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Plus

「預防重於治療」、「早發現、早治療」的口號,隨著醫療技術、 檢測設備的日益精進,客製化預防醫學成顯學,在扮演大眾健康的重要 防線上,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樣預防醫學檢驗的內涵與新知,應該被推廣。 本單元感謝 晨悅診所 贊助播出。

Showing 151 to 165 of 165 (4 Pages)

15 - 胃病的高風險群有哪些?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胃病的高危險族群有哪些?
周育德醫師:胃病的高風險族群,因為像我們亞洲人的飲食習慣,他比較喜歡吃一些醃漬類的東西,像是香腸或臘肉這種食物,所以,他的機會會比西方人更高。像有一些人有胃部發炎問題的人,可能是你之前做過胃鏡檢查,發現有些胃炎的病人,或是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伴隨有幽門桿菌感染的狀況。還有一些像是遺傳性的,家裡一等親有些胃癌的情況,都是屬於高風險的族群。如果說,像這些高風險族群的話,會建議至少30歲,或者是40歲的時候,做一次胃鏡的檢查。我是晨悅診所腸胃科醫師-周育德。

14 - 胃癌的病徵是什麼?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胃癌初期症狀有哪些?
周育德醫師:其實胃癌的徵兆沒有什麼臨床上的特異性,比較常見的,大部分都會覺得說,我好像消化不好、肚子不舒服或是有肚子痛的情況,輕微的人,有許有一些噁心、反胃,或者是胃部灼熱,甚至腹脹的感覺。如果比較嚴重一點,通常就會有體重下降、貧血,更嚴重的是連肚子都會摸到一個腫塊。你的胃不舒服,在內科治療已經超過一個月以上,都沒有好的話,可能會建議要考慮是不是要做進一步的胃鏡檢查。我是晨悅診所腸胃科醫師-周育德。

13 - 胃痛等於胃病嗎?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胃痛是常見的都市病之一,但是,胃痛就一定是胃病嗎?
周育德醫師:其實胃痛並不等於胃病,因為,像我們會胃痛,除了胃部本身的問題,像發炎或潰瘍之外,有些像是肝膽系統問題,甚至有些像心臟、心肌梗塞的問題,都有可能造成胃部不舒服,所以,我們不能從胃痛來判別他到底是不是有胃病,我們還需要配合其他的檢查或問診才更夠準確的知道到底是不是胃部的問題。我是晨悅診所腸胃科醫師-周育德。

12 - 哪些癌症比較容易透過健檢早期發現?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哪些癌症比較容易透過健檢早期發現? 
潘天健醫師:其實國建署所推出的四大篩檢就是非常簡單又方便篩檢的方法,不過每一個癌症的發生機率不一樣,所以,你所做的年限,到底幾歲的時候該做什麼檢查?你有什麼樣的風險?比如說,你有抽菸、有吃檳榔,做口腔粘膜篩檢的年紀就要更輕。如果你的二等親內,有罹患乳癌的女性,可能你必須要做乳房攝影的年紀又更早。另外對於男性的部分,攝護腺癌的檢查也是非常方便,只要做抽血搭配超音波檢查,可能就有很高的機率可以找到這樣的癌症。我是晨悅診所-潘天健醫師。


11 - 一般健檢跟防癌健檢的區別是?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一般健檢跟防癌健檢的區別是什麼?
潘天健醫師:一般的健檢是針對我們身體一般的狀況,所以大部分檢查的項目,重點會在心血管、腸胃道、呼吸道,還有其他的檢查。但是如果我們為了防癌的目的去做健檢,我們可能要更了解自己的家族病史,有沒有ㄧ些特殊的癌症?

比如說像乳癌,特別是你有BRCA基因的突變,像是大家最知道的安潔莉娜裘莉,她就是因為有這個基因的突變,所以就預防性的去把乳房跟卵巢都拿掉。因為影像檢查範圍非常大,所以,通常我們會根據你的家族病史、風險評估、預算考量,去做適合你的個人化健檢。我是晨悅診所-潘天健醫師。


