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Plus

「預防重於治療」、「早發現、早治療」的口號,隨著醫療技術、 檢測設備的日益精進,客製化預防醫學成顯學,在扮演大眾健康的重要 防線上,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樣預防醫學檢驗的內涵與新知,應該被推廣。 本單元感謝 晨悅診所 贊助播出。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51
企製團隊
1:06
2
53
企製團隊
1:06
31
54
企製團隊
1:06
15
55
企製團隊
1:06
26
56
企製團隊
1:06
3
57
企製團隊
1:06
3
62
企製團隊
1:06
20
63
企製團隊
1:06
27
64
企製團隊
1:06
12
69
企製團隊
1:06
5
70
企製團隊
1:06
1
72
企製團隊
1:06
51
73
企製團隊
1:06
3
77
企製團隊
1:06
14
78
企製團隊
1:06
8
79
企製團隊
1:06
9
80
企製團隊
1:06
13
98
企製團隊
1:06
1
Showing 51 to 100 of 165 (4 Pages)

115腸阻塞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肚子不舒服常常蹲很久、是不是腸胃又在鬧脾氣了?

周育德醫師:大家好,我是晨悅診所-周育德 醫師。便祕、腸阻塞,兩者症狀相似常常讓人混淆,但腸阻塞嚴重起來可是會要人命的喔!通常,腸阻塞指的是食物及水分無法通過小腸進到大腸,導致小腸阻塞,小腸管徑脹的太大後會影響血液循環,若沒及時接受處理,會因腹膜炎、敗血症而危及生命安全。特別是曾動過腹部手術、有疝氣、腸沾黏、腸道腫瘤患者,或是年紀大的人,若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腹脹腹痛、噁心嘔吐、停止排便排氣,請注意腸阻塞的風險。也建議各位朋友要預防腸阻塞,請記得養成良好飲食、運動習慣,觀察排便是否規律,體重過重的朋友也要適度減重,才能遠離腸阻塞喔!


114大腸癌紅黃燈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爸~你怎麼又跑廁所?

不知道,應該沒事吧~

周育德醫師:大家好,我是晨悅診所-周育德醫師。千萬不能忽略生活中突如其來的便秘、大便解不乾淨或一天跑好幾次廁所的情形!近年來,大腸癌一直在國人十大癌症中榜上有名,所以日常中,要記得隨時自我檢測!大腸癌黃燈警戒族群包含:有家族大腸癌病史、不吃蔬菜水果的挑食族、不喝水的飲料族、喜歡吃紅肉、重口味,或是菸酒不離身的朋友們,建議您定期做大腸鏡篩檢,確保身體健康;但如果您是出現不明原因腹痛、體重驟降、血便、糞便有黏液、解便不乾淨次數變多,或是長時間便秘腹瀉輪流交錯的狀況,這有可能是腸胃的紅燈警戒,請盡速安排檢查確認您的身體狀況。


113壓力檢查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計劃書還沒完成、明天要去客戶那邊提案…

你是不是壓力太大了?

徐宏銘醫師:大家好,我是徐宏銘 醫師。現代人常因為工作忙碌而忽略了身心壓力,但您知道嗎?其實「百病從心起」,心理壓力帶來影響遠比我們以為深刻且難以察覺。包括心血管疾病引起的中風、心臟病;胃酸分泌異常造成的胃潰瘍,腸躁症帶來的便秘與腹瀉;免疫功能失調可能造成的抵抗力下降,以及精神疾病,都是極為常見、因為壓力而找上門的疾病。為了避免壓力造成往後生活的長期影響,可以透過定期健檢,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在一般健檢外,我們會透過自律神經分析儀來檢測壓力指數;而在功能醫學上,我們也會透過檢測「壓力荷爾蒙」,來確認壓力對於身心帶來的影響。


112壓力與睡眠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每天都睡不飽,不想上班…

你還好嗎?

徐宏銘醫師:大家好,我是徐宏銘  醫師。台灣每五個人就有一人為失眠所苦,45歲以上的中年人更是高達八成有睡眠障礙。失眠原因林林總總,其中,身心壓力帶來的長期失眠,會影響身體內分泌,會讓腸胃道中壞菌失衡、造成身體更大的壓力,也讓睡眠與腸胃問題陷入一個恐怖的惡性循環。然而,壓力影響睡眠作息很難處理,可以積極找到健康方法來面對。除了定期健檢、尋求專業醫師的治療,建議您同步檢視一些生活習慣,例如:白天補眠不超過30分鐘、下午三點後減少或避免咖啡因的攝取;睡前不飽食,以免影響腸胃消化,干擾睡眠;此外,睡前一小時不工作、做些放鬆身心靈的活動,同樣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

 


111越吃越紓壓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壓力好大,好想吃東西喔!

徐宏銘​醫師:大家好,我是徐宏銘  醫師。壓力越大越想吃甜食,或是大吃一頓嗎?有些食物既健康又可以紓壓喔!在飲品方面,可以適度補充改善睡眠、擁有抗氧化作用的洋甘菊茶以及調節腸道健康的優酪乳;食品方面,牡蠣、蛤蜊等貝類、雞蛋、大蒜、堅果、魚類以及內臟類的食物,都具有抗焦慮或是舒緩壓力的功效。若是素食者或較少食用肉類的人,也可以透過攝取維生素B群,幫助身體調節情緒。現代人的壓力,跟日常生活及環境息息相關,除了透過飲食,也不要忘了適度運動、還有充足睡眠,才能相輔相成,與壓力共存。此外,也要提醒您,壓力無法排解時,還是應該尋求專業醫療及心理協助、找到根本原因,才能準確對症下藥!

