很多情侶,甚至自己也經歷過所謂的「不告而別」。
每一杯相互陪伴的咖啡裡,都有一串無法磨滅的記憶。如果你有幸遇到一個情人,是用咖啡展開一段戀情,最後也讓這段戀情結束於一杯道別的咖啡,將會是人生非常浪漫的經驗。
或者,更浪漫的是,你們的戀情起始於一杯咖啡,然後就天長地久到現在,你們的約會的行程表上已經累積了無數杯的咖啡,而且看起來這一生還有可能要繼續喝下去。
杯測人生風味 品嘗人情中的感動 我是吳若權
{ 做自己的主人,找回你的心 映興電子 真心祝福 }
{想和你~好好談心}
吳若權:以前,我常聽說:「每一個結束,都是另一個開始!」「每一次死亡,都是另一次重生!」現在我已經沒有如此分明的界線,只知道:前一刻,已經結束。下一刻,還沒開始。處於當下的自己,既是有始有終,也是無始無終。
人生的璀璨,就在於每一刻的盡其在我。猶如白色咖啡花的綻放,如同紅色咖啡櫻桃的熟成,也如同每一杯咖啡的萃取,我們都只能純粹、只能盡力、只能暢快,讓經歷每一刻的自我,沒有白活。
就像是來到你面前的每一杯咖啡,不分貴賤、不分好壞、不分酸甜、不分甘苦,它從來不因為世人的評論,而改變自己開花結果的初衷─為了與你相遇,於是它成為最獨特的自己。
杯測人生風味 品嘗人情中的感動 我是吳若權
{ 做自己的主人,找回你的心 映興電子 真心祝福 }
{想和你~好好談心}
盧俊義:我在四十歲那年,有寫一篇遺書,很多人感到奇怪。其實是因為我當牧師十三年,常碰到會友生死的事情,有年輕的、有年長的。
遺書我寫了三點:第一點是說,身體可以用到的器官都捐贈;第二項是,孩子還很小,託付給我小弟幫我養育,因為他有結婚,但沒有孩子;第三則是說,老婆可以改嫁,不要守寡。
我會這樣想的原因是,常接觸到有人突然間過世,都沒有交代,我常常感覺沒有交代的,都比我還早去(過世)。所以交代不一定表示會過世,但是如果有交代,突然間過世了,我們也不用煩惱。所以我四十歲寫遺書,不代表我老,反而我是感覺這是對生命有一個交代跟準備。
老不一定是因為年紀,新的眼光,活出新的盼望-我是盧俊義
{ 做自己的主人,找回你的心 映興電子 真心祝福 }
{想和你~好好談心}
盧俊義:有的人常常這樣想:夫妻兩人要長長久久,這是我們一般常常講的白頭偕老。其實無論活到幾歲,到最後都會剩一個人。
我常常遇到很多夫婦,他們事先都會互相交代:「如果我死了,你如何幫我處理......。」其實我們的社會變遷很大,當我們將孩子養育成人時,有的送到國外念書,到最後留在台灣也是倆老,那倆老就要互相扶持。
我常常說相互扶持,一個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常常將過去爭吵的事情、不開心的事情拿出來,就像炒冷飯一樣,這對年老夫婦的生活沒有幫助;所以最好就是,一邊變老的同時,也要一邊體貼,這樣年老生活也會甜蜜,父母如果甜蜜了,孩子也會放心,操心也會減少。
老不一定是因為年紀,新的眼光,活出新的盼望-我是盧俊義
{ 做自己的主人,找回你的心 映興電子 真心祝福 }
{想和你~好好談心}
盧俊義:我們有時候在談要怎麼準備面對年老,我常常說,不要等到真的老了才要準備變老,這樣太慢了!得從年輕的時候開始準備年老,準備老年生活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害怕變老之後經濟的狀況,就得向孩子伸手,我們應該要有這樣的想法:趁年輕就要開始存錢。
我開始當牧師,那時剛畢業領的錢很少,但是我到郵局買簡易人壽保險,每個月存了兩百塊,我存了二十年,五年就領一次,五年領兩萬塊看起來很少,但是我最近又學了一個方法,照日期,一月一號存一塊錢,二號存兩塊,一年下來可以存六萬多塊,所以存一點小小的錢準備年老,這是我們要做這個規劃。
老不一定是因為年紀,新的眼光,活出新的盼望-我是盧俊義