10 - 定期健檢,對於癌症的重要性是?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定期健康檢查之於癌症的重要性是什麼?
潘天健醫師:我們知道定期檢查的目的就在於可以早期發現,早期發現我們就是為了可以早期治療。所以,如果這樣的篩檢,它有一定的勝險率,我們去檢查它會比較有意義,而且檢查出來之後,可以早期的去治療,對病人的存活率也會有幫忙。第三個就是要符合是一個合理的價位,如果這樣的篩檢做一次要50萬到100萬,我相信民眾要去訂期追蹤也是有它的難度。尤其是癌症,通常現在發現的時候可能都是中晚期,所以,我們可以在癌症比較早期的時候,透過一些有效、方便、不會太昂貴的檢查,對於癌症的預後是很有幫忙的。我是晨悅診所-潘天健醫師。


09 - 國健署推出的四癌篩檢包含哪些?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國健署推出的四大癌症篩檢服務,包含哪些內容?
潘天健醫師:第一個是口腔黏膜檢查,主要是檢查口腔癌,只要你年滿年滿30歲,有在吃檳榔或抽菸,每兩年可以接受一次免費篩檢。第二項就是糞便的潛血檢查,主要是在檢查大腸癌,50歲到70歲的民眾,每兩年可以接受一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第三個就是子宮頸抹片的檢查,主要是在檢查子宮頸癌,年滿30歲的女性,每三年可以接受一次免費的檢查。第四項是乳房攝影檢查,45歲到69歲的女性,每兩年可以免費篩檢,如果二等親以內有罹患乳癌的女性,可以40歲以上就能接受免費的乳房攝影檢查。我是晨悅診所-潘天健醫師。


08 - 定期接受健康檢查的目的是什麼?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定期接受健康檢查的目的是什麼? 
潘天健醫師:定期接受健康檢查的目的在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以降低罹患疾病的機率,防止疾病惡化,藉由健康檢查能獲的重要的健康資訊,但是能讓民眾更健康的,是在取得這些資訊之後,真正能落實在生活當中,達到改善身體健康的最終目的。比如說,癌症近年來已經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首位,癌症其實就是慢性病的一種,不管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都是,我們更希望可以藉由早期預防這個概念,讓我們再血壓、血糖還沒有上升之前,比如說,我們先知道體重已經過重了、體脂肪已經過高,我們是不是能夠透過控制體重的方面,讓我們在血糖、血壓還沒有上升之前就可以先預防疾病的發生。

07 -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健診單位?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健檢單位?
潘天健醫師:一般建議可以從醫療品質還有醫療服務來觀察,並選擇適合自己的健檢單位。
 
醫療品質就是健檢單位專業的表現,它會具備以下幾個條件,在人事物上, 比如說,在人上面,我們是不是有專業的醫護人員還有醫檢師?
 
在物品方面,我們的檢驗設備跟儀器,是不是都很完備而且新穎?
 
在事方面,比如說,我們檢驗品質的管控,甚至後續的醫療諮詢服務,是不是都能做的很好?
 
在服務品質方面,看能不能做到很貼心,比如說,我們能不能做到醫檢分離?醫檢分離可以降低院內感染的機率,第二,能不能做到很完善的健檢流程,比如說,在這流程中非常流暢、沒有受到干擾,第三,受檢者跟醫護人員的溝通,是不是能夠流暢,最後就是個別諮詢的解說,是不是有主治級以上的醫師負責個案報告解說,讓受檢者充份了解。我是晨悅診所-潘天健醫師。

06 - 健檢選哪個好?醫院跟健檢診所有什麼不同?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健檢選哪個好?醫院跟健檢診所有什麼不同? 
潘天健醫師:其實要看每一個人的需求不同。例如,在醫院附設健檢中心它的優勢就在於,它有一些高階的影像檢查,醫師的陣容會比較整齊跟堅強,而且民眾他可以立即轉到門診治療可能不用再接受一次的檢查。
 
但是在健檢中心裡面的好處就在於,它的個案管理還有追蹤可以做得比較確實。因為,它的健檢的流程會比較快速,所以,如果民眾這次的健康檢查並不需要高階的影像檢查,那麼不一定要去醫院附設的健檢中心。所以,最好的健檢項目應該是要量身訂做、事先先詢問自己熟識的家庭醫師,然後再根據自己的健康,還有家族病史然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健檢項目。我是晨悅診所-潘天健醫師。
 

05 - 健檢當天知道結果比較好嗎?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健康檢查結果大約什麼時候就可以知道?當天知道是不是比較好? 
潘天健醫師:其實要看我們做的檢查的項目,如果是一般的檢查,例如說抽血去看貧血或者是血壓的高低,那當天你就可以馬上知道結果。但是,有一些影像的檢查,如果我們給醫生判讀的時間比較多,他一定會比我只能看短短的一兩分鐘更仔細。所以,我們覺得給醫師充分的時間去判讀報告,也是給自己多一分的保障。
 