 


110亞健康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最近也沒感冒,怎麼還是容易疲憊、失眠呢?

徐宏銘 醫師:大家好,我是徐宏銘 醫師。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球只有5%的人是真的健康,而75%的人是處於「亞健康」的狀態。亞健康是指身心處於健康與生病的臨界點。雖然透過健檢可以排除部份生理性疾病,卻無法檢測出心因性問題而導致的失眠、便秘、腹瀉,疲倦感、頭痛、心情低落,甚至伴隨血壓、血糖偏高的可能。造成亞健康的原因很多,除了運動不足、飲食失衡,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壓力」,尤其是30到60歲的上班族,工作壓力大、作息不正常,更容易身心失去平衡。這樣的情況下,除了多運動、注重營養,調整作息,還可以多補充具抗氧化的維生素C、E,幫助身體渡過亞健康的調整時期!

 


109遇上盆腔炎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你怎麼一直坐立不安的啊?

我也不知道...生理期過去了,我的下腹還隱隱作痛…
陳盛福醫師:大家好,我是晨悅診所院長 陳盛福。育齡期的女性朋友,如果下腹部的骨盆腔,有時會隱隱作痛,感到不適,甚至疼痛到無法工作,這有可能是常見的婦女病「骨盆腔炎」在作祟。如果骨盆腔炎急性發作時,通常會伴隨發燒、寒顫、下腹痛、白帶分泌物變多、解尿疼痛,如果沒有及時妥當的治療,最終可能會引發「慢性骨盆腔疼痛」,也常合併有憂鬱、焦慮、失眠的精神壓力,影響生活品質,甚至無法生育。所以各位女性朋友,出現骨盆腔炎一定要即時就醫治療。


108育齡期甲狀腺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二十歲到四十歲的女性甲狀腺容易引發健康問題,要怎麼自我檢查呢?
陳盛福醫師:大家好,我是晨悅診所院長 陳盛福。據調查,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第一位就是甲狀腺癌。而且相較於其他癌症,甲狀腺癌較容易發生在年輕女性,所以建議育齡期女性可以定期自我檢查甲狀腺狀況。請跟著下面步驟:首先,甲狀腺則位在喉結正下方;檢查時,請先將頭部往後仰,接著吞一下口水,這時蝴蝶狀的甲狀腺會隨之上下移動,假如摸起來兩側不對稱,或有奇怪的腫塊,就要留意可能是甲狀腺出問題了!這時候,請盡速尋求更專業的檢查或是直接前往就醫、以確認身體狀況。


107停經子宮頸抹片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媽~你今年去做子宮頸抹片檢查了嗎?

我都停經了,應該不用每年去吧?
陳盛福醫師:大家好,我是晨悅診所院長 陳盛福。根據統計,95%子宮頸癌患者5年內沒做過子宮頸抹片。這邊要特別提醒已停經的女性,不能因為「停經後,少有性行為」而忽略子宮頸檢查,雖然子宮頸經過性行為感染的HPV病毒多數會自然消失;但是如果病毒持續感染,可能經過十到二十年,才會進展為子宮頸癌,所以定期檢查、早期治療才是對付疾病的最佳公式。除此之外,目前也有HPV疫苗,可以大大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機率。如果想擁有美好的橘漾年華,不妨參考以上兩種方式,讓健康多一層保障!


 

106女性心血管管理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胸悶、氣喘、心臟不舒服,怎麼我的心肺功能似乎退步了?

陳盛福醫師:大家好,我是晨悅診所院長 陳盛福。女性停經後,除了明顯的熱潮紅、睡眠問題之外,隨著雌激素減少,心臟與血管的保護力也會無聲無息的降低,讓缺血性心臟病的比率提升。尤其是40歲前就停經的女性朋友,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特別高。因此,生活上的保養可以好好注意:均衡的飲食,並適量的運動以維持體重,定期體檢以偵測血壓血糖及膽固醇。除此之外,停經後的定期檢查,建議可以加上心臟超音波、頸動脈超音波,讓自己更了解身體的變化喔!


105神經內分泌瘤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媽,你更年期後就開始咳不停耶…

對呀,還有皮膚炎、熱潮紅…這究竟怎麼回事?
張淳堆醫師:大家好,我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系醫師張淳堆。更年期女性,如果長期出現腹痛、胃潰瘍、咳嗽、皮膚炎,而且吃藥後沒有改善的跡象,請留意這可能是「神經內分泌瘤」在作祟。據調查,神經內分泌瘤患者平均需要5~7年才能確診,而且有將近七成的患者沒有症狀,甚至被誤判為一般疾病,直到健康檢查時找到腫瘤才會確診,延誤就醫的風險極高。因此,建議聽眾朋友,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健康檢查,積極掌握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


104內分泌壓力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最近壓力好大!連身體都開始不舒服了怎麼辦…