{ 做自己的主人,找回你的心 映興電子 真心祝福 }
{想和你~好好談心}
盧俊義:我常常在公園裡面,看到七早八早很多人在運動,都想讓身體更健康,但是,頭腦都不太健康。我常說一件事,年紀大不一定是福氣的事,有時候會成為子孫的負擔。如果頭腦清楚,這個很有幫助,我們知道如何處理我們的事情。
現在有很多社區大學,你可以去選一些課,怎麼欣賞藝術,怎麼看歷史,怎樣讀新的書。所以說變老,我的看法是不用因為年老而自己覺得很難過。原本和親人朋友一定有一些不開心的事情,這也很正常。真正貼心的朋友不多,客廳小小間的,可以幾個好朋友在一起這樣就好。
年紀可以老,心可以年輕,常常存感謝的心,生活就會快樂。-我是盧俊義
片尾:{ 做自己的主人,找回你的心 映興電子 真心祝福 }
{想和你~好好談心}
林耕新:曾有網友看到我的臉書後,留言給我:「林醫師是一位生活藝術家,他要到幾歲才能像我如此清幽?」事實上,我的生活是由一連串的挑戰組合而成,並非臉書上的分享就能道盡。
每個人都會遭遇兩種挫折,我把它稱之為「人生的兩支箭」。第一支箭是來自外在環境的挑戰,當這支箭射過來的時候不要躲,把自己準備好,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第二支箭則是自己射向自己的箭,一個人沒有自信,正是因為這支箭的影響,它所造成的傷害,往往千百倍於第一支箭。
建立自信心,幫助我坦然面對人生第一支箭,讓心變得堅強,不再朝自己射第二支箭,這是我一輩子要學習的功課。
我是心理醫師林耕新,一起整理情緒冰箱,感受幸福的溫度。
{ 做自己的主人,找回你的心 映興電子 真心祝福 }
{想和你~好好談心}
林耕新:曾有一位過度焦慮的醫師,以懷疑的語氣問我:「書上說焦慮戒得掉,但為什麼卻沒辦法做到?」
這位醫師的內在與外在的自己,有很大的差距。心裡明明很焦躁、缺乏自信,但是在他人面前,還要表現得積極正向。當內在與外在的自己,差距愈來愈大,並且在意他人眼光時,就注定不會快樂。
終於在治療後期,這位醫生的想法改變了,他告訴我,以前的自己因為心打不開而浪費太多時間。
你也曾因為心「打不開」,錯過讓自己幸福的機會嗎?如果打從心底不願意,不相信自己能變得更好,再多練習的方法也於事無補。
而改變,就在我們的一念之間。
從生活中自我療癒,讓快樂細水長流,我是林耕新。
{ 做自己的主人,找回你的心 映興電子 真心祝福 }
{想和你~好好談心}
林耕新:我常常請我的個案寫「快樂量表」,藉由一天三次記錄快樂指數,了解自己的情緒變化,並且透過自我覺察能力,找到快樂的來源。雖然人生還是會發生很多不快樂的事情,但透過快樂量表,能讓人更注意在快樂的事情上面,而不是整天沉浸在負面情緒裡。
我的一週行程有六天要看診,好不容易周末可以休息,卻又經常要到各地演講。如果是用這樣的角度去看待我的生活,那肯定是活得又累又苦。
雖然每一件事做起來都不輕鬆,但哪怕只有一個人因此得到啟發,我也認為付出是值得的,一旦這麼想,自然也不覺得累了。
找出快樂的事情,其實就是正面看待自己的事。
我是心理醫師林耕新,一起整理情緒冰箱,感受幸福的溫度。
{ 做自己的主人,找回你的心 映興電子 真心祝福 }
{想和你~好好談心}
林耕新:當焦慮來襲時,壓抑自己不去想,效果有限。既然無法強迫自己停止,不妨先從縮短焦慮的時間開始做起。
有個飽受焦慮之苦的家庭主婦,在家裡放了一張「焦慮椅」。每天花五到十分鐘的時間,利用焦慮椅進行自我對話,集中精神盡情煩惱。
那位媽媽告訴我說:「她以前覺得不可能不擔心,但當她利用焦慮椅打算無所顧忌的煩惱時,反而覺得焦慮感減輕了。」
當我們專注在煩惱的事物時,因為少了壓抑的心理干擾,反而能幫助我們將煩惱的事情看得更清楚,甚至有不一樣的體會。在煩惱時,不妨也給自己十分鐘,告訴自己,離開這張焦慮椅就不要繼續焦慮了。