所以這個部分,倒不見得一定要要求當天就知道結果。而且有一些抽血的檢查其實我們最怕的就是判讀上的錯誤,所以,民眾在選擇健檢中心的時候,就要考慮實驗室的品質好不好。例如它有沒有一些認證,例如說美國臨床病理學會的認證,或者是台灣的全國認證基金會的認證,當然還有醫檢師的素質那是不是有專業的證照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我是晨悅診所-潘天健醫師。

04 - 每次的健康檢查,都需要做高階影像檢查嗎?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每次的健康檢查,都需要做高階影像檢查嗎?
潘天健醫師:高階的影像檢查,例如說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或者正子攝影,它其實可以讓我們早期的發現一些癌症或者心血管的疾病。但是它每一種的檢查它有它的優勢和它的限制,例如說核磁共振它可以做全身的癌症的篩檢,然後不用擔心輻射線暴露的問題。但是它對於少數的癌症肺癌、淋巴癌、食道癌它就沒有那麼敏感。
 
現在最夯的正子掃描,它可以早期的發現癌症,但是它對於某一些癌症它的掃描率還是比較偏低。例如大腸癌、肝癌、攝護腺癌而且它也會有一部份偽陽性,偽陽性的意思就是,你可能檢查出來可能會有問題但是你後來再去作檢查事實上你是沒有問題的。那這樣可能就會造成一些民眾心理上的恐慌或者是一些醫療的過度的使用。我是晨悅診所-潘天健醫師。

03 - 如何找出適合自己的健檢套餐?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內容豐富、項目多元的健康檢查中,如何找出適合自己的健檢套餐?
潘天健醫師:其實不一定所有的檢查做的多就越好,那也不一定越貴的檢查就能夠檢查出更多的疾病。其實最主要,要看適不適合自己。
 
所以,其實在做健檢之前呢,我們要做的功課就是 ...你要先清楚自己的家人還有自己現在跟過去有什麼病史,然後,能根據每一個人的健康狀況、生活型態,有沒有特殊的家族病史,然後再看看我們是不是屬於哪一種疾病的高危險族群,然後再了解每一項檢查的意義才能夠找出最適合每一個人的檢查。那例如,本身並沒有不良的生活習慣,沒有特殊的家族病史的人,他可以選擇標準的檢查,已經可以檢查出百分之九十的疾病但是如果你有一些特殊疾病的高危險的族群,那可能就要做某一些特殊的檢查。我是晨悅診所-潘天健醫師。

02 - 健保提供的免費健檢項目,就足夠了嗎?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免費健檢項目,就足夠了嗎?
潘天健醫師:其實他要看每一個人的狀況,因為,如果我們本身沒有不良的生活習慣,沒有一些嚴重的過去病史或者是家族病史,那有可能就是健保所提供的健康檢查就足夠了,因為我們健康檢查所提供的範圍有成人預防保健服務,這個部分包含抽血、驗尿,還有X光片,那主要會檢查我們的,比如說肝腎功能我們的膽固醇,我們的三酸甘油酯;另外還有B型跟C型肝炎的篩檢;其他比如說例如癌症的篩檢,例如口腔黏膜的檢查或者是定期的糞便潛血檢查,那至於在女性朋友的方面,可能會有子宮黏抹片的檢查,然後,會有乳房攝影的檢查。那這些檢查開始的年紀還有它實施的頻率會因為每個人的狀況不同,那會有所不同。我是晨悅診所-潘天健醫師。

01 - 到底幾歲開始做健檢比較好?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幾歲開始定期做健檢比較好?
潘天健醫師:因為我們人的身體,大概從25歲開始就會開始走下坡。所以很多人就會問   說我們大概幾歲時開始要定期的健檢比較好?那我們醫學上建議是說大概從30歲的時候開始。那30歲以前如果想要做健康檢查的話大概3年一次就足夠,那30-45歲可以每2年檢查一次,45歲以上應該要每年檢查一次,那現在因為醫學的發達,例如說癌症還有以前的慢性病跟以前不太一樣,它不見得是一個絕症,所以如果能夠提早發現,提早治療的話,能夠提早地調整我們的生活習慣然後遠離我們這些疾病痛苦。我是晨悅診所-潘天健醫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