別擔心,讓我們來聽聽醫師怎麼說。
張淳堆醫師:大家好,我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系醫師張淳堆。因為雌激素、雄激素及黃體素三種荷爾蒙同時運作,壓力對女性荷爾蒙的影響比男性更多,所以建議各位女性聽眾朋友,在壓力之下想要維持內分泌系統的穩定,除了要維持正常作息和輕鬆的心情,我們也可以透過攝取黃色、綠色及富含維生素B、鈣質及蛋白質的食物,來調整荷爾蒙的分泌。另外,我們同樣能藉由「將肚子吸滿空氣,再由口鼻呼氣」的腹式呼吸法,活化副交感神經,幫助緩解壓力並維持內分泌的穩定。


103內分泌保養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聽說內分泌系統是牽一髮動全身,究竟該如何從生活中好好保養呢?
張淳堆醫師:大家好,我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系醫師張淳堆。造成內分泌疾病的原因不外乎:作息不正常、壓力大、飲食不均衡、肥胖,以及塑化劑…等內外環境影響。因此,飲食與運動是預防內分泌疾病的最基本要求,在這邊建議聽眾朋友,建立起清淡的飲食習慣,減少油炸物、醃漬物、精緻澱粉、高澱粉食物的攝取。除此之外,用333原則養成「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以上」的運動習慣,可以有效幫助改善胰島素阻抗,並促進生長激素等荷爾蒙分泌,同時,可以避免三高、骨質疏鬆,也有助於紓解壓力喔!


102甲狀腺亢進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老公~我最近就算吃很多也不會變胖,好開心喔!

但你常常腹瀉又一直睡不好,這樣是正常的嗎?
張淳堆醫師:大家好,我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系醫師張淳堆。30歲到50歲的女性一定要注意了!若您的身體有容易緊張、心率過快、心悸、睡眠困難,甚至容易發熱、出汗,以及大量進食卻體重下降的狀況,有可能是甲狀腺亢進惹得禍。此時,請您一定要盡速到內分泌科就診,因為甲狀腺機能亢進不僅會讓心跳變快,過多的甲狀腺激素也會讓心臟作工變大,嚴重可能會導致高血壓甚至心臟衰竭。不過值得慶幸的是,若能及時就醫,大部分患者的心臟都能恢復正常功能。


101攝護腺癌疫苗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醫師!我正在接受攝護腺癌的治療,我可以打疫苗嗎?


裘坤元醫師:大家好,我是臺中榮民總醫院泌尿科醫師 裘坤元。除了患有其他新冠疫苗禁忌疾病或過敏反應之外,原則上正在接受放射線治療、賀爾蒙治療、免疫治療或標靶藥物治療的攝護腺癌患者,是可以接受疫苗施打的。但如果剛剛做完重大手術或正在接受攝護腺癌化療的聽眾朋友,建議您在治療過後的「兩週」再接種疫苗。此外,若是您的攝護腺癌有骨頭轉移,正在接受靜脈注射雙磷酸鹽、單株抗體的療程,切忌要間隔「一週」才能施打疫苗,防止疲倦、發燒等症狀與打疫苗的副作用重疊。所有特殊個案建議做好防疫工作、等待身體機能恢復穩定,再交由醫師評估接種時機最為安心。


100慢性攝護腺發炎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兒子~你最近一直跑廁所,是膀胱還是攝護腺不舒服啊?

爸,攝護腺疾病不是中老年才會得?年輕人也會有問題嗎?


裘坤元醫師:大家好,我是臺中榮民總醫院泌尿科醫師 裘坤元。攝護腺疾病大多出現在中老年的男性,但根據統計,二十歲以上的男性約有5~8%的機率罹患「慢性攝護腺發炎」,尤其是無法及時補充水分而且習慣長期憋尿的男性上班族,需要注意,若出現:陰莖根部、膀胱、會陰部、下背部漲痛,讓您難以久坐;或是排尿時有頻尿、急尿感、解尿困難;甚至是在性行為有勃起困難、射精疼痛或性交後不適…等各種狀況,都有可能是「慢性攝護腺發炎」的病徵,請盡快前往醫院,讓專業醫師判斷您的情況。


99高風險攝護腺癌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唉呦!挖ㄟ腳骨、腰攏就痛ㄟ…

哩馬一直走便所,是安那?


裘坤元醫師:大家好,我是臺中榮民總醫院泌尿科醫師 裘坤元。男性長者常出現頻尿、解尿困難又伴隨骨頭疼痛,有可能是「高風險攝護腺癌」的徵兆。一般的攝護腺癌大多都是「溫和型」的攝護腺癌,癌細胞轉移速度慢,早期治療成功機率高,但由於初期多是容易輕忽的症狀,在台灣中部地區,約有一半的攝護腺癌被診斷出來時,已經是較難治療的第三期或第四期;除此之外,若還伴有骨頭疼痛,甚至出現骨折問題,也有可能是「高風險攝護腺癌」,所以65-70歲的男性,若您是擁有攝護腺癌家族病史、喜愛高脂飲食、曾有性病或攝護腺炎病史的聽眾朋友,請千萬不要輕忽身體發出的各種警訊。


98攝護腺日常保養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老公!男人四十而不惑,你知道怎麼保養攝護腺嗎?