從生活中自我療癒,讓快樂細水長流,我是林耕新。
{ 做自己的主人,找回你的心 映興電子 真心祝福 }
{想和你~好好談心}
林耕新:有一位高中生來找我諮詢。他的大學學測只填了一個醫學系的志願,沒想到卻落榜,因為打擊太大而一蹶不振。對他來說,沒有一次考進醫學系就是失敗者,甚至害怕再次嘗試一樣會失敗,於是乾脆自我放棄。
這樣的人就是活在想像出來的二分法世界,沒有達到理想中的完美狀態就是失敗的極端想法,都是因為對自己缺乏信心。
然而這麼做無法解決人生問題,我想人可以選擇放棄,但生命不會因為我們的放棄,而變得踏實美好。重要的是我們願意看見自己的好,在平凡中充分發揮優點,而不是緊抓著缺點不放,才能不斷豐富生命,擺脫只有一種選擇的黑白人生。
我是心理醫師林耕新,一起整理情緒冰箱,感受幸福的溫度。
{ 做自己的主人,找回你的心 映興電子 真心祝福 }
{想和你~好好談心}
林耕新:你有多久沒整理自己的情緒冰箱呢?許多來諮商的人,都會期待醫生能提供迅速有效的解答,但往往個案的狀況卻是「知道,但仍然無法行動」。
方法和道理很簡單,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卻因為無法信任他人,也不願意相信自己,寧可沉浸在負面情緒的痛苦中。
對心裡充滿負面情緒的人來說,無法停止憂慮,就像是不把壞掉的食物丟掉,反而繼續放進冰箱裡,最好的做法當然是把壞食物清掉。不過,我們必須先決定好哪些食物是不要的,也就是辨識出哪些是沒有幫助,會阻礙成長的想法。
只有慢慢減少情緒冰箱的壞想法,才能騰出空間保持更好的自己。
從生活中自我療癒,讓快樂細水長流,我是林耕新。
{ 做自己的主人,找回你的心 映興電子 真心祝福 }
{想和你~好好談心}
「我要積極起來。」
我經常聽到病人這麼說。在這個不斷強調激勵與自我超越的時代,運用正面思考,確實能為人帶來成長的動力。但對一個在日常生活中遭遇難關的人來說,表面的激勵話術,效果極其有限。取而代之的,往往是更大的失落感。
想法正面並沒有錯,有問題的地方在於只知道一味地要求正面思考,而忽略了對現實狀況的理性評估。我們真正需要的是,面對和承認自己的負面情緒,並逐步消除這些負面感受,因為真正的快樂是要發自內心,而不是通過大腦命令和勉強自己,與其依賴短暫的激勵話語,不如從當下能做到的事情開始做起吧!
我是心理醫師林耕新,一起整理情緒冰箱,感受幸福的溫度。
{ 做自己的主人,找回你的心 映興電子 真心祝福 }
{想和你~好好談心}
林耕新:我經常受邀到各地演講,但即便如此,上台前還是會焦慮,不知道過程中會出現什麼狀況。有一次到基隆演講,看到台下人數很少,心情難免受到影響,但出乎我意料之外,演講結束後,有位父親來找我,他說本來只是來借洗手間,但是聽完這場演講之後,已經改變他的一生。
經過這件事情,我對自己無法掌握的事情便不再執著了,因為人生的意外與美好,往往就藏在無法掌握的事情中。當我靜下心來,會發現我所能掌握與實現的事物,遠比我想像的還要多。「不確定性」其實只是反映了事物的本質,重要的還是我們如何看待,並且是否願意起身行動,嘗試改變。
我是心理醫師林耕新,一起整理情緒冰箱,感受幸福的溫度。
{ 做自己的主人,找回你的心 映興電子 真心祝福 }
{想和你~好好談心}
林耕新:記得幾年前,突然接到一位企業家朋友的電話,他想約我見面,和我談談,可以一起為社會貢獻什麼。其實,早在十多年前,他已經捐了上億的金錢回饋社會。對於這樣的企業家專程來找我,當下的心情只能用受寵若驚來形容!
結束談話後,我想說司機可能在門口等他,沒想到他騎機車來,看他穿著公司制服、球鞋,慢慢戴上安全帽,不疾不徐地說:「騎機車方便!」
我看見的是一位純樸、內心富有,將人生最高目標發揮地淋漓盡致的紳士!
