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團小常識
管弦樂團(Orchestra) 一個大編制的樂團,是怎麼產生的?又如何互相合作演出?這中間有甚麼眉眉角角是我們不知道的呢?
「Encore!」「Bravo!」,音樂演罷後該怎麼喝采?
節目部每當一場精彩的音樂會結束後,觀眾席通常會傳來此起彼落的喝采。「Encore!」、「Bravo!」,這些都是我們常可在席間聽到的。不過,「Encore!」與「Bravo!」這兩個字表達的意思可不一樣,觀眾想要給予演出者鼓勵與肯定前得先弄個明白,才不會表錯意、喝錯采。
法文的「Encore!」,有「再來一次」的意思;而「Bravo!」則是義大利文,用來表示「好極了!太棒了!」。只要覺得這場音樂會實在精彩,喊出「Bravo!」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問題,不過「Encore!」的使用可得留意,因為像歌劇或芭蕾舞劇等整部一氣呵成的作品,要演出者再來一遍,恐怕就有些為難了。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音樂會中,怎麼鼓掌才合宜?
節目部古有云:「禮多人不怪」,不過這套邏輯用在音樂會上,可不一定行得通。
聆聽一場音樂會,有時難免會遇到一些令人尷尬的場面,不合時宜的鼓掌,便是其中一項。別小看這看似微不足道的動作,如何適時的鼓掌,可是聆聽音樂會的一門學問。究竟何時鼓掌才恰當呢?
一般來說,有些樂曲分成許多章節,而兩個樂章之間彼此關連,因此掌聲的出現可能會弄巧成拙,干擾演出。不過也不是所有的樂曲都得這麼小心翼翼,像歌劇或芭蕾,就容許觀眾在一些精采的段落結束後給予掌聲。
通常我們只要留意指揮或演出者的手勢,以及音樂是否已完全停止,就能判斷出合適鼓掌的時機。當然,如果能在踏進音樂廳之前事先瞭解演出的曲目,也許更能避免掉鼓錯掌的尷尬了。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樂團調音為何以雙簧管為準?
節目部在音樂會開演前,我們看到樂團團員與首席陸續進場就定位,此時,團員們還有一個重要的動作要做,那就是-調音。通常,首席會先給雙簧管樂手一個指示,接著樂手拿起樂器,起了la這個音,它的頻率是每秒鐘440 Hertz,團員們就著這個基準調整音高,使每一件樂器的音準一致。
為甚麼樂團會以雙簧管所吹奏出的音作為調音標準呢?主要在於雙簧管的構造,使它成為調音最麻煩的一項樂器。由於雙簧管的前端有一個突出的細長簧片,其音準是靠簧片插入的深淺來控制,所以調起音來相當麻煩;也因此,它的音律也最穩。不過也有例外,如果當天演奏的是鋼琴協奏曲,那麼就必須改以鋼琴為標準,調整其他樂器的音高了。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樂團的「首席」都做些什麼?
節目部在欣賞音樂會的時候,首先,我們會看到樂團的團員們陸續進場坐定,接著,一位小提琴手獨自走了進來,隨後帶領團員開始調音,等調完音之後,指揮這時才會上台。而這名小提琴手,就是「樂團首席(Concertmatser ‧ leder)」。
樂團首席通常就坐在指揮的左手邊,得負責統一弦樂手的弓法與指法,使演奏出來的音色、節奏協調一致。此外,樂團首席還得從旁協助指揮,留意每一位團員的狀況,適時地以眼神、手勢提醒他們,避免錯誤發生。
18世紀以前,宮廷樂團還未設置常任指揮,當時的樂團首席得扮演指揮的角色,帶領樂團演奏。到了今日,由於樂團平常練習時,指揮不一定到場,此時樂團首席就得擔任起練習時的指揮工作。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指揮家一定要拿著指揮棒指揮嗎?
節目部指揮棒經過了近兩百年的發展,直到今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指揮在演出時使用它。就其功能而言,指揮棒在使用上,猶如延伸了指揮手臂的長度,不僅能讓樂團團員集中注意力,更能使他們明顯看到指揮所提示的速度與重音。
不過,指揮棒也有其侷限。相較於手勢的柔軟多變,可傳達更多的表情與意義,指揮棒在這方面就略顯不足;也因此,有人認為指揮合唱曲時,最好不要使用指揮棒,而指揮管弦樂團時,由於成員眾多、座位分佈也廣,此時指揮棒就有放大指揮手勢的作用,讓團員能更清楚的看到指揮的動作。
總之,使用指揮棒與否,還是依個人習慣而定,像庫特馬殊、哈農庫特、葛濟夫等指揮大師就習慣徒手指揮。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指揮棒是怎麼產生的?