裘坤元醫師:大家好,我是臺中榮民總醫院泌尿科醫師 裘坤元。為了讓自己和家人安心,每位男性朋友們一定要注意攝護腺的日常保養。首先,在飲食上應該少吃辛辣及有刺激性的食物,並且適度攝取含鋅與茄紅素的原形食物,例如:南瓜子、堅果、番茄製品或雞肉、魚肉的白肉料理…等,來保養我們的攝護腺。此外,若在排尿時有感染或解尿不適的狀況,可以在睡前以外的時間,補充2000-3000 C.C的柳橙汁、蔓越莓汁或飲用水,改善排尿問題並減少尿路結石與感染風險。最後,與親密伴侶適度且規則的性生活,也可以減緩攝護腺肥大的問題。


97肺部檢查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聽說低劑量電腦斷層是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方法!


陳焜結醫師:大家好,我是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胸腔腫瘤內科主任 陳焜結。低劑量電腦斷層能找出小於1公分的肺部病灶,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低劑量電腦斷層並非完美,除了容易有偽陽性,還需注意輻射可能造成的人體危害,所以沒有醫師建議不需要使用低劑量電腦斷層的檢驗。但建議有一些高風險族群能定期做肺部的檢查:包括,高風險的吸菸者、三等親內有肺癌病史,或是本身有肺病史的族群。另外,長時間接觸廚房油煙、二手菸、三手菸,或是經常接觸汽車廢氣的機車騎士或行人,都可以和醫師討論。


96肺病與疫情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COVID-19期間,有肺部慢性病的我是高風險族群嗎? 


陳焜結醫師:大家好,我是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胸腔腫瘤內科主任 陳焜結。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感染症狀包括鼻塞、流鼻水、咳嗽、發燒等呼吸道症狀為主,所以有肺部慢性病的患者是高風險族群之一。那患有肺部慢性疾病的患者可以怎麼做呢?首先,請以戒菸為第一優先,進而改善呼吸道症狀、預防肺功能惡化。接著,請依照醫生指示規律用藥,若情況允許,也可依照身體狀況安排運動項目,增強肺功能。最後,所有聽眾都可以互相提醒身邊的親朋好友,適時補充水分及營養,保持用肥皂勤洗手、用酒精消毒的好習慣,共同遠離疫情的威脅。


95癮君子三手菸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爸爸抽菸!被我發現了~

對不起~還是把菸戒了吧!


陳焜結醫師:大家好,我是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胸腔腫瘤內科主任 陳焜結。各位癮君子們要注意,吸菸容易導致不可逆的慢性肺阻塞,常見的症狀包括慢性咳嗽、呼吸困難、濃痰、喘鳴聲、運動時容易喘…等,經年累月下來更可能致命。而且,不少人有在家抽菸的習慣,除了讓家人吸到二手菸,埋下肺部疾病的隱患之外,三手菸的毒性微粒至少含有11種高度致癌化合物,可能會殘留在車子、衣服、地毯、桌面、窗簾、衣櫃等地方,有機率讓家中兒童產生認知能力缺陷、增加哮喘、中耳炎以及血癌的風險,請及早接受戒菸治療,保護自己和家人。


94肺部警訊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你已經咳嗽好幾天了,快去看看醫生吧。

沒事啦,只是一般感冒而已。


陳焜結醫師:大家好,我是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胸腔腫瘤內科主任 陳焜結,若是出現長期咳嗽、咳痰的狀況千萬不可輕忽,因為不少肺部疾病都是沉默的殺手,常被誤認為是感冒而延誤就醫。另外,除了咳嗽之外還出現:長期咳血、胸痛、聲音沙啞、四肢關節疼痛、呼吸急促出現喘鳴聲,甚至是無預警體重下降的狀況,都是肺癌、肺阻塞病常出現的症狀,應該有所警惕。當然,以上症狀也有可能不是肺部疾病引起,但身體對我們發出警訊不可小覷,要即時就醫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問題進行治療。


93-乳房迷思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網路有好多乳癌的資訊,到底哪些是真的?

葉名焮醫師:大家好,我是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乳房腫瘤專科 葉名焮醫師。關於醫療的資訊,詢問醫師是最正確的選擇。其中,常見的錯誤說法包含:「胸部越大,乳癌機會越高」,肥胖才是罹患乳癌的高危險因子。除此之外,懷孕哺乳期女性不會得乳癌的說法也不該輕信,事實上女性在懷孕哺乳中也有風險罹患乳癌,請隨時自我檢查。面對迷信,不必驚慌卻不能掉以輕心,均衡飲食、持之以恆的運動及定期接受乳癌篩檢,才是防癌之道。


92-乳房與生活習慣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姐!不要再熬夜追劇了啦!這樣很傷身欸!
好啦,要去睡了。


葉名焮醫師:大家好,我是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乳房腫瘤專科 葉名焮醫師。提醒常熬夜的朋友,因為缺乏褪黑激素,夜貓子作息的女性會更容易罹患乳癌。說到不好的生活作息,有習慣飲酒的女性朋友也要注意,每天飲用純酒精含量超過15克的飲品就有可能增加得乳癌的風險。另外,長期抽菸或曝露在二手菸環境的朋友,也會增加乳癌的危險因子。所以,維持正常、健康的作息,不抽菸、不飲酒、不熬夜,應該是所有女性朋友最佳的生活方式。


91-拒肥胖防乳癌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肥胖真的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嗎?如果很忙沒時間運動又該怎麼辦呢? 