我想起達賴喇嘛曾說過的話,他說:「這個世界不需要更多成功的人,但是迫切需要各式各樣能帶來和平的人,還有懂愛的人。」
從生活中自我療癒,讓快樂細水長流,我是林耕新。
{ 做自己的主人,找回你的心 映興電子 真心祝福 }
{想和你~好好談心}
張曼娟:這兩年常在臉書上看見朋友貼文,悼念某位離世的友人,這些友人多半都是中年人,熱衷的投入工作,對生活充滿熱情,發現罹癌時,往往是措手不及的告別人世。聽見消息的人總是「哀痛」、「難以置信」,無限的惋惜與悲傷。因為中年只是人生半途,應該還有許多風和日麗,或是雨雪黃昏,不該就此畫下句點的。
人到中年,常發覺有許多的延宕:那些要做的事;該說的話;想愛的人,都被延宕了。有時是因為自己的退縮,更多時候是因為顧慮到他人。
被延宕的愈多,就表示為他人付出與犧牲的愈多,對自己的虧欠也愈多。已經來到下半場的我們,怎能不好好彌補?
成為一個寬容又自信的大人,就是歲月的祝福,我是張曼娟。
{ 做自己的主人,找回你的心 映興電子 真心祝福 }
{想和你~好好談心}
張曼娟:如果誕生在這個世界上,被父母與長輩們滿滿的愛包圍,在愛的感受上,是自給自足的,於是,便能好好的愛人與被愛。如果誕生在這個世界上,卻不被關愛,總在匱乏與焦慮中,一次又一次失落,那麼,就註定要成為一個愛無能者嗎?
在我看來,愛也是一種財富。是無形的、心靈的財富。愛是由自己創造,不是繼承而來的,如果父母不愛孩子,孩子們可以彼此相愛。
白手起家的企業家是典範,他們不被現實環境限制,努力的攀登人生巔峰。白手起愛的創造者更令人敬佩,他們打破了不被愛就不能愛的魔咒,把匱乏者蛻變為慷慨的給予者。
成為一個寬容又自信的大人,就是歲月的祝福,我是張曼娟。
{ 做自己的主人,找回你的心 映興電子 真心祝福 }
{想和你~好好談心}
張曼娟:人生上半場,很多時刻都在等待。
作兒子的等待著父親的肯定;作女兒的等待著母親的瞭解;在愛情中等待一個確定;在婚姻中等待著和諧;在工作中等待好機會;在教養中等待兒女出人頭地;在大樂透開獎時等待二十億,然而,很多時候這樣的等待終究是要落空的。
已經走過上半場,是否還在等待?等待別人的肯定?等待別人的感激?等待與他人和解?等待著別人帶來的幸福?
停止等待,才能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才能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們停止等待,才能善待自己。
成為一個寬容又自信的大人,就是歲月的祝福,我是張曼娟。
{ 做自己的主人,找回你的心 映興電子 真心祝福 }
{想和你~好好談心}
張曼娟:「想到女友,就想到那時候的自己,覺得好懷念。」這句話,點出了中年人回味愛情時,最刻骨銘心的部分,其實是戀愛中的自己,奮不顧身、勇氣十足的自己;柔情似水、溫柔等待的自己。在深深愛戀著一個人的時候,就像是遇見一枚引信,點燃了自己並未發現的某種狂熱,那是在愛之前並不具備,愛過之後不再存在的品質,閃亮、激昂,自己都忍不住要愛上的一個自己。
人與人相遇,就算激盪出愛的火花,也不一定具足了愛的條件。
於是,我們真的要覺得感謝了,感謝曾與我們相愛,或讓我們情不自禁愛上的那個人,是他完整了我們的生命。
成為一個寬容又自信的大人,就是歲月的祝福,我是張曼娟。
{ 做自己的主人,找回你的心 映興電子 真心祝福 }
{想和你~好好談心}
張曼娟:在照顧著年老父母的時候,是一種把自己所有稜角都磨平的修煉。
雖然已經很努力了,卻有可能只是一個微小的環節,便有功虧一簣的感受。
「怎麼會這樣?」連這個念頭也不必有。命運如水流,我們被無常的、難以預料的命運馴服,只能溫順匍匐,不必爭,也無可爭了。
曾有人問:「如果妳實在撐不下去了,有想過其他的方法嗎?」「妳有沒有想過,這要持續多少年?」
沒有,我沒想過這些問題。這樣的問題是此刻無法算計的,我只知道,日子一天天過去,不管發生了好事或壞事,過一天算一天。只回頭看自己走過的路,覺得真不容易,有時為自己感到驕傲,這樣就夠了。
可以成為父母的照顧者,是我今生最榮耀的身分,我是張曼娟。
{ 做自己的主人,找回你的心 映興電子 真心祝福 }