節目部在欣賞樂團演出的同時,你一定也注意到,有些指揮手中會拿著一根細小的棒子並揮舞它,我們稱之為「指揮棒」。
指揮棒並不是在「指揮」這個角色產生時就跟著出現的。早期的指揮,通常以肢體動作如點頭、跺腳,甚至揮動琴弓,給予團員節拍和速度上的指示;到了17世紀,作曲家盧利 (Jean-Baptiste Lully, 1632-1687)在指揮時,以大木棒敲打地板的方式數算拍子;也因此,早期的指揮棒多是以菩提樹枝或短木棍做成,不過使用的情況並不普及。
到了19世紀初,小提琴家史博 (Louis Spohr, 1784-1859) 率先公開使用指揮棒;隨後,孟德爾頌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更特別訂做了一支以鯨魚骨製成,外面包裹著白色皮革的指揮棒,這也就成了現今我們所看到的指揮棒雛型。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為甚麼需要指揮(Conducting)?
節目部相信很多人都碰過號誌燈故障,交通打結,一片混亂的情況。每個駕駛都會開車,就像樂團的每位成員都能看懂樂譜,沒有指揮也能演奏,但樂手對於樂曲的快慢、強弱、情緒表現領略各有不同,一旦要合奏時,就需要有個人將其統一,這就是為甚麼樂團需要指揮的緣故。
指揮家小澤征爾(Seiji Ozawa, 1935-)曾說:「如果樂團是一部收錄音機,那麼指揮就是一根手指頭,可以控制前進、停止、快速、緩慢等等功能」,明確地道出了指揮在樂團中的工作。他除了必須負責決定整首樂曲拍子的速度、強弱幅度及音符長度外,還要調整樂器間的平衡,最重要的,就是讓樂曲做出統一的詮釋。也因此,指揮可說是樂團的靈魂人物。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指揮(Conducting)是怎麼產生的?
節目部現今的指揮,各各看來神氣活現,站在舞台上,總是萬眾矚目的焦點。然而,指揮這個角色,並不是一開始就這麼引人注目的。
最早的指揮,功能有點像節拍器,由團體中的主要歌手以手勢給予團員音樂節拍。進入巴洛克時期,器樂音樂崛起,指揮這項任務改由器樂首席擔任,並以點頭、跺腳等更為豐富的肢體動作帶領樂團。之後,由於樂曲趨向精細複雜,除了引導節奏外,器樂首席還得同時身負樂曲詮釋及演出行政的工作。
到了浪漫樂派時期,大型管弦樂曲誕生,此時樂團內職責分工更為精細,專職的指揮因而產生,不過此時指揮身兼作曲家的情況也很常見;一直要到20世紀,指揮這個角色才正式受到世人重視,明星指揮也應運而生。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撰寫編輯
管弦樂團的編制
節目部【古典小常識-管弦樂團的編制】
管弦樂團(Orchestra)通常是由弦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及打擊樂器組合而成,而其編制則是以木管樂器的數目為標準。一般常見的為「二管編制」與「三管編制」,二管指的是每一種常用的木管樂器各配置兩支,三管則為三支,而弦樂器則是以此為原則,再依比例進行配置。通常二管編制下,第一及第二小提琴各需8支,中提琴和大提琴約6到8支,低音提琴則約4支。常見的二管編制大約有60人,而隨著管樂的配置增加,弦樂的需求比例也隨之擴充。
當我們瞭解了管弦樂團的編制後,實在不得不佩服這些作曲家們,他們必須熟悉每一種樂器的功能及音色,並仔細構思彼此之間如何發聲,進而創作出優美動人的旋律。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編輯撰寫
管弦樂團發展史
節目部【管弦樂團發展史】
「orchestra」這個字早在希臘時代,就被用來指表演舞台前面的半圓形空間;而真正被稱作為管弦樂團,則是17世紀之後的事情。一開始,樂團是由不同尺寸的提琴編制而成,到了18世紀,木管及銅管樂器開始陸續加入編制當中,而定音鼓也在樂曲需要時被擺上。
進入19世紀,浪漫樂派當道,大部分的作曲家著重管弦樂團整體音色的豐富度,樂團編制一下子迅速擴張。此時,古典樂派時期的「二管編制」已不敷使用,「三管編制」成為作曲家的最愛。到了20世紀,已達飽和的管弦樂團,樂器發展的焦點從管弦樂轉移到打擊樂,甚至一些原來想像不到的聲音效果,也會因著特定曲目的需要而登場。
到了20世紀,木管及銅管樂器開始陸續加入編制當中,而定音鼓也在樂曲需要時被擺上。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編輯撰寫
什麼是「管弦樂團(Orchestra)」?
節目部【什麼是「管弦樂團(Orchestra)」?】
音樂家在完成了一部偉大的創作之後,有時,是需要一大票人幫他把這些作品的生命延續下去的。對於編制大的曲子,如交響曲而言,就必須交給「管弦樂團」來完成這個使命。
一般我們所知的「管弦樂團」,通常是由四個樂器家族組合而成,其中包含了弦樂器、打擊樂器、木管樂器和銅管樂器,透過這些器樂的合奏,賦予樂曲生命,而人們也能一飽耳福。
管弦樂團的人數,通常隨著樂曲的編制進行調整;在古典時期,一般只需二、三十名樂手就可以表現作品,但到了19世紀,如馬勒等音樂家所創作的交響樂,卻經常需要上百位樂手才能使樂曲更具張力。
※本文由古典音樂台編輯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