 

葉名焮醫師:大家好,我是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乳房腫瘤專科 葉名焮醫師。體重過重的女性會比正常體重者更容易罹患乳癌,所以想要維持理想體態,可以參考國民健康署「我的餐盤」6口訣:每天早晚1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另外,在生活中多走路、減少長期坐著的時間,將體能運動融入生活中,也可以讓忙碌的女性遠離肥胖及乳癌的風險。


90-乳房飲食金鐘罩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聽說乳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癌症,有沒有辦法從飲食降低罹患的機率呢?

葉名焮:大家好,我是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乳房腫瘤專科 葉名焮醫師。要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六大類飲食都要攝取,尤其一天當中可以有一餐食用像是糙米、麥片等全穀類食物接著,請記得蔬果彩虹579的口號,在每天應該攝取多種類、不同顏色的蔬果,才能讓人體吸收到不同功效的營養。肉類攝取應該以白肉為主,紅肉像是豬肉、牛肉等,一個禮拜最好不要吃超過兩次,也盡可能不要吃高度加工的肉類製品。


89-骨骼保健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人家都說,存骨本要趁早,才可以遠離骨質疏鬆症,該怎麼做呢?

蕭龐軒:大家好,我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蕭龐軒醫師。隨著年紀增加,骨質流失,許多人會有骨質疏鬆的狀況,因此,趁早開始存骨本是非常重要的預防措施,建議我們民眾應該戒除不良的生活習慣,像是抽菸喝酒、熬夜等等,並且鼓勵大家要每周適當且規律性的負重運動,至於在飲食方面,每天要攝取牛奶、起司、小魚乾以及海藻等等具有豐富鈣質的食物,此外,攝取維生素D可以靠著深海魚類等食物來獲取,並且每天至少要維持照十五分鐘的陽光,這也是不可缺少的關鍵,維持骨骼健康需要多方面的相輔相成,如果有骨質疏鬆症的前兆,也別忘記依照醫師提醒定期檢查,骨骼保持健康,才能遠離骨折等傷害的威脅~


88-骨骼檢測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最近常常全身沒力,兒子問我怎麼一直駝背,是不是骨質疏鬆症找上門...?

蕭龐軒:大家好,我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蕭龐軒醫師。骨質疏鬆症早期常常無聲無息,嚴重時可能會產生長期的腰酸背痛,如果不幸骨折後,可能會導致外觀變形、行動受限等等狀況,民眾一般要自我檢測,有個基礎的方法,就是比較自己,現在跟年輕時的身高,一旦小於超過四公分,極為可能潛在的骨質疏鬆症,建議此時,我們應該盡快向醫療單位求助,透過專業儀器進行檢測,例如:透過傳統X光檢查骨頭形狀位置,或者安排雙能量X光吸收儀的檢測,雖具有低量的放射線,但是速度快,而且能準確判斷骨質疏鬆的狀況。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建議還是要依照醫師的建議頻率來進行定期的追蹤,才能維持骨骼的健康活力。


87-骨骼威脅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唉呦…腰酸背痛…

阿爸上了年紀後,經常渾身痠痛,是不是該看醫生…

蕭龐軒:大家好,我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蕭龐軒醫師。骨折而產生骨骼嚴重傷害的危險族群,最主要是骨質疏鬆症的患者,在流行病學中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是造成健康問題的第二大主因, 患者經常會有活動力降低、行動不便,或是下背痛等等狀況,若不幸跌倒撞傷時,容易產生傷害的部位有脊椎、手腕寬髖骨等地方, 而骨質疏鬆症最大的原因主要在於年齡老化,其他原因像是,先天性甲狀腺、風濕免疫的疾病,或者是婦女停經都有可能造成, 此外,不良的生活習慣,像是抽菸喝酒、缺乏運動等等,也都可能造成骨質疏鬆症的狀況,因此, 好好把關骨骼的健康,戒掉不好的習慣,才能迎來活力充沛的人生。 


86-年齡與骨骼篇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上次媽只是跌倒而已,手居然就骨折了…她平常身體都很好啊,怎麼會這樣?

蕭龐軒:大家好,我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蕭龐軒醫師。人體共有206個骨頭,從保護腦部的頭蓋骨到很小的腳趾骨,構成人體主要的支架,承擔全身的重量。 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頭的強度會開始變差,水分含量變少,漸漸失去彈性。大約從40歲左右開始,骨骼流失的速率就開始超過生成的速率,當破壞大於生成的速率,就會造成骨質流失,而形成骨質疏鬆,特別是在停經後五十多歲的女性,骨質流失的速度,會遠大於男性。因為骨量的減少,結構變差,而造成骨骼脆弱,因此骨折的危險性也會變高,所以,照顧骨頭的健康,是重要的健康議題。 


85-遠離三高問題,這幾招最有用!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生活中維持健康,遠離三高問題,可以從那些地方做起呢?
 