{想和你~好好談心}
張曼娟:有一次母親覺得暈眩,我勸她請假一次吧。她說,不能請假,護理師會忙不過來,「他們很需要我的。」母親說著,神采奕奕出門去。我聽見了那個關鍵詞:「需要」。因為被需要,於是感到存在的貴重意義。
來到人生下半場,成功或者勝利,不再點燃心中熱情,我們開始思考人生意義,我的存在是有價值的嗎?有些中年朋友對退休有著莫名的恐懼,主要是因為退休之後的生活,該如何安排,令人感到茫然。我想,光是把時間排滿是不夠的,需要安排的是心靈空間。付出的時機是你掌握的,至於付出的回饋,則是快樂的能量。當快樂能量將心靈空間填滿,才真的是「不知老之將至」了。
成為一個寬容又自信的大人,就是歲月的祝福,我是張曼娟。
{ 做自己的主人,找回你的心 映興電子 真心祝福 }
{想和你~好好談心}
張曼娟:如果你和我一樣,正在照顧老去的父母,請一定要把自己照顧好。照顧者不該承擔全部責任,如果身邊有家人,就要與家人共同承擔。如果沒有家人,也不要為了照顧而把自己全部取消,依然保留著部分工作,持續著人際關係,給自己找樂子的時間和機會,雖然都是零零碎碎的,但這些片段連結起來,才能讓我們有活著的感覺。
大齡兒女照顧年老父母,不是過渡時期,不能拚了命的硬撐。因此,該休息的時候要休息,該放鬆的時候要放鬆,該求援的時候就求援。
照顧年老的父母不是曇花一現,是一種日常。當我們預習著老去,明白老後所需,只是出門時一台輪椅,想睡覺時一顆安眠藥,便會擺脫更多的欲望和紛擾,獲得自由。
可以成為父母的照顧者,是我今生最榮耀的身分,我是張曼娟。
{ 做自己的主人,找回你的心 映興電子 真心祝福 }
{想和你~好好談心}
張曼娟:年輕時候為了討人喜歡,我幾乎是無法拒絕別人的,而後我發現,需要幫忙的人和事愈來愈多,有時候做好了這件事,沒做好另一件;幫到了這個人,沒幫到另一個,於是招來埋怨與指責。怨怪的人並不會因為我曾經給予他的幫助而諒解我,這讓我感到沮喪,也感到驚奇。原來,當我們一再的答應別人,給予幫助,只會讓別人感覺理所當然。
我此刻的想法是,如果不拒絕那些不想做的事,就沒有時間與心力去做真正想做的事了,這是生命的浪費。所謂自私,我不再懼怕這樣的指控了。雖然無法滿足別人的期待和欲望,但是能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不造成他人的負擔,這已經是一種美德。
成為一個寬容又自信的大人,就是歲月的祝福,我是張曼娟。
{ 做自己的主人,找回你的心 映興電子 真心祝福 }
幸福是什麼?
有人說健康就是幸福,也有人認為幸福是對生活的滿意度。
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如何處理過多的情緒負擔?我們又該如何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找到生命的喜悅?
《想和你好好談心》單元,每兩個月一次精選一位「身心靈牧羊人」,從主題企劃、選定相關議題之身心靈領域專家、靈性作家、企業講師開始,依該領域專長,以熟讀該講者的著作與提供資料擷取、濃縮團隊與講者想要傳遞給聽眾的內容,整理、撰稿,再與講者走進錄音室收音,把一則則心靈雞湯帶回電台後製,雖過程繁複耗時,但仍以「與心為伍,就是找回原本美好的自己」為基礎,旁徵博引各種心理動力學概念與故事,引導聽眾在一則則分享裡,聆聽一場又一場似曾相識的內心小劇場,面對並解放內心無法放過自己的遺憾,更在一趟趟認識自己的旅程之後,知道自己的獨一無二、知道自己的生命,本來就美好。期望藉由每一位「身心靈牧羊人」從「身」到「心」,從「你」到「我」,發揮身心靈撫慰,同時也期盼藉著媒體,開啟一盞盞心燈,創造溫暖的世界!
內容可分為五大方向:
- 認識自己 - 沒有地圖的心靈旅程
- 自我肯定、創造自我價值 - 不失去快樂的祕密 。a
- 成就自己、自我照顧及滋養 - 勇敢,創造你要的人生。
- 關係建立,人際連結與互動 - 「找伴、作伴、相伴」探索旅程。
- 學習與分享 – 如實長出生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