劉夷生醫師: 最主要從飲食與運動控制,減少糖類吸收, 糖類會造成慢性疾病,並加速身體老化, 均衡健康飲食,攝取足夠膳食纖維與營養,選擇天然食材,避免加工品, 維持規律運動的習慣,即便工作繁忙, 也能嘗試例如伸展操,做家事,慢跑,上下班騎自行車等等, 最後,維持體重控制,成年男生腰圍不超過90公分,女生腰圍不超過80公分,培養健康生活型態,才是遠離三高疾病的不二法門。 健康的身體是珍貴的資產  我是晨悅診所-劉夷生醫師。 


84-定期健康檢查,疾病遠離我~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長期熬夜工作,三餐時間也不正常,朋友都建議我應該定期健康檢查,該從什麼項目開始呢?
 

劉夷生醫師:中年階段要照顧身體的狀況,定期的健康檢查是很重要的一環,基礎檢查包括血脂肪、血糖、肝功能、腎功能等檢查,然而,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相同,因此,健康檢查應該朝向量身訂做的的方向執行,透過像是INBODY, 體脂分析檢查, 全套血液檢查等項目,了解血脂肪,膽固醇指數,另外,透過儀器類檢查,像是心臟超音波,頸動脈超音波,血管彈性硬化,運動心電圖等心血管影像檢查,搭配健康生活習慣的養成,也可以預防疾病的威脅。 全方位把關您和家人的健康  我是晨悅診所 劉夷生醫師。


83-三高找上門,會有什麼症狀?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人到中年代謝變差,不知不覺鮪魚肚都跑出來,會不會引發三高問題?
 

劉夷生醫師中年因為身體機能下降的原因,有可能高血糖、高血壓以及高血脂等三高問題, 這些問題伴隨著 肥胖的狀況,是許多慢性疾病的危險因子,如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腎臟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等,慢性疾病不僅對身體造成巨大的負擔, 更可能延伸其他併發症,同時,中年有可能產生的免疫力下降問題,也可能會導致簡單的感冒併發重症,所以日常生活中,應該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才能迎來幸福人生。 健檢同行,健康安心,我是晨悅診所 劉夷生醫師。


82-年紀到了中年,我該注意什麼?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過了四十歲,體力突然就差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劉夷生醫師:我是晨悅診所-劉夷生醫師,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全台40到64歲的中年族群中。超過3成有代謝症候群的症狀,罹患三高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都增加許多,主要原因可能來自許多人年輕時為家庭、經濟打拚, 養成熬夜、不良飲食等等習慣, 邁入中年後,身體代謝能力逐漸降低,若體能運動不足,會使大量脂肪在內臟與腰部堆積,造成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 導致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相關疾病的發生,種種健康危機也可能破壞身體免疫力的平衡,因此,維持健康生活習慣,是需要不斷學習的課題。


81-將雙眼當作愛人守護~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每天都有看不完的文件…眼睛好累,平常可以怎麼保養我們的視力呢?
趙世鈞醫師:大家好,我是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視力推展協會 彰化秀傳紀念醫院 眼科部 趙世鈞醫師,建議民眾平時每年應該做 1-2 次的視力檢查,使用 3C 產品時,每30分鐘至少應休息5分鐘,最好能夠起身活動、看看遠方。使用3C產品來工作、學習,甚至休閒娛樂時,盡量使用較大的螢幕,比較不會造成眼睛的負擔。另外,光源不足也是造成眼睛傷害的原因之一,在用眼時應該確保光線充足,閱讀距離保持 35公分。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要過度的使用3C產品,空閒的時間可以多到戶外走走配戴太陽眼鏡,做好防曬的保護。平時也可以透過飲食保健雙眼,多吃瘦肉、魚肉、綠色蔬菜、豆類和柑橘類,等富含葉黃素的食物,並且適時補充水分。眼睛保健從生活做起,才有彩色的人生。


 

80-補充靈魂之窗的能量,有撇步~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上禮拜一直加班,眼睛今天還在痠痛…
你這樣好幾天了耶…要不要看醫生啊?
趙世鈞醫師:大家好,我是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視力推展協會 彰化秀傳紀念醫院 眼科部 趙世鈞醫師,長時間盯著電腦、手機,或是不同的3C產品,會導致眼睛痠痛、乾澀之類的症狀。主要是因為我們調節眼睛看近的肌肉一直處於緊張的狀態,加上我們眨眼的次數變少。此時我們應該盡量讓眼睛放鬆休息,假如症狀沒有改善,我們必須提早的就醫,找出病因,才能將傷害減緩到最小。建議民眾,如果發現眼睛不適,應該儘早尋求醫師的協助,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是防止眼睛病變的最佳方法,千萬不要等到視力出現問題才就醫。平時可以上中華民國視力保健推展協會等相關視力保健網站獲取最新資訊,學習正確保護雙眼,避免視力受到影響。
 


79-視茫茫,眼蒼蒼,視力怎麼出問題的?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眼睛好累好痠喔……
妹妹阿,追劇也要適度休息阿!現在視力疾病很可怕欸…
趙世鈞醫師:大家好,我是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視力推展協會 彰化秀傳紀念醫院 眼科部 趙世鈞醫師,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過度而沒有適當的休息,容易造成近視度數增加的狀況,而高度近視會引發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及黃斑部病變。目前在台灣,已經成為近視的王國,高中畢業的學生,近視比率已經超過百分之八十。一些視力狀況也呈現年輕化、病患變多的趨勢。現代人長時間的使用3C產品,老花眼也開始年輕化與嚴重化。因此,調整自己的用眼習慣,與雙眼和諧共處,才能展望更光明的未來。

 


78-現代人,用眼習慣大不同!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老婆老婆…聽說台灣近視人口比例是全世界第一耶…
天啊!怎麼會這樣?
趙世鈞醫師:大家好,我是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視力推展協會 彰化秀傳紀念醫院 眼科部 趙世鈞醫師,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大量的資訊來源也影響了人們的用眼習慣。在現代人的生活中,3C產品已經成為工作、學習、娛樂、消費、感情交流的重要工具。雖然為生活帶來了不少便利,但如果不好好保健雙眼,也可能對我們的視力產生影響。譬如假日整天在家裡追劇、面對螢幕是沒有注意適當的光線,保持健康的距離等等,都有可能造成眼睛的負擔,進而影響視力的狀況,或導致疾病。因此,面對時代的改變,如何好好守護自己的靈魂之窗,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學習的課題。
 


77-壓力調適,你我做起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每天都好忙碌,好想逃避生活,我該怎麼辦……
許碧珊醫師:我是臺中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調節自己的壓力呢?首先,應該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譬如充足的睡眠,每天適當而且持續的運動,要看個人的狀況去做散步、慢跑游泳或者是一些娛樂性的運動,養成良好的生活機能,維持優良的體力,可以有效地減輕壓力對健康的影響,同時也要經常深呼吸,練習放鬆心情,並且養成良好的自我壓力管理,闢如每天為自己安排放鬆舒緩的時間, 透過社交的活動足夠宣洩自身的情緒等等,預防勝於治療,唯有生活中好好調整自己的狀況,才能遠離壓力的威脅。

 


76-適時求助,壓力求援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你最近怎麼了啊?一直在哀聲嘆氣
唉…...沒有啦,跟你說好像也沒有用…
許碧珊醫師:我是臺中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 現代人在面對各種方面產生的壓力時,無論是在生理或心理上,有時候也有一些避而不談的迷思, 但是如果周遭環境的壓力,已經超過自我調適的臨界點,建議可以先尋找好朋友、家人傾訴心事,緩解身心狀態,排解自身壓力,並進一步主動求助於相關單位人士,例如各大醫院院所的家庭醫學科、心理醫師、心理師等專業醫事人員,透過諮商、專業醫療等方式來處理、緩解,切記不要孤軍奮戰,盡量別讓壓力持續的累積,進而影響到自己的身心健康。
 


75-身體亮紅燈,壓力大的警訊!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最近經濟壓力變大,睡不好也吃不下,體力都變差了,難道壓力真的會影響到健康嗎?
許碧珊醫師:我是臺中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 當人們遭遇壓力時,起初在心理上可能會產生焦慮、害怕等情緒反應,進一步產生注意力下降,記憶力變差的問題,導致判斷力受到影響,有可能會因此而產生更多的壓力,另外,在生理上,壓力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譬如心臟血管的問題,增加動脈硬化機率等等,除此之外,壓力也會影響人體的免疫系統,有可能會讓免疫力下降,導致許多疾病的發生,因此,許多人在壓力大的時候,也容易感冒、或皮膚上有一些狀況等等,都是壓力影響身體健康的實例。

 


74-生活壓力從哪裡來?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電視上說壓力已經變成現代人的文明病……但壓力究竟是什麼?怎麼產生的呢?
許碧珊醫師:我是臺中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壓力是每個人生活中都會遭遇的經驗,對於壓力的來源,我們稱為「壓力源」,它是帶給我們壓力感受事件或者是環境。如果人們長期處於壓力的狀態之下呢,則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造成負面的影響,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而現代人壓力來源通常包括因為疾病產生的擔心、緊張的情緒,以及對於自我追求的壓力,甚至還有來自家庭或者是社會上面的壓力,除此之外還有工作上的給予的壓力以及四周環境所產生的壓力,如果可以適當排解的話,才不會造成健康上面的負擔。
 


73-現代人要怎麼照顧自己的心血管?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現代人面臨心臟病以及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威脅,在生活中該怎麼守護自己的健康呢?
楊淵博醫師:無論是家族有心臟病史,或是曾發生過心臟病的民眾,應該要盡量避免任何會加重心臟負擔的動作,例如洗溫泉、憤怒或提重物,另外要注意飲食習慣,儘量避免高油、高鹽、高熱量的食物,民眾如果有抽菸的習慣,也應盡量的戒菸,並定期做標準的心血管疾病健康檢查,有喝酒習慣者,要控制每天的喝酒量,冬天時多多注意保暖以及避免溫差過大,適度的運動且避免劇烈心情起伏,健康飲食以及良好的作息才能遠離心血管疾病的威脅。

 


72-要怎麼把關我們的心血管狀況呢?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之前聽媽媽說,我們家有心臟病病史…,我是不是也應該去做相關檢查呢?該做哪些檢查比較好…
楊淵博醫師:通常標準的心血管疾病健康檢查,是至少一年一次,包括抽血、心電圖等基本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如果屬於身體健康者,每兩、三年可做一次比較高階的心臟電腦斷層掃描,如果是高危險群,則視每個人狀況不同,每年做一次相關的檢查。如果心血管疾病高危險族群,例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等三高慢性疾病;或有抽菸、肥胖、忙碌、工作壓力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年紀超過40歲等,務必定期檢查,評估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
 


71-心肌梗塞發生時要怎麼處理呢?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老婆,聽說前幾天隔壁陳奶奶突然心肌梗塞,還好救護車來的及時,人沒有大礙…
也太危險了吧!?如果碰到這種狀況,我們該怎麼辦?
楊淵博醫師:心肌梗塞是心血管產生了堵塞,造成血流下降,進而使心臟缺氧,人也就會有昏倒、胸悶、或者冒冷汗的狀況,有相關症狀時,請盡速就醫,千萬不要再做任何的活動,讓血液跑到身體周邊,導致心臟缺血更嚴重。建議可以坐著、或半躺著,讓血流可以流回心臟。 如果很快就發生意識不清的狀況而昏倒,建議旁人必須馬上做CPR,也就是俗稱的心肺復甦術,保持心臟的功能,爭取救援時間,等待救護車的來臨。

 


70-冬天為什麼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呢?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老公,今天新聞有說啊,冬天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耶…
真的假的!?為什麼是冬天?
楊淵博醫師:冬天的時候,因為氣溫下降,低溫可能會引發血液濃度更濃稠以及增加血液的凝結能力反應,所以每當寒流來襲,受到心血管疾病影響的人數會增加。低溫狀態下,周邊血管收縮,會造成血管阻力以及血壓的上升,使得心臟負荷增加,而心臟冠狀動脈也會收縮,因為寒冷而縮得更緊,造成血流比較不順暢,心肌缺氧的狀況可能會加劇、甚至可能會引發心絞痛的症狀,因此,面對氣溫變化大的冬天,更應該加強注意身體的保暖及保養,避免身體溫度劇烈變化,才能健康又平安。

 


59-生活中要怎麼照顧肺臟呢?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我跟你說,隔壁王先生,沒有抽菸習慣,可是還是得了肺癌,醫生跟他說,要照顧我們的肺,就要從日常開始!
太可怕了吧!我們應該怎麼做才好呢?
林聖皓醫師:大家好,我是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聖皓醫師,除了要定期檢查以外,也因為肺部疾病早期不一定有明顯症狀,日常生活中想要照顧肺臟健康,首先要避免危險因子,例如:抽煙容易導致肺癌與肺阻塞等相關疾病,空氣汙染也會影響我們肺部健康,若空汙嚴重時,應盡量避免戶外活動。平時多多運動,可以增加肺活量,避免肺功能的衰退,如果已經患有相關肺部疾病的患者,更是應該透過呼吸訓練來加強自己的肺活量,同時,優良的生活習慣也能避免症狀更加惡化,促進肺部的健康。
 


68-肺臟相關檢測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爸,你一直都有抽菸習慣,最近呼吸好像也不順暢,我們要不要去檢查一下,比較安心~
去醫院,阿是要用什麼檢查?
林聖皓醫師:大家好,我是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聖皓醫師,咳嗽超過三週,建議利用胸部X光檢查,判斷是否有潛在感染的疾病,例如肺炎或是肺結核。若是你有咳痰喘相關症狀,也可利用肺功能來檢測是否有相關呼吸道疾病,例如肺阻塞、氣喘等疾病。另外,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一名,其中,肺癌又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當病人有症狀時,往往已經進入晚期肺癌,無法手術居多,因此針對具有家族史、經常抽菸、吸入油煙等刺激氣體,甚至工作中容易接觸化學物質等等高危險群,建議都要定期體檢,利用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67-肺臟疾病不能輕忽!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親愛的,你咳好幾天了,是不是應該去看醫生啊?
只是咳嗽而已,沒什麼啦!
就算只有咳嗽也不能輕忽喔!你聽專家怎麼說!
林聖皓醫師:大家好,我是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聖皓醫師,在台灣,十大死因的第一名是癌症,肺癌更是癌症死亡率的第一名,對於國人造成相當大的危害,此外,肺炎是十大死因的第三名,從這次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可以清楚知道,即便是肺炎,也有致命的風險。另外,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是台灣十大死因的第七名,當有發生咳痰喘等症狀時,也應早期就醫,早期治療,才有機會延緩疾病的進程。肺部疾病一開始多以呼吸道疾病的症狀來表現居多,也是民眾常輕忽的主因之一,因此,要正視咳嗽、日常活動會喘、呼吸困難等相關症狀,盡快前往各大醫院胸腔內科,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
 


66-人體的空氣清淨機

企製團隊

健康Plus
越活,「悅」健康
 

呼吸是人體的本能,人家常說,我愛你就跟呼吸一樣自然,但,它的背後究竟有什麼原理呢?
林聖皓醫師:大家好,我是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聖皓醫師,肺臟主要負責人體的呼吸系統,主要功能是當氧氣通過我們嘴巴或者鼻子被吸入後,經過呼吸道,最終到達肺泡,再肺泡進行二氧化碳和氧氣的氣體交換過程,呼出的二氧化碳藉由呼氣的動作帶離肺部,吸入的氧氣藉由紅血球攜帶,帶到我們全身,供我們的器官和組織使用,當這個功能因為感染症、呼吸道疾病或是癌症等原因導致受損時,可能會產生呼吸喘促、行動受損等相關症狀,因此,確保肺臟的健康,才能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分享